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京東店慶日剛過,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官劉強東昨日拋出猛料,稱京東要造「載重40-60噸、飛行距離超過6000公裡」的超重型無人機。
▲劉強東微博截圖
但這一概念遭到業內人士質疑,直指該重量與中國最先進的大型運輸機運-20有效載重相差不大,以現有技術難以達到。不少軍迷們更是覺得劉強東吹牛。
抱著懷疑的態度,軍妹查閱了各種材料,並採訪了京東方面和軍事專家,最後,幾乎被強哥的計劃說服了!說不定,以後咱們在京東上買的貨物就是這款超級無人機運送呢!
事情的起因是6月19日下午,劉強東發了一條微博:
說句心裡話:今年618最讓我高興的是我們第一架重型無人機正式下線!目標有效載重量達到1-5噸!飛行距離超過1000公裡!100%自主智慧財產權!同樣在618這一天,京東超重型無人機項目正式立項,目標有效載重量達到40-60噸,飛行距離超過6000公裡!這些技術研發投入巨大,但是我堅信可以改變全球物流業!堅信可以為行業創造巨大價值!
不了解無人機的同學可能對這條信息沒有感覺,但不少業內人士和軍迷都大吃一驚。
先看三組數據:
中國最先進的大型運輸機運-20,載重超過66噸,航程大於7800公裡;
世界上最先進的大型無人機美國全球鷹RQ-4A最大航程26000公裡,但載重只有7噸左右;
去年底,順豐的全球首款噸位級貨運無人機AT200完成首次公開飛行,其有效載重為1.5噸。
不難看出,40-60噸的載重量,雖然有人駕駛飛機能達到,但在無人機領域,不論軍用還是民用,中國還是外國,目前還離得遠,因此,京東這個計劃讓人難以置信。
因為,劉強東這條微博的數千條評論中,不少是質疑的聲音,如:
也對京東計劃拭目以待的:
除了普通軍迷,連業內人士也紛紛表示懷疑,網易航空發文稱「京東宣布自研超重型無人機 載重超運-20遭質疑」,著名軍事作家科羅廖夫調侃「載重60噸,航程6000公裡的飛機,基本是運-20這種起飛重量200噸左右的大型戰略運輸機級別的,劉總沒有搞錯麼,多寫了一個零吧,這個做文案的可以開除了。」
不過,京東方面表示,數據無誤,但具體信息不便披露。
軍妹特意就此事採訪了軍事評論員宋心之,宋心之在空軍服役幾十年,是資深的航空專家和空軍裝備專家。
「京東之前對外宣布開展無人機運貨,從披露的信息看,是多旋翼近距離直接點對點的運輸,只要地址、導航、人臉識別的問題解決,就能保證輕小型貨物直接送達用戶家中。」
宋心之一直關注貨運無人機的新聞,而京東最新的計劃是大型固定翼無人機,是前沿科技,航程6000公裡,載重量40-60噸,跟中國最先進的運-20運輸機同一量級。
宋心之強調:「我注意到京東造無人機是和西安方面合作,我想京東自己也做不了,必須依靠現有的國家大型運輸機的科研力量、生產力量,而西安閻良就是中國大型運輸機的基地,京東跟西安方面合作,這個計劃是有可能實現的。」
▲運-20大型運輸機
他表示,根據劉強東公布的數據,京東無人機應該是以運-20為基礎的,「有人機能實現的目標無人機一定也能實現,這是確定無疑的!」
因為無人機沒有人的生命保障系統,只要提出指標,可以多載貨多裝油,而且可以把結構重量做得非常輕,不像戰鬥機的結構強度那麼重,所以,無人機在增加有效載荷方面比有人機有優勢。
▲運-20大型運輸機
因此,雖然國內現有的無人機最大載重只有1-5噸,看上去很小,但如果以運-20為基礎,能夠實現載重40-60噸的目標,從而成為世界上載重最大的無人機。不過,宋心之也強調,實現目標需要時間,「3年之內可能見不到這種超重型無人機。」
按宋心之的觀點,既然「國家隊」搞超重型無人機沒有太多技術障礙,那為什麼之前沒有這種無人機呢?「沒有市場需求,無人機運貨5噸以上的需求以前都沒有。」他解釋說:
「國家隊」研發無人機以偵察任務為主,如果市場提出超重型無人機的需求,並提供資金,科研部門完全做得出來,「會想盡一切辦法、千方百計地克服技術難關。」
▲劉強東微博發布的正式下線的第一架重型無人機
雖然技術不是問題,但宋心之認為京東無人機還將面臨兩大難點:
「比如生產100架才盈利,有沒有100架這麼大的市場需求?貨物有沒有這麼多?運輸距離是否需要這麼遠?投資方要承擔風險。如果光追求載重世界第一,做完後卻空置,沒有足夠的運貨量或合適的機場,就等著虧本吧,投資打水漂。」
很多網友也提到了這點。宋心之表示,無人機在機場起落、航空管制方面會跟有人駕駛飛機有衝突,「跟有人機的航線怎麼協調,空管部門怎麼規劃,哪些航線歸無人機,什麼高度,都是有衝突的,如果不解決好,會跟有人駕駛飛機發生矛盾。」不過他樂觀地表示,這些矛盾是可以解決的。
■ 殲20座艙疑完整展出:衛星圖三維顯示,神秘功能區曝光
■ 解放軍最強重炮部隊曝光?一個旅火力能抵美軍一個重裝師
■ 英媒扯淡稱勞斯萊斯前工程師洩露F-35B機密給中國,請問證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