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6年珠海航展上,空軍司令員馬曉天上將公開承認中國正在研發新式的隱身轟炸機後,"轟-20"就成為廣大軍迷心中一個最大的期盼。更有人把殲-20、運-20、直-20和轟-20並稱為中國空軍的"二〇時代",足見軍迷網友們對轟-20的期望之高。不過從2016年至今,雖然殲-20、運-20、直-20已經紛紛亮相併進入量產階段,但是轟-20始終是"the next"的狀態。不過今年空軍招飛的短視頻,讓所有人為之一振。
(轟-20已經說了很多年,可就是沒有露面過)
1月5日,空軍發布了一段4分鐘的短視頻,作為空軍今年招飛的宣傳片,而心細的網友們在最後的一秒鐘裡,看到了心心念念的轟-20轟炸機。為了能看得更清楚些,有不少網友專門暫停了視頻,截取了圖片,放大後反覆研究。其實,中國古代有一句話叫作"殊途同歸",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要研製出大型隱身戰略轟炸機,幾乎可以斷定,就是類似於美國B-2那種的"大蝙蝠"外形。不過既然空軍已經掀開了蓋頭的一角,不妨讓我們這些軍迷也跟著開心一下:
(B-2轟炸機至今依然是全球轟炸機的標杆產物)
戰略轟炸機,和大型運輸機、大型民航機一樣,屬於"大飛機"範疇,因此要研製戰略轟炸機,必須要具備幾個客觀條件:第一,擁有強大可靠的發動機,因為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必須要擁有推力、推比、壽命、可靠性等諸多性能優異的發動機,才能為研製戰略轟炸機奠定基礎。第二,需要有成熟配套的工業產業體系,例如我國生產運-20時為了加工機翼橫梁,專門開發了8萬噸鍛壓機。第三,需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支撐,戰略轟炸機是一個極端燒錢的武器,美軍現役的B-2隱身轟炸機,按重量計算其造價是黃金的2~3倍,一架B-2的總造價在當時足夠建造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而且不要說造價,B-2飛機每飛行一個小時的成本就高達十多萬美元,折合100多萬人民幣,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根本養不起這些吞金巨獸。
(WS-20發動機目前已經進入小批量試生產階段,很快會全面換裝運-20運輸機)
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些條件目前中國都已經具備,例如上面提到的發動機,中國現在有WS-18和WS-20兩種可以選擇;製造飛機的工業產業體系,從多軸數控工具機到大型鍛壓機,中國一應俱全;而且中國目前是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而工業總產值,中國已經超過了美國、德國、日本三國的總和,所以中國有足夠的軟硬實力來開發世界一流水平的戰略轟炸機。
(我國軍迷設計的轟-20,應該說,很有創意,而且符合航空設計的基本要素)
從技術角度上說,當今飛翼氣動是轟炸機的最優"隱身"方案,所以有理由相信,中國的轟-20一定也是類似於美國B-2的蝙蝠形狀,只不過在具體的細節上可能會有所不同。就目前推測,轟-20轟炸機大概率會直接上國產WS-20發動機,這種發動機的最大推力在16~18噸之間,保守一點按照16噸計算,那麼4臺發動機總推力就是64噸,按照大型飛機推重比0.3計算,則可以驅動最大起飛重量為213.33噸的大型飛機,這個水平已經和當今全球主力戰略轟炸機基本相當,而且213噸的轟炸機,理論上可以攜帶35噸左右的彈藥,已經明顯超過了B-2轟炸機23噸的水平,趕得上B-52的載荷,相當於轟-6K轟炸機的兩倍半。而這大概應該就是轟-20大概的參數。
(懷特曼空軍基地的美軍正在為B-2轟炸機安裝"傑達姆"衛星制導炸彈,轟-20的彈倉設計可以直接"拿來"B-2的方案,以節省時間)
網上流行一句話:兔子是最大的美分。意思是解放軍經常從美軍那裡"借鑑"各種武器裝備,所以轟-20轟炸機大概也不能免俗。由於可以肯定轟-20轟炸機會採用飛翼式氣動布局,所以,B-2那種並列式雙彈倉設計,也可以直接被轟-20"借鑑拿來"。不過,由於轟-20的起飛重量大於B-2轟炸機,所以飛機的尺寸也大於B-2轟炸機,所以轟-20大概率會安裝3個彈倉,這樣才能搭載更多的彈藥,充分發揮35噸最大載彈量的優勢。按照推測,採用三彈倉設計的話,轟-20轟炸機可以掛載36枚遠程空對地飛彈,或者120枚LS-6型炸彈(學習美軍,又稱中國版SDB),這樣轟-20一次出擊就足以轟炸60~120個目標,作戰效率比B-2轟炸機提升1.5倍左右。
(LS-6型北鬥制導炸彈有很多種,從50千克到500千克都有,是未來轟-20適合攜帶的空中多面手)
雖然空軍視頻只是掀開了蓋頭的一角,但是從目前中國已有的各種技術和工業儲備上看,轟-20的性能將會明顯超過美國的B-2隱身轟炸機,特別是在航程、載荷這兩個轟炸機的硬指標上,將會比美國的B-2轟炸機有一個明顯的提升。在未來中美兩軍的對抗中,轟-20將會具備有效穿透第一島鏈,並直接威脅美軍關島、天寧島甚至是夏威夷的作戰實力,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當轟-20亮相的那一天,整個太平洋的攻防格局將會發生徹底的逆轉,中國重回世界中心,只是時間問題,轟-20會是中國民族復興的見證者,而且這一天已經越來越近了。
(這次大概是真要掀蓋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