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改變美軍制度的潛艇叛亂 核彈發射權究竟鹿死誰手?

2021-02-08 軍武次位面

從電影《紅潮風暴》中解析,約束核潛艇發射核飛彈的權的到底是人性還是軍規?!

愚人節迷迷糊糊起床,剛看手機就被毛子的頭條驅散睡意……

比起我海軍「下餃子」似得造艦,曾經的「老二哥紅色海軍」實在是頹廢的緊。雖然報導稱「亞森級喀山號」世界第一,但提到老毛子的潛艇,筆者還是不由自主的想到悲涼的「庫爾斯克」,以及那部揍沉一艘「俄羅斯當時靜音效果最好核潛艇」的《紅潮風暴》。

上映於1995年的潛艇主題戰爭電影《紅潮風暴》,最大的特點是全程「高潮「,緊湊的劇情佐以恢弘的配樂,讓人兩個小時根本停不下來。

影片的大背景雖有些老套,但值得玩味兒。開篇借新聞記者的採訪口述3分鐘就交代完,乾淨利落:影片中的俄羅斯由於北約幹涉車臣評判及政府無能,民粹主義一著急,中出了叛軍。

毛子自己越撕逼美國人越高興,可問題是蘇聯在的時候,大家還能像有規矩的江湖「老炮」,打群架陣仗再大可以拿刀拿棍比劃,但儘量不要開槍要「命」,比如古巴飛彈危機;或者大打代理人戰爭,禍害禍害街坊自己別把身家搭進去,比如越戰和侵阿。但一旦把對方老大做掉,看似得手,但如果幫派小弟沒有收拾乾淨,反而讓不講規矩的傢伙上了位,局面反而容易失控……

好吧,好萊塢黑毛熊的標準套路,「毛子壞蛋」必須搶核武器。不過從當時的真實歷史背景看,確實很應景。而且最點睛的一個詞就是「古巴飛彈」危機。

▲兩大男主不同出身經歷造就的不同性格

被直接快節奏的勾勒出來

特別是大雨中啟航,艦長牽一條小狗列隊訓話,激昂且幽默的演講,黑完毛子黑自己人,並帶著全世界最強大的武器拯救美利堅(俄國內亂美國人出手,活脫脫十月革命帝國主義幹涉軍啊,還這麼「偉光正」!也許這最終惹怒了窩囊的葉爾欽,放出了1995年還名不見經傳的普京大帝)。

▲老艇長的講話為下一步劇情做足了功夫

大雨天只有他一個人打傘

在下的建議是各位看官無論是重溫還是嘗鮮,都要把自己最好的音響設備配上,保證讓你腎上腺激素爆表(如果你不由的想起《勇闖奪命島》、《珍珠港》以及《血戰鋼鋸嶺》中的恢弘配樂,那就對了——因為這些優秀影片的音響師團隊都有一樣的身影)。

影片主演是丹澤爾華盛頓,筆者最喜歡的黑人演員,演技不必說,片中扮演力挽狂瀾的副艇長,三觀端正有勇有謀,象徵著新一代美軍新青年,制服帥到沒朋友,當時也是小鮮肉一枚。

雖然比起另一位主演老戲骨吉恩·哈克曼,人物性格演繹的有些「高大全」缺乏豐富性,但「一老一少」的對手戲卻絕對「火花四濺」。比起《老炮》中同樣「老炮與小鮮肉」同框的尬尷與彆扭,本片的示範作用算是白起了……

潛艇主題的戰爭片不好拍,因為場景相對局限,有點像動作片中的監獄題材,就那一畝三分地兒,所以故事一定要過硬,劇情必須緊湊。而且不像其他戰爭片,可以利用鋪天蓋地的大場景和各種花式打法與裝備博眼球,該片幾乎沒幾個大場景,也沒什麼動作戲份,更沒有長腿細腰妹子(胖子梗倒是有),看著也是各種輕武器上陣,但其實最後一槍也沒開……所以潛艇片對劇情和演員的苛求高於其他類型片。

評分還都不錯,IMDb評分甚至好於日後火遍我朝的《獵殺U—571》(豆瓣7.9,IMDb 6.6,豆瓣分高恐怕是因為我們更樂於看美國人揍納粹,而不是揍「老大哥」)。

但也正是基於此,加之人們對「神秘隱蔽」類的天然好奇,使得敢於嘗試該題材的影片,堪稱部部精品(《從海底出擊》,豆瓣9.0,IMD,8.4;《獵殺紅色十月》豆瓣7.7,IMDb7.6;《獵殺U-571》豆瓣7.9,IMDb 6.6)。

影片的細節很有意思,等著你去細細發掘:

▲《從海底出擊》的名字直接出現

它的大名想必軍迷們都耳熟能詳

▲Run Silent Run Deep

致敬《太平洋潛艇戰》

片子可謂是集中了潛艇題材片子所有的元素,包括一出航就先來事故:

▲難不成是炸雞腿油大了…?


同時,緊急演習:

接著一邊要發射核彈,一邊怒慫叛軍鯊魚級潛艇(阿庫拉級)!雖然當時的視覺技術條件不可與今日同日而語,以至於阿庫拉潛艇影影綽綽幾乎看不清,但反而有了《科洛弗檔案》中若隱若現大鬼物的感覺。

時不時來攪局並貢獻全劇淚點的「潛航獵殺」:潛艇戲必有得為了救全艇而眼睜睜的「捨命封倉」,很有《勇闖奪命島》中經典的監獄澡堂血戰之悲壯。

▲潛艇裡不是空間很緊張麼

副艇長卻可以跑步打拳?

 

花式秀身材彰顯美帝潛艇人性化設計好說,可是一個個都是煙不離手,隨時來一根?這空氣淨化技術也是逆天!

▲聚餐抽雪茄…

宿舍來一根…


▲糾結要不要毀滅全世界?

先來點上一根…

大哥,你這可是在武器控制室啊

當然,這些並不是片子的主線,核心劇情是所有經典戰爭片都在不斷探索的:當接收到的命令因不完整產生歧義。艇長和副艇長各持己見,相互罷免!在極端二元對立環境下,人性激烈碰撞中的豐富性——並最終在打嘴炮難分伯仲的情況下,毅然「叛艦喋血」,而且是兩次。具體的,我就不能再劇透了。

▲激烈的嘴炮!

另外,本片少有的詳細還原了美國核潛艇內核飛彈發射的流程。從艦長發令到層層解密校對,再到四人決策制度。這樣詳細的還原在潛艇類電影中,是十分少見的!關於各國發射核飛彈的流程,軍武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已經詳細的描寫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點擊連結閱讀哦~

連結:核彈潛艇艇長叛變了咋辦?是不是會引發世界大戰?


▲控制室裡劍拔弩張


大段臺詞,吐沫橫飛感情濃烈,這才叫飆戲!其實無論是以艇為家的標準老派艇長,還是堅持原則的青年軍官,核心都是軍人的價值觀的討論:應該聽從上級命令「如臂指使令行禁止」,還是遵從法規制度,不盲目聽令,並以此上升到人性的價值思考。看過影片我們不能簡單的說誰對、誰錯,還是那句話,即使在戰爭這一人性衝突最激烈的背景下,也不要簡單的二元對立,才是好戰爭片的根本。

▲電影彩蛋!最後的一組鏡頭中

現實中的阿拉巴馬號艇長真的上鏡了!

影片的最後,當然是世界和平,但是,影片所透露出的信息,今天看來依舊讓人汗毛倒豎:大國外交,最後撕破臉的底線不是戰略核潛艇或是隱形戰鬥機,而是潘多拉盒子,誰來控制,怎麼控制?人,能和魔鬼共舞,多久?

另外,由於該劇令人窒息的節奏感、純爺們的人物對壘以及恢宏配樂與《勇闖奪命島》和《空中監獄》都極其相似,它們也被並稱為「傑氏海陸空動作三部曲」! 

軍武推薦,必出精品!有興趣觀看本片的同學,可以在嗶哩嗶哩搜索「紅潮風暴」直接觀看!希望本片能為您的清明假期帶來一絲「核味道」!

軍武 · 優選

全店最高返現10%

愚人節,與你同在!

活動時間:4月1日至4月4日

相關焦點

  • 一顆核彈究竟有多大的威力?
    一枚核彈究竟有多大的威力。核彈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武器了,從早年的紅警2,看著右下角核彈攻擊的倒計時,和發射後那恐懼的防空警報聲。以及輻射,地鐵系列這種反映核大戰後,一片世界末日的廢土之景。到之後各類型遊戲電影中,核彈作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之一成為反派毀滅世界的常客。動不動就核彈爆炸毀天滅地一片狼藉。那麼我們今天來簡單研究一下,一顆核彈究竟有多大的威力。
  • 揭秘各國核武器發射權
    眾議院議長民主黨領袖佩洛西給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打電話,以防川普發神經,存取核代碼,按下核按鈕!不過目前川普仍是美國總統,擁有核武庫的「唯一控制權」,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無權拒絕美國總統的命令,根據美國憲法,美國總統也可以直接罷免其職務。
  • 美軍發射「三叉戟」潛射飛彈
    那麼川普宣稱的這種武器究竟是什麼?美國媒體分析之後認為,很有可能是W76-2新型核彈頭。外界普遍認為,川普的這番言論十分奇怪,因為到目前為止,聯邦政府並沒有對外透露任何開發新型核武器的消息。而且想開發新型核武器並不簡單,除了需要花費大量金錢之外,也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一般需要10年甚至更長。
  • 一個5美元的零件,打亂了美軍的核彈部署計劃…
    (圖源:campaignlive)「蝴蝶效應」是連鎖效應的其中一種,其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係、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改變,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 美軍謀求制能權,確保「焦特」優勢
    美軍計劃在未來30年使用B61-12核彈替換現役的B61-3/-4/-7/-10這4型核航彈。 衝擊波增強型核彈是一種增強衝擊波和光輻射而削弱剩餘輻射的戰區核武器。上圖為ADS的技術演示驗證機,下圖為作戰型系統(美空軍圖片)目前已投入使用的陸基微波武器系統主要有主動拒止系統、「警惕鷹」系統以及美軍用於對抗戰術飛彈的高功率微波炮等。雷神公司的高功率微波驗證機是為美陸軍設計建造的,配備了用於目標跟蹤與引導提示的火控雷達,以實現空中全覆蓋,可跟蹤無人機並確定是否向目標發射高功率微波。
  • 李俊 ¦ 美軍謀求制能權,確保「焦特」優勢
    強電磁能,包括高能雷射、高能微波等聚能武器技術,可為武器裝備提供新型毀傷能力,大量的新型燃料、新型高含能彈藥、新型核能技術、新型燃料和推進劑技術,還可能催生一系列新概念裝備種類,為作戰體系獲的「能量優勢」,奪取「制能權」提供支持。
  • 「江洋大盜」盯上美軍核潛艇,欲發射核彈攻擊本土
    而他們之所以敢這麼做,據稱是因為其中一人曾在這艘潛艇上服過役,自認為很了解內部情況。這都還不算什麼,事後這群人爆料稱,當時他們還想利用艇上的核彈來要挾聯邦政府,如不滿足要求就要對本土發射核彈!這麼想想還真是比大片劇情更加刺激,當然,結局還是十分滑稽的,這夥人正準備行動,聯邦調查局就查了他們的水錶!不過,毛熊也不傻,這幾個社會青年哪能幹成這等大事?
  • 誤射核飛彈,洲際核彈在發射井爆炸,冷戰時代的真實恐怖事件!
    發射飛彈的德爾塔級潛艇1977年9月8日,一艘德爾塔-1型潛艇在遠東海域進行正常巡航。當天的訓練科目是飛彈發射系統的開啟、瞄準和準備——這是一艘戰略飛彈核潛艇最為核心的訓練內容,整艘潛艇的官兵也紛紛摩拳擦掌:畢竟和武器有關係的訓練內容是最為激動人心的。按照計劃,當天的訓練只局限在初始階段,也就是運用儀器設備完成飛彈的瞄準、發射參數的輸入和發射前準備工作,並不真正的發射飛彈——畢竟飛彈很貴,就算俄國人有錢也不可能每次訓練武器科目就打一發飛彈玩。
  • 美軍PPBS制度的背後:頻頻出事的核武器與有限戰爭理論的發展
    就在這枚氫彈的搜索行動進行到尾聲時,不遠處的南卡羅來納州又發生了一起遺失核武器的事故,於是美軍又開始組織人員對第二件遺失的核武器展開了搜索,搜索編號為47782的氫彈的行動至此不了了之。「有限戰爭」理論與PPBS制度值得注意的是,丟失了核彈後,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按照規定,發出了斷箭(Broken Arrow)信號。
  • 大洋深處藏著一艘核潛艇,可攜帶288枚核彈,張召忠發出嚴厲警告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大洋深處藏著一艘核潛艇,可攜帶288枚核彈,近300枚核彈暗藏海底,一旦發起戰爭,後果可想而知,究竟是哪個國家的核潛艇呢?
  • 廢土武器:核彈發射井
    核彈發射井:超級戰略威懾武器,和平與戰爭時期最有效的戰略威懾手段。
  • 伊400級潛艇計劃突襲美軍,走到半路投降
    在二戰期間,最大的潛艇非伊400莫屬,它是日軍最後的希望,威力特別巨大,只要啟動,可以轟炸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以至於大西洋的艦隊,沒有辦法來到太平洋戰場,稍微延緩一下美軍對太平洋的攻勢。只是如何在美國的緊密盯防下,神不知鬼不覺地把戰爭武器運送到美國的西海岸呢?
  • 「波塞冬」無人潛航器今秋發射
    今年2月,美國第二艦隊司令安德魯·劉易斯警告說,因為俄羅斯潛艇的存在,美國東海岸不再是安全的避風港。 「波塞冬」無人潛航器將於2020年秋季首次發射  「波塞冬」作戰距離可達一萬公裡,下潛深度一千米,能夠摧毀各種類型的目標,包括潛艇、海軍基地甚至航母戰鬥群。
  • 我軍潛艇多見發射管裝填魚雷 對比美軍這倒不是落伍
    美軍的這種「裝載口」裝填與我國海軍潛艇的「魚雷發射管」裝填並沒有先進與否之分,而且我國海軍潛艇也是早已經有「裝載口」裝填。文/烽火·希弦通過魚雷發射管的裝填,需要用浮筏固定潛艇的艇艏(也或艇艉),裝填的過程中,如果是給前魚雷艙裝填魚雷,就需要給尾部的壓載水艙注水,將潛艇的艏部翹起來(反之亦然),以防止海水從發射管倒灌進去。
  • 推薦十部高分經典潛艇戰爭電影
    德國潛艇被逼到深海海床以便甩脫追擊,由於美艦不斷轟擊使德軍船員受不了,史艦長以進行曲鼓舞士氣,這樣一來更被美軍聲納探知予以轟擊。途中,艇長雷米斯殺死了發現他隱私的專橫政委並命令潛艇改變航向。他向全體官兵聲稱此舉是要利用該艇先進的無聲推進系統去通過美國海軍的監視網並縱情遊覽美國的海岸線。一個蘇聯高級將領秘密挾帶一艘超級軍用潛艇「紅月十月號」,究竟是想投奔美國,還是製造一場核戰爭?蘇聯國防部大為震動,遣派軍隊追捕,美國中央情報局亦派出精英部隊攔截,一場聯繫美蘇兩國軍事平衡的追擊行動由此展開。
  • 核武:美國戰術核彈入列
    該報告未說明W76-2核彈頭的生產數量,也未說明有多少核彈頭部署在「俄亥俄」級潛艇搭載的「三叉戟」Ⅱ D5潛射彈道飛彈上。一些專家表示,這種武器增加了美國政府在衝突中使用核武器的機會。W76-2型核彈頭是W76-1核彈頭的改進版,兩者都衍生自W76型核彈。W76核彈的爆炸威力是10萬噸TNT當量,而W76-2型核彈頭的威力要小得多,預計在4000~10000噸TNT當量之間。核彈頭的發展似乎又回到了起點,低當量核彈成為了核武器中的「新寵」。
  • 美軍竟然用XBOX手柄控制潛艇?
    連日來,軍迷和遊戲玩家們都在熱議一條關於 「 美軍核潛艇驚現Xbox手柄 」 的新聞。但由於信息加工者們的一些主觀原因,以及傳播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幹擾了讀者對真相的認知。、「美軍居然用Xbox在潛艇艙室中做這種事」的地步……其實,這一事件真正的主角,是維吉尼亞州級潛艇上裝備的新型光電桅杆觀測設備和傳統的潛望鏡相比,2支光電桅杆沒有配備任何的光學透視設備,取而代之的裝有多種傳感器的觀察窗,它們將圖像直接傳輸到指揮室的平板顯示設備上
  • 潛射核彈成功,印度成為真正「三位一體」核大國,然而真實情況如何呢?
    陸基發射就是指通過固定式的發射井或機動式發射裝置發射洲際核飛彈;空基發射就是用飛機發射核飛彈;而海基發射就是用水面艦艇和水下潛艇發射核飛彈,不過由於水下潛艇天然的高隱蔽性特點,目前各國海基發射的重心都是用潛艇發射,就是我們常說的潛射飛彈。三種發射方式全部掌握,就意味著一國可以形成陸海空全方位立體式核打擊能力,威懾效果當然是槓槓的。
  • 「深海幽靈」--雙語解讀潛艇的前世今生 Deep Sea Ghost: Life Story of Submarines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潛艇的出現使得人們探索海底的夢想成為現實,在軍事與非軍事領域均大放異彩,更是逐漸成為了各國海軍主要的作戰力量之一。但其發展歷程又是如何呢?本期海軍英語DELTA組聚焦這一「深海幽靈」的發展歷程,帶您了解潛艇的前世今生。首先,讓我們認識一下現代潛艇之父--約翰·霍蘭,看看他究竟為潛艇的發展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 288枚核彈藏在大洋深處,若開戰可抹平整個國家,張召忠發出警告
    據美國海軍協會網站的報導,在美國海軍相聲匿跡兩個月之後,終於選擇再次公開亮相,就連一直暗藏在大洋深處的可以攜帶288枚核彈的俄亥俄級潛艇再次露相,如果開戰可抹平整個國家,全世界都必須拉響警報。我國軍事專家張召忠也發出警告,美國距離衰落只差一戰,就算出動核潛艇也難以抵擋衰落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