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印度》網站2020年12月1日刊文稱,在長達七個月的中印邊境冬季軍事對峙中,印度準備在海拔4200米的所謂拉達克地區維持近5萬人的兵力部署,這促使中國人民解放軍為駐守在邊境的士兵採購高海拔裝備和服裝。
文章聲稱,中國軍隊「沒有預料到印度會在寒冷的冬季繼續在邊境地區佔領高地」,那裡的溫度已經開始下降到零下20度以下,印媒在文中聲稱「中國軍隊此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於是在上個月,為應對印度的部署,解放軍給邊境部隊提供了更多的後勤保障。」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都具有寒區部署經驗]
一位印軍官員說:「低溫和嚴寒因素已開始成為巨大的挑戰。整個冬季,溫度將會降至零以下40-50度。」
文章稱,位於中印邊境4200米高海拔地區的班公湖,已經開始結冰。數千名士兵處於近距離軍事對峙中,雙方在班公湖兩岸都部署有大炮、坦克和裝甲車。即使溫度驟降,班公湖北岸和南岸的高地也沒有被空置,大量士兵部署在那裡。
[中印邊境的印軍士兵在紙面上擁有充足裝備]
文章頗為「自豪」地稱,2020年10月,考慮到在漫長冬季中印邊境所謂拉達克地區的邊境持續軍事對峙,印度從美國緊急購買了更多適應高海拔駐守士兵的冬季服裝。印度政府聲稱要給每個邊境守軍提供的冬季裝備包括三層衣服,其中包括特殊的夾克和褲子,並穿上保暖披風以抵禦風寒。此外,護目鏡、口罩、手套、帶有厚厚羊毛襯裡的雪地靴、能完全蓋住頭部和耳朵羊毛帽,這些也是必不可少的裝備。該套件還包括一個帶吸管的帆布背包,該吸管連到一個保溫瓶裡,為士兵提供溫水。同時還包括一個特殊睡袋。
文章還炫耀,從今年9月份開始,印軍舉行了一系列大規模軍事演習,儲備了大量口糧、冬衣、高海拔帳篷和燃料等必需品,為在所謂拉達克地區的長期軍事部署做準備,並考慮到在漫長冬季所需的額外部署。
[印度在中印邊境為士兵建造的居住設施媒體截圖]
此外,印度軍方消息人士稱,為了確保冬季部署部隊的作戰效率,印度陸軍已完成了為所有部署在該地區的部隊建立居住設施的工作。為保護部隊免受嚴寒和低溫侵襲建立的生活住所包括可快速安裝的模塊化避難所。除了多年來建造的具有綜合設施的智能營地之外,最近還創建了一個具有綜合性設施的先進住所,住所裡面包括水、電、供暖設施,保健和衛生設施等。
作為對比,文章稱,中國也為駐守士兵建立居所,包括為其部隊配備了「特殊帳篷」。最近,他們還試圖從前線地區輪換部隊,以保持部隊活力並避免冬季傷亡。此外印媒也注意到,中國已經開始建立由健身中心和圖書館組成的休閒設施(編者註:實際上是已經建成使用),最後,印媒沒來由地認為中方「不適應冬季高海拔地區長期部署」。
[印度媒體發布的班公湖地區中印軍事對峙部署情況]
事實上,印媒其實已經有所意識到當面的解放軍擁有良好越冬設施,文中提到「中國已經開始建立由健身中心和圖書館組成的休閒設施」,不知道印軍自己是否具備這樣的設施?而且根據央視等官方媒體的報導,解放軍邊防軍的生活設施可遠遠不止如此而已。這樣的設施意味著解放軍的高原營房建設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印媒文章作者應該是不願意承認的。印度媒體顯然從不認真閱讀關於解放軍駐藏部隊的新聞報導,對解放軍邊防部隊的訓練和裝備情況缺乏了解,完全不知道對方已經住上了能抵禦零下40度嚴寒的高原營房,擁有溫暖適用的高寒地區野戰被服,還有充足的新鮮食物可以保持體力和健康。只是異想天開地認為解放軍不適應冬季高海拔地區長期部署。
另外,此前已有國內報導顯示,在喜馬拉雅山區的中印邊境地區部署的解放軍士兵「已在享用無人機送來的火鍋和床邊制氧機產生的氧氣,同時穿著最新的外骨骼來幫助他們在嚴酷的低溫下執行基本任務。」這些信息全部都是有圖有視頻,真的假不了,而且如此大規模的資源調配和基建,可說明不了印媒聲稱的「中國軍隊事先沒有預料」,沒有長時間的準備,解放軍比印軍條件高出幾個檔次的營房難道是一夜之間長出來的?
印度人看不到或者不願看到的東西,並不表示它們不存在。印度媒體在國內玩玩自我欺騙還是無妨的,但要覺得這種欺騙可以讓印軍在極寒的邊境地區過得更舒服,或者讓他們面對解放軍碾壓性的後勤優勢時能不那麼磕磣,還是早點洗洗睡的好。究竟是誰會「不適應冬季高海拔長期部署」,完全可以基於兩軍的保暖營房、服裝和後勤,用時間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