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活,則城市活。交通,猶如流動不息的根根「血脈」,縱橫於整座城市,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帶來活力。
2016年是我市面對「十三五」新起點、新徵程、新目標,再次打響新戰役的一年,也是交通運輸戰線滿載收穫的一年。一年來,我市堅持以「發展現代交通、服務轉型崛起」為己任,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建設,全市綜合交通服務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堅持穩中求進,完善交通網絡
一年來,我市堅持穩中求進、逆勢求生,克服資金、土地、前期工作等眾多困難,加大向上爭取、多方協調力度,想方設法加快推動在建項目,千方百計啟動新建項目,交通運輸重點工作成效顯著。
市交通運輸部門以項目為主抓手,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市計劃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約14億元,實際完成投資14.181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1.29%。其中,投資7.06億元完成了國省幹線公路建設。S203淮六路連接線(煤化工快速通道)、S101合相路一期工程、S202蕭淮路中段及餘大橋工程、S202路面改善工程等公路相繼完工通車;投資2.003億元完成水運工程建設。南坪船閘工程完成投資1.4億元,南坪閘至臨渙閘段航道整治工程完成土方27.548萬方,韓村港區工程前期工作進展順利;投資4.46億元支持農村公路暢通工程建設。濉溪縣完工425.3公裡,相山區完工10.5公裡,杜集區完工19.4公裡,烈山區完工44公裡,一縣三區全部完成民生工程年度目標任務。
在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長足發展的同時,市交通運輸部門高度重視工程質量,通過招標方式委託省公路檢測中心對全市路網建設工程開展了2次實體質量抽檢工作,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通報,督促建設單位認真落實整改,努力建設經得起時間和實踐檢驗的交通工程項目。
堅持「民生為先」,保障公眾出行
提升行業管理和服務水平,方便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是我市交通運輸事業發展的基本思路。
2016年,全市新開通客運班線3條,更新班線客運車輛24臺;新開通及優化公交線路3條,更新公交車輛26臺;新增旅遊客運企業1家,新增旅遊客車48臺;淘汰及報廢班線車輛24臺、旅遊車輛5臺、公交車59臺。
為緩解交通壓力、方便百姓出行,推動城市公共運輸事業健康發展,市政府出臺了《關於優先發展城市公共運輸的實施意見(2016—2020)》,計劃到2020年,基本形成與淮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結構合理、設施配套、高效快捷、線路基本覆蓋城區的公共運輸體系。
在提升計程車服務水平上,我市一方面加快推進出租汽車行業智能調度系統建設工作,不斷提高出租汽車行業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以黨建工作為抓手,充分發揮黨員在行業中的先鋒模範作用,切實提高市民對計程車行業的滿意度和美譽度。出租汽車行業黨總支被評為「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並榮獲「全省優秀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堅持「四治」聯動,規範市場秩序
為深入貫徹落實上級治超工作要求,著力鞏固治超成果,市交通運輸部門認真執行《公路安全保護條例》《道路運輸條例》等法律法規,強化源頭監管,嚴格路面執法,積極探索建立治超長效機制。
市交通運輸部門組織全體治超執法人員開展了為期3天的封閉式業務培訓,豐富了他們的業務知識,增強了他們的具體操作能力;在杜集區段園鎮建立固定治超站,組織開展臨海童地區治超專項行動,消除了治超盲區盲點;認真貫徹落實異地獎懲和舉報獎勵制度,抄告異地車輛268臺,違法超限車輛抄告率達100%;著力提升科技治超水平,在全市各卸載場安裝使用視頻監控系統,S202縱樓、鐘樓及市東外環路非現場執法卡點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對保障道路暢通、提高監管效能產生了積極作用。
2016年,我市集中開展了全省2016聯合治超一號、二號、三號行動,檢查檢測貨運車輛3.4萬臺次,查處超限超載車輛3704臺次,卸載貨物3.9萬噸;查處非法改裝車輛103臺、拋撒貨物車輛821臺次;查處貨源單位30戶次,吊銷駕駛員從業資格證、車輛營運證33本;公安部門針對暴力抗法等情況行政拘留8人。全市治超監管水平和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貨運車輛超限率由上年的2%下降到0.98%,交通事故率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0.9%,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得到有效保護。
回顧2016年我市交通運輸事業取得的發展成就,你會發現每一粒鋪路的石子都飽含著交通建設者們辛勤的汗水。在未來的徵程中,他們還將用智慧、才能和奉獻精神,為淮北轉型崛起鋪就一條條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