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談一下【二戰時期我國軍民使用過的那些知名步槍】這個話題,接下來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好了,進入正題:
抗戰武器裝備很雜,可以說有什麼用什麼,各種長短槍、輕重機槍、小口徑火炮等有好幾十種牌子的,下面我們只介紹主要武器。
漢陽造
1895年起位於漢陽的湖北槍炮廠生產仿造德國的M1888式毛瑟步槍,定為「八八式步槍」。1904年,湖北槍炮廠改名為湖北兵工廠,又稱「漢陽兵工廠」。由於漢陽兵工廠是88式步槍最主要的生產廠,故被稱為「漢陽造」。抗戰時漢陽兵工廠遷到重慶與第21兵工廠合併,1939年復工生產,改名為「漢式七九步槍」(中國舊稱7.92毫米口徑為七九口徑)。
漢陽造
特點:漢陽造88式步槍設計使用的彈藥是88式(Geschoss 88)7.92mm子彈, 其彈徑是8.08mm, 後來在1903年採用的S型尖彈, 其彈徑為8.20mm, 因此設計使用88式子彈的槍械不能使用尖彈,會有炸膛之虞。現今市面上的7.9子彈,多是較大的尖彈,較小的88式子彈已經列入了收藏品。中國以往稱88式子彈為七九圓彈, 其彈頭為長圓形,一直到抗戰結束仍有大量生產。S型及SS型分別稱為尖彈及重尖彈。在美國又稱德國88式子彈為7.9x57J, s型及SS型為7.9x57JS。
在軍閥混戰的時代,一直到抗戰結束,漢陽造在中國一直是主力武器之一,雖然落後了中正式兩代,比日式的三八步槍也落後了一代,但是仍不失為一把結實可靠的步槍。
基本參數:口徑:7.92mm;全長:955mm;全重:3.166kg (不含刺刀);槍管長:442mm;標尺射程:1800m;該槍的供彈具, 膛線, 膛線纏度同漢88式毛瑟步槍。
德國M88 7.9 mm 子彈諸元:彈殼長度:5.7 cm;子彈全長:8.255 cm;彈頭:圓頭, 金屬覆蓋;彈頭長度:3.124 cm;彈頭直徑:0.808 cm;彈頭重:227 gram;彈頭覆蓋金屬:銅鎳合金;子彈裝藥:片狀非壓縮;裝藥重:40.6 gram;槍口初速:639.78 m-sec (74 cm 槍管)
中正式步槍
中正式步騎槍為德國標準型毛瑟步槍的中國版本,使用7.92毫米尖頭型毛瑟步槍彈,正式名稱為中正式步騎槍,最早在1935年由鞏縣兵工廠(兵工署第11廠)組織生產,以取代國民革命軍所裝備的漢陽八八式步槍,因蔣中正而得名。從生產的角度而言,中正式步騎槍是中國近代第一種制式步槍。
中正式步槍
中正式步騎槍
特點:中正式步騎槍操作簡單,結實耐用,火力強大。由於槍身較短,即使裝上很長的刺刀(長約575毫米),但仍然比加裝刺刀的三八式短一截,因此中國士兵在白刃格鬥時容易吃虧。
口徑:7.90毫米(德國慣稱7.90, 美國稱為7.92, 中國舊稱七九口徑)
基本參數:加裝了刺刀的中正式步騎槍
槍身全長:1.110米 ;瞄準基線長:503.5毫米;瞄準具:表尺照門,刀片形準星;槍身總重:4千克 ;槍管長:600毫米;彈藥:7.92×57毫米;裝彈具式樣:橋架;裝彈具裝彈數:5發;初速:810米/秒;標尺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1000米
中正式步騎槍使用的刺刀
刺刀全長:575.5毫米;刀身長:484.5毫米;刺刀全重:0.75千克
毛瑟98步槍
毛瑟98步槍,是德國毛瑟兄弟在1898年研製定型一種毛瑟步槍,同年被德國軍隊採用為制式步槍。該槍精度高、殺傷力強,為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步槍。
1930年,中國軍隊就已經裝備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毛瑟98K狙擊步槍,由於當時沒有了解狙擊槍械的用途,所以作為一般的步槍使用,其裝備了五個正規師和若干「分支」部隊共計5千多把。當時軍隊的軍事教育落後,就連團一級的指揮官都不知道,自己部下拿的是當時的狙擊槍之王,其槍在當時由德國狙擊手馬豪斯·海茨瑙亞創下過1.1公裡外狙殺目標的記錄。
加裝瞄準鏡的98K步槍
特點:毛瑟式槍機安全、簡單、堅固和可靠
基本參數:彈藥:7.92 mm×57 mm;運作方式:毛瑟旋轉後拉槍擊式;供彈方式:5發內置彈倉;重量:3.9 kg;長度:1.1075 m;槍管長度:600 mm;槍口初速:755 m/s;標尺射程:2000m;有效射程:800 m
莫辛-納甘步槍
俄國陸軍上尉謝爾蓋·伊萬諾維奇·莫辛設計的一種7.62毫米步槍,但供彈系統採用比利時設計師列昂·納甘的設計,因此被稱為莫辛-納甘步槍。
1937年8月起,蘇聯根據《中蘇互不侵犯條約》,開始向中國提供經濟貸款和軍事援助。到1941年停止時為止,共提供「水連珠」5萬支、步機槍彈1.2億發。另外國內金陵、漢陽及後來的第二十兵工廠均製造過俄式槍彈。八路軍部隊中也有一些「水連珠」步槍,數量不是很多,但也是一種常見步槍。
莫新納甘步槍
特點:這是因為它早在1891年就已定型,屬於第一代使用無煙藥槍彈的步槍。而此前使用老式黑火藥槍彈的步槍發射時槍聲沉悶,硝煙經久不散,而相比之下「水連珠」不僅煙霧少,而且槍聲清脆,特別是供彈、發射動作乾脆利落,連續發射時如同水珠濺落,故得此名。
主要型號及基本參數:
M1891步兵步槍
生產年份1891-1926,全槍長1308mm,帶刺刀全長1738mm,空槍重4.22kg,槍管長800mm,槍口初速615m/s;
"Dragoon步槍
生產年份1893-1932,全槍長1232mm,空槍重3.9kg,槍管長730mm,槍口初速615m/s;
"Cossack步槍
生產年份1894-1922,全槍長1232mm,帶刺刀全長1666mm,空槍重3.9kg,槍管長730mm,槍口初速615m/s;
M1907卡賓槍
生產年份1910-1917,全槍長1015mm,空槍重3.3kg,槍管長508mm,槍口初速560m/s;
I型
生產年份1927-1932,全槍長1232mm,帶刺刀全長1666mm,空槍重3.8kg,槍管長730mm,槍口初速860m/s;
II型
生產年份1933-1944,全槍長1232mm,帶刺刀全長1666mm,空槍重3.8kg,槍管長730mm,槍口初速860m/s;
M1938卡賓槍
生產年份1938-1944,全槍長1016mm,空槍重3.45kg,槍管長510mm,槍口初速820m/s, 不能安裝刺刀;
三八式步槍
三八式步槍1905年在東京小石川炮兵工廠定型生產,取自日本明治天皇的年號:明治三十八年,被命名為「三八年式步槍」或「三八式步槍」。從那時起三八式步槍就成為日本步兵的制式步槍,它是侵華日軍使用的主要武器之一。因其槍機上有一個拱形防塵蓋,在中國俗稱「三八大蓋」。防塵蓋在開栓拋殼和推彈關栓時,能隨槍機一起後退或前進,起到防塵作用。
抗日戰爭時期,三八式步槍也是八路軍、新四軍繳獲並使用最多的武器裝備之一。抗日戰爭結束後,繳獲的三八式步槍在解放戰爭時期廣泛使用。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閱兵式上,人民解放軍步兵和水兵方隊的武器都是「三八大蓋」。
三八式步槍
特點:射程遠,精度高,容易訓練新兵,製造簡單,善於白刃戰。
基本參數:口徑:6.5毫米;全長:1280毫米;槍管長度:797毫米;重量:3.95千克(不連刺刀);上彈方式:彈倉供彈;彈藥:6.5×50毫米步槍彈;彈倉容量:5發;初速:765米/秒;有效射程:460米
五五式步槍
五五式步槍是兵工廠在1940年春製造的第一批步槍,當年,正值朱德總司令55周歲,為表達對總司令的敬意,第一批步槍被定名為五五步槍。
五五式步槍
特點:金屬件全部由鐵軌鋼製作,槍託採用核桃木,每支槍都配有刺刀。擊發200彈之後,壽命下降!
基本參數:口徑7.9毫米,;全槍長1390毫米;重量4.05公斤;有效射程為250米至350米
好了,今天的【二戰時期我國軍民使用過的那些知名步槍】這個話題就討論學習到這裡了!本文由【馬總影視】原創,編輯不易,歡迎點讚+關注,【馬總影視】帶您漲知識!內容不足之處,請多包涵!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年產40000多支,力壓三八大蓋,抗戰中最好的國產步槍:中正步槍
經典中的經典,解放軍裝備過最帥的單兵武器——56式半自動步槍
中國名槍,威震港臺黑白二道的「紅星手槍」五九式手槍
自動步槍的開山鼻祖究竟有多厲害呢,看看M1式加蘭德步槍
盤點全球擁有可怕威力的衝鋒鎗:最後一把衝鋒鎗的第一用戶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