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戰鬥機,對於超機動性的追求越來越強烈。
但在飛火推一體、推力矢量等先進技術完善前,先進氣動布局是主要手段,而極其獨特的前掠翼,美國和俄羅斯都嘗試過,時至今日,俄羅斯還在推出新型前掠翼戰機。
據俄羅斯BMPD軍事博客報導,俄羅斯航空製造商KB SAT日前推出了一種新型的察打一體無人機,代號為AR-10,還有一個好聽的綽號叫:「自變量」,這種無人機的氣動布局是繼承自KB SAT研發的SR-10噴氣式教練機,因此還繼承了它的氣動布局——「失傳已久」的前掠翼。
▲AR-10「自變量」攻擊無人機
AR-10無人機,有一個向前掠的主翼,還有邊條翼,這些氣動布局特點,都是繼承自SR-10。
SR-10教練機的型號,就是向前傾斜10度的前掠翼的意思,這是一種單發、大量採用複合材料的噴氣式雙座教練機,2015年12月首飛,起飛重量為2.7噸,整體上和K-8、捷克L-39「信天翁」差不多,因此當初設計上是想取代L-39,但迄今為止,卻並沒有收穫俄羅斯空天軍的訂單。
▲SR-10教練機
在SR-10之前,俄羅斯的飛機設計所,特別是蘇霍伊,曾研發過大得多的重型前掠翼戰鬥機驗證機。那就是蘇-47「金雕」,早期研發階段也叫S-37,是蘇聯第五代隱形戰鬥機S-32項目的驗證機,1997年9月25日首飛,它不僅驗證了帶有鴨翼的前掠翼氣動布局,還為蘇-57驗證了內部彈艙等關鍵技術。
▲打開彈艙門的「金雕」
外形怪模怪樣的前掠翼,究竟有什麼好處?
大家都知道,蘇-27系列戰鬥機有一個招牌動作叫「眼鏡蛇機動」,這是瞬時間大幅提高戰鬥機迎角性能的一個戰術動作,而如果是常規後掠翼布局的話,戰鬥機的大迎角性能是有限的,「眼鏡蛇機動」也只是一瞬間而已,而殲-10B、F-22等採用推力矢量發動機的戰機,也能通過發動機噴管的動作,做到「眼鏡蛇機動」。
▲蘇霍伊前兩年解密的完整體「金雕」模型,研發階段叫S-22
而前掠翼飛機,具有天然的大迎角性能。在俄羅斯之前,美國的諾斯羅普飛機公司早在1984年就把第一架使用F-5機身的X-29前掠翼驗證機送上了天空,一共製造了2架驗證機,在試飛中,曾經達到67°的可控迎角,但在試飛過程中,也發現前掠翼具有很多致命的缺陷,氣動發散、翼尖振顫,全複合材料製造帶來的結構強度不夠等問題,難以解決。
▲格魯曼X-29,尾部有防尾旋傘
因此,這個AR-10無人機,的確有一點點莫名其妙。
這種無人機最大起飛重量3.8噸,比原版無武裝的SR-10大一些,發動機同樣是一臺AL-55渦扇發動機,原本是打算用K-8、L-39同款的烏克蘭馬達西奇AI-25,它翼下可以掛載2個電子戰吊艙和2枚R-73級別的短距格鬥空空飛彈,而獨特的是,它還有一個內部彈艙,可掛載1枚Kh-38多用途空地飛彈,但這種對地攻擊無人機,通常根本無需高機動和大迎角飛行性能。
▲AR-10居然還有一個內部彈艙
現在看來,沒有賣出一架的SR-10,想要變成無人駕駛攻擊機,難度也不小,蘇-47「金雕」的前掠翼後輩,想要有一番作為,依然沒什麼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