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抗日戰爭勝利76周年,告訴孩子,這些事情不能忘記!| 特別關注

2021-12-27 中國教育報

今天是9月3日,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

是所有中國人,

都必須銘記的日子。

在今天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

告訴孩子,

這些事情不能忘、不敢忘!

1945年9月2日

在日本東京灣「密蘇裡號」戰列艦上

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

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書上簽字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軍投降儀式在東京灣「密蘇裡號」軍艦上舉行。新華社發

1945年9月3日

被全世界公認為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日


毛澤東題寫的慶祝抗戰勝利題詞,刊登在1945年9月3日出版的《新華日報》第二版。

為了紀念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1949年底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

曾將8月15日

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日

1951年8月13日

政務院發布了通告

將「抗戰勝利紀念日」

定在了每年的9月3日

2014年2月27日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

以國家立法的形式通過決議

確定每年9月3日為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這是當時日本代表在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簽署投降書。新華社發

為了這一天

中華民族浴血奮戰14年

3500多萬同胞傷亡

為了這一天

無數先輩們

為了國家之存、民族之續、人民之安

做出了偉大犧牲

河北平山縣民兵埋設地雷配合主力作戰。新華社發(石少華攝)

一轉眼

又是一年9月3日

這個標記著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日子

提醒著一代代後來者

銘記勝利背後的巨大犧牲

更激勵著人們

賡續在血與火中淬鍊升華的精神

1931年9月18日

日本侵略者悍然入侵我國東北

1932年9月16日,日軍在遼寧撫順平頂山村集體屠殺村民3000餘人。圖為平頂山慘案死難同胞的部分遺骨。(圖片來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官網)

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的一聲槍響

拉開了全民族抗戰的序幕

這是日本侵略軍佔領下的盧溝橋。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七七事變」後

日本侵略者手擒屠刀

開始了全面侵華

平津危急、華北危急

中華民族經歷了最危險的時刻

圖為在南京大屠殺中,日軍把無辜的中國人反綁雙臂槍殺後,擲入城郊池塘。新華社發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淪陷後

在長達40多天的日子裡

30多萬中國平民和被俘軍人

慘遭殺害

日軍設立的慰安所。(圖片來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官網)

20世紀40年代初

侵華日軍又對華北抗日根據地

反覆進行瘋狂的「大掃蕩」

實行野蠻的「三光」政策

製造了無數慘絕人寰的慘案

.

1941年1月25日,日軍血洗了河北省豐潤縣潘家峪,殺死中國平民1230人,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潘家峪慘案。被日本侵略軍殺害的潘家峪老百姓的屍體。新華社發

‍‍‍‍‍‍‍‍‍‍‍‍‍‍不屈的抗爭,我們不能忘  ‍‍‍‍‍‍‍‍‍‍‍‍‍‍ 

愛國將士

浴血奮戰、慷慨赴死

各界民眾

萬眾一心,同仇敵愾

資料圖片:中國軍隊在盧溝橋抗擊日軍的進攻。新華社發

我們不會忘記

年僅35歲的抗聯英雄楊靖宇

戰至彈盡糧絕

竟以枯草果腹

在敵人的瘋狂追殺下

永遠倒在長白山下的一棵青松旁

面對敵人的勸降

楊靖宇回答:

「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

還有中國嗎?」

趙一曼不幸受傷被捕後

敵人對她動用酷刑

縱然遍體鱗傷

她始終未向日軍吐露一字

趙一曼像  (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狼牙山五壯士

無障可憑,無路可退

他們打光最後一粒子彈

砸碎手中的槍枝

選擇把身軀交給祖國的山河

油畫《狼牙山五壯士》。新華社發

我們不會忘記

在那場永不妥協的抗爭中

每一個無名之輩

都因無畏而不朽

1937年10月26日

謝晉元率領400多名壯士

堅守三面受敵、孤立無援的

上海四行倉庫

為了迷惑敵人

四行守軍對外稱八百人

史稱「八百壯士守四行」

資料圖片:1937年,謝晉元領導部屬舉手宣誓:將生命奉獻於國家與民族。     

「八百壯士」

以彈丸之地、血肉之軀

抗擊日軍

激戰四晝夜

用生命和鮮血奏響

一曲抗擊侵略的壯麗凱歌

資料圖片:1937年10月,在上海四行倉庫奮戰的中國守軍壯士。新華社發

面對侵略者的鐵蹄踐踏

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到處都有

「母親叫兒打東洋,

妻子送郎上戰場」的場景

「四萬萬眾,堅決抵抗」

英雄們的鮮血和生命

最終換來了抗戰的勝利

1945年,日本侵略軍向中國軍隊繳械投降。新華社發

戰爭是一面鏡子

能夠讓人更好認識和平的珍貴

戰爭的陰霾

讓人更加懂得和平陽光多麼燦爛

挨打的屈辱

讓人更加明白自立自強何等重要

圖為新四軍在英勇阻擊日寇。新華社發

勿忘昨日

我們深切感受到

落後就會挨打

要生存發展必須自強

不負明日

更加美好的中國

將在我們每一個人的

奮鬥中變為現實

文章綜合自 | 新華網《這一天,每個中國人都要銘記!》,文章已獲授權。部分內容來源 | 新華社《已經過去75年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中國教育報APP吧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