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不適應高海拔長期部署?印度早點面對現實吧

2021-02-23 新浪軍事

《今日印度》網站2020年12月1日刊文稱,在長達七個月的中印邊境冬季軍事對峙中,印度準備在海拔4200米的所謂拉達克地區維持近5萬人的兵力部署,這促使中國人民解放軍為駐守在邊境的士兵採購高海拔裝備和服裝。

  文章聲稱,中國軍隊「沒有預料到印度會在寒冷的冬季繼續在邊境地區佔領高地」,那裡的溫度已經開始下降到零下20度以下,印媒在文中聲稱「中國軍隊此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於是在上個月,為應對印度的部署,解放軍給邊境部隊提供了更多的後勤保障。」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都具有寒區部署經驗]

  一位印軍官員說:「低溫和嚴寒因素已開始成為巨大的挑戰。整個冬季,溫度將會降至零以下40-50度。」

  文章稱,位於中印邊境4200米高海拔地區的班公湖,已經開始結冰。數千名士兵處於近距離軍事對峙中,雙方在班公湖兩岸都部署有大炮、坦克和裝甲車。即使溫度驟降,班公湖北岸和南岸的高地也沒有被空置,大量士兵部署在那裡。

  [中印邊境的印軍士兵在紙面上擁有充足裝備]

  文章頗為「自豪」地稱,2020年10月,考慮到在漫長冬季中印邊境所謂拉達克地區的邊境持續軍事對峙,印度從美國緊急購買了更多適應高海拔駐守士兵的冬季服裝。印度政府聲稱要給每個邊境守軍提供的冬季裝備包括三層衣服,其中包括特殊的夾克和褲子,並穿上保暖披風以抵禦風寒。此外,護目鏡、口罩、手套、帶有厚厚羊毛襯裡的雪地靴、能完全蓋住頭部和耳朵羊毛帽,這些也是必不可少的裝備。該套件還包括一個帶吸管的帆布背包,該吸管連到一個保溫瓶裡,為士兵提供溫水。同時還包括一個特殊睡袋。

  文章還炫耀,從今年9月份開始,印軍舉行了一系列大規模軍事演習,儲備了大量口糧、冬衣、高海拔帳篷和燃料等必需品,為在所謂拉達克地區的長期軍事部署做準備,並考慮到在漫長冬季所需的額外部署。

  [印度在中印邊境為士兵建造的居住設施媒體截圖]

  此外,印度軍方消息人士稱,為了確保冬季部署部隊的作戰效率,印度陸軍已完成了為所有部署在該地區的部隊建立居住設施的工作。為保護部隊免受嚴寒和低溫侵襲建立的生活住所包括可快速安裝的模塊化避難所。除了多年來建造的具有綜合設施的智能營地之外,最近還創建了一個具有綜合性設施的先進住所,住所裡面包括水、電、供暖設施,保健和衛生設施等。

  作為對比,文章稱,中國也為駐守士兵建立居所,包括為其部隊配備了「特殊帳篷」。最近,他們還試圖從前線地區輪換部隊,以保持部隊活力並避免冬季傷亡。此外印媒也注意到,中國已經開始建立由健身中心和圖書館組成的休閒設施(編者註:實際上是已經建成使用),最後,印媒沒來由地認為中方「不適應冬季高海拔地區長期部署」。

  [印度媒體發布的班公湖地區中印軍事對峙部署情況]

  事實上,印媒其實已經有所意識到當面的解放軍擁有良好越冬設施,文中提到「中國已經開始建立由健身中心和圖書館組成的休閒設施」,不知道印軍自己是否具備這樣的設施?而且根據央視等官方媒體的報導,解放軍邊防軍的生活設施可遠遠不止如此而已。這樣的設施意味著解放軍的高原營房建設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印媒文章作者應該是不願意承認的。印度媒體顯然從不認真閱讀關於解放軍駐藏部隊的新聞報導,對解放軍邊防部隊的訓練和裝備情況缺乏了解,完全不知道對方已經住上了能抵禦零下40度嚴寒的高原營房,擁有溫暖適用的高寒地區野戰被服,還有充足的新鮮食物可以保持體力和健康。只是異想天開地認為解放軍不適應冬季高海拔地區長期部署。

  另外,此前已有國內報導顯示,在喜馬拉雅山區的中印邊境地區部署的解放軍士兵「已在享用無人機送來的火鍋和床邊制氧機產生的氧氣,同時穿著最新的外骨骼來幫助他們在嚴酷的低溫下執行基本任務。」這些信息全部都是有圖有視頻,真的假不了,而且如此大規模的資源調配和基建,可說明不了印媒聲稱的「中國軍隊事先沒有預料」,沒有長時間的準備,解放軍比印軍條件高出幾個檔次的營房難道是一夜之間長出來的?

  印度人看不到或者不願看到的東西,並不表示它們不存在。印度媒體在國內玩玩自我欺騙還是無妨的,但要覺得這種欺騙可以讓印軍在極寒的邊境地區過得更舒服,或者讓他們面對解放軍碾壓性的後勤優勢時能不那麼磕磣,還是早點洗洗睡的好。究竟是誰會「不適應冬季高海拔長期部署」,完全可以基於兩軍的保暖營房、服裝和後勤,用時間來檢驗。

相關焦點

  • 違心不?印媒自吹印軍軍力保障厲害,而解放軍不適應高海拔部署
    文章還炫耀,從今年9月份開始,印軍舉行了一系列大規模軍事演習,儲備了大量口糧、冬衣、高海拔帳篷和燃料等必需品,為在所謂拉達克地區的長期軍事部署做準備,並考慮到在漫長冬季所需的額外部署。此外印媒也注意到,中國已經開始建立由健身中心和圖書館組成的休閒設施(編者註:實際上是已經建成使用),最後,印媒沒來由地認為中方「不適應冬季高海拔地區長期部署」。
  • 解放軍中印邊境演練 被指已裝備高海拔備戰武器
    央視近日披露解放軍在中印邊境附近舉行的實彈演練。軍事分析人士稱,這些演練表明,解放軍已經制定專門針對高海拔火炮使用的全面訓練標準。央視11月24日播放的畫面顯示,新疆軍區的步兵在海拔5,200多米的喀喇崑崙高原進行了精確打擊演練。報導稱,演練中展示了一系列常規武器,從狙擊步槍到車載遙控武器系統、迫擊炮、榴彈發射器和反坦克飛彈。
  • 疑似中國殲20部署新疆某機場,是在嚇唬印度嗎?
    印度國防部還在尋求購買一種適合山地作戰的輕型坦克,以適應北部邊界地區的環境要求。據悉,今年6月印度國防部長辛格訪俄時,俄方向印度推薦了自重18噸、可空投的Sprut SDM1輕型坦克。印度斯坦航空8月12日稱,已為印度空軍生產了兩架LCH輕型武裝直升機,並按照印空軍的要求快速部署到高海拔地區。該公司稱,印度空軍和陸軍準備購買共160架LCH直升機。
  • 高海拔山地作戰研究
    矮個、身材瘦長的士兵比高個、肌肉結實的士兵更能適應高海拔環境,被挑選的士兵也必須擁有超出平均智商的智能,以使其能更快的適應極具考驗性的環境。而那些接受過放射狀角膜切開術以矯正視力的士兵不應被挑選到高海拔山區服役,因為在當地的環境中,他們的視力可能受到永久性的損害。所有符合條件的人在真正走上高原前,都應接受適應性訓練,強化其心血管和呼吸功能以使其儘快習慣新的環境。
  • 解放軍有「青龍刀」,印度網友出大招?
    這句話既對也不對。實際上,在中印邊境這45年裡,一場特殊的戰爭從來沒有停止過,只是雙方士兵拿著特殊武器,用特殊方式,打的一場特殊形態的戰爭。從這個意義上講,或許真可能有青龍刀,甚或狼牙棒的用武之地。當然,真正決定戰爭勝負的,不可能是青龍刀。解放軍收拾印軍,既有著豐富的經驗,也有著豐富的手段。中印邊境多屬於高海拔地區。
  • 高海拔環境對士兵的影響
    如果不及時治療,罹患HACE的士兵會在12小時或更短時間內昏迷乃至死亡。預防HACE與預防AMS的方法是相同的。無論士兵的健康水平如何,他們在進入高原地區後,身體機能都無法維持在低海拔的水平。應對體能下降的措施包括:確保士兵產生高原習服,調整部隊日常活動率和裝備負重,在部署期間給予士兵更多的休息調整,以及設計和執行高原體能訓練計劃。
  • 美國已公開幫助印度對抗解放軍,破局難上難
    由於印度在邊境線上需要長期的和中國對峙,而僅僅依靠印度自身是不夠的,美國與印度之間的互相合作則顯得十分重要。」但他拒絕說明美印之間在邊境上「具體的合作細節」。圖為印度海軍裝備的美制P-8i海上巡邏機,據稱已經被派往中印邊境實際上,美印在邊境上合作對抗解放軍已經不是秘密,在武器系統的支持上,美國毫不吝嗇,大力援助。網絡上的此類報導也是屢見不鮮。1.
  • 彼得·蘇休:印度和中國都在為寒冬爆發的戰爭做準備
    據報導,印度已經部署了大量的T-72和T-80坦克,以及BMP-2裝甲運兵車(APCs),這種運兵車可以使用專門為高海拔和低溫設計的特殊混合燃料。同時,中國在該地區部署了專門設計的T-15輕型坦克和T-99主戰坦克。  隨著印度和中國在沿拉達克山谷的實控線(LAC)展開長期對峙,雙方都在為可能在漫長的寒冬裡發生的戰爭做準備。
  • 印度,故技重施?
    58年後的今天,在中印邊境地帶,印度又想故技重施:一邊企圖在邊境地區蠶食、侵佔,一邊對華示強且做著各種長期對峙的準備。如今,我們該不該對印度再下一次重手呢?10月15日,印度突然對中國發出措辭強硬的聲明。
  • 印度歡呼聲剛響起,下一刻就被打臉
    印媒報導稱,如今部署在邊境拉達克地區附近的中國駐軍已經輪換了近90%的兵力,輪換的兵力中很多都是來自於內陸的新兵。因此他們分析,中國解放軍很可能是沒有辦法忍耐這片地區的極端環境的影響。很顯然,印媒又在趁機汙化我國,對本國軍隊進行吹噓。然而印度歡呼聲剛響起,下一刻就被我國打臉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該報導公布後,卻引出印軍的致命缺點。
  • 印度越境挑釁的是些什麼人,哪部分的?
    印藏邊境警察部隊的徽章在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中,印度軍隊被解放軍擊潰。為防備解放軍再次發動邊境進攻,印度內政部勾結逃往印度的達賴集團,於當年的10月24號組建了印藏邊境警察部隊。1992年,印度議會通過了ITBPF專項法案,依據該法案,印藏邊境警察部隊於1994年正式成為印度中央政府直屬的5支警察部隊之一。
  • 美媒:解放軍給部隊最好裝備,印軍則發二手衣服
    20羽絨作訓大衣A款網上有報導稱,中國人民解放軍(PLA)一直優先為其在西藏的士兵提供冬季補給和巡邏裝備,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常規的操作程序形成鮮明對比,即東部和北部戰區的部隊首先收到最新裝備。美媒稱,現在解放軍的前線部隊在西藏西部,一個經常被認為是與世隔絕的地區,他們如今是「最優先考慮」列裝最新、最好的防寒裝備。
  • 印度暗中調兵遣將,邊境部署12架「阿帕奇」直升機劍指中國
    眾所周知,我們的鄰居印度一向是喜歡惹事生非的,去年的「加勒萬河谷事件」之所以會爆發,也是因為印度邊防部隊做的事情太過惡劣。在去年5月6日凌晨的時候,印軍公然違反雙方之間的協議,悍然越線進入中國領土,在中國邊境一側構工設障,結果遭到正常巡邏的中方邊防部隊阻攔,當時解放軍是想與印度邊防部隊進行交談,但沒想到他們蓄意挑起事端,對我軍發起突然襲擊,這才導致雙方大打出手,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 解放軍在洞朗的「秘密行動」,被印度發現了!
    印度媒體11日援引安全部門消息人士的話報導,洞朗地區已經建起了約1600至1800名中國軍人的事實上的駐紮點,那裡建好了兩個直升機平臺,數十個預製的房屋、掩體及商店,還升級了公路等。  印安全部門表示,以往解放軍只在每年的4、5月和10至11月之間在洞朗地區巡邏,但在經歷了73天面對面的軍事對峙後,解放軍的部隊在今年冬天第一次在那裡「待著不走了」。
  • 印度原來怕的是這個:中國200輛坦克後,是1萬多人的重裝師
    高原上的新式步兵戰車,沒有它們步兵跑不了多遠體力就會嚴重下降據解放軍報報導,新疆軍區的一個合成師在這個冬季進駐海拔5000米的高原開展大練兵,通過高原冬季駐訓發現了許多潛在問題,比如當了10年指揮班班長的老兵帶著戰士們去駐地附近山頭卻因為積雪找不到地圖標註點
  • 印度C-17運輸機侵犯我藏南的背後
    戰爭期間駐守前線的印軍據稱只攜帶了3天糧食,開戰幾天後就連飯都吃不上了,只能向解放軍投降。在彈藥方面,印軍原本規定士兵必須攜帶至少能堅持一周作戰的彈藥,但因後勤補給太差,印軍最後就只帶著一條不過50發的空投子彈帶上了前線,而解放軍這邊每人則至少能攜帶120發子彈。這場慘敗從此讓印度認清了後勤運輸在高原作戰中的重要作用。
  • 印度又臨陣購坦克,T-90不讓人放心,求購章魚對抗15式就靠譜嗎?
    印度在軍火採購方面總是不著急呀,以至於在許多時候只能搞臨戰採購,到了2020年底的時候,人們發現印度又臨陣購坦克。正在緊急從俄羅斯採購章魚坦克,以試圖將其送上高原,這就讓人感到一個興趣,T-90不讓人放心,求購章魚對抗15式就靠譜嗎?
  • 印度山地師有多強?曾在高海拔冰川擊敗巴鐵,以美軍為師裝備精良
    當然武力衝突結果也有看點,有印度士兵慌亂中滾下山坡開始戰鬥減員,甚至凍傷。邊境線上的印度士吃不飽穿不暖,美國送來了防寒服慰問品,但最後發現全是破爛的。根據印度媒體透露的消息,印度軍隊始終在周邊國家衝突邊境上保持了萬人之眾。他們或者藉口軍事演習部署在邊境線上。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毛主席這句教誨一點都沒說錯。印度人為了邊境地區保持力量存在,他們的邊境警察部隊甚至計劃部署一支機械化部隊。這樣可以在邊境地區衝突時候加快軍隊動員速度。
  • 中印邊境對峙進入第9個月 印媒:印度比中國差太遠了
    印度和中國的邊境對峙僵局已經進入第九個月。
  • 尼泊爾人擔心印度把廓爾喀士兵部署到前線對抗解放軍
    印度軍方人士表示,可能還需要數周或數個月,邊境局勢才會徹底緩解。與此同時,幾家尼泊爾媒體報導,最近幾天,不少回國休假的廓爾喀士兵已接到印軍命令,中斷休假,趕回軍隊執勤。不顧疫情,他們南下,通過蘇諾裡口岸返回印度歸隊。英文《人民評論》周刊發表題為《尼泊爾印度沒法談》一文說,印度總是把廓爾喀兵團部署在敏感的爭議地帶,這一次,廓爾喀士兵很可能會被部署到拉達克地區的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