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47戰鬥機曾經被捧為神話,卻最終只生產一架

2021-03-02 講武堂

蘇-47戰鬥機,在老一代的軍迷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戰鬥機採用前掠翼,外形非常科幻,以至於在當初的軍事雜誌和網絡媒體上,都能夠見到關於它的敘述,甚至有些報導還將它神話了。

蘇-47戰鬥機的尾部視角,該型戰鬥機曾經採用過蘇-32和蘇-37等代號。

該型戰鬥機最大的特點是採用前掠翼設計,同美國的X-29試驗機非常類似。

蘇-47戰鬥機的三視圖。該型飛機總共只生產1架,1997年首飛。

正在起飛的蘇-47戰鬥機。

北約給這種戰鬥機起了個奇怪的名字,叫做「小木桶」。北約經常將自己飛機的代號起得高大上,而將蘇聯(俄羅斯)等國家的飛機的代號起得很奇怪。

該型戰鬥機的最大飛行速度是1.65馬赫,航程3300千米,最大起飛重量為35噸。

蘇-47戰鬥機有著很強的機動能力,能夠以45度或更大的迎角進行戰鬥。在科技樹不明朗的當時,有不少人都認為這種飛機代表著未來戰鬥機的方向之一。

該型戰鬥機的最大用途是作為俄羅斯的複合材料與電傳操縱系統試驗平臺。

蘇-47戰鬥機配備有1門30毫米機炮,可配備R-77、R-77PD、R-73、K-74等空空飛彈,也可配備X-29T、X-29L、X-59M、X-31P、X-31A、KAB-500、KAB-1500等對地打擊武器。

這種戰鬥機在亞音速飛行時有著極高的靈敏度,可以快速地改變攻角和飛行路徑。

蘇-47戰鬥機主要由鈦鋁合金建造,複合材料使用的比例是13%。在俄羅斯採用T-50戰鬥機方案之後,蘇-47戰鬥機停止研發,最終與服役無緣。

很長一段時間內,蘇-47戰鬥機是國內軍迷津津樂道的話題。然而,它最終沒能列裝俄羅斯空軍,隨著時光的流逝,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而蘇-47戰鬥機,已經成為回憶了。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

相關焦點

  • 曾經是F-22強勁的對手—蘇47戰鬥機
    蘇-47戰鬥機蘇-47(英文:Su-47,北約代號:Firkin「小木桶」,蘇聯綽號
  • 為取代F-35,土耳其或將購買蘇-47戰機?
    蘇-57戰鬥機(圖源:Wikipedia)不過,俄媒也確實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思路:如果俄羅斯將蘇-47出售到土耳其,又會如何呢?X-29戰鬥機(圖源:Wikipedia)由於這些突出的優勢,美蘇兩國都開始研製前掠翼飛機。美國的前掠翼驗證機為X-29,而蘇聯則推出了S-37,即後來的蘇-47戰鬥機。
  • 顏值也是戰鬥力:扒一扒蘇霍伊戰鬥機——從蘇9到蘇47(下)
    在認識到Su-9和Su-11等早期截擊機的不足後,蘇霍伊設計局很快便對現有設計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進,旨在研發作戰能力更強的戰鬥機,這些改型促使了原型機T-58的誕生,這種飛機結合了T-5的雙引擎和T-49的進氣方式,但進氣口被放置在了機身的兩側,座艙的後部。1965年4月30日,政府決定正式採用編號為蘇-15 的飛機並投入批量生產。
  • 戰鬥機中的「殺馬特」,蘇47戰機的前世今生
    蘇-47最大特點在於前掠翼的設計,與美國格魯曼公司的X-29試驗機很相似。在設計與試飛階段曾經給予S-32和S-37的編號,1997年9月25日首飛,2002年編號改為蘇-47。由於蘇-47無法滿足俄羅斯軍方的空戰需求,最終蘇-47停止研發,並未被俄羅斯軍方採用,也沒有實現量產。(來自:百度百科)
  • 蘇47金雕戰鬥機重生了?俄羅斯最新察打無人機,又採用前掠翼
    據俄羅斯BMPD軍事博客報導,俄羅斯航空製造商KB SAT日前推出了一種新型的察打一體無人機,代號為AR-10,還有一個好聽的綽號叫:「自變量」,這種無人機的氣動布局是繼承自KB SAT研發的SR-10噴氣式教練機,因此還繼承了它的氣動布局——「失傳已久」的前掠翼。
  • 為何超級機動戰機蘇-47會失敗?想法很好可惜生不逢時面世太早
    無論圖像是偶然的洩漏還是故意曝光,它確實引發了當時西方和俄羅斯媒體的激動人心的猜測,並預測這一架全新的尖端噴氣式飛機可以勝過美國空軍未來的F-22A猛禽隱形戰鬥機,而同年其生產型號進行了第一次試飛。與此同時,蘇聯海軍也在尋求一架具有良好低速飛行特性的新型戰鬥機,用於1988年在烏克蘭製造的裝備有蒸汽彈射器的超級航空母艦烏裡揚諾夫斯克號。
  • 美國 P-47 雷電(Thunderbolt)戰鬥機 作戰簡史
    競爭推遲了8個月,這對其他公司來說是個天賜良機,他們也為測試製造了飛機。錢斯-沃特提交了諾斯羅普3-A的修訂版(V-141),聯合公司提交了PB-2A的單座版。當競爭最終發生時,塞沃斯基贏得了比賽。生產訂單要求生產77架飛機,命名為P-35,其中前13架是測試型。然而,柯蒂斯有足夠的政治影響力,至少在新一代戰鬥機上保持了一些努力(陸軍訂購了三架Hawk 75)。
  • 80年前 P-47「雷電」原型機首飛 二戰最大最重最強的單發戰鬥機
    1939年,他成為公司副總裁,該公司改名為共和飛機公司。卡特維利一直擔任共和飛機公司的首席設計師,直到上世紀60年代初。圖為亞歷山大·卡特維利,他左手扶著的就是得意作品、本文的主角——P-47「雷電」。
  • 從「零式神話」到馬裡亞納「火雞」,日本零式戰鬥機興衰史
    接下來筆者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零戰的興衰史,看一下零式戰鬥機是如何創造的"零式神話",又是如何淪落為馬裡亞納"火雞"的。新型戰鬥機研製成功後,又進行了一年多的試飛和改進,才最終在1940年被正式命名。因為1940年是日本皇曆2600年,新型戰鬥機被命名為零式戰鬥機,簡稱零戰。日本為了避免新型戰鬥機的性能數據暴露,只對外宣稱零式戰鬥機是"新銳戰鬥機"。
  • 小記米格-21戰鬥機,空中的AK-47
    米格-21戰鬥機於1956年在蘇聯的航空展上首次公開亮相。雖然這是一款以空空飛彈為武器的戰機,但米格-21也可用內置的23毫米口徑航炮進行戰鬥。有些人喜歡將米格-21稱為「噴氣式戰鬥機中的AK-47」。就像AK-47這款舉世聞名的蘇制突擊步槍一樣,在世界範圍內,米格-21已被證明是一款致命和長壽的機型。
  • 一代傳奇,米格戰鬥機究竟為什麼沒落了?
    雅克福列夫同樣以低空性能著稱,生產工藝比較複雜,卻憑藉著總設計師雅克福列夫在航空工業決策中的重要地位,成為二戰蘇聯生產最多的戰鬥機系列;外形反常規,十分傳奇的蘇47;甚至連俄軍最新的蘇57戰鬥機也被戲稱為拍扁的蘇27。
  • 將前掠翼堅持到底,從蘇-47「金雕」到SR-10教練機的華麗變身!
    47「金雕」戰鬥機嗎,這款飛機曾經以其獨樹一幟的前掠翼外形吸引了全世界航愛好者的追捧。圖註: SR-10教練機的全尺寸模型在2009年8月舉行的2009莫斯科國際航展上首次亮相 在當時,前掠翼設計是非常罕見的,因此曾經有一個故事,說蘇-47
  • 蘇47亮相莫斯科航展,飛行員透露仍在試飛,前掠翼戰機浴火重生?
    從記者現場拍攝的照片來看,俄羅斯的蘇47「金雕」戰鬥機狀態相當好,可見是受到了十分精心的維護。如果這架蘇47不是技術驗證機而是現役戰鬥機的話,估計它已經在戰場上腳踢米格29拳打米格35了。可以說,在當時,除了美國的F22戰鬥機外,蘇47「金雕」戰鬥機若是投入現役完全可以說是天下無敵。
  • 俄蘇-47前掠翼戰機再現航展,或其有浴火重生的可能?
    蘇-47「金雕」由蘇霍伊設計局於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研發,1997年9月成功首飛,採用了獨特的「前掠翼+鴨翼」三翼面布局,搭載2臺D-30F11渦扇發動機,最大平飛速度1.65馬赫,最大航程3300千米。後因前掠翼結構發散問題無法解決,最終未能投入量產。蘇-47上一次公開現身還是在2007年的莫斯科航展上,同時也是該試驗機最後一次公開飛行表演。
  • 蘇-57進化論(一),誤入歧途的蘇聯五代機
    軍方要求該機要具有可觀對地攻擊能力,並最終取代蘇聯前線戰術航空兵的米格-29和蘇-27。  隨後I-90演化為MFI(俄語多用途前線戰鬥機之意)項目,並催生出米格設計局鴨式三角翼布局的米格1.44驗證機。但隨著蘇聯在1991年的解體,該項目因資金枯竭而終止,米格1.44也無疾而終。
  • 我國曾經獲得CH-47「支奴幹」直升機,為什麼沒有進行仿製
    CH-47「支奴幹」直升機上世紀70年代,我國從越南獲得過幾架CH-47「支奴幹」直升機,而且這些飛機裡至少有一架是完整可飛行狀態。然後就有了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我們手上有現成的CH-47「支奴幹」為什麼不仿製呢?如果參照以往殲-5、殲6、殲-7、直-5等機型的仿製能力,以CH-47為基礎逆向拆解分析就算時間花的多一些應該也能造出來。可現實是我們拆解了,但是沒能仿製出該機型,下圖是航空博物館中展出的CH-47拆解版。
  • 蘇-47「金雕」現身莫斯科航展,這回是出來騙經費的?
    在眾多靚麗的風景線中,還有一位堪稱「我是傳奇」的存在——由先前的蘇霍伊設計局設計、在1997年9月份首飛、先賦予了一個S-37的編號後來又定名為蘇-47的「金雕」前掠翼戰鬥機。按照蘇霍伊設計局打出來的廣告,蘇-47「金雕」戰鬥機將要配套以N016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就是個畫餅)為核心的新型火控系統、以AL-41F型航空發動機(到最後也沒搞定)為核心的新一代動力系統、以PBB-AE和P-74加上著名的
  • 1/4大比例P-47戰鬥機
    P47「雷電」形體較大,靈活性也確實不如Bf109等,但它的發動機勁大,火力猛,生存能力強,只要不是要害部位,即使挨上幾十發子彈也不礙事。而且俯衝性能好,在空戰中只要搶佔到有利高度,對敵機的俯衝攻擊是很容易得手的。從外表上看,P-47B飛機機身圓胖,長度為10.7米。前機身裝有一臺星形18缸活塞式發動機,配有一副尺寸較大的四葉螺旋槳,直徑為3。65米(從P-47J型起螺旋槳的直徑更大,達到4。5米)。飛行員的駕駛艙位於機身中部上方,尾部為倒T形尾翼,起落架為後三點式。
  • 號稱全球最強的電子戰機,曾經打敗過F - 22隱身戰鬥機
    很明顯,EA-18G「咆哮者」是一型實至名歸的先進電子戰機,而在2009年的美軍內部的一次模擬空戰中,全球最強的F-22「猛禽」戰鬥機被E/A-18G掛載的AIM-120鎖定並「擊落」,一舉打破F-22不可戰勝的神話,也證實了EA-18G「咆哮者」確實擁有不凡的實力。
  • 最後的瘋狂:金雕SU47
    蘇-47(俄文:Су-47,英文:Su-47,北約代號:Firkin「小木桶」,蘇聯綽號:Беркут,中文:金雕)是俄羅斯蘇霍伊航空集團研製的多用途超音速戰鬥機,是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的技術驗證機。蘇-47最大特點在於前掠翼的設計,與美國格魯門公司的X-29試驗機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