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迴響》第二十一講: 國民海軍自沉和被炸沉的結局
海空軍是近現代工業的結晶,近代中國恰恰沒有工業基礎,建設新型軍種只要靠外購裝備,請外國人幫助訓練。一直很弱,除了抗戰中空軍還發揮了一些作用外,基本用於內戰。
中國海軍是近代軍隊建設中最令人嘆息、最感可悲的兵種。自甲午戰爭後,中國海軍損失慘重一直沒有恢復無氣。後來在內戰中,國內各派軍閥都把海軍當成別動隊,卻沒有錢發展海軍。南北軍閥所用的海軍,都是清朝留來的那些軍艦,而且大多年久失修。
在世界戰爭史上,力量弱小的海軍,也並非不可以同強國海軍對抗。關鍵是海軍結構要合理。如二次大戰中德國海軍遠不如英國、美國,卻也可以用潛艇來困擾對手,破壞對方的海運。中國海軍要對抗日本侵略,最好的辦法是發展潛艇、快艇、布雷艇,利用中國海岸線上、港灣多的優勢,對日本入侵中國的海運線進行破壞。可惜的是,在抗戰前的許多年裡,中國根本沒有抗擊日本侵略的準備,海軍建設方向錯誤,目標是打內戰,而不是對外。直至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海軍還向日本訂購軍艦,訂購的2000多噸的級的水面輕型巡洋艦,這些軍艦日本了如指掌,若是開戰可以輕易擊沉。
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中國只有中央系、東北系和廣東系等四支近海艦隊,各系海軍中的艦隻又多系老舊的小型艦艇,且各自為政,主要用於軍閥之間相互混戰和內河巡邏,連沿海護漁、緝私都無力完成。其中能出外海作戰的僅有四艘巡洋艦,總排水量不足1萬噸,還不如日本的一艘巡洋艦。一經開戰,面對日本海軍對大陸沿海的全面封鎖,中國海軍的主要艦艇馬上就困守於長江、廣東沿海和青島。中國海軍的魚雷艇在上海黃埔江內攻擊過日本的出雲號巡洋艦,卻因技術較差未能命中。
中國海軍的主力艦隻,集中在長江內的江陰封鎖線,目的是堵住日本海軍上溯進攻南京的水上通道。結果由於沒有制空權,9月間日本航空兵連續空襲,中國海軍幾艘好一點的艦隻都被炸沉。老舊難以使用的軍艦大都自沉以堵塞航道,只剩下十幾艘小型艦艇上溯到長江上遊自保,後來也大都被日本飛機炸沉。例如著名的中山號,在武漢保衛戰時也被日機炸沉於長江中。當時在珠江口內,廣東海軍艦隻對入侵的日艦開過炮,卻也無力出擊。縱觀在整個抗戰的全過程中,中國海軍未能與日軍進行一次海戰。不過海軍官兵們出於愛國熱枕,還是在長江內採取了一些布雷、操縱要塞炮等形式在長江沿岸進行抗戰,對日本海軍內河的活動還是造成了一些破壞,不過作用很有限。蔣介石對海軍完全喪失信心,隨後乾脆取消了海軍司令部。抗戰中海軍的這些教訓,值得後人很好的吸取。
大型系列報導《抗戰歷史公開課——勝利迴響》,圍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主旋律,從波瀾壯闊的中國抗日戰爭歷史中精選70個富有代表性、標誌性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重大戰役和抗戰名將,邀請著名軍史學家、國防大學徐焰少將深情講述,回顧歷史瞬間。通過重溫抗戰歷史,給國內外受眾以全新的時代啟迪。
廣播播出時段:7月7日至9月3日,中國之聲6:25-6:30《國防時空》欄目、16:50-16:55《新聞晚高峰》欄目、經濟之聲12:50-12:55《天天315》欄目 、21:50--21:55《那些年》欄目。
視頻播出平臺:愛奇藝 騰訊新聞 銀河網際網路電視
音頻播出平臺:中國廣播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