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由深圳衛視《直播港澳臺》團隊出品
最近臺海很熱,民進黨與美國部分人小動作一個接著一個。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在民進黨的瘋狂操弄下,在國民黨新任主席江啟臣的曖昧中,似乎越來越模糊。這讓很多嚮往統一的兩岸同胞如鯁在喉,「武統」的呼聲又開始上升。解放軍東部戰區公眾號也強硬表態:「丟掉幻想,準備戰鬥!」
如果讓我們沿著這個思路延展下去,我個人認為島內綠營只會比大陸越來越急。原因很簡單,兩岸的綜合實力,尤其是軍力差距越來越大。因此,在統一方面大陸不必著急,重點震懾綠營不要「急獨」。
首先,從目前形勢看,臺灣方面對於兩岸軍力差距的擴大沒有絲毫辦法。臺軍拿得出手的裝備,除了幾款飛彈算是自研,其他就只能靠買。而幾乎唯一的賣家美國又視臺灣為「凱子」,屢屢用過時武器敲詐勒索。
反觀解放軍近年來海陸空裝備都在自主研發的前提下飛速發展。而解放軍武器裝備越發展,就意味著解決臺灣問題的軍事壓力就越小。因此,時間是站在大陸一邊的。
海軍方面,剛剛服役不久的055型萬噸大驅,可以說是一款破交和區域拒止的力量倍增器。即將服役的075型兩棲攻擊艦則是登島作戰的力量倍增器。這兩款裝備都還在形成戰鬥力的過程中,需要一定時間。此外,船臺上的第二艘國產航母,更是中國海軍遠洋作戰裝備的更新換代之作。中國海軍遠洋作戰能力的提升,直接關係到區域拒止能力的提升。這也是為什麼從歐巴馬時代開始,美軍就不斷強調提升「反區域拒止能力」。因此在這方面著急的美軍,是臺軍。
在空軍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殲-20、運-20機隊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殲-20無疑也是一款區域拒止利器。而運-20則有助於解放軍登島後迅速擴大戰果及應急後勤補給。
陸軍方面目前也處於裝備更新,新編制體制磨合完善的階段。這都是為未來快速解決臺灣問題打牢基礎。
解放軍實力的發展,除了可以壓縮解決臺灣問題的時間,壓縮美軍介入的反應時間,也可以提高美國軍事介入的成本,降低美國軍事介入的概率。
不過島內綠營方面也千萬不要會錯意,質疑現階段大陸使用一切手段維護統一決心。不要以為只要抓緊時間「急獨」,大陸方面就會猶豫要不要「武統」。大陸軍事實力的進一步發展只是為了更穩妥地解決臺灣問題,甚至未來進一步探討「以武促統」的可能。十五年前,大陸軍事實力遠不及現在,就以通過一部《反分裂國家法》的形式,展示無論以任何形式都要維護國家統一的決心。十五年後的今天,這種信心只會更強,決心只會更堅定。
其次,再來觀察美國方面,目前雖然動作頻頻,但大陸無須過於緊張。我個人認為,美國目前動作的主要目的並非為「臺獨」撐腰。其首要的目標還是為川普爭取連任,配合川普打「中國牌」。其次是與中國博弈,在貿易、科技領域換取更大利益。第三則是敲詐蔡英文當局,威逼利誘其做出更多類似美豬美牛進口的重大讓步。事實上,馬英九等人也在不斷提醒蔡英文,不要會錯美國的真實意圖。美國更希望看到的是兩岸維持不統的現狀,而不是要捅「臺灣獨立」這個馬蜂窩。
所以我認為,沒必要因為美國近期的動作,而認為解決臺灣問題迫在眉睫。
第三方面,沒必要擔心所謂隨著時間的推移,「統派」勢力逐漸凋零,因為這已經是無法逆轉的事實。而且不論「統派」勢力如何凋零,「獨派」勢力如何擴大,島內大多數人想要的還是維持現有的生活狀態。尤其兩岸實力越拉越大,支持「臺獨」就等於成為炮灰的可能性越大,這種心態就會越發強烈。
即便目前島內一些年輕人做出偏向「臺獨」的激進舉動,其主要動機還是擔心統一後現有生活狀態被打破。此前就有島內民調顯示,不管是「獨立」還是統一,在「反抗」、「接受現狀」、「出走」三個選項中,選擇「接受現狀」的比例是最高的。
因此,我認為不管是和平統一還是武力統一,「一國兩制」這個方針是必須堅持的。也就是在擁護或接受祖國統一的前提下,保證島內民眾現有的生活狀態。這有助於維持統一後的穩定。
綜上所述,對於目前形勢最著急的應該是民進黨,是「臺獨」勢力。我們不妨淡定一些,自信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