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四個護衛隊群實力
在1907年,日本根據日俄戰爭經驗,設想打造8艘戰列艦和8艘巡洋艦構成日本海上艦艇編隊,履行遠洋進攻和剛剛崛起的水兵強國美國爭霸,但二戰爆發導致日本全面被擊敗,八·八艦隊構想付諸東流。二戰結束後,日本在駐日美軍指揮官麥克阿瑟大將授意下,逐步所謂陸上防衛部隊和海上保安部隊,在1954年將改名為自衛隊。跟著,東西方對抗和韓戰需要,美國對日本重整軍備十分重視,既出錢又出力配備日本,希望將日本自衛隊打造成陸上自衛隊配備10個師團,18萬人;海上自衛隊配備210艦艇,31萬人;航空自衛隊配備518架飛機,人員總數2萬人。
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日本海上自衛隊組成3支八·八艦隊。1958年日本第一次防衛力氣發展方案中,海上自衛隊總噸位突破10萬噸;在第2次防衛方案時期,水面艦艇總數突破200艘,配備著日本製作的第一代「天津風」飛彈護衛艦,排水量超過3000噸;在經過日本第三次防衛方案和第四次防衛方案,日本海上自衛隊艦隊規劃添加,同時建立起護衛隊群,於1970年製作「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規範排水量約5000噸,滿載排水量約6900噸;在1977年著手推動「榛名」級次型艦「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兩型直升機驅逐艦各製作2艘,「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兩艘為首艦「榛名」號、二號艦「比睿」號;「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兩艘為首艦「白根」號、二號艦「鞍馬」號,4艘直升機護衛艦長期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國家棟梁。
自1985年日本海上自衛隊組成八·八艦隊;至1990年,日本海上自衛隊配備驅逐艦39艘、護衛艦16艘的規劃,於1991年組成完成四個所謂八·八艦隊,而每個聯合艦隊下轄1個護衛艦隊,每個護衛隊群由8艘驅逐艦和8架艦載直升機構成。前期八·八艦隊由1艘直升機驅逐艦(榛名級和白根級),1艘「太刀風」級飛彈驅逐艦,1艘「旗風」級飛彈驅逐艦,5艘「初雪」級多用途驅逐艦,再加上8架反潛直升機。第一護衛隊群(即八·八艦隊)於1985年組成,布置在橫須賀;第二護衛隊群於1986年組成,布置在佐世保;第三護衛隊群於1987年組成,布置在鶴舞;第四護衛隊群於1991年組成;布置在吳港。跟著,日本金剛級飛彈驅逐艦入列,再編入新製作「宙斯盾」防空飛彈驅逐艦和「村雨」級多功能驅逐艦(搭載1架直升機)各1艘,由10艘驅逐艦和9架艦載直升機構成新艦隊,即九·十艦隊;日本前期直升機驅逐艦「榛名」級和「白根」級退役,頂替其位置的新生代直升機驅逐艦「日向」級和「出雲」級,再加上愛宕級驅逐艦和摩耶級驅逐艦列裝,「高波」級驅逐艦和「秋月」型通用護衛艦參加,日本九·十艦隊從頭煥發活力。
現在,日本第一護衛隊群下轄第1護衛隊(布置著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摩耶號飛彈驅逐艦、村雨級通用驅逐艦「村雨」號和「雷」號)和第5護衛隊(金剛號飛彈驅逐艦、村雨級通用驅逐艦「曙」號和「有明」號、「秋月」號通用驅逐艦);第二護衛隊群下轄第2護衛隊(布置著伊勢號直升機驅逐艦、愛宕級驅逐艦二號艦「足柄」號、村雨級通用驅逐艦「春雨」號、「朝日」號通用驅逐艦)和第6護衛隊(金剛級飛彈驅逐艦二號艦「霧島」號、高波級驅逐艦「高波」號和「大波」號、秋月級通用驅逐艦「照月」號);第三護衛隊群下轄第3護衛隊(布置著日向號直升機驅逐艦、愛宕號飛彈驅逐艦、高波級驅逐艦「卷波」號和「涼波」號)和第7護衛隊(金剛級驅逐艦3號艦「妙高」號、村雨級驅逐艦「夕立」號、秋月級通用驅逐艦「冬月」號、朝日級驅逐艦「不知火」號);第4護衛隊群下轄第4護衛隊(加賀號直升機驅逐艦,村雨級驅逐艦「電」號和「五月雨」號、高波級驅逐艦「漣」號)和第8護衛隊(「摩耶」級驅逐艦二號艦「羽黑」號、 金剛級驅逐艦4號艦「鳥海」號、村雨級驅逐艦「霧雨」號、秋月級通用驅逐艦「涼月」號);除4個護衛隊群,在直屬護衛隊方面包含5個1護衛隊,各配備3艘驅護艦等。
30FFM護衛艦「熊野」號
三、中日艦隊的現狀和未來
日本海上自衛隊持續推動水面艦艇渠道建造,4支「八·八艦隊」共轄32艘艦艇,而「榛名」級和「白根」級退役,被噸位更大,功能更強的「日向」級和「出雲」級所取代,「旗風」級飛彈驅逐艦被「摩耶」級驅逐艦,構建起「愛宕」級和「摩耶」級各2艘;「金剛」級、「秋月」級各4艘;「朝日」級2艘、「高波」級5艘和「村雨」級9艘;日本在堅持「八·八艦隊」全體規劃不變的情況,新式驅逐艦參加必然作戰實力添加,在防空、反導和反艦等才能得到較大幅度提高,要點體現在新式作戰指揮體系完善;相控陣雷達增多,編隊在防空和預警才能上得到增強;布置新式阻攔彈,可承擔起編隊防空和彈道飛彈防禦才能;布置新式艦載直升機,反潛才能得到增強,而配備日本90式反艦飛彈數量比例增大,編隊艦機聯合反艦進攻才能得到強化。
日本改變前期追求質量,到數量與質量並重準則,每支護衛隊群配備2艘「宙斯盾」防空飛彈驅逐艦和其餘6艘多用途驅逐艦,帶著射程達100千米以上的90式反艦飛彈,總數可到達56枚;再加上布置4層對空阻攔體系,對同一批空中來襲目標,一次能抗擊14-18架來襲飛機或許是18-22枚來襲飛彈。日本海上自衛隊未來驅逐艦數量不太可能添加,堅持著4支「八·八艦隊」規劃,值得注意是所謂30FFM護衛艦數量,未來可能規劃到達20艘以上。而我國水兵在彌補曾經前史舊帳,軍艦數量也將跟著水兵履行遠洋作戰任務添加,取得大規劃周期性建造,在2-3年將陸續新參加5艘055型驅逐艦和5艘052D驅逐艦,兩者總數到達33艘,逾越日本4支「八·八艦隊」;全體上日本後續軍艦發展缺乏,相對我國水兵在軍艦數量存在距離。055型驅逐艦保存前身052D型飛彈驅逐艦總體布局,但相對052D驅逐艦大1/3左右,兩者將是我國航母戰鬥群的中心,配備前64單元和後48單元筆直發射體系,可發射中-長途地對空飛彈、反艦飛彈和對陸攻擊巡航飛彈,是履行長途防空、反艦、反潛作戰的多用途渠道,再加上配備四面強壯346B型有源相控陣雷達體系,全體作戰實力逾越日本最新式摩耶級驅逐艦。
中日兩國海上力氣將跟著時間推移,距離越拉越大。日本「八·八艦隊」規劃很難得到全面改變,採取準則是堅持艦艇數量,退役一艘驅逐艦布置新一代新式驅逐艦,單艦艇作戰功能提高,也無法改變中日兩國艦隊規劃全體性提高。自冷戰結束後,日本依靠著不斷入役的「宙斯盾」驅逐艦如「金剛」 級和「愛宕」級驅逐艦堅持著水面艦艇戰鬥力在亞洲名列前茅位置,但我國055型驅逐艦入役,打破日本海上自衛隊堅持著搶先優勢。雖然在配備「宙斯盾」體系的「金剛」級和「愛宕」級、「摩耶」級驅逐艦參加日本海上自衛隊「八·八艦隊」,構建起每個「八·八艦隊」水面艦艇編隊在戰時堅持24個防空通道,但中日兩國海上力氣和規劃上距離,註定日本很難追得上。
每日編輯不易,若您還滿意,可點右下角「在看」支持小編,或放到圈子裡,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