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國革命武裝力量和二十年革命鬥爭的成果

2022-02-06 寮國中文網

   面對著帝國主義的侵略,十分愛好和平的寮國人民不得不拿起武器來保衛祖國的獨立。為反對由美國幹涉者支持的法國殖民者的第一次抗戰(一九四六一九 五四年)的經驗,以及為反對美帝國主義的第二次抗戰的經驗都充分證明了:要反抗反革命暴力,寮國人民只有使用革命暴力,別的道路是沒有的。

(一)寮國人民最早的革命武裝

   寮國人民最早的革命武裝是在第一次抗戰初期成立的「勒沙馮」遊擊隊。它最初只有二十二人,領導者是凱山同志(現任寮國愛國戰線副主席)。當時的「勒沙馮」 以及隨後成立的「謝塔蒂拉」和「發翁」等遊擊隊和武裝宣傳隊是今天寮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這些武裝單位深入人民群眾中進行反帝愛國宣傳,在農村中開闢遊擊區,使用簡陋的武器或繳自敵人的武器協助人民保衛村莊。由於得到人民的全力支持,這些武裝單位迅速壯大,建立了許多鞏固的遊擊區。

   在上寮戰役(一九五三年八月)中,寮國革命武裝解放了桑怒省全省以及川墉、琅勃拉邦等省的一部分。從一九五三年十二月起,燒命武裝開展了一系列戰役,解放了中寮的甘蒙省和沙灣拿吉省的一部分,解放了上寮的豐沙裡省、南烏河沿岸和琅勃拉邦市附近地區,還解放了下寮的阿速坡省和色拉灣省的老巖縣。

   這些勝利和印度支那其它戰場上的勝利,特別是越南奠邊府戰役的勝利,使印度支那恢復了和平。

   為執行萬像協議,駐紮在查爾平原的寮國戰鬥部隊兩個營舉行併入王國軍隊建制的儀式。寮國右派反動分子竟策劃在授軍銜的儀式上繳除寮國戰鬥部隊第二營的武器和逮捕這個營的指揮員。由於戰士們的勇敢和指揮員天才的指揮,第二營奮勇衝破了反動派的包圍,在人民群眾全力的幫助下安全回到了解放區。寮國戰鬥部隊第一營被調到琅勃拽邦的川岸地區,遭到和第二營一樣的境遇。第一營克服了種種艱難困苦,最後也回到了解放區。

   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陰謀消滅寮國戰鬥部隊的罪行在寮國引起了內戰。—九六O年底,寮國革命武裝力量多次擊敗敵軍,解放了桑怒省、查爾平原以及川廣省的一些戰略要地,這就粉碎了敵人企圖突破寮國人民解放軍的色拉富昆防線、佔領查爾平原的陰謀。寮國革命武裝從此轉入了反攻,打得偽軍和外國僱傭軍抱買鼠竄。這樣,敵人不得不籤訂停戰協定,不得不接受以和平協商方式解決寮國問題。一九六一年六月三親王在瑞士的蘇黎世舉行會談後發表了聯合聲明,可是直到寮國戰鬥部隊一九六二年初在南塔取得大捷之後,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富米諾薩萬集團拖延和破壞談判的陰謀才被制止。它們不得不先後在蘇黎世、查爾平原籤訂三方協定,也不得不在一九六二年關於寮國問題的日內瓦協議上簽字。

   寮國過革命武裝力量在寮國愛國戰線的英明領導下,在其它愛國武裝力量的協助下,擊敗了敵人向解放區發動的接二連三的侵犯,粉碎了別動隊的偷襲和由美國、 泰園、南越顧問指揮的寮國偽軍的大規模進攻,並對美國空軍日益頻繁的轟炸進行反擊,保衛住了解放區。

   寮國革命武裝力量在戰鬥中不斷成長壯大。今天和愛國戰線合作的有贊同真正中立的愛國政界人士和公務員,有親美軍隊中的軍官以至整個單位,愛國中立派的坎溫將軍、敦上校、鄭中校和鐵少校等,以及他們領導的部隊目下正和寮國人民解放軍並肩戰鬥。

    在寮國領土上,從一九六四年五月十七日至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二日被擊落的美國軍用飛機(包括佩刀式、 雷公式、鬼怪式等新型的轟炸戰鬥機)已達二百架。這說明了老繩人民武裝的成長。民兵遊擊隊和人民防空部隊配合,用步槍、輕機槍同美國強盜飛機進行了英勇 戰鬥。

   年青的寮國革命軍隊引以自豪的是,在自己的隊伍中出現了許多戰鬥英雄:西通——身負重傷不下火線, 堅守指揮崗位,用手榴彈炸毀敵軍裝甲車、堅持戰鬥到最後一息;陶都——領導寮國戰鬥部隊第二營衝出敵軍重圍,安全撤回革命根據地,在回根據地的路上,他帶領部隊邊撤邊打遊擊戰;陶功——用自己的身體堵住敵人的槍眼,讓戰友們衝鋒殺敵。

(二)寮國革命軍隊的人民軍隊的素質

   寮國革命軍隊具有充分的人民軍隊的素質。它是從人民群眾中來的,指戰員都是人民優秀的子弟,人民鼓勵自己的子弟參加正規軍、遊擊隊以保衛家鄉;它為人民的利益而戰鬥,因此得到人民的悉心關懷。在過去的抗法戰爭中和今天的反美救國戰爭中,都有許多敵佔區 的青年、公務員跑到解放區。在解放區裡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一隊隊男女民工邁著矯健的步伐,把武器糧食送上前線;大娘們姑娘們守在床旁照料傷員或為戰士縫補軍衣:解放軍戰士把自己的口糧讓給遭受敵軍「掃蕩」的地區的群眾,幫助群眾重建被敵軍燒毀的房屋;解放軍戰士和人民一起開荒生產……在今天的反美救國戰爭中也和過去的抗法戰爭中一樣,這些令人感動的情景是軍民團結的象徵。

   寮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這個特點也反映在軍隊裡。部隊不論大小單位都有各民族的成員在並肩戰鬥、反抗敵人,他們在部隊裡享受同樣平等的權利。各個民族所湧現的優秀兒女,像老龍族的西通、老嵩族的陶都、 老通族的陶功等,為人民軍隊增添了光彩。

   寮國過人民解放軍也是一支民主的軍隊,它的每個決定都經過民主討論和親美的偽軍相反,在這支軍隊裡絕不容許施行損害軍人名譽的體罰。

   寮國人民解放軍極端重視對指戰員進行思想教育,通過思想教育,加深對敵人的仇恨心,加強革命精神、 愛國愛民精神,樹立為革命的最後勝利而忍受一切艱苦、敢於犧牲的精神。

   像寮國這樣的一個農業落後的小國要戰勝裝備優於自己的強大的敵人,必須運用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從軍事、政治和經濟等方面動員全體人民的力量進行長期抗戰。

   寮國革命武裝包括三方面的部隊: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遊擊隊。地方部隊和民兵遊擊隊是正規軍的得力助手和補充源泉,主力部隊有責任在訓練和戰鬥方 面大力幫助地方部隊和民兵遊擊隊。

   二十年來,寮國戰鬥部隊在從前的寮國自由陣線和今天的寮國愛國戰線的領導下,在各方面不斷成長壯大, 一九六五年十月十五日它改稱寮國人民解放軍。這支軍隊已經顯示出它有足夠的力量打敗帝國主義集團及其走狗。它在寮國人民為反對美帝國主義侵略者和為建立和平、中立、獨立、民主、統一、繁榮的寮國而進行的鬥爭中,是奪取勝利的決定因素。

(三)解放區——寮國二十年革命鬥爭的成果

   寮國解放區早在抗法戰爭的烽火中就出現了。一九四六年,寮國革命組織的力量還薄弱,在法國侵略者的進攻下,不得不從城市徹到農村。革命組織向各階層人民群眾堅持不懈地進行抗法宣傳,鬥爭根據地隨著一天天擴大起來。經過一九五三年底到一九五四年初的中寮、上寮和下寮等戰役,寮國革命力量解放了他 曲、沙灣拿吉省的一部分、豐沙裡省、南烏河沿岸、阿速坡省和老巖等地之後,互相連成一片的革命根據地佔寮國土地面積的二分之一,擁有一百萬人口。

   一九五四年關於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協議籤訂後,寮國戰鬥部隊在桑怒、豐沙裡兩省集結,等待全國舉行普選。這時解放區已擴大到包括寮國三分之二的土地和二分之一的人口,而桑怒、豐沙裡及査爾平原成為解放區的中心。

   解放區的衛生事業也正在發展中。過去,在殖民主義統治下,寮國全國只有二百二十七張病床,桑怒省只有一個醫生,十二個護士;今天,只桑怒省就有十幾名醫生和成百名護士。解放區的醫院和醫療站有五十多個,每縣都有一個防疫隊和一個醫療站由一名醫生負責。在苗族人聚居的花康地區,也有了一個由苗族醫生負責的醫療站。解放區已能自給主要的藥品。土藥的研究工作得到重視,並已取得良好的初步成果。現在,住在高山區的人民患病時,也願意到醫療站就醫了。嬰兒夭折率已大大地降低了。

   由於經濟上的發展,解放區人民的生活有了顯著的改善。生活用品雖然還不是很豐足,但日常必需品如糧食、副食、布料、藥物、文具等可基本滿足需要。娼妓、 賭博、吸食鴉片煙等現象已經清除。在解放後,宗教界可以完全自由傳教,、被美偽集團破壞的寺院已經重修。不少僧侶參加了統一戰線,他們鼓勵信徒們為保衛祖國而堅決鬥爭。

   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對寮國解放區不斷進行破壞和蠶食,可是解放區卻不斷地鞏固和發展。


便民電話火警:1190匪警:1191急救:1195電力:1199中國大使館:021-315105德澳西空調:020-52568688寮國監控:020-52568688寬帶安裝:020-52450000針灸養生:
020-55676525

相關焦點

  • 古大存:東江革命鬥爭的旗幟
    到了1928年2月,形勢急轉直下,在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五華人民遭到血腥鎮壓,遇難革命者和群眾近3000人。古大存的家鄉先後3次被放火焚燒,他的12位親人慘遭殺害。但是,屠刀嚇不倒英雄漢,為了保存革命種子和力量,古大存率領60多名幹部和戰士上了八鄉山,因為那裡地勢險要,又有深厚的群眾運動基礎。
  • 【革命史話】革命先烈彭樹德的戰鬥故事
    經過第一次大革命洗禮的分宜人民,在兇殘的敵人面前,不屈服,不消沉,前赴後繼,採取各種形式與反動勢力做鬥爭。1927年初夏,在吉安以教書為掩護的中共黨員彭樹德受吉安延福黨組織的派遣,來到分宜南鄉開展革命活動。
  • 陳之驊: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在二月革命以後的戰略策略
    《提綱》全面分析了二月革命後俄國的複雜形勢,提出了黨向的社會主義革命過渡的戰略、策略方針。《提綱》的篇幅不長,共計十條。其中重要的是:第一、俄國當前形勢的特點是從革命的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過渡,即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政權問題。第一階段由於無產階級的覺悟性和組織程度不夠,使政權落到了資產階級手中。第二階段應當使政權轉到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手裡。
  • 論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民族性與國際性
    可以說,革命衛隊是伊朗政教合一政治體制的高度濃縮和體現,它擁有獨特的建軍背景、指導思想、徵兵制度,並在伊朗政權中發揮特殊而重要的作用。然而,它雖具有強烈的伊朗民族特色,但在軍種設置、編制、練兵制度、武器裝備及軍事演習等方面已實現了正規化和現代化,它能夠順應時代潮流,積極與世界接軌,是一支特殊的常規國家武裝力量。
  • 歷史學家程映虹談卡斯楚:古巴革命與中俄革命有什麼不同?
    但在五十年代,這個黨在蘇聯影響下,認為整個拉美不具備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只能走議會道路去影響群眾。所以,作為整體,古共沒有支持卡斯楚的武裝鬥爭,它根據馬列主義的教條,將其視為小資產階級的激進左翼,而不是一場在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下的大眾革命。
  • 俄國的1917年 | 從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
    東方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的統一戰線下,通過各種形式的鬥爭陸續推翻了殖民統治,並且在朝鮮、越南等地對帝國主義展開了英勇頑強的軍事對抗,譜寫了反帝鬥爭史上的光輝篇章。 與中國和其他自主革命成功的共產黨國家「穩紮穩打」地通過漫長的軍事暴力鬥爭最終奪取全國政權的方式不同,1917年的俄國革命更像法國大革命,以「巴黎戰勝法國」的方式奪取全國政權。俄國革命不同於法國革命的地方在於,君主和專制主義從革命的伊始就被解決了。甚至連立憲黨人也在共和主義的熱潮中早早收起了保留君主制度的議案。
  • 【革命遺址·宿州】小秦家會議遺址
    東三鋪的團防局有一個班的武裝力量,為土豪劣紳金老耀和脫黨分子張實之所控制;水池鋪的團防局也擁有一個班的武裝力量,由大地主、土豪劣紳張朝棟、集長蔡友清所把持。他們勾結國民黨反動派,殘酷地剝削和壓迫人民,並經常派團丁抓捕和關押繳不起租子的貧苦農民,廣大群眾對他們非常痛恨。  中共宿縣黨組織在東南鄉一帶的活動較早。
  • 惠東高潭革命精神具有強大生命力
    在長達20多年的革命鬥爭中,高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英勇鬥爭,用生命和鮮血鑄就了一部光輝的革命鬥爭史,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正值高潭區蘇維埃政府成立90周年,高潭革命精神被凝練為16個字:「忠誠如鐵、敢為人先、不怕犧牲、一往無前。」高潭革命精神表述語一經發布,我市專家學者紛紛關注和熱議。
  • 古巴革命和格瓦拉的最後歲月
    這次革命的主角是墨西哥北方的大地主弗朗西斯科·伊格納西奧·馬德羅(Francisco Ignacio Madero),佔領了華斯城,迫使迪亞茲流亡國外。不久之後,宣布成為墨西哥總統。 墨西哥革命不是唯一的鬥爭,很快就出現了反對他的聲音。其中之一就是莫萊羅州的農民領袖艾米莉亞諾·薩帕塔(Emiliano Zapata),因為被奪走土地,投身革命。
  • 革命烈士王奔
    革命烈士王奔雙遼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在解放戰爭中雙遼人民與我黨我軍魚水相親,緊密配合,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貢獻。
  • 新民主主義的革命理論
    認清中國國情,是認識和解決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基礎。中國共產黨要領導中國革命並取得勝利,首先必須認清中國的基本國情,深刻認識和把握中國革命的歷史性和時代性特點。近代以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徵是:帝國主義不僅操縱了中國的金融和經濟命脈,而且控制了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結果,中國失去了主權和獨立國家的地位。
  • 為什麼是十月革命而不是七月革命?
    簡而言之,社會主義革命在俄國等相對落後國家取得勝利的關鍵原因在於,這些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還沒有來得及完成,國內就已經有了接受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工人階級及其政黨,從而在資產階級不得不發動資產階級革命、進而不得不武裝無產階級為他們賣命的時候,無產階級在幫助資產階級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的同時,也獲得了抗衡資產階級的武裝力量和政治力量。
  • 97歲革命老人口述 陽西革命舊址 八元堂
    抗戰時,共產黨領導的兩陽抗日武裝籌備領導小組在八元堂謀劃了一系列的武裝鬥爭,這個革命舊址因此有了特別的紀念意義。近日,記者採訪了親歷那段革命工作的梁文堅老同志和一些黨史工作者,同時參考了有關黨史資料,對那一段紅色故事進行了還原。
  • H206|革命
    軍官兄弟會——由於軍隊為非貴族青年提供了職業,故而他們通常具有自由主義傾向——和軍事政變,自此成為伊比利亞半島和拉丁美洲政治舞臺上的固定戲劇,同時也是燒炭黨時期最持久但最值得懷疑的政治成果之一。從過往的事件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儀式化、等級森嚴的秘密會社如共濟會,由於可以理解的原因,非常強烈地求助於軍隊人員。西班牙的自由派新政權,於1823年被歐洲反動勢力支持的法國入侵推翻。
  • 歐洲政治革命丨邀您共讀英國革命
    如果你想了解英國革命那就閱讀《1640年英國革命史》吧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不僅建立在歐洲工業革命和科學革命基礎之上,也建立在歐洲政治革命的基礎之上。政治革命的實質是結束了人類分成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是由神註定的這種觀念。
  • 科技革命與國際戰爭的演變
    根據這種定義,十六世紀以來大致發生了兩次科學革命和三次技術革命,合稱五次科技革命;即近代物理學誕生、蒸汽機和機械革命、電力和運輸革命、相對論和量子論革命、電子和信息革命(表1)。表1  16世紀以來的科技革命2.2 十八世紀以來的國際戰爭戰爭是一種集體和有組織地互相使用暴力的行為,是為政治目的而開展的武裝鬥爭。
  • 戰鬥的堡壘——宣傳畫中的古巴革命
    人類社會革命的歷史經驗已經讓拉丁美洲欲圖改變現狀的年輕人們明白,革命不是請客吃飯,而是需要真刀真槍地去鬥爭的。菲德爾·卡斯楚是武裝革命的先行者。1953年7月26日,他率領一批古巴愛國青年攻打政府軍的蒙卡達兵營,打響了推翻巴蒂斯塔獨裁統治的第一槍。雖然起義失敗,這次壯舉卻在後來的鬥爭歲月中被賦予了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 【故事會】革命烈士張宏昌
    1927年7月,張宏昌被選為中共饒平縣委員會委員,與其他領導人一起,組織武裝鬥爭,發動農軍1000多人攻打饒平縣城,旗開得勝,奪取了政權。不久,張宏昌帶領42人來到三河壩會見「八一」南昌起義軍,領槍46支,改善了武器裝備。饒平縣成立「工農紅軍東路第十四團」,張宏昌任團長,配合「八一」南昌起義軍轉移。年底,農軍再次攻打饒平縣城,革命聲威大震。
  • 寮國媒體自由:被管制還是被制約?
    該作者的言論中透露出西方人權主義的氣息,他認為寮國人民革命黨(LPRP)完全控制著媒體和公民社會,並引用昆士蘭大學寮國專家馬丁•斯圖爾特-福克斯(Martin Stuart-Fox)教授的研究結論,指出通過對寮國歷史及政府的研究,認為寮國人民革命黨內體制屬於裙帶體制,許多當權者是老貴族的後裔。
  • 大國逐鹿新軍事革命
    伴隨著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一場世界性、全方位、跨越式的軍事革命正緊鑼密鼓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