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在菲律賓呂宋島甲米地市桑萊岬的阿拉諾海軍基地,菲律賓海軍4艘最老艦艇宣布退役。在菲國防部長德爾芬·洛倫扎納的指導下,老舊裝備退役為菲律賓海軍現代化建設鋪平了道路。菲海軍正在從老舊傳統艦艇向新型、性能強大的現代化水面艦艇過渡。
此次退役的4艘艦艇分別是「馬爾瓦」級巡邏護衛艦「邦阿西楠」號(BRP Pangasinan,PS-31)、「黎剎」級巡邏護衛艦「奎松」號(BRP Quezon,PS-70)、「託馬斯·巴特羅」級快速攻擊艇「薩爾瓦多·阿布塞德」號(BRP SalvadorAbcede,PC-114)和「埃米利奧·利瓦納」號(BRP Emilio Liwanag,PC-118)。
菲律賓海軍參謀長喬瓦尼·卡洛·巴科多中將表示,「這4艘艦艇的退役代表新的開始,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一支更強大、更有實力的菲律賓海軍。隨著我們的新裝備採購,我們更有信心履行好使命,為我們的海域提供更好保護。」
老舊裝備
「奎松」號原為美海軍二戰期間建造的95艘「奧克」級掃雷艦的最後一艘「警戒」號(AM-324),滿載排水量1100噸,1943年1月入役,二戰期間在太平洋服役。1967年移交給菲律賓,並於90年代中期進行了一次重大改裝。退役時,「奎松」號是世界上最老的現役艦艇之一,服役77年,其中53年在菲律賓海軍度過。
「邦阿西楠」號,滿載排水量914噸,原為美海軍巡邏艇(PCE 891),1944年入役,4年後移交給菲律賓。艦上武器裝備發生過很大變化,退役時,配備一門Mk.26 3英寸火炮、三門雙管Mk.1博福斯40毫米火炮、四門Mk.10歐瑞康20毫米火炮、四門M2白朗寧12.7毫米機槍。至退役時,該艦已服役72年。
退役的2艘「託馬斯·巴特羅」級快速攻擊艇,以前在韓國海軍服役,是菲律賓海軍現役8艘前韓國艦艇中的2艘,上世紀70年代由韓國建造。8艘中,5艘於1995年採購,1艘於1998年代購,2艘於2006年採購。此次退役的2艘艦艇於1996年交付菲海軍使用。
新裝備建設
近年,菲律賓海軍加緊採購新型艦艇。其中,從韓國現代重工(HHI)採購2艘新型「何塞·黎剎」級護衛艦。首艦「何塞·黎剎」號(FF 150)已於2020年7月入役,入役後即被派往參加「環太」多國海軍聯合軍演。該級第2艘艦「安東尼奧·盧納」號(FF-151)於本月初入役。
該2艘艦是目前菲海軍最現代化的水面艦艇,第一艘配備地空飛彈防禦系統,但交付時尚未安裝所有的作戰系統,系統包括垂直發射系統、近距離武器系統、拖曳式陣列聲吶等。該型艦還可駐屯AW-159「野貓」直升機。
菲海軍於2019年接收一艘前韓國海軍「浦項」級護衛艦「孔拉多·雅浦」號(PS 39)。該艦長353英尺,滿載排水量2600噸,配備76毫米炮、雙管40毫米炮和魚雷。
此外,3艘前美國海岸警衛隊「漢密爾頓」級巡邏艇——「漢密爾頓」號(WHEC 715)、「達拉斯」號(WHEC 716)和「布特維爾」號(WHEC 719),在2011至2016年間移交給菲海軍,分別改稱為「格雷戈裡奧·德爾·皮拉爾」號(PS-15)、「拉蒙·阿爾卡拉茲」號(PS 16)和「安德烈斯·博尼法西奧」號(PS 17)。該級艦滿載排水量3250噸,儘管這些艦艇已服役約45年,但在交付菲律賓前,均進行了全面現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