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八艦隊邁向九十艦隊:日本直升機護衛艦

2021-03-02 軍事文摘

2015年3月,日本第一代直升機護衛艦「白根」號退役,二號艦「鞍馬」號計劃在2017年退役,這是繼「榛名」級直升機護衛艦後,日本退役的第3艘八八艦隊旗艦。隨著新生代直升機母艦的入役,日本加速除役老舊的直升機護衛艦,試圖讓八八艦隊重新煥發生機。同時裝備防空能力更強的「愛宕」級「宙斯盾」護衛艦和「秋月」型通用護衛艦,實現八八艦隊的大型化升級。防空、反艦和反潛力量都有大幅度提升,尤其是擁有直通甲板的航母型護衛艦入役後,日本海上自衛隊距離搭載固定翼戰鬥機又近了一步。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艦艇分類中,直升機航母、驅逐艦和護衛艦都稱為護衛艦,排水量從2000噸到萬噸不等。20世紀80年代,以「白根」級和「榛名」級為首的直升機護衛艦在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復甦進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八八艦隊作為海上自衛隊戰役和戰術單位,直升機護衛艦的出現讓艦隊的反潛火力得到提升,可攜帶3架反潛直升機,是以反潛為主的海上機動編隊。

日本海上自衛隊目前已經發展成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反潛力量,水面艦艇反潛網已經形成以直升機護衛艦為旗艦的作戰核心,並逐步向以航母為核心的三維打擊模式轉變。在4個護衛隊群所轄的八八艦隊中,「金剛」級和「高波」級負責區域防空,直升機護衛艦作為反潛核心,進而演化成當前的九十艦隊。由此可見,直升機護衛艦在日本護衛艦群中處於絕對核心的地位。

日本海上力量復甦

二戰結束後,大日本帝國海軍徹底覆滅,作為二戰的戰敗國,日本的外交方針進行了全面調整。當時日本首相吉田茂提出了集中發展經濟、恢復元氣的方針,即所謂的「吉田路線」。吉田認為戰後日本可依附美國恢復元氣,不再成為美國的威脅,於是在美國的授意下,日本完成軍政經的全面改革。隨著1947~1950年東亞局勢突變,「吉田路線」的優勢開始體現,美國開始大規模扶持日本。在韓戰中,軍火生意讓日本多個瀕臨崩潰的企業重新恢復了元氣,比較典型的就是豐田。美國聯合參謀部認為,日本在美蘇冷戰中具有較高的戰略價值,尤其是工業潛力,因此美國將日本列為戰略防線上的重要節點,並在經濟上扶持日本,促進了日本的軍工業復興。


「比睿」號護衛艦

從1950年韓戰爆發開始,美國逐步加速武裝日本,從前期的7萬人警察部隊到規模化的海上保安廳小型掃雷艦隊,日本在戰敗後數年內就開始第一次向海外派遣作戰力量。1951年,日美之間籤訂了安保條約。3年後,日本自衛隊全面成立,分設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和航空自衛隊。日本作為一個擁有傳統海洋文化的國家,在重建軍事力量的道路上也一直以擴充海上自衛隊實力為主。1958年日本第一次防衛力量發展計劃(後簡稱「防衛計劃」)中,海上自衛隊總噸位超過10萬噸,到第二次防衛計劃時期,水面艦艇數量突破200艘,裝備了以美國海軍「亞當斯」級飛彈驅逐艦為藍本設計的第一代「天津風」飛彈護衛艦,排水量超過3000噸。這一時期,日本還重建了潛艇部隊,至20世紀60年代,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實力已經有所崛起,開始突破專屬防衛的框架,裝備更多的進攻性武器。

日本海上自衛隊實力再次突破限制發生在第四次防衛計劃期間,有了第三次防衛計劃全面完成的支撐,日本海上自衛隊建立起護衛隊群,艦隊規模進一步鞏固。1970年,日本建造了「榛名」級護衛艦,該級艦共兩艘,二號艦「比睿」號在1972年動工,這是日本海上自衛隊在水面艦艇建造上的一次突破。四次防衛計劃完成時,海上自衛隊艦船總噸位已經達到20萬噸。1976年,日本內閣發布了《防衛計劃大綱》,制定了基礎防衛的軍事力量構想,目標是能夠有效應對日本周邊發生的局部戰爭。在此指導思想的牽引下,「榛名」級次型艦「白根」級直升機護衛艦在1977年開工,二號艦「鞍馬」號也在第2年開始建造。此後的20多年,這4艘直升機護衛艦一直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中流砥柱。

直升機護衛艦開創先河

「榛名」級護衛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所特有的水面艦艇,在世界範圍內也屬於少見的艦種。日本第一代直升機護衛艦出現之前就已經有類似的型號出現,比如義大利「安德烈婭-多裡亞」級直升機巡洋艦和後續的「維內託」級,可為盟國航母提供反潛和防空護航任務。排水量更大的「維內託」級滿載超過9500噸,給日本海上自衛隊留下了深刻印象。「榛名」級的誕生背景與「安德烈婭-多裡亞」級比較相似,義大利海軍以地中海區域作戰為主,不需要大型航母。但對艦載直升機數量卻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大型直升機驅逐艦或直升機巡洋艦成為主要發展目標。

日本海上自衛隊根據由近海走向遠洋的戰略規劃,設定了1000海裡的遠洋防衛範圍,需要大型水面艦艇作為支撐。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日本海上自衛隊在美日框架下的作用是封鎖日本周邊海峽,確保1000海裏海上運輸線的安全。在1983年的《防衛白皮書》中指出,日本海上自衛隊需要在遠洋奪取制海和制空權。4艘最新建造的直升機護衛艦符合當時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戰略規劃,可與後續引進的「宙斯盾」護衛艦編隊,為新時期的八八艦隊提供反潛和防空保護。從對新型直升機護衛艦的命名上也可以看出,日本海上自衛隊非常重視這兩級艦的建造,第一代「榛名」級沿用了二戰「金剛」級戰列巡洋艦三號艦,後者滿載排水量達到3.2萬噸,二號艦「比睿」號的命名也是來自「金剛」級。恢復使用舊日本帝國海軍的艦名在當時也引發了爭論,後來在「榛名」級的次型艦「白根」級上就暫時放棄了此類命名法。


由直升機護衛艦和宙斯盾艦領銜的八八艦隊

「榛名」級直升機護衛艦在設計之初就瞄準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載機驅逐艦設計,鑑於該級艦滿載排水量超過6500噸,是海上自衛隊成立以來裝備的最大護衛型艦隻。因此,「榛名」級對海上自衛隊而言將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從艦型到艦名都透露著日本海上自衛隊對大型水面艦艇的渴望。「榛名」級艦型採用高幹舷甲板,直接延伸到艦體中段,艦尾甲板只設置了一個直升機起降點,但是面積卻很大,完全可以在停放1~2架直升機的條件下正常起降另1架。而且機庫內還可以容納3架直升機,載機能力非常強大,起降環境也非常不錯,從設計開始就是為了遠洋反潛作戰。「榛名」級的直升機攜帶能力在同噸位水面艦艇中是首屈一指的,這也是日本逐漸展示其軍用船舶設計與建造能力的縮影。

從整體布局上看,「榛名」級對反潛、防空武器的布置極具層次感,艦首兩門MK42型艦炮口徑為127毫米,在火力分配上比單門火炮更加靈活,可形成對島嶼、水面目標打擊覆蓋,甚至可以攻擊潛望鏡深度的潛艇。艦炮後方布置有1座8聯裝「阿斯諾克」反潛飛彈,艦橋下方還有備彈艙,發射完可以自行補給。艦首攜帶反潛飛彈在當時是個挺時髦的設計,在美蘇潛艇滿世界跑的年代,反潛是第一要務。美國海軍的「諾克斯」級、蘇聯的「克裡瓦克」級也採用此類設計,似乎這也是反潛型護衛艦的標準前臉。艦橋中段主要是艦載雷達等電子設備的集中區,防空武器安裝在機庫上方,8聯裝MK29「海麻雀」防空飛彈可以攔截低空近程目標,兩座「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可增強對掠海反艦飛彈的攔截能力。

雖然「榛名」級擁有面積較大的飛行甲板和機庫,但艦載直升機作業仍然受到限制,畢竟「榛名」級仍然是一艘驅逐艦級別的水面艦隻。要想在有限的空間內使用艦載機,需要對艦體進行輔助增穩,減搖鰭和直升機輔助著陸裝置都是必不可少的,這些技術日本都通過進口渠道獲得。同時還有成套的探測設備、電子幹擾裝置以及授權生產的SH-60J艦載反潛直升機。從「榛名」級可以看出,日本對大型水面艦艇的渴望已久,同時作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曾經擁有過龐大航母艦隊的國家,日本海上自衛隊也有濃厚的艦載機情節。加上美蘇冷戰時期對反潛的偏重,造就了富有傳奇色彩的「榛名」級,這也是日本在重新獲得航母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後續建造的「白根」級則在「榛名」級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艦長和排水量均有所提升,比較典型的外觀改變是增加了一個煙囪,上層建築的結構略有不同。在艦載設備上,「白根」級將OPS-11對空搜索雷達升級為OPS-12三坐標搜索雷達,是日本第一艘裝備此種雷達的水面艦艇。在作戰系統方面,「白根」級獲得了極大的提升,使用了日本海上自衛隊第一種現代化的作戰指揮系統,利用數據鏈將反潛直升機和聲吶浮標的數據及時傳回。作為「天生反潛」的作戰艦隻,「白根」級的聲吶系統也比「榛名」級先進。比如OQS-101低頻率聲吶、SQR-18被動拖曳陣列聲吶、SQS-35可變深聲吶等,還有反潛直升機上攜帶的聲吶浮標,都是當時較為先進的反潛裝備。


反潛編隊

「白根」級的到來改變了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兵力部署,2艘「白根」級和2艘「榛名」級各領銜一個護衛隊群,每個護衛隊群有6架直升機形成反潛獵殺網,以4架為一組,另外2架輪換,這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第一種反潛直升機集中使用的獵潛方案。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至90年代中期,日本海上自衛隊完成了4個護衛隊群的組建工作,每個護衛隊群配備1艘直升機護衛艦,同時編有2艘防空型護衛艦和5艘通用型護衛艦,形成八八艦隊雛形。防空型護衛艦主要有「太刀風」「旗風」和「天津風」3種型號,通用護衛艦為「初雪」型和「朝雪」型。平均艦齡短,裝備先進,人員訓練有素,八八艦隊在20世紀90年代具有極強的遠海作戰能力。

八八艦隊成立之初,就以反潛見長,通用型護衛艦幾乎都裝備了遠程低頻聲吶系統,反潛武器標配為「阿斯諾克」反潛飛彈。用直升機來反潛也是最高效的方法,直升機飛行速度快,可在艦隊內任何一艘艦隻上起降,抵達目標時可懸停,巡航速度遠超核潛艇,4機編組可快速追擊核潛艇。在典型的反潛隊形中,直升機護衛艦擔任編隊指揮艦,防空艦前置,通用護衛艦防守左右兩翼。反潛直升機以3架為一個單位,成倒三角隊形在編隊前方5~20千米和兩側搜潛,發現潛艇後可利用各種反潛武器對其進行攻擊。八八艦隊也可以得到陸基反潛機的支援,海上自衛隊裝備的P-3C反潛機可納入八八艦隊反潛網,提供遠程反潛支持。此種反潛機制與美式航母編隊類似,後者也需要岸基P-3C支持,只是航母本身的艦載反潛機作戰半徑更大,八八艦隊就像迷你航母編隊,防空、反潛圈更小。從中可以看出日本海上自衛隊仍然有一顆航母的心,艦隊決戰的思路依然貫穿著海上自衛隊裝備發展。


日本海上自衛隊早期使用的HSS-2B反潛直升機

在「榛名」級之後,日本仍然想獲得進一步突破。在第四次防衛計劃期間,日本防衛省就提出了更大的直升機母艦構想,可搭載6架反潛直升機,排水量比「榛名」級更大。6架反潛直升機的方案可以保持任何時間都有1架直升機處於值班狀態,但該計劃最終沒能落實,只建造了升級版的「白根」級。

反潛一流的九十艦隊

八八艦隊從8艘戰列艦和8艘裝甲巡洋艦開始,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的8艘艦隻和8架直升機,雖然作戰能力單一化、側重反潛,但其中仍然可透射出具有日本崇尚大艦巨炮的野心。20世紀70年代至21世紀初,八八艦隊是世界一流的反潛作戰編隊。事實上,日本從二戰後就一直醞釀著如何恢復八八艦隊,「榛名」級的建造是個開始,根據日本海上自衛隊對反潛作戰的推演,八八艦隊的艦艇和反潛直升機配置僅能說是勉強夠用。保守估計,8架直升機可以保證6架處於正常可用的狀態,可分為兩組進行反潛作戰,如果再增加1架直升機,在緊急情況下甚至可以有3組進行輪換,保證兩組反潛直升機編隊就顯得綽綽有餘了。在1986年的環太平洋演習中,日本苦心經營的八八艦隊首次亮相,熟練的艦機協同作戰給美軍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是,日本海上自衛隊並沒有滿足八八艦隊的偏科現狀,在其基礎上不斷嘗試新的突破。比如從美國購買「宙斯盾」相控陣雷達後建造了「金剛」級,成立了九十艦隊,編隊共有10艘艦隻和9架反潛直升機,反潛作戰能力有了進一步提升,防空火力則發生了質的飛躍。最關鍵的是,從八八艦隊到九十艦隊,編隊在艦艦、岸艦和艦機之間形成了成熟的作戰情報網,與航母編隊的作戰模式相似。可以說日本海上自衛隊仍然在按航母型編隊的模式去打造護衛隊群。

在九十艦隊之後,日本海上自衛隊已經擁有了訓練有素的航母編隊護航體系。只要把航母納入這個體系中,九十艦隊搖身一變就成了航母編隊,這也是日本護衛隊群整體作戰的目的之一。如果每個護衛隊群都配備一艘航母,那麼日本海上自衛隊就有4個航母編隊,作戰能力是非常可觀的。隨著更新更大的「出雲」級服役,九十艦隊的實力已經大大增強,超過2.7萬噸的排水量和直通甲板,「出雲」級儼然是一艘輕型航母,「愛宕」級的後續艦可能還會建造,進一步增強護衛隊群的防空火力,日本海上自衛隊正一步步在八八艦隊基礎上進行升級,打造航母編隊才是最後的目標。

版權聲明:本文刊載於《軍事文摘》雜誌2015年第11期,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轉自軍事文摘微信號(mildig)」。


聯繫方式

關注我們

發送您的手機號與姓名,

即可成為雜誌會員!

獲取最新精品活動信息與雜誌訂閱優惠,還能享受更多會員服務!

通訊地址 北京142信箱32分箱

郵政編碼 100854

聯繫電話 010-68760057

網  址 http://www.mildig.com

單  價 8元/冊 全年96元

投稿郵箱 jswz2004@126.com

北京航天情報與信息研究所

長按↑↑↑二維碼,關注《軍事文摘》微信平臺

相關焦點

  • 日本萬噸「宙斯盾」艦不簡單,「八八艦隊」走向巔峰
    ,日本新一代"八八艦隊"規劃也終於達到當初預想的理想狀態。羽黑"號的服役對海自而言將是一個重大節點,因為這意味著海自現有4個"八八艦隊"每個都將擁有2艘宙斯盾驅逐艦,從而達到"八八艦隊"規劃之初的最理想狀態。在日本海自的體系中,海自下面主要被分成海上幕僚監部(司令部)、自衛艦隊(作戰部隊)、地方艦隊三大塊。
  • "八八艦隊"在顫抖,國產海軍"大八盾"或成為主流
    "說起"八八艦隊"想必大家並不陌生,這是上世紀80年日本海上自衛隊主力軍艦擴充計劃的一個簡稱,這個計劃中將沒有航母的常規驅逐艦編隊定義為
  • 日本最怕中國「造艦狂潮」:2025年被新「八八艦隊」淹沒
    ,在替換原有8艘老舊051型、053型驅護艦艇的前提下,全部達到八艘驅逐艦+八艘護衛艦的水平,成為亞洲戰後歷史上最先進的「八八艦隊」。在歷史上,日本在日俄戰爭勝利後,曾經投資建設過一支「八八艦隊」,即以八艘戰列艦和八艘裝甲巡洋艦組成,但由於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的出現,導致「八八艦隊」計劃最終終止。
  • 多少國人曾經羨慕的日本八八艦隊,現在實力咋樣了?
    (1)飽含日本雄心的出雲號日本最大的艦艇「出雲」號直升機護衛艦服役多年了,它的長度是現有護衛艦的1.25倍,艦載機也有4架增加到了9架,還採用了類似航母的設計,從艦首到艦尾採用全通甲板。被日本稱為出雲號的直升機護衛艦和日本之前的直升機護衛艦,有沒有什麼區別呢?
  • 戰力十足,不可小覷-簡析日本海上自衛隊88艦隊編制
    海上自衛隊擁有4個八八艦隊,各配備1-2艘神盾艦,同時其餘的反潛護衛艦均配備近中程防空飛彈,弱點則是水面力量面對空中武力顯得脆弱,必須依賴航空自衛隊,而航空自衛隊的主要任務是防衛日本島嶼。這個才是貨真價實的女艦長提到日本海上自衛隊,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所謂「八八艦隊」。
  • 你為什麼還活在「八八艦隊」的陰影裡?
    在日本海上自衛隊中,最為國人所熟知,也最精銳的,就是被稱為「八八艦隊」的4個隸屬於護衛艦隊的護衛隊群。每個護衛隊群由1艘直升機驅逐艦,2艘防空飛彈驅逐艦和5艘通用驅逐艦組成,上述各艦共搭載8架反潛直升機,因此得名。
  • 【獨家】加賀號起航日本四大準航母艦隊成型
    「三位一體」的直升機驅逐艦實際上已成為日本最新最大規模的準航母,也標誌著日本針對中國海軍遠洋化現代化而改組新建四大準航母艦隊已列裝完畢。防衛省政務官小林鷹之在加賀入役儀式上稱:「中國試圖在南海島礁修建基地和通過施加壓力改變現狀,引發了包括日本在內的國際社會關切」。「日本周邊安全保障環境日益嚴峻,加賀號入役非常重要。希望全艦官兵精勵訓練,儘早確立即時對應體制」。首任「加賀號」艦長遠藤昭彥大校表示,要把加賀打造成為世界最強的護衛艦。隨後,在軍楽隊的伴奏下,「加賀號」徐徐離開橫浜船廠碼頭,駛向海上自衛隊第四護衛艦隊群基地廣島縣吳港。
  • 日本為什麼管直升機航母叫護衛艦?
    微信網友漢唐遺風愛好者問:日本發布新聞說:兩架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B已成功在「出雲」號直升機護衛艦上起飛和降落。
  • 還差三艘——日本海自的平成八八艦隊
    日本所謂的八八艦隊即八艘驅逐艦和八架直升機組成的單一艦隊,在日本海自中這級艦隊的編制是護衛隊群,每個護衛隊群擁有一艘直升機驅逐艦兩艘防空驅逐艦五艘通用驅逐艦,目前日本海自有四個護衛隊群,不過自從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服役以來,所謂的八八艦隊已經不再是僅僅8架直升機了。
  • 80年代亞洲最強驅逐艦隊是哪家?居然不是日本
    這個世界排名第三和亞洲最大驅逐艦隊的冠名,只有日本海上自衛隊表示不服,1990年日本已經初步建成以反潛直升機驅逐艦和區域防空艦為核心的四支八八艦隊,包括一艘天津風級防空艦,3艘太刀風級防空驅逐艦,2艘旗風級防空驅逐艦,2艘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
  • 舊日本海軍未成戰列艦計劃經緯:頗具野心的八八艦隊
    對馬海戰中完勝後,日本海軍的野心急劇膨脹,開始準備新一輪的擴軍計劃1905年,日本在對馬海戰中戰勝了強大的俄國海軍,當時俄國海軍的實力曾一度位列世界第三,這場實力懸殊的勝利極大的刺激了日本在海上戰略上的野心。1907年,日本海軍大臣齋藤實提出,以八艘戰列艦和八艘裝甲巡洋艦作為主力,其艦齡均不超過8年,這一龐大的計劃,這就是「八八艦隊」的雛形,然而這一計劃由於預算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批准。
  • 管26000噸的航母叫護衛艦,日本安的是什麼心?
    說到日本準航母的發展,必須先吐槽一下日本真的好狠,為了突破和平憲法,把自己造出來的航母或者兩系攻擊艦不叫本名,卻叫護衛艦或者驅逐艦,我想說這一點我水土不服就服日本,比如說日本造的16ddh級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
  • 一張圖紙能出多少主力艦,讓日本人的八八艦隊來告訴你
    啊,日本人發現扶桑中間的兩座炮塔放得不合理,改成背負式,多少能剩下點地方來。好,伊勢級,就這麼出來了。各位知道不知道,長門級戰列艦,在日本被稱為「第一艘純日本式的戰列艦」,原因就是長門級脫離了金剛-扶桑-伊勢的這一套純英國設計方案,變成了完全出於日本需求,完全按照日本人想法建造的日本式戰列艦。
  • 15艘驅逐艦、26艘護衛艦,東海艦隊的實力,為何在三大艦隊中墊底
    目前東海艦隊水面艦隊主力擁有2個驅逐艦支隊和4個護衛艦支隊,分別為驅逐艦第三支隊、驅逐艦第六支隊、護衛艦第十三支隊、護衛艦第十四支隊、護衛艦第十五支隊、護衛艦第十六支隊。「長春」艦是東海艦隊的旗艦從驅逐艦的構成上來看,東海艦隊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到本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實際上在裝備方面是得到照顧的,4艘中國最先擁有海上區域防空能力的「現代」級飛彈驅逐艦
  • 日本自衛隊隱藏準航母露出真正的實力:騙過全世界對遼寧號亮殺招
    其首艦出雲號,在2013年日本橫濱下水,「出雲」級準航母排水量2.7萬噸,舷號183。隨著日本連續艦載2艘準航母服役,其使用目的令世界各國媒體和軍事專家都在猜測,大家都不知道出雲號航母擁有哪些作戰能力,特別是這艘航母是否具備期間F-35B戰鬥機的能力。那麼出雲都都快3萬噸的大傢伙其軍艦種類是顯然不可能屬於護衛艦,那麼是航母?出雲級航母真的像日本說的那樣是防禦的嗎?它具備攻擊能力嗎?
  • 此艦隊巡航釣島,戰力碾壓日本主力
    這兩年,東海艦隊完成了新一輪的主戰裝備換代,主力驅逐艦支隊進行了擴編,大量服役052C、052D型盾艦,不僅一個支隊的艦艇就已經超過了絕大部分海軍的實力,而且區域防空能力,反潛作戰、對海作戰能力,顯著超過了日八八艦隊,戰鬥力具有壓倒性優勢。
  • 「山東艦隊」的六大金剛:清一色的054A護衛艦,綜合戰力強大
    說到各省份所轄城市或其它地方元素命名的戰艦集群中,「山東艦隊」的綜合實力可以說是全國最強,不僅有航母領銜(即山東艦),而且驅護艦類型包含052型
  • 差距明顯,中國三大艦隊和日本四個護衛隊群現狀和未來橫向對比
    1958年日本第一次防衛力氣發展方案中,海上自衛隊總噸位突破10萬噸;在第2次防衛方案時期,水面艦艇總數突破200艘,配備著日本製作的第一代「天津風」飛彈護衛艦,排水量超過3000噸;在經過日本第三次防衛方案和第四次防衛方案,日本海上自衛隊艦隊規劃添加,同時建立起護衛隊群,於1970年製作「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規範排水量約5000噸,滿載排水量約6900噸;在1977年著手推動「榛名」級次型艦「白根
  • 起死回生的「加賀」號(三):新型「八·八艦隊」悄然成形
    ●從直升機護衛艦到直升機航母的華麗轉身 直升機護衛艦始終是海上自衛隊
  • 美國太平洋艦隊下屬第七艦隊和中國海軍東海艦隊實力對比
    美國第七艦隊美國第七艦隊是美國海軍旗下的遠洋艦隊之一,隸屬於美國印太司令部屬下的太平洋艦隊。第七艦隊司令部設在日本的橫須賀市橫須賀港,駐地包括日本佐世保基地、衝繩和韓國釜山、浦項、鎮海基地、新加坡及菲律賓等地,是目前美國最大的海外前線投送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