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迴響 抗日戰爭中國的海軍哪去了?

2021-02-07 央廣網


《勝利迴響》第二十一講: 國民海軍自沉和被炸沉的結局

海空軍是近現代工業的結晶,近代中國恰恰沒有工業基礎,建設新型軍種只要靠外購裝備,請外國人幫助訓練。一直很弱,除了抗戰中空軍還發揮了一些作用外,基本用於內戰。

中國海軍是近代軍隊建設中最令人嘆息、最感可悲的兵種。自甲午戰爭後,中國海軍損失慘重一直沒有恢復無氣。後來在內戰中,國內各派軍閥都把海軍當成別動隊,卻沒有錢發展海軍。南北軍閥所用的海軍,都是清朝留來的那些軍艦,而且大多年久失修。


在世界戰爭史上,力量弱小的海軍,也並非不可以同強國海軍對抗。關鍵是海軍結構要合理。如二次大戰中德國海軍遠不如英國、美國,卻也可以用潛艇來困擾對手,破壞對方的海運。中國海軍要對抗日本侵略,最好的辦法是發展潛艇、快艇、布雷艇,利用中國海岸線上、港灣多的優勢,對日本入侵中國的海運線進行破壞。可惜的是,在抗戰前的許多年裡,中國根本沒有抗擊日本侵略的準備,海軍建設方向錯誤,目標是打內戰,而不是對外。直至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海軍還向日本訂購軍艦,訂購的2000多噸的級的水面輕型巡洋艦,這些軍艦日本了如指掌,若是開戰可以輕易擊沉。

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中國只有中央系、東北系和廣東系等四支近海艦隊,各系海軍中的艦隻又多系老舊的小型艦艇,且各自為政,主要用於軍閥之間相互混戰和內河巡邏,連沿海護漁、緝私都無力完成。其中能出外海作戰的僅有四艘巡洋艦,總排水量不足1萬噸,還不如日本的一艘巡洋艦。一經開戰,面對日本海軍對大陸沿海的全面封鎖,中國海軍的主要艦艇馬上就困守於長江、廣東沿海和青島。中國海軍的魚雷艇在上海黃埔江內攻擊過日本的出雲號巡洋艦,卻因技術較差未能命中。


中國海軍的主力艦隻,集中在長江內的江陰封鎖線,目的是堵住日本海軍上溯進攻南京的水上通道。結果由於沒有制空權,9月間日本航空兵連續空襲,中國海軍幾艘好一點的艦隻都被炸沉。老舊難以使用的軍艦大都自沉以堵塞航道,只剩下十幾艘小型艦艇上溯到長江上遊自保,後來也大都被日本飛機炸沉。例如著名的中山號,在武漢保衛戰時也被日機炸沉於長江中。當時在珠江口內,廣東海軍艦隻對入侵的日艦開過炮,卻也無力出擊。縱觀在整個抗戰的全過程中,中國海軍未能與日軍進行一次海戰。不過海軍官兵們出於愛國熱枕,還是在長江內採取了一些布雷、操縱要塞炮等形式在長江沿岸進行抗戰,對日本海軍內河的活動還是造成了一些破壞,不過作用很有限。蔣介石對海軍完全喪失信心,隨後乾脆取消了海軍司令部。抗戰中海軍的這些教訓,值得後人很好的吸取。

大型系列報導《抗戰歷史公開課——勝利迴響》,圍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主旋律,從波瀾壯闊的中國抗日戰爭歷史中精選70個富有代表性、標誌性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重大戰役和抗戰名將,邀請著名軍史學家、國防大學徐焰少將深情講述,回顧歷史瞬間。通過重溫抗戰歷史,給國內外受眾以全新的時代啟迪。

廣播播出時段:7月7日至9月3日,中國之聲6:25-6:30《國防時空》欄目、16:50-16:55《新聞晚高峰》欄目、經濟之聲12:50-12:55《天天315》欄目 、21:50--21:55《那些年》欄目。


視頻播出平臺愛奇藝 騰訊新聞 銀河網際網路電視


音頻播出平臺:中國廣播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勝利迴響 中國裝甲兵在抗戰中的奮戰
    第四十一講:中國裝甲兵在抗戰中的奮戰中國的抗日戰爭,主要是以步兵和少量炮兵和空軍進行的,數量很有限的裝甲兵在戰爭中也進行了自己的奮戰「八一三」事變爆發後,在南京裝備英制維克斯坦克的戰車隊的一連、二連科開赴上海,配屬第87師參加攻擊日租界楊樹浦的戰鬥,當地日本海軍陸戰隊猝不及防,一時被打得東逃西竄。不過上海市區內街道狹窄、建築物密集,不久日寇清醒過來,集中戰防炮向我轟擊。當時中國裝甲兵與步兵因缺少聯合訓練,據回憶,「戰車一上戰場,步兵不予掩護,說你有裝甲,怕什麼?」結果這些坦克單獨冒敵人炮火前進,直到戰車全毀為止。
  • 勝利迴響 悲壯的「一二八」抗戰
    《勝利迴響》第八講:悲壯的「一二八」抗戰
  • 勝利迴響 偽蒙疆政權
    《勝利迴響》第十四講:偽蒙疆政權舊時滿洲西部的內蒙古地區
  • 勝利迴響 29軍大刀隊揚名喜峰口
    《勝利迴響》第十講:29軍大刀隊揚名喜峰口
  • 勝利迴響 中國抗戰拖垮日本經濟
    >當年日本敢於入侵中國,重要原因是依仗著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的優勢。大而弱的中國要戰勝小而強的日本,就只有打持久戰,熬時間,最終把侵略者肥裡拖瘦,瘦裡拖死。從發動甲午戰爭到盧溝橋戰事爆發前,日本當權者主要依靠入侵中國,勒索賠款和侵佔地盤,包括佔領了國民政府不抵抗丟棄的東北,越打越富,這就促成其極度的擴張性和冒險性,結果造成物極必反。
  • 勝利迴響 抗戰中的漢奸現象
    偽「滿洲國」(資料圖)第四十六集:抗戰中的漢奸現象在70年前的抗日戰爭中,中華民族在同日本侵略者戰鬥時,也要同本民族內部的一些敗類即人們所說的漢奸鬥爭。抗戰期間,日本在中國相繼建立偽「滿洲國」,偽「蒙疆自治政府」、偽「南京國民政府」等傀儡政權,在中國關內戰場有時偽軍、偽警的人數還多於日軍。漢奸現象的出現是我們民族的恥辱,對此不僅要譴責,更要反思出現的社會原因。歸納起來,漢奸現象出現主要有國家整體環境,個人信念追求和社會文化氛圍這三個主要因素。
  • 勝利迴響 偽「滿洲國」的炮製出籠
    《勝利迴響》第六講:偽「滿洲國」的炮製出籠
  • 勝利迴響 華南敵後舉起抗日戰旗
    東江縱隊雕像談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大家差不多都知道八路軍、新四軍威名天下揚。此外,在華南抗日戰場上,還活躍著黨領導的東江縱隊、瓊崖抗日遊擊隊。日軍登陸大亞灣在日軍大舉侵華時,中國戰場上有一個基本規律,就是國民黨軍敗退後丟棄的地區,共產黨都會在那裡建立根據地,在侵略者後方進行遊擊戰。
  • 勝利迴響 美國中將史迪威對中國士兵的高度評價
    日軍第18師團1943年10月雨季結束,中國新軍喊著「打回祖國去」的口號挺進緬北,在掩護工程兵築路同時攻擊有「叢林之虎在中國駐印連續猛攻下,缺乏供應的日軍第18師團節節敗退。美械裝備的中國駐印軍反攻緬甸在緬北叢林作戰中,中國兵能夠戰勝以兇頑著稱於世的日本兵,這一事實使美英軍事觀察家大都承認美國中將史迪威對中國士兵的評價──「只要接受適當的訓練與裝備
  • 勝利迴響 勝利需要一顆勇敢的心——中國遠徵軍首次出國的苦難徵程
    1942年3月,中國遠徵軍出徵緬甸抗戰期間,中國曾兩次出兵緬甸,這是抗日戰爭史上的重要篇章,也是當時整個國際反法西斯戰場的重要一環。其關鍵就在於當時這裡已成為中國接受外援的唯一通道。1942年中國軍隊第一次進入緬甸,口號是保衛國際交通線。
  • 勝利迴響 「支那」=China的音譯? 軍事專家:別鬧
    內容介紹:大型系列報導《抗戰歷史公開課——勝利迴響》,圍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主旋律,從波瀾壯闊的中國抗日戰爭歷史中精選70個富有代表性、標誌性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重大戰役和抗戰名將,邀請著名軍史學家、國防大學徐焰少將深情講述,回顧歷史瞬間。通過重溫抗戰歷史,給國內外受眾以全新的時代啟迪。
  • 勝利迴響 抗戰結束,為何解放區軍隊還要同侵略者繼續戰鬥
    日偽軍蔣介石此時急於爭奪勝利果實,其主力為保存實力卻大都在西南,只好求助於美國和日軍、偽軍。8月11日,他命令侵華日軍「就地維持秩序」,不得向非自己所轄軍隊繳械,又公開收編和任用偽軍帶兵頭目為「先遣軍司令」一類官職,讓他們控制當地以便向國軍交接。
  • 勝利迴響 八路軍挺進山東成為重大戰略成就
    早在1937年10月,即日軍攻佔濟南之前,中共山東省委就發出「每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應該脫下長衫到遊擊隊去」的號召,要求抓緊時間舉行抗日武裝起義。不過當時省委只有8名從延安來的紅軍幹部有遊擊戰的經驗,其他幾百名幹部大都是沒有打過仗也不大懂軍事的知識分子。
  • 勝利迴響 汪精衛叛國及建立偽國民政府
    第四十五集:汪精衛叛國及建立偽國民政府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在愛國主義的精神鼓舞下的奮勇抗爭始終是主流,卻也不可否認有妥協投降的逆流他公開稱:「中國比較日本進步遲了六七十年,中國的國防力量不能擋住日本的侵略。」從「事事不如人」的國情觀出發,汪精衛認為「戰必大敗,和未必大亂」,「所以應該能和則和。」
  • 勝利迴響 抗戰史證明「無空防即無國防」
    被日軍轟炸後的重慶在抗日戰爭期間,日本陸海軍航空兵對中國和城市鄉村經常進行不分軍用目標和民用目標的無差別轟炸,這也是違反國際法的戰爭重大罪行之一。當時日本沒有獨立的空軍,航空兵分別隸屬於陸軍和海軍。自1938年末起,日軍停止了戰略進攻,為壓迫中國屈服,就以空襲作為對大後方施壓的手段,重慶、成都、西安、蘭州和延安都成了重點目標,從1939年至1941年秋季以前經常終日防空警報不斷。日軍出於以恐怖嚇倒中國人的目的,還故意選擇居民區實施轟炸,並滅絕人性地投擲過毒氣彈和細菌彈。這種轟炸又主要針對城市居民區,目的是以恐怖手段讓中國人喪失抗日意志。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1945年7月,英美蘇三國首腦在波茨坦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策動「九一八事變」,進而侵佔中國東北。中國人民毅然奮起,英勇抵抗。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全國各族人民包括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歷時十四年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日軍向中國軍隊遞交投降書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東京時間),同盟國聯合受降典禮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隆重舉行。
  • 勝利迴響 家家戶戶造地雷會是怎樣一種場面??
    抗日戰爭是一場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戰爭教育了人民,也動員起人民。尤其是在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實行了對群眾的充分動員,在戰爭中煥發出無窮的創造力,如地雷戰、麻雀戰等形式就是人民戰爭的創舉。劉伯承命名的「麻雀戰」,就是民兵小分隊像小麻雀啄食那樣,三五成群,忽來忽去,忽聚忽散,東一槍、西一槍,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類似的靈活有效的鬥爭形式還有很多。比如「堵門戰」,就是抗日軍民持槍埋伏在敵人碉堡附近,等其一露面就迎頭一槍,讓日軍整天戰戰兢兢不敢輕易出碉堡,甚至不敢隨便探頭張望。「車輪戰」是山東地區民兵創造的戰術,敵人走到哪裡,民兵就打到哪裡,讓敵人不能停下來喘息。
  • 勝利迴響 政治腐敗 軍隊必然潰敗
    進入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了奪取最後勝利階段,德國和日本軍隊節節敗退,可是在中國戰場上卻出現了極其反常的情況,國民黨正面戰場在戰爭的最後階段卻出現了大潰敗,河南戰場又是悲劇開始的地方。至此,中國的大陸交通線完全被日軍打通。與此同時,日軍還攻佔了江西南部的贛州、福建的福州,摧毀了當地的機場。直至1945年春季,日軍還向豫西、鄂北發起攻勢,攻陷老河口機場。這樣,中國共有7個空軍基地和36個機場落入敵手。
  • 《論持久戰》指導中國人民奪取抗日戰爭勝利
    這一蘊含了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思想的科學論著,以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朝日噴薄欲出的戰略遠見,成為指導中國人民奪取抗日戰爭勝利的光輝指南。  用唯物辯證法擘畫整個抗日戰爭  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開宗明義地指出,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後勝利是中國的。
  • 【醉裡挑燈看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醉裡挑燈看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