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掠翼蘇47要在中國復活?沈飛專利驚豔軍迷,可行性卻讓人懷疑

2021-02-19 歷史部落君

我國空軍戰鬥機基本上都是由成飛與沈飛這兩大飛機巨頭建造並設計的。其實,如果單論飛機製造歷史,沈飛要比成飛更加悠久,甚至可以說成飛就是沈飛的徒弟。上個世紀,蘇聯協助我國建造了瀋陽飛機製造廠,隨著中蘇關係不斷惡化,我國決定將沈飛部分設備與設計人員轉移到大後方成都,最終成立了成都飛機製造廠。按理來說,沈飛應該在各種方面都要遠遠超過成飛,可事實卻不是如此。曾有消息人士指出,沈飛將自己絕大多數設計人員用作吃透俄羅斯蘇-27戰鬥機與研發其改進型號上,並沒有將多少精力放在自主創新上。而成飛則抓住了沈飛這一失誤,連續研發出了如殲-10、殲-20等數款主力戰機裝備部隊,雖然沈飛的殲-11、殲-16也在我國空軍佔有很大的份額,但最終感覺還是差了那麼點意思。

2017年9月20日,瀋陽飛機製造廠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一份「一種XX布局飛機」的智慧財產權,令不少沈飛粉認為沈飛這是要擺脫所謂「沈霍伊」諢號,準備依靠自己的實力來研發一款全新戰鬥機。畢竟,在與成都廠競爭國產五代機時的失利也令不少人開始懷疑沈飛的自主創新能力,沈飛拿出的FC-31戰鬥機甚至被戲稱為「發財31」,意為這款戰機只能在國際市場上「發財」,不可能真正裝備給我國空軍使用。這對老牌飛機製造廠來說無疑是莫大的恥辱,沈飛痛定思痛來研發出一款全新的戰鬥機「將功補過」還是可能性不小的。

從專利文件上來看,這款戰機採用了「變前掠翼雙機身布局」,這九個字拆分來看便是十分普通,也就只有前掠翼布局能夠讓軍迷們有所興趣,至於所謂可變翼與雙機身布局都已經被航空界的前輩判定為無用。如果這九個字合起來就很有意思了,甚至可以說是摸到了目前人類航空業的天花板。毫不誇張地說,如果瀋陽飛機製造廠真的拿出了這款戰鬥機,那麼在近距離空中格鬥中能夠擊敗它的戰鬥機基本上還沒有被設計出來。這一計劃的複雜程度一度令不少軍迷認為沈飛是要造「高達」,或者是想要復刻外星戰機。

其前掠翼布局令人懷疑是蘇-47金雕戰鬥機要在中國復活,因為俄羅斯蘇-47戰鬥機便採用了前掠翼布局,機動性能十分優秀。美軍的F-16戰鬥機也有前掠翼版本,不過由於最終造價問題沒有被美國空軍相中。總的來看,前掠翼戰鬥機作戰能力絕對不亞於現代的後掠翼戰鬥機,更何況沈飛還為其準備了「可變翼」技術,戰機飛行員隨時可以根據飛行需求改變自身的機翼角度,在最大限度上獲取其需要的機動性能。

不過,雙機身設計便有些令人摸不著頭腦了,這也可能意味著這款戰機不會是有人戰機,可能由機載計算機來控制。總的來看,沈飛的設想十分完美,不過以目前的軍事科技能否達到沈飛的需求仍然是一個未知數。過度追求高科技高戰鬥力的戰機最終很有可能像蘇-47戰機一樣造價超標,更何況目前的技術基本上達不到這一要求。不管如何,這項專利技術不管是直接投入研發,還是等到未來科技發達了再度啟動,對於我國的飛機製造行業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相關焦點

  • 比T-50更強的戰機:蘇-47前掠翼外形炫酷 為何卻慘遭淘汰?
    中國起步比較晚但是發展迅速,而在四代戰機俄羅斯比中國早得多,在戰機發展上與美國其實同步的,今天我們看到T-50之前其實還有一款非常經典的戰機,那就是備受爭議的蘇-34「金雕」前掠翼戰鬥機。蘇-47在1997年第一次首飛時就獲得了大量的粉絲,最大的原因就是其採用炫酷的全掠翼設計,在加上蘇系戰機特有的設計風格迅速爆紅。其實美國也在同一時期設計了名為X-29的前掠翼驗證機的,但是從外形上仍然比不過蘇-47霸氣的外形。
  • 俄蘇-47前掠翼戰機再現航展,或其有浴火重生的可能?
    ,還有一位「特殊嘉賓」意外出現——蘇-47前掠翼試驗機以靜態展示方式亮相,令軍迷們頗為驚喜。蘇-47「金雕」由蘇霍伊設計局於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研發,1997年9月成功首飛,採用了獨特的「前掠翼+鴨翼」三翼面布局,搭載2臺D-30F11渦扇發動機,最大平飛速度1.65馬赫,最大航程3300千米。後因前掠翼結構發散問題無法解決,最終未能投入量產。蘇-47上一次公開現身還是在2007年的莫斯科航展上,同時也是該試驗機最後一次公開飛行表演。
  • 雙身前變掠翼能量武器,沈飛601所已獲專利
    暫且不說美國空軍發布的這震撼消息到底是真是假,但僅僅只是這一消息的傳來,國內的軍迷們首先就不淡定了。很多小夥伴都想知道咱們中國國產的六代機目前到底進展如何,這不,沈飛601所的一則最新消息就為我們帶來了值得關注的情況。按照網上出現的相關消息來看,沈飛601所的一項專利技術報告,似乎與我國的下一代六代機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繫。
  • 蘇47金雕戰鬥機重生了?俄羅斯最新察打無人機,又採用前掠翼
    但在飛火推一體、推力矢量等先進技術完善前,先進氣動布局是主要手段,而極其獨特的前掠翼,美國和俄羅斯都嘗試過,時至今日,俄羅斯還在推出新型前掠翼戰機。那就是蘇-47「金雕」,早期研發階段也叫S-37,是蘇聯第五代隱形戰鬥機S-32項目的驗證機,1997年9月25日首飛,它不僅驗證了帶有鴨翼的前掠翼氣動布局,還為蘇-57驗證了內部彈艙等關鍵技術。
  • 將前掠翼堅持到底,從蘇-47「金雕」到SR-10教練機的華麗變身!
    47「金雕」戰鬥機嗎,這款飛機曾經以其獨樹一幟的前掠翼外形吸引了全世界航愛好者的追捧。在1996年範堡羅航展上,蘇-47首次飛行表演,就技驚四座,在飛行表演中展現出優秀的機動能力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圖註:採用前掠翼設計的蘇-47戰鬥機 因此,當時蘇-47在飛行中展現出良好的大迎角超機動能力,隱身設計也可圈可點,一度被認為將成為俄羅斯的五代機,成為美國
  • 蘇霍伊的另類五代機解決方案(上)——蘇-47/S-37「金雕」前掠翼驗證機
    蘇霍伊為什麼採用前掠翼布局?  雖然米格設計局的鴨式三角翼方案在MFI項目競爭中勝出,但蘇霍伊方案也成了備選,同時開始了研製工作。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空軍終止了對蘇霍伊項目的支持,但該設計局並沒有放棄這個前掠翼設計,自籌資金繼續研製。這個決定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蘇霍伊總設計師米哈伊爾·西蒙諾夫的高瞻遠矚。
  • 蘇-47戰鬥機曾經被捧為神話,卻最終只生產一架
    蘇-47戰鬥機,在老一代的軍迷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蘇47亮相莫斯科航展,飛行員透露仍在試飛,前掠翼戰機浴火重生?
    前掠翼是蘇47的典型特徵蘇47「金雕」戰鬥機是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在1997年設計的一款前掠翼的技術驗證機。相比於現代戰鬥機廣泛採用的後掠翼布局,前掠翼戰鬥機有著升阻比大、轉向靈活、滯空時間長、起降距離短等優點,甚至可以在空中實現零半徑轉向。但是前掠翼戰鬥機在轉向和超音速飛行時和轉彎時會在機翼根部產生極大的扭力,普通的機翼材料根本無法承受,需要價格昂貴的高強度複合材料,因此儘管美俄都在本世紀初進行了前掠翼戰鬥機的研究,但是這些戰鬥機都沒能進入現役。
  • 【講堂208期】冷戰後前掠翼技術的延續,俄羅斯Su-47戰鬥機,前掠翼的未來會是如何?
    -前掠翼技術,並在戰敗前夕研發出了人類第一款前掠翼戰機JU-287,不過已到戰爭末期,無法再拯救希特勒的野心。所以也就沒有真正的使用,但是在二戰之後,前蘇聯卻繼承了前掠翼的技術,並且在解體之後,俄羅斯研發出了一款比較先進的前掠翼戰機-su47戰鬥機,也叫作金雕戰鬥機。▲講堂208期視頻未來的戰機發展中,前掠翼將何去何從?
  • 為什麼要搞前掠翼?
    為什麼機翼要有掠角?1、當飛機速度越來越高,機翼上會產生超聲速氣流,導致平直機翼後緣出現氣流分離,這樣會影響飛機的操控,並改變水平尾翼的升力,尤其在飛機俯衝的時候,極易失控;後掠翼有什麼問題?前掠翼的優勢是什麼?
  • 戰鬥機中的「殺馬特」,蘇47戰機的前世今生
    蘇-47最大特點在於前掠翼的設計,與美國格魯曼公司的X-29試驗機很相似。在設計與試飛階段曾經給予S-32和S-37的編號,1997年9月25日首飛,2002年編號改為蘇-47。由於蘇-47無法滿足俄羅斯軍方的空戰需求,最終蘇-47停止研發,並未被俄羅斯軍方採用,也沒有實現量產。(來自:百度百科)
  • 為取代F-35,土耳其或將購買蘇-47戰機?
    但由於土耳其空軍仍有較大的戰鬥機更新換代需求,很多人都認為,土耳其很可能轉向其他國家購買新型戰機。蘇-47戰鬥機(圖源:Wikipedia)從外觀上看,蘇-47戰鬥機無疑令人印象深刻:即使是混在幾百架飛機之中,大家也總能一眼認出蘇-47。這無疑要歸功於蘇-47獨特的前掠翼造型。
  • 沈飛殲11D流出新照片,單座國產三代半制空戰鬥機,遲到的王者
    但是在網上引起了中國軍迷陣陣熱議。近幾年關於殲-11D的消息很少,有網友看到新圖後,好奇沈飛殲-11D是不是又復活了?下面說說個人對於這款戰機的觀點。從圖片中可以看出這是一架殲-11D黃皮機,應該是在某地試飛時被網友所拍。圖片中戰機的編號被水印擋住。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架殲-11D沒有機首空速管,戰機的雷達呈傾斜布置。
  • 中國曾研發比殲20還大的五代機,卻走錯方向重蹈米格1.44覆轍
    米格1.44是一種傳統的非常重視機動性的戰機,而其機動性的來源並非矢量推力發動機,而是傳統的機翼可動舵面,該機氣動複雜,全機可動翼面多達18處,尤其是腹鰭和尾撐都設計了可調舵面,所以該機的理論機動性非常好。
  • 蘇-47「金雕」現身莫斯科航展,這回是出來騙經費的?
    在眾多靚麗的風景線中,還有一位堪稱「我是傳奇」的存在——由先前的蘇霍伊設計局設計、在1997年9月份首飛、先賦予了一個S-37的編號後來又定名為蘇-47的「金雕」前掠翼戰鬥機。說它是技術驗證機,指的是蘇-47「金雕」在其整個服役生涯中,事實上連完整的試飛意義都不具備,主要目標就是來驗證它的前掠翼氣動構型設計。
  • 出口中國蘇30賺了幾十億,俄羅斯為何後悔了?沈飛用行動證明實力
    圖為中國海軍航空兵裝備的蘇30MK2戰鬥機此前,俄羅斯通過向中國出口蘇30賺了幾十億外匯,然而許多人都感到不解的是,
  • 康維爾XB-53中型轟炸機,美國的前掠翼嘗試,原來又是德國技術
    ,後來為了保證飛機的低速飛行穩定性,將其改為前掠翼結構,這款轟炸機雖然沒有正式量產服役,但在德國投降前已經近乎完工,相關技術輾轉流落到美國,直接影響了美國在二戰後的前掠翼轟炸機研製,其機型就是康維爾XA-53。
  • 一代中國軍迷的失落絕望,因她的首飛,被破除!
    曾幾何時,以80後為主體的一代軍迷,是整體信心不足的。不過從十年前的今天開始,一切都變了。十年前的今天,殲-20首飛,石破天驚!當時的軍隊口號是「劍不如人,劍法要勝於人」。中國軍迷只能幻想,20年之內看到自己的五代機,期待魔改的殲10,期待沈飛的蘇27系列後續版本。
  • 最後的瘋狂:金雕SU47
    蘇-47(俄文:Су-47,英文:Su-47,北約代號:Firkin「小木桶」,蘇聯綽號:Беркут,中文:金雕)是俄羅斯蘇霍伊航空集團研製的多用途超音速戰鬥機,是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的技術驗證機。蘇-47最大特點在於前掠翼的設計,與美國格魯門公司的X-29試驗機很相似。
  • 沈飛如何才能走出陰影?
    然而,這些蘇-27衍生型在平臺層面上畢竟代表了第三代基本技術,更是使沈飛獲得並非奉承的「沈霍伊」之稱。十年前重四項目落敗或許代表了沈飛命運的轉折,奮力推出的「鶻鷹」至今妾身未明,陰影中的沈飛前路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