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辦公室,他輕點滑鼠敲擊鍵盤,讓冰冷抽象的大數據源源不斷地化為偵查破案的火熱戰鬥力;吃宵夜時,他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就發現在電腦屏幕上追蹤許久的盜竊嫌疑人;在跨境走私犯罪嫌疑人的手機裡,辦案戰友赫然發現了他的照片,他在琢磨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也在琢磨他……這樣悄無聲息卻又驚心動魄的博弈,其實幾乎每一天都在他身上上演。
他就是楊新祥,2007 年1月參加公安工作,中共黨員、三級警督,現任保山市騰衝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教導員,大數據工作專班的負責人。他是騰衝公安科技興警的尖兵,勇立大數據潮頭的「弄潮兒」,先後19次榮獲省市縣各級表彰獎勵,3次榮立個人三等功,2020年被評為保山市勞動模範。
2017年,時任騰衝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副主任的楊新祥,針對110接處警、信息等資源分散、各自為政、多頭指揮等弊端,結合多年來的刻苦鑽研,主動思考謀劃,提出改革建議,得到了局黨委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當年6月,根據他牽頭精心制訂的方案,騰衝公安整合110接處警、信息部門及刑偵大隊相關技術部門,成立情報指揮中心,而楊新祥也責無旁貸地成為了該中心負責人。
機構初設,壓力大,人少事多,他就約著戰友加班幹!沒有經驗就摸索著幹!人手不足,就一竿子插到底的幹……之後,他通過自學、參加培訓、向專家請教等方式,日夜對著電腦,廢寢忘食地學習鑽研,掌握各個系統的操作技能。長期的學習和實踐積累,使他成為了縣級公安機關常用信息系統應用的行家裡手,並被公安部授予系統應用的最高權限,連年應用次數在全省同行中遙遙領先。
該中心成立以來,信息整合共享打通了騰衝各警種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拉近了指揮與實戰、機關與一線的時空距離;利用信息技術的支撐,使智慧、高效的信息研判體系和快速的指揮調度體系凸顯出警務管理大數據化的優勢,做到了事前預警,事中指揮、決策,事後研判、偵破,工作由「被動應對」轉變為「主動出擊」。2020年3月,騰衝市公安局又依託指揮中心組建了大數據工作專班,能者多勞、勇挑重擔的楊新祥,又毫無懸念地成為專班的具體負責人。
據統計,2019年至今,楊新祥就帶領戰友收集上報各類信息2000餘條,為上級和領導決策提供了可靠依據;通過研判,直接抓獲網上在逃人員40餘人,其中涉案7000萬的外省在逃人員1人,潛逃多年的外省命案逃犯4人;出具相關報告400餘份,直接為辦案部門提供案件線索或明確嫌疑人520餘人次,直接抓獲260人,破獲各類刑案490餘起。同時該指揮中心電子巡邏共產生實戰效果619次,協助破獲街面刑事、治安案件54起,制止現行違法犯罪行為368起,救助服務群眾180人次,查獲被盜摩託22輛、管制刀具102把。
2020年春節期間,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楊新祥和戰友晝夜堅守崗位,依託公安大數據手段,全力配合做好涉疫重點人員排查、信息研判、追蹤核查、重點人員背景審查等工作。期間他們連續加班2個多月,共分析涉疫數據180000餘條,確保了上級通報核查和衛健、鄉鎮部門的核查請求第一時間得到落實,彰顯了「疫情面前,警察不退」的鐵血擔當。
2018年5月,指揮中心多次接到群眾摩託車被盜警情。通過努力,終於調取到一段有價值的監控錄像,只見盜賊戴著頭盔、手套,直奔目標車輛,熟練地撬鎖、點火,整個盜竊過程幾乎不到十秒,便駕駛贓車揚長而去。根據監控畫面,楊新祥斷定此人曾在這附近踩點,於是調取周圍路口監控視頻,對該路段的可疑人員進行篩查,最終鎖定了嫌疑人面部輪廓特徵。
兩個月後的一天,凌晨1點多,加班結束後的楊新祥到了一個宵夜攤,還沒坐下,宵夜攤上一男子縮手回頭的動作就和他記憶中那個嫌疑人的印象重合在了一起。他不動聲色地蹲下假裝繫鞋帶,期間藉機又認真打量了一下嫌疑對象。當他確定是嫌疑人後,迅速用簡訊聯繫了之前一起加班的同事,隨後成功將嫌疑人擒獲。
2018年7月,楊新祥在數據研判中發現一名姓劉的犯罪嫌疑人可能藏匿在騰衝,此人詐騙金額高達7000萬。因嫌疑人反偵察能力相當強,使用的是從網上購買的虛假身份證件,經過長時間的研判、追蹤,始終無法獲取嫌疑人的準確落腳點。不服輸的楊新祥將嫌疑人的圖片貼在辦公室牆上,還專門給那人建了一個電子檔案,收集他的活動軌跡。
直到當年11月,所有的努力終於有了轉機。那天早上,楊新祥去人民醫院參加局裡組織的年度體檢,途經門診大廳時,在排成長隊的取藥窗口,一眼就發現一個微微發福的「熟悉」的中年男人背影。楊新祥抑制住自己加速的心跳,拿著體檢單慢慢轉到那個男人旁邊,終於看清了他的臉,確認了這就是他在電腦屏幕裡盯了快有半年的那張臉。在騰越派出所民警的協助下,成功將嫌疑男子劉某抓獲。隨後楊新祥參與了對劉某的審訊,當他將劉某的活動軌跡一一說出時,原先一聲不吭準備頑抗到底的劉某萬分驚詫。劉某直言:「想不到自己隱姓埋名、深居簡出藏匿了多年,最後竟在楊警官的偵查記錄裡,活得像透明人一般。」
面對現實中一眼就能認出照片、視頻裡犯罪嫌疑人的超常能力,楊新祥淡淡地告訴身邊的同事:「假如看一張照片或是一段視頻的時間夠久,有些特點通常就會深植在心裡。」
2020年五一勞動節期間,楊新祥帶領民警追蹤一夥從境外非法走私活體牛入境販賣的牛販子。經過研判,他發現這夥牛販子的活動毫無規律,有時候一天一動,有時候又幾天沒動靜。活動起來也是非常狡猾,有意避開主幹道,追蹤起來十分困難。他和戰友們夜以繼日、輪番奮戰,一點一點尋找線索,通過一個多星期的努力,一個完整的跨境走私網絡漸漸清晰起來。5月2日凌晨1時許,一直緊盯著屏幕的楊新祥,終於發現了牛販子的蹤跡,他迅速將情況通知給現場的戰友準備收網。半小時後,一輛探路的小車進入視線,大家都心領神會按兵不動。幾分鐘後,兩輛被篷布包裹得嚴嚴實實的貨車進入「伏擊圈」,現場潛伏的民警迅速出擊,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5人,當場查獲走私黃牛22頭。隨後,通過順藤摸瓜、深挖細查,又抓獲嫌疑人2人,查獲走私牛23頭。
像這樣通過大數據研判支撐破獲的走私案例,對於楊新祥而言,可謂不勝枚舉。他每天盯著走私犯罪嫌疑人,想不到走私犯罪嫌疑人也盯上了他。同事們在抓獲的一名嫌疑人手機上,驚奇地發現上面竟存著他的照片。嫌疑人的一個微信交流群裡,還轉發了一篇關於他的報導,有人評論:「我們重點就是要防這個人!」
犯罪嫌疑人也許妄圖來個「知己知彼」,但現實註定了他們永遠只能浮光掠影地了解這個警察的片言隻語,而這個警察卻能洞悉他們的活動軌跡、作案規律乃至貪婪的內心。
負責指揮中心工作以來,晚上、周末、節假日加班成了楊新祥的常態,他被同事們譽為「加班狂人」。
儘管如此,他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一回到家裡,就迅速轉變角色,以人民警察特有的鐵血柔情承擔起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的職責,他是單位同事眼中的好同志,同時也是父母心中的好兒子、妻子心中的好丈夫、女兒心中的好爸爸。
楊新祥身上那種警察特有的睿智和果敢,令兩個女兒非常自豪,認為她們的爸爸是天底下最厲害的爸爸。大女兒對此感受更深,每天放學只要爸爸能來學校接她,她就盡情地享受在爸爸辦公室的時光,她覺得爸爸工作時那種忘我的樣子很有魅力。父女倆在公安局食堂吃完飯,懂事的女兒就自己做作業,完了就安靜地看書,從不影響爸爸工作,直到爸爸加班到很晚,結束工作後兩人才邊說邊笑地回家。
作為教師的妻子和楊新祥一樣忙,下晚自習後也是很晚才能到家,那時小女兒和老人通常都已經睡得很香了。當得知女兒測試得了全班第一名的時候,楊新祥的笑是最舒心的。他們一家人認真工作、努力做好自己並深愛著對方,又像陽光一樣包圍著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