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在國務院的外交政策演講傳遞出了以下五個重要信號:
一是美國回來了,不再缺席世界舞臺
拜登開宗明義就說:「美國回來了,外交回來了,重新成為我們對外政策的核心。」
「美國不應再繼續缺席於世界舞臺了。今天我來到國務院,這個與我們國家一樣久遠的部門,因為對於美國如何書寫自己的命運來說,外交的作用一向舉足輕重,正如富蘭克林的外交政策幫助我們取得了革命成功、馬歇爾計劃幫助各國避免在戰後衰敗、埃莉諾·羅斯福推動普遍人權這一大膽觀念一樣。」
「美國將再次處於領導地位,不僅僅是由於我們的實力,更是出於我們所樹立的榜樣的力量。」
拜登將推翻川普的美國全面退出國際舞臺的外交理念,重新參與並主導國際社會,重新建立以美國為核心、美國盟友參與的國際秩序新構想,恢復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
二是構建美國領導的民主聯盟體系
拜登說,「我們將修復與盟友的關係,重新參與世界事務。這不是在應對過去的挑戰,而是應對現今和未來的挑戰。」
「過去兩周,我和許多最親密的盟友——加拿大、墨西哥、英國、德國、法國、北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的領導人進行了通話,目的是重新構建合作的習慣,重建民主聯盟的框架——我認為在過去幾年它遭到忽視甚至虐待。美國的盟友是我們最大的財富。通過外交來領導意味著再次與我們的盟友和主要夥伴並肩作戰。」
「在我們主持民主國家集會,號召世界各國捍衛民主制度、對抗獨裁的時候,這些努力將使我們的根基更加牢固,從而使我們成為更可信賴的夥伴。」
這裡最關鍵的表述是「重建民主聯盟框架」,也就是要聯合全球所有民主國家,建立一個民主國家聯盟,共同對付非民主國家,拜登的言外之意已經非常清楚了。當然,歐巴馬時期沒有建立起一個民主國家聯盟,川普時期也沒有建立起一個民主國家聯盟,拜登時期的美國有實力有威望建立一個民主國家聯盟?在正在發生劇烈變革之中的世界,會允許一個單邊的自私的邪惡的民主國家聯盟存在?我想,拜登的夢做得很美,但一定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三是捍衛美國價值觀,幹涉他國內政
拜登說,「我們必須從外交入手,它植根於美國最珍視的民主價值觀:捍衛自由,倡導機遇,維護普世權利,尊重法治,讓每個人都獲得尊嚴。」
「這是我們全球政策,我們全球力量的基礎、是我們無窮無盡的力量源泉、是美國長久以來的優勢。雖然這些價值觀近年來受到巨大壓力,甚至在剛剛過去的幾周瀕臨崩潰。但美國民眾會從這一刻起變得更強,並更堅定更有力地捍衛世界民主,因為我們自己也曾為此而戰。」
「在過去的幾天裡,我們一直在與盟友和夥伴密切合作,使國際社會團結起來應對緬甸的軍事政變。」
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出,拜登政府將會在全世界繼續推行所謂的民主、自由價值觀,幹涉他國內政,繼續搞顏色革命將會成為拜登政府的一個主要特色和必然採用的手段。
但是,現在美國的所謂的民主價值觀、美國的體制、文化優越性到底是個什麼貨色,川普已經展現得淋漓盡致了,世界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不再相信美國的民主和價值觀,隨著燈塔國的倒掉,拜登要重建美國價值觀的幻想一定會破滅。
四是更加有效地應對俄羅斯的威脅
在對俄關係方面,拜登說,「通過外交領導還意味著,我們必須以外交方式與我們的對手和競爭者進行接觸,只要這符合我們的利益,並可以加強美國人的安全。這就是為什麼昨天美國與俄羅斯同意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延長五年,以維護我們兩國之間僅存的維護核穩定性的條約。」
「與此同時,我清楚地用與我的前任完全不同的方式讓普京總統知道,今天的美國不會再忍受俄羅斯的激進行動、幹擾我們的選舉、網絡攻擊以及毒害它的公民。我們會毫不猶豫地讓俄羅斯付出更大的代價,捍衛我們的重要利益和我們的民眾。此外,我們將與其他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進行合作和協調,以更加有效地應對俄羅斯的威脅。」
「因政治動機而將亞歷克西·納爾瓦尼送進監獄,以及俄羅斯壓制言論自由和和平集會的舉動,是美國和國際社會深切關注的問題。納爾瓦尼先生像所有俄羅斯公民一樣,享有俄羅斯憲法賦予的權利。他因曝光腐敗而被攻擊,他應該被立即無條件釋放。」顯然,拜登政府依然會對俄羅斯採取強硬政策,不會放鬆對俄羅斯制裁,而且會聯合美國盟友加碼對俄羅斯制裁,從戰略上講,俄羅斯依然是美國最大的敵人,預計拜登會在北溪-2輸氣管道建設方面會繼續對德國和歐盟施壓,絕不會讓俄羅斯與歐洲之間加強聯繫,在美國戰略視野裡,北溪-2不僅是一條能源通道,而且是一條政治通道,這將使歐洲疏遠美國而靠近俄羅斯,這不符合美國的長遠戰略利益。未來四年,俄羅斯將仍然生活在美國和西方的制裁和打壓之下。拜登說,「美國領導層必須應對新時刻,威權主義在不斷推進,包括中國日益增長的與美國競爭的野心,以及俄羅斯破壞和阻礙我們民主進程的決心。」「我們還將直接對抗針對我們的繁榮、安全和民主價值觀的挑戰,這來自我們最重要的競爭對手——中國。我們將對抗中國的』經濟霸凌』,反制其咄咄逼人的行為模式,反擊中國在人權、智慧財產權和全球治理等方面的攻擊行為。但同時美國也已經準備好在符合我們利益的情況下與北京合作。」這裡需要特別提到拜登講話中對中國的幾個表述,其一,威權主義不斷推進;其二,中國日益增長的與美國競爭的野心;其三是對美國繁榮、安全、民主價值觀的挑戰;其四,中國的「經濟霸凌」;其五咄咄逼人的行為模式;其六,中國在人權、智慧財產權、智慧財產權和全球治理等方面的攻擊行為;其七,在符合美國利益的情況下與北京合作。顯然,拜登對中國的描述和定位是非常清晰的,如果說川普政府對中國的打擊主要表現在貿易和科技方面,那麼拜登政府對中國的打擊將是全面的,這一點非常清晰明確,毫不含糊。最近幾天,拜登的對華政策正在變成實實在在的行動。比如污衊中國在新疆搞「種族滅絕」,比如派遣軍艦到臺灣海峽挑釁中國主權,美國核力量重要負責人、美軍戰略司令部司令理察最近甚至還發表文章,呼籲美國軍方正視核戰爭的「現實可能性」,「有一種可能性是,如果中俄認為常規武器的損失會威脅其國家安全,那麼美國與他們的衝突很可能迅速升級為核衝突。因此美軍必須將其主要假設從』不可能投放核武器』轉變為』核武器投放是非常現實的可能』,採取行動應對、阻止這一現實。」主張美國立即採取應對行動遏制中俄,包括在威懾兩個競爭對手方面「保持團結一致」、加強武器系統採購及開發以保持美國戰略優勢等。「美軍不能再繼續以原來的方式對待核威懾,我們的戰略應該根據動態環境進行調整和發展。」以上這些都顯示出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不會比川普政策更寬鬆,而只會更嚴厲,將會更多的使用人權手段,策劃顏色革命,進行軍事威脅甚至核威脅。顯而易見的是,拜登的外交理念將使世界變得更危險、更具戰略對抗性。每到關鍵時刻,中國必有大動作。2021年2月4日深夜,中國國防部發布一則簡短消息:「中國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這一試驗是防禦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我想這一消息是對美國搞核訛詐的最好、最強有力的回應。同一天,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電話。雙方強調應在國際事務中堅持不幹涉內政這一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共同攜手維護全球和地區戰略穩定。王毅表示,當前國際形勢正處在重要分水嶺,越是在這個時候,中俄就越要加強戰略溝通,中俄戰略協作是全方位、全天候的,沒有禁區,沒有上限。拉夫羅夫表示,俄中關係重要性早已超出雙邊關係範疇,具有國際和地區意義。俄方願就國際地區問題同中方加強溝通協調,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持,共同堅定捍衛多邊主義,維護國際地區局勢穩定。這次通話有三個方面的核心要義:一是新聞稿中的最後一句話「雙方還就對美關係等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溝通,達成新的共識。」二是雙方強調「堅持不幹涉內政這一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共同攜手維護全球和地區戰略穩定。」三是再次強調「中俄戰略協作是全方位、全天候的,沒有禁區,沒有上限。」美國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長等已經跟幾乎所有重要國家的首腦、相關領域部長打了電話,甚至跟俄羅斯總統普京、印度總理莫迪都通了電話,唯獨沒有跟中國通電話,這是一個很有意味的事,他們在等什麼呢?在中國已經不再對美國抱任何幻想、在中國已經看清美國真面目的情況下,拜登政府還在期待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