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小的豬毛能成為重要戰略物資?竟然和軍火同等重要

2021-02-12 地方看地方

--

俗話說,豬的全身都是寶。其中,豬身上有一種最不起眼的東西,甚至是很多人不了解的重要戰略物資,那就是豬鬃。

一般來說,豬的頸部和脊背部分所生長的鬃毛長度都要在5釐米以上,而這部分鬃毛彈性極佳、穩定性好,是軍事和工業領域各種刷子的主要原材料。

特別是武器裝備領域的槍械、火炮、裝甲車輛等,其清潔保養工作,都離不開豬鬃毛刷。這是因為像戰列艦,飛機,坦克這類的武器如果不刷漆的話,很快就會生鏽報廢,像是戰列艦這種泡在海水的武器,而給他們刷漆就需要這種軍用刷,得用上乘豬毛,質量上不能馬虎。中國一直是豬鬃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特別是在二戰期間,我國佔據了全球豬鬃出口量的75%。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還將豬鬃作為A級戰略物資,將其和眾多軍火視為等價。

----

---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中國的養豬歷史要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在隋唐時期開始迎來了大規模普及。可以說,千百年來,養豬成為中國各個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重要的副業。在飲食方面,豬肉也成為中國人糧食作物之外最主要的肉食來源。由於家豬的品種得到了不斷改良,除了豬肉產量和品質不斷提升之外,中國生產的豬鬃數量和品質也遠遠高於世界各國。一般來說,中國人對豬鬃的使用主要還是體現在生活方面。而隨著二戰爆發,武器裝備的生產數量急速上升,由此也帶來了對豬鬃需求量的節節攀升。

數據顯示,在二戰爆發之前,中國豬鬃年產量大約為65100公擔,除了少量內銷之外,近7成全部外銷海外,主要出口給歐美各國。而伴隨著抗日戰爭爆發,日軍封鎖了我國的東部海岸,這對於當時主要依靠海運的豬鬃出口貿易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由於國內大量豬鬃運不出去,全球市場的豬鬃價格水漲船高,迅速成為與武器彈藥一樣緊缺的軍需用品。

在當時,中國豬鬃的海外客戶中,美國是最大的採購商。據悉,中國每年出口海外的豬鬃,有30%以上都是供應美國市場。眾所周知,在二戰中後期,由於同盟國陣營中的英、法、蘇等國損失慘重,其後勤補給幾乎全部依賴於美國,這也讓美國成為整個盟軍的「後勤大本營」。由於美國本土的家豬養殖規模有限,高品質的豬鬃無法得到持續供應,因此不得不加大從中國的採購力度。美國與中國積極開闢陸上「滇緬公路」和空中「駝峰航線」兩大運輸通道。此後,即便是在運輸任務艱難、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中國出口美國的豬鬃數量也持續增長。到了1940年,中國出口美國的豬鬃數量佔據海外總出口規模的60%以上。與此同時,美國在本土建立了多達500家制刷廠,全力生產軍用毛刷。

除了出口豬鬃換取無數外匯之外,豬鬃也成為中國持續獲得海外戰略物資的重要橋梁。早在1939年,美、英、蘇三國就圍繞中國豬鬃海外出口分配問題,在華盛頓專門成立了分配協調機構。而隨著此後美國頒布「M51號豬鬃限制法令」,進一步強調豬鬃的戰略物資地位,中國也就此和其進行了談判磋商,希望將豬鬃加入「易貨償債」的框架,以抵充部分海外借款,並且能夠換取急需的戰略物資。數據顯示,僅僅是1938-1944的七年內,中國就先後和蘇聯、美國、英國等籤定12種貸款協議,總借款金額高達11億美元。由於常年戰火紛飛,捉襟見肘的中國根本無力承擔巨額還款壓力,包括豬鬃在內的眾多原材料物資都成為了還款的一部分,有力地支撐了抗戰事業。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被列為抗戰戰略物資?是用來做什麼的?
    為什麼被列為抗戰戰略物資?是用來做什麼的?雖然很少有人知道桐油,但在戰爭中,桐油是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桐油有一種叫桐油酸的特殊物質,這種物質和氧氣會引起氧化反應,在物體表面形成一種保護膜,戰爭時期用來防止武器裝備生鏽。
  • 瑞典生產的武器為什麼會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成為搶手貨?
    ,卻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成為搶手貨?瑞典,一個地處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面積45萬平方公裡,人口剛過1000萬,是一個典型的北歐小國,算不上大國,雖然有一定工業程度,但也遠遠沒有達到世界工業化水準最高的國家,為什麼瑞段生產的武器,卻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成為搶手貨?
  • 美國人的5G戰略:為什麼5G這麼重要?
    我們知道,5G不僅是技術之爭,更是國家利益和戰略之爭。5G為什麼如此重要?到底有哪些戰略意義?5G包括哪些領域?而在各個領域,到底有哪些主要公司?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最新發表的一篇文章回答了上述問題。可以作為5G的很好普及。
  • 開啟火箭炮時代的喀秋莎火箭炮,為何會成為現代陸軍的重要力量
    【鄧小平】鄧小平個人簡歷讓人吃驚,膽識和魄力讓人不得不服!【土豆】用土豆竟然能把日本潛艇擊沉,真正內幕讓人笑噴!相較於其他的火炮,這種多軌火箭炮能迅速地將大量的炸藥傾瀉於目標地,但其準確度較低且裝彈時間較長。它們雖比其他火炮來的脆弱,但價格低廉、易於生產。在二戰中,喀秋莎成為了第一種蘇聯大量生產的自行火炮,並常將其裝載於卡車上。與其他自行火炮相比,這樣的機動性為喀秋莎帶來其他的優勢:能一次投注大量火力,並在遭到反攻炮火前迅速離開。
  • 白糖、棉花和玻璃居然都是戰略物資?既要知其然,更應知其所以然
    那就是在戰爭時期,能夠直接或者間接用於軍事工業當中的各種物資,以及維持軍民生存必須的物資,比如糧食和布匹就是後者,人總得吃總得穿。而從糖漿中提煉出來的乙醇,當然不是全用來給鬼子兵釀酒喝的,傷口消毒大家肯定知道,而另外一個重要的用途是「汽油添加劑」,比如我們今天開車使用的汽油,就是用90%的普通汽油與10%的燃料乙醇調和而成。
  • 連美國「軍火」都能買到
    這些「軍火」都是哪兒來的?結論是:一個美軍大兵全身上下,除了手裡的武器和彈藥買不到,裝具裝備什麼的幾乎都能在某寶買到!只要填對了關鍵詞,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打開了!美媒就曾報導過一起美國國民警衛隊前軍需官倒賣軍用物資的事件。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這一年時間裡,一名前軍需官從肯塔基州軍事基地盜竊了迷彩服、軍大衣和軍靴等大批軍用物資,並明目張胆地把這些贓物掛在網上售賣。而對於美軍來說,這也早已經不是第一回了。
  • 戰略運輸機有多重要?關鍵時運來22400噸武器,救下一個國家|軍武正片
    ,之所以能冠之以戰略的前綴很大程度上是與這支空軍擁有相當強悍的戰略轟炸機隊和戰略運輸機隊相關。很多時候,大家以為戰略運輸機不具備直接的作戰能力,對其關注度也不高,但實際上一支軍隊的作戰範圍能有多大,其實與戰略運輸機隊的強弱有著很大關係。
  • 臺灣有多重要?兩岸統一後,可以實現地緣戰略態勢突破
    現在臺灣省已經成為了美國遏制中國一張很重要的牌,日本和臺灣省都是美國遏制中國發展的棋子。日本為了不與中國大陸正面衝突,不與中國大陸撕破臉皮,也會把臺灣推在最前面,所以美國和日本都在煽動臺灣當局給大陸製造麻煩。
  • 為什麼相機傳感器的尺寸比像素更重要?
    手機攝像頭像素的不斷提升確實是一個大趨勢,但相對來說,攝像頭的圖像傳感器尺寸大小要更重要一些。例如,與競爭對手相比,華為更強調旗艦手機配有更大的圖像傳感器。並且,像索尼和三星這樣的攝像頭組件供應商也越來越重視傳感器的尺寸。
  • 「彈丸之國」以色列 為什麼能成軍工「強國」?
    長期以來,以色列政府都把國防工業放在首要戰略地位。長期的戰爭狀態迫使其不斷增加國防開支和增強國防工業,成為世界知名的國防工業「強國」。以色列不僅以先進武器裝備自身,還努力拓展海外出口渠道,為國民經濟提供支撐。體系完善
  • 新加坡給臺灣運軍火的真相曝光
    新加坡和臺灣長期保持軍事關係。香港海關此舉是否根據內地授意?中方是否以此表達對新加坡同臺灣保持軍事關係的不滿?」    臺灣和新加坡間往來運軍火,卻在香港被扣下了——這事兒有點兒意思。      果不其然,新加坡的國防部和臺灣地區的「國防部」幾乎異口同聲地出來表示,這批裝甲車是前往臺灣地區進行訓練的新加坡部隊裝備,神知道轉運途中出了什麼亂子,卸在了香港。    作為重要的貿易自由港,原則上,各種貨物在香港來迴轉運都是自由自在的,只是後來因為反對軍火黑市貿易的需要,才專門對於戰略物品實行管制。
  • 【譯著導讀】《太空戰――戰略、原則和政策》
    第一章是作者研究太空戰略邏輯起點。太空為地球上空軌道所要求的最低的近地點到無窮遠。根據太空聯合作戰準則,太空又是確保國家安全的軍事活動所在的、與陸地、海洋和天空同等的環境。現階段世界各國對太空天基設備系統依賴日益加劇,其中以美國為最。天基設備系統在民用、經濟、情報和軍事活動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 刺殺希特勒,中國竟然也有份?
    令人意外的是,中國政府竟然也與其中的一次刺殺事件有牽連。與上述國家都與德國交戰不同,二戰期間中德兩國從來沒有正面對抗過,那麼中國為何也來趟渾水呢?當時,中德兩國關係一度還相當不錯。蔣介石對日耳曼民族一向非常推崇。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他以德國為學習榜樣,邀請到包括塞克特、法肯豪森等德軍將領組成的德國軍事顧問團來華,幫助訓練和改造國軍部隊。
  • 區區日軍大佐,最終竟然成為了「史上職務最低的甲級戰犯」
    當時日本軍界能考入陸大的並不多,平均一期也只招錄幾十人,這足以說明其軍事素養還是比較過硬的。當時的日本陸軍也有著「文憑至上」的傾向,是不是陸大畢業的有著天壤之別。陸大的畢業生有著「十年人事」之稱,就是說畢業十年肯定能當上大佐(當然能不能當將軍還另當別論),而非陸大畢業的哪怕你再立下什麼戰功最多只能幹個中佐,只有戰死沙場才能追授大佐(日軍是戰死者晉升一級軍銜),可見兩者差距。
  • 亞洲6個重要國家「抱團反美」?川普送上百年一遇的良機
    不過,由於製造S-400系統的俄羅斯公司已經成為美國的制裁對象,因此購買S-400系統的國家也將成為美國制裁的連帶目標。如果印度也遭到美方的制裁,那麼對印軍來說必然是一次打擊。這就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當然,以印度和美國的關係,或許可以得到豁免,但也必須付出代價。川普的貪慾是無底洞,印度能否滿足還是未知數。
  • 【解局】新加坡給臺灣運軍火,結果在香港被扣下了……
    是今天外交部例行發布會上記者的一個問題:「香港海關昨天查扣了1艘從臺灣開往新加坡的貨船,船上載有裝甲車。新加坡和臺灣長期保持軍事關係。香港海關此舉是否根據內地授意?中方是否以此表達對新加坡同臺灣保持軍事關係的不滿?」臺灣和新加坡間往來運軍火,卻在香港被扣下了——這事兒有點兒意思。
  • 22世紀最重要的關係是中印關係
    亞洲最重要的兩個國家是中印,中印人口佔亞洲人口的60.65%。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在拉平定律(在制度相同或相近的條件下,經過150年的發展,兩個國家的人均GDP會大致拉平)的作用下,亞洲和中印的地位日益提升,中印攜手是打破米國霸權壟斷的法寶。二戰後,米國為贏得對蘇競爭的優勢,大力援助西歐和日本,使米歐日經濟總量遠大於蘇東集團。
  • 為什麼廣島和長崎成為原子彈轟炸目標?
    1945年8月9日,第二顆原子彈在長崎爆炸。【難產的名單】1945年4月,為了確定轟炸的城市,美國「曼哈頓工程」的負責人與陸軍航空兵的專家組成目標選定委員會,要從日本城市中挑出4座,2座為首要轟炸目標,2座作為備選。
  • 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重要原因-制海權
    海洋航線能帶來巨大的商業利益,因此必須有強大的艦隊確保制海權,以及足夠的商船與港口來利用此一利益。制海權對戰爭的影響比制陸權更大,制海權可以保護國家免於在本土交戰。戰略機動性是贏得戰爭重要保證。馬漢以當時最強大的「日不落」帝國英國為例,討論一國的地理、人口、政府政策等六項基本因素對海權的影響,其因素分別如下:
  • 黃巖島的戰略位置到底有多重要?
    中國最早發現並命名黃巖島,長期利用和管轄它,元朝起納入中國疆域長期管轄,是中國固有領土,隸屬於中國海南三沙市。中國曾長期主管黃巖島,美國長期承認它屬中國,駐菲美軍70年代初把黃巖島作為訓練靶場只是使用而非獲得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