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迴響 抗戰史證明「無空防即無國防」

2021-02-13 央廣網


被日軍轟炸後的重慶

在抗日戰爭期間,日本陸海軍航空兵對中國和城市鄉村經常進行不分軍用目標和民用目標的無差別轟炸,這也是違反國際法的戰爭重大罪行之一。因為人類自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了空中轟炸的作戰樣式後,1923年世界主要國家籤署的國際空戰規律便明確限定,禁止進行對平民造成恐怖、以非戰鬥員為目標的轟炸,日本政府也曾聲明遵守這一國際規律。然而在侵華戰爭開始後,日軍根本不顧任何國際規律,在世界上開創了無差別轟炸的野蠻先例,後來它自己的本土遭受轟炸報復,很大程度上也是惡有惡報。


彩畫:一二八事變

從日本入侵東北和1932年在上海發動「一二八」事變,就經常以飛機狂轟濫炸。當時日本沒有獨立的空軍,航空兵分別隸屬於陸軍和海軍。自1938年末起,日軍停止了戰略進攻,為壓迫中國屈服,就以空襲作為對大後方施壓的手段,重慶、成都、西安、蘭州和延安都成了重點目標,從1939年至1941年秋季以前經常終日防空警報不斷。日軍出於以恐怖嚇倒中國人的目的,還故意選擇居民區實施轟炸,並滅絕人性地投擲過毒氣彈和細菌彈。這種轟炸又主要針對城市居民區,目的是以恐怖手段讓中國人喪失抗日意志。

日軍轟炸重慶

對中國大後方最大的城市重慶,日軍還實行了一種連續轟炸(日方又稱「疲勞轟炸」),那就是一批飛機轟炸返航後不久,馬上又來一批,讓整個城市白天防空警報不停,人們被迫呆在防空洞裡出不來,造成機關無人辦公,商店停業和工廠停工。


重慶大隧道慘案

面對大轟炸,國民政府「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搶修了的防空洞大多用木板、磚頭、石灰臨時拼湊而成,炸彈氣浪便可將其衝倒,老百姓多不願進入。各城市一發警報,民眾大都向戶外空地躲避,因缺乏組織又擁擠亂跑又成為敵機明顯目標。1938年夏天,廣州市遭到一次大空襲,市民便死傷上萬人。當時一些天然隧洞和工程設施被用於防空,如桂林的巖洞便成為市民的主要防空場所,重慶也將大隧道闢為防空洞。不過因官員疏於管理,對重慶大隧道事先不考慮通氣問題,人流擁擠時又不儘快疏導,結果在1941年6月5日發生了躲空襲時因窒息和踐踏死亡累累的「重慶大隧道慘案」(官方只承認死992人,民間估計有1.2萬人殉難)。


資料圖:蔣介石視察部隊

在防空作戰時,國民黨軍也以高炮作戰,卻只擊落了數十架敵機。這不僅是由於高炮數量少,也因射擊技術差和聯絡不暢。1938年3月,蔣介石乘飛機到開封視察前,城防司令劉峙為防行刺竟下令拉防空警報以淨街,卻忘記通知機場高炮部隊。副總參謀長白崇禧乘前導飛機降落時,高射炮兵誤以為是敵機便集火射擊,幸虧未命中。在機場上迎接的劉峙嚇得滿頭大汗,央求不要將此事報告隨後降落的蔣介石。白崇禧憤然說:「如果命中,我無法報告。所幸射術不精,我便無需報告。保護領袖之途多矣,絕不可用此烽火戲諸侯之法。」


劉峙,民國江西五上將之一,素有北伐戰爭中的「福將」、中原大戰中的「常勝將軍」、抗日戰爭中的「長腿將軍」和國共內戰中的「敗將」之稱。

日軍航空兵對延安這座小城一再進行猛烈轟炸,並以著名的寶塔作為地形識別標誌。橫直不過二三裡的延安城,房屋基本被炸平。中共中央機關和居民都搬到山間窯洞中,炸彈不易命中且防震性強,成為天然的防空洞。在楊家嶺等重點山頭上八路軍還架設了重機槍,使日機不敢低飛投彈和掃射。這樣,日機每次轟炸至多只造成幾個人傷亡。外國來訪者曾評論,延安是在空襲中傷亡最小、秩序最好的城市。


抗戰期間,日本飛機總計對中國後方投彈3萬噸,炸死的中國平民近50萬。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航空兵主力調往南洋,美軍航空兵又來華參戰,不久掌握了大陸的制空權,日軍對中國大後方只能在夜間進行一些零星的擾亂性空襲。不過,抗戰期間空中鬥爭的歷史就已經證明,「無空防即無國防」,只有建設一支強大空軍和防空力量才能有效地保衛國內的正常生產和生活。

大型系列報導《抗戰歷史公開課——勝利迴響》,圍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主旋律,從波瀾壯闊的中國抗日戰爭歷史中精選70個富有代表性、標誌性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重大戰役和抗戰名將,邀請著名軍史學家、國防大學徐焰少將深情講述,回顧歷史瞬間。通過重溫抗戰歷史,給國內外受眾以全新的時代啟迪。

相關焦點

  • 勝利迴響 悲壯的「一二八」抗戰
    《勝利迴響》第八講:悲壯的「一二八」抗戰
  • 勝利迴響 抗戰中的漢奸現象
    偽「滿洲國」(資料圖)第四十六集:抗戰中的漢奸現象在70年前的抗日戰爭中,中華民族在同日本侵略者戰鬥時,也要同本民族內部的一些敗類即人們所說的漢奸鬥爭。我國各民族最終經過團結抗戰,才驅逐了侵略者,對中華民族統一國家的認同感也是隨著抗戰勝利才最後得以確立。
  • 勝利迴響 中國抗戰拖垮日本經濟
    第三十二講:中國抗戰拖垮日本經濟
  • 勝利迴響 29軍大刀隊揚名喜峰口
    《勝利迴響》第十講:29軍大刀隊揚名喜峰口
  • 勝利迴響 中國裝甲兵在抗戰中的奮戰
    雖然這一兵種規模很小,對整個戰爭進程影響不大,卻還是在抗戰史上寫下了一頁。「八一三」事變爆發後,在南京裝備英制維克斯坦克的戰車隊的一連、二連科開赴上海,配屬第87師參加攻擊日租界楊樹浦的戰鬥,當地日本海軍陸戰隊猝不及防,一時被打得東逃西竄。不過上海市區內街道狹窄、建築物密集,不久日寇清醒過來,集中戰防炮向我轟擊。
  • 勝利迴響 「支那」=China的音譯? 軍事專家:別鬧
    內容介紹:大型系列報導《抗戰歷史公開課——勝利迴響》,圍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主旋律,從波瀾壯闊的中國抗日戰爭歷史中精選70個富有代表性、標誌性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重大戰役和抗戰名將,邀請著名軍史學家、國防大學徐焰少將深情講述,回顧歷史瞬間。通過重溫抗戰歷史,給國內外受眾以全新的時代啟迪。
  • 勝利迴響 抗日戰爭中國的海軍哪去了?
    《勝利迴響》第二十一講: 國民海軍自沉和被炸沉的結局
  • 勝利迴響 勝利需要一顆勇敢的心——中國遠徵軍首次出國的苦難徵程
    毛澤東當時賦詩稱頌他:「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這次悲劇證明,思想上有敢於鬥爭的精神才有可能爭取勝利,恐懼強寇之心未除就只能不斷招致失敗。遠徵軍在野人山大型系列報導《抗戰歷史公開課——勝利迴響》,圍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主旋律,從波瀾壯闊的中國抗日戰爭歷史中精選70個富有代表性、標誌性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重大戰役和抗戰名將
  • 勝利迴響 偽「滿洲國」的炮製出籠
    《勝利迴響》第六講:偽「滿洲國」的炮製出籠
  • 勝利迴響 抗戰結束,為何解放區軍隊還要同侵略者繼續戰鬥
    由於美國和國民黨當局利用侵華日軍為自己服務,中國戰場上的日軍投降是在極不正常的情況下片面進行,抗戰結束後的幾個月裡,解放區軍隊還要同侵略者繼續戰鬥。八路軍、新四軍抗戰八年,根據地遍布敵後,侵華日軍大部處在其夾擊中,如按戰爭慣例應向解放區軍隊投降。日偽軍蔣介石此時急於爭奪勝利果實,其主力為保存實力卻大都在西南,只好求助於美國和日軍、偽軍。
  • 勝利迴響 汪精衛叛國及建立偽國民政府
    他公開稱:「中國比較日本進步遲了六七十年,中國的國防力量不能擋住日本的侵略。」從「事事不如人」的國情觀出發,汪精衛認為「戰必大敗,和未必大亂」,「所以應該能和則和。」 1937年全面抗戰開始後,汪精衛以及他身邊的所謂「低調俱樂部」就不斷散布「抗戰必敗」的論調。
  • 勝利迴響 政治腐敗 軍隊必然潰敗
    進入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了奪取最後勝利階段,德國和日本軍隊節節敗退,可是在中國戰場上卻出現了極其反常的情況,國民黨正面戰場在戰爭的最後階段卻出現了大潰敗,河南戰場又是悲劇開始的地方。豫湘桂大潰敗在國際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在望之際,國民黨軍卻出現了豫湘桂大潰敗,損失軍隊50萬以上,有近6000萬人口的地區遭敵蹂躪,抗戰初期出現一系列敗績,國民黨當局還可以推諉為武器落後和沒有制空權
  • 勝利迴響 偽蒙疆政權
    《勝利迴響》第十四講:偽蒙疆政權舊時滿洲西部的內蒙古地區
  • 勝利迴響 華南敵後舉起抗日戰旗
    他們遠離黨中央、獨立支撐一個戰略方向,在極為複雜困難的環境中開闢了南方的敵後抗戰的局面。大型系列報導《抗戰歷史公開課——勝利迴響》,圍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主旋律,從波瀾壯闊的中國抗日戰爭歷史中精選70個富有代表性、標誌性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重大戰役和抗戰名將,邀請著名軍史學家、國防大學徐焰少將深情講述,回顧歷史瞬間。通過重溫抗戰歷史,給國內外受眾以全新的時代啟迪。
  • 王睿:抗戰勝利70年,連戰為什麼又來了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稱,連戰參加閱兵確實跟臺灣人民的觀感背道而馳,也很可能對國際釋放錯誤信息。不僅綠營反對,就連藍營也意見不一,臺灣當局甚至表示「不贊成任何人去」,原因則被前「行政院院長」郝柏村點透:國民黨認為,自己在抗戰中的貢獻遠大於共產黨。然而在眼下的臺灣,這實則是一個「無人問津」的話題。若問普通民眾抗戰勝利70周年是什麼意義?大半臺灣人最多會說那是「中華民國」的歷史成就。
  • 勝利迴響 八路軍挺進山東成為重大戰略成就
    在這種情況下,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成為抗戰的中流砥柱,這絲毫不是什麼誇大,若是沒有敵後戰場拖住日軍,正面戰場就不能堅持,而敵後戰場要堅持下來,又要經過最艱苦的戰鬥。早在1937年10月,即日軍攻佔濟南之前,中共山東省委就發出「每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應該脫下長衫到遊擊隊去」的號召,要求抓緊時間舉行抗日武裝起義。
  • 勝利迴響 家家戶戶造地雷會是怎樣一種場面??
    這部電影不同於前幾年靠想像胡編濫造炮製出的「抗戰神劇」,而是有真實的原型。在當年被稱為「地雷之鄉」的山東海陽縣,民兵們總共發明了36種地雷,在抗戰中共擊斃、擊傷和俘虜敵人1500多名,繳獲各類武器600多件,使鬼子一時談「雷」色變。
  • 勝利迴響 美國中將史迪威對中國士兵的高度評價
    先鋒的新38師一個營首戰遭敵一個聯隊(即一個團)包圍,卻將其擊退。日軍當即驚呼:「支那軍的戰鬥力已達到不可與昔日相比的精強程度」。緬甸北部戰場的日軍就此轉入梯次形的陣地防禦。在中國駐印連續猛攻下,缺乏供應的日軍第18師團節節敗退。
  • 金一南:抗戰勝利的能量密碼
    那麼,75年前,中國抗戰勝利的能量密碼又是什麼呢?2020年6月,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將軍的《為什麼是中國》正式出版。其中第四章的內容就是《重生——抗戰勝利的能量密碼》。今天我們跟隨金一南將軍重溫那段歷史,勿忘國恥,砥礪前行。
  • 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鬥爭
    以西安事變和國民黨三中全會為起點的國民黨政策上的開始轉變,以及蔣介石先生七月十七日在廬山關於抗日的談話,和他在國防上的許多措施,是值得讚許的。所有前線的軍隊,不論陸軍、空軍和地方部隊,都進行了英勇的抗戰,表示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中國共產黨謹以無上的熱忱,向所有全國的愛國軍隊愛國同胞致民族革命的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