NASA又酸:將中國永久排除國際空間站,美國人發現一個難堪事實

2021-12-21 一號哨所
  6月17日,中國成功發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將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然而近日NASA又酸了,美國人卻開始發現一個難堪的事實。  在近日,NASA局長尼爾森在國會眾議院聽證會上表態,支持美國「沃爾夫條款」永久化。  2011年美國國會批准的「沃爾夫條款」,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禁止中美兩國之間任何太空合作,並且依此將中國排除在國際空間站項目之外。而尼爾森意思不僅要永久將中國排除國際空間站,還希望永久禁止兩國太空技術合作。  而拉上中國無非就是問國會要錢,尼爾森呼籲科學、空間和技術委員會支持增加NASA2022財年預算的請求,以便美國更好的與中國競爭。  而在聽證會上,聯邦眾議員沃爾茲提問,「中國在太空地位越來越令人擔憂,中國將取代美國的超級太空強國地位,美國將不再保持第一名嗎?」對此尼爾森稱,「美國理應第一」。    分析稱,中國上自己的空間站,這一刺激NASA的撥款又有理由翻倍了,美國各行業要經費的密碼就是「中國」。  伸手要錢就大方的說出,不要遮遮掩掩瞎找明目。雖然理解他們蹭中國熱度要經費,但是美國傲慢與霸權心態暴露無遺。這是流氓的腔調,哪像一個科學機構說出的言論?  NASA惱羞成怒了,就好像中國以前沒有被美國排除在國際空間站之外似的,美國什麼時候放開過在高技術領域和軍事領域對中國的封鎖?美聯社提到,中國一直遭國際空間站排斥,後來居上,並且進步神速追趕美國,僅在過去7個月內,中國陸續登月、登陸火星,並且登上自己的空間站,這讓美國備受刺激。    而美國人也注意到一個難堪的事實,「難道NASA沒注意到國際空間站已經老化瀕臨退役,中國的空間站很可能成為唯一,到時候美國太空人該去哪?」  目前,中國空間站已經選出來自17個國家的9個項目,俄羅斯國家航天局、歐航局都在加緊準備訓練和學習中文,希望能夠陸續派航天員登上中國空間站。路透社注意到,中國沒提美國。  中國的空間站也會對美國採取對等原則嗎?事實是中國從未阻止美國進入中國空間站,太空探索是整個人類的事,反倒是美國還抱著霸權心態,美國最終會發現孤立美國的正是他們自己。

解放軍的探測手段進步快,美國感嘆核潛艇在中國家門口不安全了!

從航天員視頻通話看天鏈衛星的價值,中國已經具備太空戰優勢?

美預算一年只能買8艘新船,中國新艦在下餃子,美海權論者震怒!

美軍無人機成功為艦載機加油,東風26的反艦「武功」還好用嗎?

中國行我也行!印度渴望的戰略轟炸機為什麼一直是不見蹤影呢?

相關焦點

  • 國際空間站漏氣,後果嚴重嗎?
    聲明表示,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和美國艙段示意圖 | 國際空間站今年4月,俄羅斯「聯盟MS-16」飛船順利升空入軌,把2名俄羅斯太空人、1名美國太空人送抵國際空間站,執行駐站任務,開展科研活動並對空間站進行維護。作為國際空間站的第63批科考組的成員,三人將在國際空間站駐守196天。
  • 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由於此前發現的美國艙段漏氣現象,他們於8月21日集中進入俄羅斯艙段,以配合飛行管理中心開展閉艙壓力檢查,尋找漏氣源頭。雖然最後隔離期被延長了一天,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有關方面並未宣布找到漏氣點。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研究員、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這次漏氣不會威脅到太空人的安全。
  • NASA的科學發現、研究開發和月球到火星的探索計劃
    「門戶」發射時,將攜帶兩臺太空氣象儀器,以幫助未來的載人任務預測空間氣象。SpaceX作為第一家獲得再補給合同的公司,將負責提供新的實驗和其他補給。NASA與國際合作夥伴就「門戶」合作達成了三項預期協議中的兩項,並預計將在一個月內完成第三項協議。根據10月敲定的協議,歐洲航天局(ESA)將構建一個大型居住艙、通信系統和加油艙。
  • 排除了中國,美國所謂的太空探索「國際合作」到底要幹什麼?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表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3名太空人(1人來自美國,2人來自俄羅斯)正在查找漏氣原因。
  • 國際空間站事故,俄媒為中國航天敲響警鐘,警惕合作方人為破壞
    中國航天人歷經數十年的艱苦奮鬥,讓中國航天事業有了後發先至的資本,也得到了國際範圍專業人士的普遍認可。
  • 中國這次又火了!國際空間站建設已敲定,美國:能帶我一起嗎?
    中國在去年一年的時間裡完成了很多令人震撼的航天大項目,首先肯定就是我們的嫦娥五號回歸地球,順利採樣成功,第二個大項目就是天問一號此事正在前往火星的路上,第三個自然就是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全面布局。中國這次又火了!國際空間站建設已敲定,美國:能帶我一起嗎?
  • 國際空間站傳來重大消息,NASA推遲太空計劃,太空人危險了?
    作為航天領域的佼佼者,美國在太空的成就可謂是一枝獨秀。除了組建太空軍以外,美國還試圖對反衛星系統進行強化,從而控制全世界。然而,俄羅斯作為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看到其在航天領域的巨大成就後,自然也不甘落後。
  • 為應對即將進行的兩次NASA任務,Space X將更換Falcon 9發動機
    Crew-1任務將是SpaceX飛往國際空間站(ISS)的第二次乘員飛行。Space X計劃在「乘龍」號飛船上發射NASA太空人麥可·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香農·沃克(Shannon Walker)和維克多·格洛弗(Victor Glover)以及日本宇航局太空人野口聰一(Soichi Noguchi),由獵鷹9號發射前往國際空間站。
  • NASA:美國將繼續引領全球空間探索
    7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查爾斯• 博爾登在華盛頓美國國家記者俱樂部舉行的午宴發表演說。(辰北攝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查爾斯• 博爾登7月1日在華盛頓美國國家記者俱樂部舉行的午宴演講會中說,美國太空梭亞特蘭提斯號7月8日升空執行最後一次任務絕對不意味著航天時代的終止,而是為美國空間探索「開啟一個新的篇章」。他說:「有些媒體報導說,太空梭最後一次旅程表明美國載人航天的結束。當我聽到這些報導時,我必須說,這些人似乎生活在另一個星球上。」
  • NASA的雷射通信技術,在太空中安全進行科學實驗
    作為美國太空部隊空間測試計劃3號任務的一部分,有效載荷由位於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基地的聯合發射聯盟宇宙神Ⅴ型火箭搭載太空測試計劃6號衛星發射升空。LCRD將展示NASA的首個雙向雷射中繼通信系統,通過不可見的紅外雷射器發送和接收數據,其數據速率是太空飛行器傳統使用的無線電頻率系統的10到100倍。
  • 國際空間站退役後 會迎來國際月球空間站嗎?
    騰訊太空訊(桂林)12月初,在瑞典琉森舉行的歐空局(ESA)部長級會議上,歐空局各成員國投票同意繼續參與國際空間站(ISS)一直到2024年,而之前美俄日三國也均同意國際空間站服役至2024年。隨著如SpaceX等新興航天私企的崛起,國際空間站各主要參與國,特別是美國開始將近地軌道發射任務交給私企,NASA載人太空任務的工作重心將在2020年代開始轉向地球之外的深空。
  • 美國衛星兩次接近中國空間站,究竟小概率事件,還是故意為之?【月誠故事】
    出於安全考慮,空間站組合體分別於 7 月 1 日和 10 月 21 日實施對美國星鏈衛星的預防性碰撞規避控制(『緊急避碰』)。……」如果說緊急避碰一次只是小概率的偶然事件,那麼一年內兩次緊急避碰就是一個值得讓人思考的問題了——究竟小概率事件,還是美國衛星故意為之?
  • 「高大上」的國際空間站漏氣了,竟然用這種「土」方法
    一旦發現氣壓出現異常下降,就會判定為正在發生漏氣。不過,除了意外發生的漏氣事件外,國際空間站日常的運行也會損失一些氣體。例如,太空人每次進行艙外活動前氣閘艙的充氣放氣、載人和貨運飛船來訪時的對接,都會不可避免地損失一些氣體,導致艙內氣壓下降。為了補充損失、維持氣壓,國際空間站會利用貨運飛船運來的氮氣瓶,不定期的對艙內進行加壓操作。
  • 月球基地丨中國空間站即將升空
    我國總設計師表示這完全是一種互惠互利的協作,我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並投入使用,到時我國會為請求方提供免費的上行發射和空間站運行時機,還包括測控、收回等保證性服務支撐。美國也是請求方之一,但是我國卻拒絕了其宣布的「好友請求」,很多人疑惑,難道是為了報當年的一箭之仇?
  • 美國因石油發動戰爭!中國山東卻發現「新能源」,外媒當場酸了?
    由此可見,不可再生能源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而據報導,中國山東發現了「新能源」,專家預測足夠我國使用3800年,外媒更是當場酸了!  據中國青年網報導,中國在山東開採能源的過程中發現了一種「新能源」——乾熱巖,據專家預測,此次在山東開採出的能源儲存量可以供中國使用3800年,這種能源不僅在某種固定情景下可以起到和石油一樣的作用,同時還比石油更加環保無汙染,可以實現自身清潔,完全不留任何痕跡。
  • 驚爆 太空垃圾撞傷國際空間站,是時候管管「太空交通」了!
    還記得2009年2月11日,美國銥星33商用通信衛星與俄羅斯報廢軍用通信衛星在西伯利亞上空相撞嗎?其產生的大量碎片,成為了永久的太空垃圾。
  • 中國空間站為什麼叫宇宙艦隊?跟美國相比什麼水平?
    這樣一來,中國空間站也將擁有更大的內部空間,攜帶更多的物資,支撐航天員工作更長時間。不過這樣一來天和號空間站就太大了,就違背了我們的初衷。天和號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大小,天和號的重量只有國際空間站的七分之一左右,為什麼我們的天和號空間站要做的這麼小呢?
  • 塔斯社進駐國際空間站_俄羅斯
    原標題:塔斯社進駐國際空間站新華社莫斯科11月17日電(記者華迪)俄羅斯塔斯社
  • 【轉載】太空垃圾撞傷國際空間站,是時候管管「太空交通」了!
    其產生的大量碎片,成為了永久的太空垃圾。這不,據英國媒體報導,近日航天員蒂姆·皮克就觀測到一個太空垃圾碰撞國際空間站穹頂艙的畫面,並形成了一個7毫米直徑的圓形碎片。歐空局指出,這個太空垃圾很可能是一個脫落漆片或者小型金屬碎片,其直徑不超過1毫米的千分之一。
  • 中國空間站即將建成,美國要求共享,總設計師直接回復了一句話
    然而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2020年9月18日,國際空間站的美國艙出現氨氣洩漏;俄羅斯艙在9月30日也出現了氨氣洩漏事故,種種跡象表明,國際空間站在環繞地球運行了近70000圈後,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設備老化與裝置脫落問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初步決定,將於2024年正式廢棄國際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