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叛日軍通化「二三」暴動往事

2021-02-13 38軍子弟後代

說起通化,有幾個事與它有關:它是抗戰空中英雄高志航的故鄉;是解放軍空軍誕生地;還是總政文工團誕生地。抗美援朝勝利凱旋迴國後,38軍就一直駐紮在通化地區,直至1967年移防華北。

而少為人知的是,這裡曾經爆發過二戰後一次戰俘暴動,即通化暴動,也稱通化事件。

吉林地圖,下方藍色塊是通化。

平叛日軍通化暴動往事

(一)

說起來,通化才是共產黨軍隊歷史轉折點,中共軍隊與國軍全面抗衡是從南滿起步的。

日本投降後,最先進入東北的是八路軍,他們從膠東半島渡海到東北,從蘇軍手裡接收了南滿,背靠朝鮮經營後方基地。至1945年底,已經建立起東北軍政大學、航空學校、炮兵學校。1946年1月,東北民主聯軍成立。

通化也是滿洲國時期重要基地,這裡有28家日本商社,駐紮過三個日軍師團,市內日本人居民八千人。8.15日本投降前,滿洲國曾計劃遷往通化。

日本投降後,上層人物大多逃亡,仍留居通化的日本人還有三千多人,大部分軍人為下級軍官士兵,將校級數量不多。

但在通化周邊,有數萬名日本人,其中有六千名已繳械的日本關東軍。

此時,國民黨軍隊還沒進入到東北。

策劃暴動的是國民黨遼寧省黨部和通化市黨部,日本方面是125師團參謀長藤田實彥大佐。

藤田實彥是日本戰車專家,參加過中日淞滬會戰和攻克南京戰役。他的戰車部隊第一個突進南京。

2號傍晚,巡邏人員無意中抓獲一名國民黨人員,審問得知暴動消息 ,當晚即端掉通化市黨部暴動指揮部,並提前做好應對措施,致使中方暴動人員群龍無首。

(三)

1946年2月3日是正月初二,凌晨,時鐘敲過四下,全市燈光兩滅兩亮,隨後全城陷入一片黑暗,市區中心玉皇山上三堆大火沖天而起,喊聲四起,槍聲大作,暴動開始了。

臨時組織起來的日本人拿著各種長短武器和武士刀,撲向行政專署、通化支隊司令部、市縣政府、公安局、電話局、機場、炮校、航校和電臺報社。

關押一百多關東軍高級軍官的建築受到一百多日本人圍攻,守衛只有一個班,班長當機立斷,用機槍向被關押人員掃射,一個沒留。

最危急的是通化行政專署。上千人洶洶而來,守衛只有一個連,內部還有行署警衛做內應,專員蔣亞泉擊斃警衛,和戰士一起拼死抵抗。

暴動部隊佔領二樓,雙方發生白刃戰,危急時刻,東北民主聯軍通化支隊和朝鮮義勇軍趕到,內外夾擊,暴動部隊被擊潰。

最慘烈一幕發生在醫院。一百多名整建制被留用的關東軍衛生部隊醫護參與暴動,用手術刀、手術剪挑死一百五十多民主聯軍傷員。

增援部隊趕到後,把這些醫護全部槍斃。

2015年,日本拍攝的《紅紙信,女人的入伍通知單》,一支前關東軍衛生部隊,以四野身份參加了東北到海南的全部戰役。溥傑夫人嵯峨浩和溥儀皇后婉容也在通化被關押,暴動人員衝進關押地點,搶走她們,隨後被趕來的中國軍隊擊潰,婉容重新被抓,嵯峨浩趁亂出逃,輾轉到了上海,被日本特工接應回到日本。1961年,溥傑釋放後,申請回到中國。

(四)

由於日本人不過春節,所以門口不貼春聯,中朝軍隊見到不貼春聯的房子就進,見到男人就抓。

通化的日本男人,無論是商社從業人員還是鐵道公司職員,統統被關入大牢。

零下三十度的嚴寒中,成群的日本人穿著白襯衣被一批批押上通化城牆,跪下後被刺刀捅死,屍體踹下城頭,下面有老百姓的爬犁拉著運到市中心的渾江邊,從被鑿開的冰窟窿裡塞下去。有當事人回憶,後來冰窟窿裡都塞不進去了。第二年,江裡的魚又肥又大。

大抓捕

搜捕部隊殺紅了眼,只要口令答不上,上去就是一槍。只要發現地洞藏人,直接塞進去一顆手榴彈。嵯峨浩回憶說:當時她在江邊的一棟房子裡,聽江邊槍斃日本人的槍聲持續了兩天。執行搜捕屠殺的主力是朝鮮義勇軍。這隻部隊後來參加了遼瀋戰役,之後整建制歸屬朝鮮勞動黨,成為朝鮮政治體系中的延安派。通化暴動也是中日關係中的一個結。日方稱為「通化大虐殺」,對屠殺關押中的關東軍軍官和平暴後的搜捕屠殺,頗有微詞。至於暴動中和之後搜捕中殺死多少日本人,中日雙方記載數字有出入,最保守的說是死於暴動的有1800人,之後搜捕殺掉的更多。日方有說3000餘人,也有說10000多人的。當時通化周邊共有日本投降軍人和平民五萬人。值得一提的是,籌備中的民主聯軍航校也抓捕了一個原日軍航空中隊長,原準備要槍斃,被上級阻止,留下來擔任航校教官,他培養了王海等後來的中共高級空軍人才。他叫林彌一郎。暴動的日軍最高指揮官藤田實彥七天後被抓捕,沒有槍斃,留下來,在暴動展覽上做活道具展示,十天後病死。通化行政專署委員蔣亞泉,49年後成為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總務長,1977年病逝。

相關焦點

  • 屍體塞滿冰窟窿——通化暴動往事
    而少為人知的是,這裡曾經爆發過二戰後一次戰俘暴動,即通化暴動,也稱通化事件。1說起來,通化才是共產黨軍隊歷史轉折點,中共軍隊與國軍全面抗衡是從南滿起步的。日本投降後,最先進入東北的是八路軍,他們從膠東半島渡海到東北,從蘇軍手裡接收了南滿,背靠朝鮮經營後方基地。至1945年底,已經建立起東北軍政大學、航空學校、炮兵學校。
  • 通化二三事件
    日寇統治時期,通化市是偽通化省省會,一九四五年「八·一五」之前,日本曾一度陰謀將偽「滿洲國」國都由新京長春遷往通化,「八·一五」日本宣布戰敗投降後,八路軍迅速進駐通化接收日軍的投降,解放了通化,建立起人民政權和地方武裝。隨著國內政治軍事形勢的發展,至一九四五年年底東北軍政大學、航空學校、炮兵學校中共遼東省委機關陸續遷至通化,通化市成為長白山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心革命根據地。
  • 75年前的通化,也面臨一場戰鬥!
    不過,孫耕堯在通化是個光杆司令,怎麼辦?他看中了日本人的力量。文獻記載:日本投降後,通化聚集了大量日本軍人,有原關東軍第125師團主力、第134混成旅主力,加上潰散至此的日軍官兵,在當地礦山和「開拓團」就業的日本僑民,從瀋陽、長春逃難過來的日本人和偽滿宮廷人員,總數多達37000人,再加上當地的偽滿部隊、警察,人數就更多了。
  • 關東軍殘部暴動,連女護士也殘殺我軍傷員,被鎮壓後槍決持續兩天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佔領東北,並在此地的大慄子溝發現了豐富的鐵礦石。加上茂密的原始森林,非常適合開發工業。因此在日本的授意下,通化由縣城升級為市。到了二戰後期,隨著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的不斷敗退,軍國主義們逐漸將注意力放在通化上。因為這裡群山環繞,易守難攻,是個難得的大後方。在日本人的計劃裡,通化將成為百萬人口的大城市,一旦日本本土被美軍攻佔,天皇、溥儀都會被遷移到這裡。
  • 400多日本女護士暴動,手術刀殘殺八路傷員:全被機槍掃射處決
    到1945年9月,十萬八路軍新四_樊_軍挺進東北_羊_,就在通化接_昌_收了一批投_葛_降日軍。通化是東北戰略_宋_要地,通化市的日本人口_那_約有8000多人,絕大部分是官_方_吏、軍人、商人,勞動者次之_寧_。其中如清水_萬_、大林、大倉等二十八個株_謝_式會社組合_習_,亦有幾家醫_廉_院、學校等等_段_。
  • 【歷史的告白】(26)——獻給花岡暴動72周年
    6月30日,是花岡暴動72周年紀念日,一年一度的中國殉難勞工慰靈追悼儀式當天在日本秋田縣大館十瀨野公園舉行。謹此獻給花岡暴動72周年!位於日本秋田縣北部的花岡,是當時強制中國勞工的日本35家企業的135個作業場中的一個。
  • 唐聚伍文攻武備計謀通化縣城,一封勸降書嚇跑偽警察局長孟瑞堂
    到了1932年4月初,吉林重鎮通化縣城駐守的軍事力量非常複雜: 除了侵犯之筆日軍以外、還有抗日武裝孫秀巖、原東北軍二團一個團、另有數百名偽警察,縣城警察局長孟瑞堂是原鎮守使現任日偽奉天警備司令于芷山的兒女親家,兒子又到了大小漢奸于芷山手下當差,日本惡毒用心就要利用中國人相互制約,各股勢力一時呈現相望僵持狀態。
  • 解放軍藏區平叛:杜2轟炸機迫降後機組人員被殘害
    1957年末,青海許多土司頭人和活佛圖謀舉行暴動,蘭州軍區聞訊後派一個連用幾輛卡車將百餘名心懷不軌的上層人物「請」到西寧機場,讓其「參觀」飛行表演。空軍先以兩架蘇制拉一11活塞式戰鬥機對事先布置好的汽油桶進行低空掃射,接著用三架杜一2轟炸機投下幾枚250千克級炸彈,一時靶區烈焰飛騰、大地震顫。
  • 四史教育—薊縣暴動隊伍奉命西撤
    挺進冀東以來部隊連續作戰,急需休整和補充;暴動隊伍雖然數目龐大,但是武器裝備短缺,基本沒有實戰經驗,也需要整訓,而在冀東大規模整訓十分困難,決定第四縱隊主力撤回平西整訓,並動員抗聯也西撤到平西整訓,以待來年再返冀東開展遊擊戰爭,四縱留下少數部隊配合地方起義武裝堅持在冀東鬥爭,留下3個各百餘人的遊擊支隊,堅持冀東遊擊戰爭。
  • 大冶秋收暴動
    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徹底結束了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並提出了在湘鄂粵贛4省發動秋收暴動的計劃。「八·七」會議後,湖北省委制訂了秋收暴動計劃,決定發動以鄂南為中心的全省暴動。由於鄂東11縣地跨大江南北,區域廣大,不易集中指揮,9月初,省委將鄂東區分為大陽、黃圻、黃麻三個區。大陽區包括大冶、陽新和鄂城三個縣。
  • 歷史揭密:上世紀50年代雷馬屏農場支前平叛剿匪史實
    地處涼山地區的雷馬屏農場遭到了叛亂分子的襲擊,於是,在涼山民主改革和軍事鬥爭的統一體系下,組織了武裝自衛鬥爭,由勞改幹部帶領就業人員、犯人參加支前保障,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努力開展支前平叛剿匪,包括為平叛部隊搶救傷員、轉運烈士和運送糧食、彈藥等物資以及公路修築等工作,有力支持了涼山地方民主改革工作和軍事平叛鬥爭。
  • 張玉柱:三連若爾蓋草地執行平叛任務
    三連取得平息藏獨暴亂初勝後,根據前線指揮部命令,下一步任務是開展政治宣傳,恢復基層組織,鞏固平叛成果。連隊黨支部隨即研究制定了落實方案。動員會上連長樊天福作了部署。以九個步兵班為基礎組成九個宣傳小組,將炮班和機槍班分別編入各小組。九個宣傳小組分三批每批負責一個宣傳點。每個宣傳小組十天輪換一次,保證人力集中,時間集中,工作方向集中,確保效果落實。
  • 二戰期間日軍食人往事
    因此,1992年,田中公開宣布,他發現了日軍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犯下的100多起吃人案件。田中說:「這些文件清楚地表明,這種吃人行為是由一整群日本士兵完成的,在某些情況下,他們甚至沒有挨餓。」田中發現了各種各樣的案例,包括日軍吃澳大利亞士兵、亞洲勞工,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土著。
  • 銘記:天津「花岡暴動紀念園」明日開園!一位被擄日倖存勞工的口述……
    4萬被擄勞工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發生在秋田縣花岡町的「花岡暴動」。因不堪忍受日本政府和鹿島組非人的待遇、殘酷的奴役和虐待,在一個個難友死於非命的情況下,為了捍衛人的尊嚴,爭取生存權利,在1945年6月30日發動了決死性的花岡暴動,震動了日本當局。日本軍、警、民出動兩萬餘人對我勞工殘酷鎮壓,先後慘死419人。「花岡暴動」是抗戰中唯一的發生在日本本土的暴動。
  • 1945年花崗暴動,700名中國勞工在日本國內的起義
    在這種非人的待遇下,中國勞工死亡率非常驚人,僅半年時間就死去200多人,到了1945年5月,死亡了300人,不堪欺辱的中國勞工心中開始萌發反抗的念頭——暴動!這支中國人隊伍中有共產黨員,有北方抗日遊擊隊員,有抗日的國民黨官兵,還有工人、農民和小商販,很快以前軍人為首的指揮部骨幹便建立起來。耿諄為領袖。原本這些人也有所猶疑:一旦失敗,幾百人的命怎麼辦?
  • 時空黑河 | 侵華日軍在黑河修築的軍事要塞和駐守的部隊
    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次日,日軍侵佔瀋陽,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殖民統治。「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了東北三省和蒙東地區全境。之後,還有進犯蘇聯的野心和動機,於是在中蘇、蒙邊境線上修築了17個軍事要塞,稱之國境陣地,配置的部隊叫第×國境守備隊。
  • 【民心民聲】日軍侵華陰影籠罩下的花山
    1937年10月6日,4架日軍飛機首次轟炸花縣新街火車站,自此,日機不斷輪番對花縣各地狂轟濫炸。
  • 抗日小英雄,犧牲時僅5歲,臨死前向日軍大喊:中國人不吃亡國飯
    說到抗日小英雄小金子的事跡,還得從他父親王鳳閣說起,在九一八事變後,日軍開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面對窮兇極惡的日軍,許多有志之士都投身到了抗戰之中,王鳳閣就是其中一位。首先是在通化拉起了一支抗日隊伍,1932年,改編為抗日自衛軍,在長達5年的抗戰中,王鳳閣帶領的抗日隊伍讓日軍吃盡了苦頭。為此,日軍更是想盡一切辦法想抓到王鳳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