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二戰時期我國軍民使用過的那些知名步槍

2021-12-23 天下第一槍

今天咱們談一下【二戰時期我國軍民使用過的那些知名步槍】這個話題,接下來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好了,進入正題:

抗戰武器裝備很雜,可以說有什麼用什麼,各種長短槍、輕重機槍、小口徑火炮等有好幾十種牌子的,下面我們只介紹主要武器。

漢陽造

1895年起位於漢陽的湖北槍炮廠生產仿造德國的M1888式毛瑟步槍,定為「八八式步槍」。1904年,湖北槍炮廠改名為湖北兵工廠,又稱「漢陽兵工廠」。由於漢陽兵工廠是88式步槍最主要的生產廠,故被稱為「漢陽造」。抗戰時漢陽兵工廠遷到重慶與第21兵工廠合併,1939年復工生產,改名為「漢式七九步槍」(中國舊稱7.92毫米口徑為七九口徑)。

漢陽造

特點:漢陽造88式步槍設計使用的彈藥是88式(Geschoss 88)7.92mm子彈, 其彈徑是8.08mm, 後來在1903年採用的S型尖彈, 其彈徑為8.20mm, 因此設計使用88式子彈的槍械不能使用尖彈,會有炸膛之虞。現今市面上的7.9子彈,多是較大的尖彈,較小的88式子彈已經列入了收藏品。中國以往稱88式子彈為七九圓彈, 其彈頭為長圓形,一直到抗戰結束仍有大量生產。S型及SS型分別稱為尖彈及重尖彈。在美國又稱德國88式子彈為7.9x57J, s型及SS型為7.9x57JS。

在軍閥混戰的時代,一直到抗戰結束,漢陽造在中國一直是主力武器之一,雖然落後了中正式兩代,比日式的三八步槍也落後了一代,但是仍不失為一把結實可靠的步槍。

基本參數:口徑:7.92mm;全長:955mm;全重:3.166kg (不含刺刀);槍管長:442mm;標尺射程:1800m;該槍的供彈具, 膛線, 膛線纏度同漢88式毛瑟步槍。

德國M88 7.9 mm 子彈諸元:彈殼長度:5.7 cm;子彈全長:8.255 cm;彈頭:圓頭, 金屬覆蓋;彈頭長度:3.124 cm;彈頭直徑:0.808 cm;彈頭重:227 gram;彈頭覆蓋金屬:銅鎳合金;子彈裝藥:片狀非壓縮;裝藥重:40.6 gram;槍口初速:639.78 m-sec (74 cm 槍管)

中正式步槍

中正式步騎槍為德國標準型毛瑟步槍的中國版本,使用7.92毫米尖頭型毛瑟步槍彈,正式名稱為中正式步騎槍,最早在1935年由鞏縣兵工廠(兵工署第11廠)組織生產,以取代國民革命軍所裝備的漢陽八八式步槍,因蔣中正而得名。從生產的角度而言,中正式步騎槍是中國近代第一種制式步槍。

中正式步槍

中正式步騎槍

特點:中正式步騎槍操作簡單,結實耐用,火力強大。由於槍身較短,即使裝上很長的刺刀(長約575毫米),但仍然比加裝刺刀的三八式短一截,因此中國士兵在白刃格鬥時容易吃虧。

口徑:7.90毫米(德國慣稱7.90, 美國稱為7.92, 中國舊稱七九口徑)

基本參數:加裝了刺刀的中正式步騎槍

槍身全長:1.110米 ;瞄準基線長:503.5毫米;瞄準具:表尺照門,刀片形準星;槍身總重:4千克 ;槍管長:600毫米;彈藥:7.92×57毫米;裝彈具式樣:橋架;裝彈具裝彈數:5發;初速:810米/秒;標尺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1000米

中正式步騎槍使用的刺刀

刺刀全長:575.5毫米;刀身長:484.5毫米;刺刀全重:0.75千克

毛瑟98步槍

毛瑟98步槍,是德國毛瑟兄弟在1898年研製定型一種毛瑟步槍,同年被德國軍隊採用為制式步槍。該槍精度高、殺傷力強,為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步槍。

1930年,中國軍隊就已經裝備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毛瑟98K狙擊步槍,由於當時沒有了解狙擊槍械的用途,所以作為一般的步槍使用,其裝備了五個正規師和若干「分支」部隊共計5千多把。當時軍隊的軍事教育落後,就連團一級的指揮官都不知道,自己部下拿的是當時的狙擊槍之王,其槍在當時由德國狙擊手馬豪斯·海茨瑙亞創下過1.1公裡外狙殺目標的記錄。

加裝瞄準鏡的98K步槍

特點:毛瑟式槍機安全、簡單、堅固和可靠

基本參數:彈藥:7.92 mm×57 mm;運作方式:毛瑟旋轉後拉槍擊式;供彈方式:5發內置彈倉;重量:3.9 kg;長度:1.1075 m;槍管長度:600 mm;槍口初速:755 m/s;標尺射程:2000m;有效射程:800 m

莫辛-納甘步槍

俄國陸軍上尉謝爾蓋·伊萬諾維奇·莫辛設計的一種7.62毫米步槍,但供彈系統採用比利時設計師列昂·納甘的設計,因此被稱為莫辛-納甘步槍。

1937年8月起,蘇聯根據《中蘇互不侵犯條約》,開始向中國提供經濟貸款和軍事援助。到1941年停止時為止,共提供「水連珠」5萬支、步機槍彈1.2億發。另外國內金陵、漢陽及後來的第二十兵工廠均製造過俄式槍彈。八路軍部隊中也有一些「水連珠」步槍,數量不是很多,但也是一種常見步槍。

莫新納甘步槍

特點:這是因為它早在1891年就已定型,屬於第一代使用無煙藥槍彈的步槍。而此前使用老式黑火藥槍彈的步槍發射時槍聲沉悶,硝煙經久不散,而相比之下「水連珠」不僅煙霧少,而且槍聲清脆,特別是供彈、發射動作乾脆利落,連續發射時如同水珠濺落,故得此名。

主要型號及基本參數:

M1891步兵步槍

生產年份1891-1926,全槍長1308mm,帶刺刀全長1738mm,空槍重4.22kg,槍管長800mm,槍口初速615m/s;

"Dragoon步槍

生產年份1893-1932,全槍長1232mm,空槍重3.9kg,槍管長730mm,槍口初速615m/s;

"Cossack步槍

生產年份1894-1922,全槍長1232mm,帶刺刀全長1666mm,空槍重3.9kg,槍管長730mm,槍口初速615m/s;

M1907卡賓槍

生產年份1910-1917,全槍長1015mm,空槍重3.3kg,槍管長508mm,槍口初速560m/s;

I型

生產年份1927-1932,全槍長1232mm,帶刺刀全長1666mm,空槍重3.8kg,槍管長730mm,槍口初速860m/s;

II型

生產年份1933-1944,全槍長1232mm,帶刺刀全長1666mm,空槍重3.8kg,槍管長730mm,槍口初速860m/s;

M1938卡賓槍

生產年份1938-1944,全槍長1016mm,空槍重3.45kg,槍管長510mm,槍口初速820m/s, 不能安裝刺刀;

三八式步槍

三八式步槍1905年在東京小石川炮兵工廠定型生產,取自日本明治天皇的年號:明治三十八年,被命名為「三八年式步槍」或「三八式步槍」。從那時起三八式步槍就成為日本步兵的制式步槍,它是侵華日軍使用的主要武器之一。因其槍機上有一個拱形防塵蓋,在中國俗稱「三八大蓋」。防塵蓋在開栓拋殼和推彈關栓時,能隨槍機一起後退或前進,起到防塵作用。

抗日戰爭時期,三八式步槍也是八路軍、新四軍繳獲並使用最多的武器裝備之一。抗日戰爭結束後,繳獲的三八式步槍在解放戰爭時期廣泛使用。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閱兵式上,人民解放軍步兵和水兵方隊的武器都是「三八大蓋」。

三八式步槍

特點:射程遠,精度高,容易訓練新兵,製造簡單,善於白刃戰。

基本參數:口徑:6.5毫米;全長:1280毫米;槍管長度:797毫米;重量:3.95千克(不連刺刀);上彈方式:彈倉供彈;彈藥:6.5×50毫米步槍彈;彈倉容量:5發;初速:765米/秒;有效射程:460米

五五式步槍

五五式步槍是兵工廠在1940年春製造的第一批步槍,當年,正值朱德總司令55周歲,為表達對總司令的敬意,第一批步槍被定名為五五步槍。

五五式步槍

特點:金屬件全部由鐵軌鋼製作,槍託採用核桃木,每支槍都配有刺刀。擊發200彈之後,壽命下降!

基本參數:口徑7.9毫米,;全槍長1390毫米;重量4.05公斤;有效射程為250米至350米

好了,今天的【二戰時期我國軍民使用過的那些知名步槍】這個話題就討論學習到這裡了!本文由【馬總影視】原創,編輯不易,歡迎點讚+關注,【馬總影視】帶您漲知識!內容不足之處,請多包涵!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年產40000多支,力壓三八大蓋,抗戰中最好的國產步槍:中正步槍

經典中的經典,解放軍裝備過最帥的單兵武器——56式半自動步槍

中國名槍,威震港臺黑白二道的「紅星手槍」五九式手槍

自動步槍的開山鼻祖究竟有多厲害呢,看看M1式加蘭德步槍

盤點全球擁有可怕威力的衝鋒鎗:最後一把衝鋒鎗的第一用戶是中國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裝備使用的步槍
    三八式:因為槍身有一隻隨動的防塵蓋,而被抗戰軍民稱為「三八大蓋」,侵華日軍最早裝備的栓動步槍,採用6.5毫米口徑,5發彈倉供彈,是二戰期間,各主要交戰國中口徑最小的步槍,也是槍身和軍刺最長的步槍,適合資源較為緊缺的島國和身材矮小的日本軍人使用
  • 捷克斯洛伐克G33/40步槍 美國華人珍貴收藏 二戰德軍最輕的步槍
    G33/40是一款栓動步槍,是著名的G98步槍的仿製型。整體結構非常緊湊,全長只有1000mm,槍管長490mm,空重3.45千克,是德國二戰時期裝備的最輕步槍。因為槍管長度較短,槍身重量較輕,射擊時的可感後坐力非常強。
  • 精工細作、精度超高,二戰時期瑞士的K31步槍真的就那麼好麼?
    當年在二戰時期,歐洲那些國家打的熱火朝天的,而那個永久中立國瑞士卻坐在山頂上吃瓜看熱鬧看的不亦樂乎,畢竟,沒人收拾他。
  • 二戰時期最著名的十大步槍
    但是同樣作為世界第一款突擊步槍,它也有它的缺點,StG-44在近距離射速較慢,因為使用短步槍子彈,連續射擊時候槍身跳動明顯,不如衝鋒鎗那樣容易控制。但是這也不能掩蓋它的光芒,它就是二戰時期最優秀的突擊步槍。
  • 沃爾特G41(W)步槍 華人收藏的二戰德國半自動步槍製造巔峰
    這是美籍華人KUN收藏的一支德國沃爾特G41(W)步槍。在1940年德國陸軍軍械局(HWaA)提出半自動步槍的設計要求:1.槍管不可開孔用於導氣;2.槍械表面的任何部分都不會隨槍機運動;3.在自動循環方式失效時,可以採用類似毛瑟98k步槍那樣進行手動裝填。毛瑟和沃爾特分別提交了G41(M)和G41(W)樣槍,以供德軍進行測試。
  • 頭盔那些事:抗日戰爭期間,我國軍隊使用過的各式頭盔
    雖然名稱同為頭盔,但性能截然不同,我們看看抗戰期間,我國軍隊都使用過哪些頭盔。抗戰期間我國由於並不完全具備生產鋼盔的能力,故從各方渠道獲得了「萬國」頭盔,對抗戰起到了一定作用。I. 德M-1935「大耳鋼」
  • 二戰美軍軍服的收藏
    美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的參戰國之一,對於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美國二戰的軍服一定是當今軍事收藏圈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說到美國二戰的軍服收藏,大家一定會回想起很多影視作品中的美國軍人形象,無論是《珍珠港》中身穿A2飛行夾克,頭上歪帶大簷帽的王牌飛行員,還是《拯救大兵瑞恩》中身著野戰夾克,手拿湯姆森衝鋒鎗的Miller上尉,都能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
  • 印度步兵班火力中堅 二戰時期的布倫輕機槍
    除了上述這些情況之外,印軍當中還有一個更為尖銳的問題,那就是班組內的不少輕武器,仍舊充斥著大量的二戰老產品。以班組火力中堅的輕機槍為例,不少印軍班級編制內配屬的仍舊是二戰時期的布倫式輕機槍,發射的彈藥是7.7×56mmR步槍彈,性能強於AK-47所使用的7.62x39mm M43步槍彈。
  • ——二戰軍品收藏(國內篇)
    其實小編已經關注二戰軍品收藏很長時間了,這個紀錄片更是堅定了小編寫一篇關於二戰軍品收藏相關的文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戰爭史上規模最大、使用武器最先進、涉及國家最多的世界大戰。我國對於軍品收藏有著嚴格的法律法規規範,所以中國的二戰軍品收藏活動一直處於隱秘和半地下的狀態。為了不違反我國的法律,小編在這裡主要給大家介紹中國二戰收藏品裡的文件、宣傳品和各類紙品收藏(非武器彈藥類)。按照軍品收藏界的理解,紅色收藏被看作二戰抗戰軍品藏品的一部分。
  • 二戰德國G/K43狙擊步槍 美國華人展示收藏的珍貴古董槍械
    今天展示的是一位美國華人KUN擁有的德國G/K43半自動狙擊步槍,該槍全長1117mm,槍管長549毫米,空槍重4.1千克。性能非常出色,不僅德軍士兵對其性能表示滿意,連盟軍對該槍的評價都很高。有人將其稱為二戰中最出色的半自動步槍,給G/K43起了一個綽號「希特勒的花環」。
  • [槍械發展史]二戰之後的那些跑歪路的北約步槍
    之前一篇關於突擊步槍的發展史中,寫到了二戰時由使用中間型步槍彈的StG44引爆了突擊步槍潮流。
  • 二戰著名步槍之---水連珠-莫辛.納甘步槍
    M1908式7.62×54mmR(凸緣)步槍彈被東方陣營廣泛採用,直到現在M1908式槍彈系列仍然被用作重機槍和狙擊步槍的彈藥。我國仿製型號為53式步槍彈。但莫辛-納甘步槍的優點是易於生產和使用簡單可靠,這相對於工業基礎低、士兵教育程度低的蘇俄軍隊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尤其是惡劣的戰爭時期更需提高武器產量以滿足前線需要,而大量補充的戰鬥人員往往訓練時間不足。
  • 詳解日軍三八式步槍,「三八大蓋」的由來
    ↑ 請點擊上方「收藏戰爭」關注我們三八大蓋,在我國某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內,在我軍將士中曾風靡一時,它在中國的知名度之高
  • 八款二戰步槍,每一款都是歷史的「見證者」
    前言:二戰離我們很近,在二戰的戰場上是用血與屍體堆積出來的和平,在戰場上,有很多的名將,同樣也有很多的名槍,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二戰時期的「名槍
  • 二戰時期的日本陸軍武器裝備
    有些人,我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喜歡吹二戰日本陸軍裝備多好多好?我並不這樣覺得,我認為二戰日本陸軍的裝備最高水準無非是歐美國家二戰前期的水平。
  • 國產四大知名步槍,你最愛哪一把?
    你知道國產四大知名步槍分別是哪四把嗎?那就是03式突擊步槍、81式自動步槍、97式突擊步槍、95式自動步槍。
  • 這支槍從沙俄用到蘇聯,也是新中國第一種制式步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沙俄軍隊裝備的制式步槍就是莫辛-納甘步槍。由於戰場損耗實在太大,沙俄的軍工企業無力滿足巨大的消耗,沙俄政府不得不病急亂投醫四處求援,將莫辛-納甘步槍委託給外國製造商生產。比如美國雷明頓公司和西屋公司就接沙俄政府訂單生產過莫辛-納甘步槍,但這些槍有相當一部分在造好之後還未送到俄國,十月革命就爆發了,因此被留在美國,最後向民間市場銷售。
  • 我國的03式步槍為什麼停產了? 是比95差嗎?| 軍武問答
    在上個世紀全世界開始流行小口徑彈藥後,我國也將5.8mm小口徑彈藥和步槍提上日程。先後研製出多款小口徑步槍打算取代當時的56衝,但當時的彈藥等設計還不夠穩妥,在戰場的需求下(越戰)81式步槍以成熟的設計率先裝備部隊。幾年後一些81步槍被修改成5.8口徑,這就是我國第一代小口徑步槍87式步槍。
  • 二戰時期著名的幾種手槍,第三種至今還有人在使用
    魯格P08手槍,德國在一戰的時候就開始大量裝備該手槍了,中途經過多次的改進,魯格P08手槍有多種型號,也有多種顏色,在二戰期間是德軍的主力手槍之一
  • 抗日戰爭時期,29軍大刀隊使用的抗戰大刀真是武士刀的剋星嗎?
    都知道日本武士刀的種類比較多,既然說抗戰大刀專克日本武士刀,筆者認為以二戰時期的日本95士官刀來做對比最為合適。而中國抗戰大刀看著很寬,其實一點都不重,那些所謂復原的抗戰大刀只是外形一致,但是重量要遠朝標準的抗戰大刀許多,所以看起來好像比較結實,但實際上與標準的抗戰大刀完全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