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的木村先生跟我講了一件事,說1945年,日本投降後,當時東京被美軍炸得是一片廢墟,生活物質極其匱乏。
在國家如此貧困的狀態下,日本政府作出了一項決定,給每一位中小學生提供免費的營養午餐。
日本政府的這一決定,推動日本在80年代迅速完成戰後復興,成為世界經濟大國。
更為重要的是,讓日本人的平均身高長了12釐米。
日本中小學校何時開始實施午餐制度
這要追溯到公元1889年,日本東北地區有一所農村小學,叫私立忠愛小學,這所小學是當地的寺院辦的。
由於一些貧困的孩子沒飯吃,和尚們開始為帶不起飯盒上學的孩子們提供飯糰、烤魚和鹹菜,這一極其簡單的套餐,被視為日本學校集體供餐制度的開始。
從那時起,忠愛小學的這一種集體供餐制度,贏得社會廣泛好評,並迅速在日本全國推廣開來。
1923年,日本政府作出決定,鼓勵各學校建立集體供餐制度來改善兒童的營養。
在二戰後,日本政府將接受到的美國的麵粉、罐頭等援助物資。
首先提供給各學校作為學生的營養午餐,日本學校營養午餐的普及率也從1945年的3%迅速提升至1950年的69%。
到了1954年,日本國會頒布了《學校給食法》,明確提出了把「給食」作為教育的一環來實施。
要求通過合理配餐與飲食來促進下一代健康,努力使學生加深對日本飲食生活的理解力,培養理想的飲食習慣。
這部《給食法》的頒布,使得日本營養午餐制度徹底確立。
自此以後,日本人體質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東京大學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二戰時,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58釐米,因此有「東洋矮子」的諢名。
從1950年到2010年,60年間,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增長了12釐米,其中男性的平均身高達到170釐米,女性的平均身高達到了160釐米。
營養午餐不僅使得日本人體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日本人的綜合素質同時也得以的大幅提高,身心兩方面都得到的完善,這是日本學校的營養午餐制度給日本社會帶來的最大好處。
因此不同年代的日本人談起自己學生時代的午餐,都會有不同的感想。而這一種感想,讓他們從心底裡更加熱愛自己的國家。
據全球男性身高排行榜數據顯示,日本平均身高排名第29,為170.7cm,而戰後初期僅為160cm左右。這表明,日本人在半個多世紀裡平均身高增長了10cm以上。
排行榜數據還顯示,中國男性的平均身高低於日本,為169.7cm,名列32。日本人真是長高了!其原因是什麼呢?
飲食結構的改變、注重青少年的身體營養和體育鍛鍊,是促使日本年輕人身高增長的主要原因。
過去,日本人的主食是大米,很少吃麵食。但是,二戰後,日本掀起了「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運動。
雖然戰後特殊時期日本食品供給不足,但美國有大量的牛奶和麵包,所以,當時的日本政府就進口這些食品。導致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養成喝牛奶、吃麵包的習慣,特別是兒童和年輕人。
1954年,日本針對中小學生午飯專門出臺《學校營養午餐法》,實行全國統一配餐。《學校營養午餐法》確實對增強日本的少年兒童體質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到現在,小學生每天喝牛奶已成法規。
在日本,一般學校每月都會列印出學生菜譜發給大家。其中包括每天的菜品內容及其熱量數據、蛋白質含量、對身體的作用等。
最後還會列出學校平均營養攝取量與文部省要求的標準比較。注重青少年的體育鍛鍊也是二戰後日本採取的重要做法。
「日本人身高的增長和從事體育鍛鍊有關。當然,食品也很重要,比如說,魚、青菜等,食品質量對身高有直接影響。
看來,我們不僅要對日本人改變「個子矮」的印象,還要學習、借鑑他們在增強體質和增加身高方面的良好做法。
充足的睡眠
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人體在睡眠中,生長激素比醒著時更旺盛,更有利於身體的發育。
多運動
充足的鍛鍊可以促進骨骼的發育,經常運動可促進骨骼的生長,使骨骼變得堅實,同時運動還可以改善睡眠。
合理的飲食
合理調節飲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既要保證充足的營養,又要適當節制。
不抽菸,不飲酒.切記不要節食減肥,合理的飲食針對身體的自我調節和吸收有很大的作用。
礦物質食物
人體的骨骼生長離不開礦物質,而喝牛奶只可以獲得一部分的礦物質,我們還需要從生活其它的食物中來獲取,例如堅果類、豆類等等。
補充蛋白質
牛奶中的蛋白質是非常高的,但是身體所需要的蛋白質遠遠不只這些,牛奶的蛋白質只能滿足我們身體一小部分的需求,所以還需要從日常的食物,肉製品、蛋製品等食物中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