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選手如何進行重量訓練?

2022-01-05 毅摯棒壘球訓練室



Mike Trout

重量訓練是一種有效、有實際數據擔當佐證的科學化訓練。簡單來說就是透過訓練使你打得更遠、投得更強、跑得更快。


David Ortiz

不管是投手還是野手,重量訓練對於把棒球選手來說都非常重要,是每天必做的功課。因為重量訓練能:

1.增加肌肉力量

2.穩定身體避免傷害

3.提升能量代謝速度

4.增進神經適應能力

對運動員來說,多部位的連續動作皆需要全身肌肉共同協調。如果某部分的肌群偏弱或不均,可能導致施力過程不順暢,或力量無法完整傳達(動作做不出來),更有甚者,會直接導致受傷!

棒球選手的重量訓練

棒球選手的重量訓練「首要目標」就是增加自己的「爆發力」。耐力對運動員十分重要,而爆發力對於棒球選手的重要性更高,直接影響就是揮棒的力量與速度、傳球的力量與跑壘地速度;重量訓練的另一個目的是保證你的身體不受傷,希望越來越多的球員們更夠重視重量訓練菜單,而不要把重量訓練當成吃力不討好的無聊苦差事。

這五項訓練不分守備位置的,所以不管是投手、捕手、野手們都應該好好去做,提高身體素質,讓比賽的強度跟張力隨著時間進化。


1.硬舉(硬拉):增加下背肌穩定度,在揮棒、傳球的時候降低受傷的風險。


 

2.滑輪背肌下拉:提升上背部調整肌力,改善揮棒速度。


 

 

3.蹲舉(深蹲):增加下半身穩定度,在高速揮棒的情況下保持最佳重心。


 

4.臥推:增加跑步時上半身的穩定度,連帶鍛鍊時可以增加肩膀強度。

 

 

5.三頭肌啞鈴後伸:揮棒、傳球的時候,三頭肌相較於二頭肌更加吃重,這是最基本要做的訓練。


 

6.肩膀前平衡:前三角肌是棒球員最容易因受傷引發連鎖效應的部位,一定要做加強。

投手是非常需要重量訓練的角色。一般認為投手要有好的表現,需要改善手臂及肩部力量。想要讓手臂與肩部搭配良好,最重要的是建立「旋轉肌群」的強度。

除了上肢訓練,投手需要跨步、單腳站立、透過軀幹旋轉,將力量傳遞至上肢,才能完成一次投球動作。投手的力量是來自身體串成的動力鏈,為確保動力能順利傳遞,核心絕對要夠強。

1.蹲舉:增進下盤穩定度。



2.單腿啞鈴硬舉:增加大腿肌力與下背旋轉加速時的處力跟穩定度。


3.槓片轉身跨步:跨步同時鍛鍊軀幹肌力,使身體更穩定用力旋轉。


4.抗力球伏地挺身:同時增加三頭肌與胸大肌的力量,是更安全的伏地挺身。


5.窄握滑輪下拉:增加上半身的穩定度,背肌如果不強,身體很容易走掉。


6.肩部推舉:三角肌是投手的寶貴資產。


7.啞鈴前舉:鍛鍊使用頻繁的前三角肌。


8.啞鈴側平舉:鍛鍊手臂擺動過程中關鍵的中間肌群。


9.啞鈴後三角飛鳥動作:後三角肌為將球投出的關鍵蓄力點。


10.啞鈴鍾式二頭肌彎舉:強壯的二頭肌可以幫助手臂後後擺時有效延伸力量。


投手十大鍛鍊方法

重量訓練後,可以再加上長距離的投擲,球數不多但儘量維持動作質量,意在延伸身體,將上述這些輔助訓練真正用在動作的連貫上。

不可忽視的小肌肉鍛鍊

肌力和肌群發展不平衡,是受傷的最大未爆彈。大肌群的不平衡是比較難發生,因為那是訓練菜單中的重點,比較容易忽視的是小肌群不平衡的問題,可能一個揮棒,一個跑壘,連鎖效應就這麼發生,莫名其妙就進了傷兵名單。


「小肌肉」指的是全身肌肉中面積較小的部分。例如:手腕的屈指長肌,旋前肌,屈腕肌,負責手腕的轉動及手指的抓握;或深層的旋轉肌群如:肩旋轉肌群、棘上肌、棘下肌,負責在肩膀做旋轉動作是穩定關節。

投手如何鍛鍊小肌肉?

器材:阻力帶,或彈力帶或彈力繩(阻力最好選擇較容易伸展)、毛巾(非必須)。

場地:不限,需要牆壁或類似掛鈎,固定彈力繩(帶)。

訓練:小肌肉也是重量訓練的一種,要遵循重量訓練的一些基本原則,像是訓練時間需間隔24~48小時。次數方面由於不是要練肌肥大,因襲多選擇肌耐力的15下為基準。

肩旋轉肌群

注意:由於小肌肉的鍛鍊具有「針對性」,因此除了手部動作外,其他地方在運動過程中都不能移動,不然效果會大打折扣。(夾毛巾是為了保持正確姿勢)

 

手腕附近肌群、(手肘)旋前肌群


注意:這兩個肌群都屬於平常較少鍛鍊的部分,所以剛開始鍛鍊時一定要選擇非常輕的重量或阻力在進行,並將小肌肉鍛鍊留至所有訓練的最後,避免小肌肉無力輔助你做其他訓練。

最後,祝你能趕快進化成棒球超級賽亞人!

Reference:

https://zh.wikipedia.org/zh/負重訓練

http://maxsportcenter.pixnet.net/blog/post/27864369

http://maxsportcenter.pixnet.net/blog/post/26435935

https://www.mr-sport.com.tw/sports/pitcher-small-muscle.html

https://www.mr-sport.com.tw/sports/baseballtraining/pitcher-weight-training.html

END


相關焦點

  • 健身不要盲目追求大重量,如何選擇槓鈴重量?
    力量訓練中,並非重量越大效果越好,如果選擇超出你自身能力能控制的重量做訓練,不僅會讓動作效果變差,訓練效率降低還會受傷。而且長期使用錯誤的姿勢進行訓練,讓你養成壞習慣,到時想改也改不過來。      每個人的力量程度不同,所以在配重標準上也不可能統一。
  • 死於神風特攻的甲子園棒球少年們
    原標題:在特攻前最後的業餘賽擊出全壘打 入選職棒兩場公式戰後應召入伍1945年3月初,日後成為特別攻擊隊員的飛行員們在佐賀縣的目達原訓練飛行場進行棒球對抗賽。雖然棒球在社會上被貶為「敵性運動」,隊員之間的業餘娛樂性質的棒球賽還是被允許的。
  • 為什麼棒球投手需要衝刺訓練的5個理由
    而「投擲棒球」是一個產生爆發力為主,再接續長時間休息的運動項目。它是每個人中樞神經密集、重複性的運作。我們希望藉由各種訓練將神經系統發展到最高水平,訓練速度使肌肉之間的協調、神經編碼*,最終發展成最有效益的肌肉─神經系統,使中樞神經成為功率輸出、肌力、反應能力和爆發力的最強發電機。
  • 自由重量?器械?如何去選擇訓練
    【導語】什麼自由重量自由重量訓練是相對於固定重量訓練來說的。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前者主要是啞鈴、槓鈴動作練習,後者是固定的複合器械動作,如史密斯機等等。還有一種說法,前者是練習的時候每組的練習強度自由控制,一般從大重量換到小重量(也有從小到大的),後者是設定一個固定重量,重複不停的達到力竭狀態的練習。
  • 力訓研究所新手指南(十)訓練重量
    不管是誰,如果對此一無所知,或者說出 「增肌增力主要是要XXX技術 XXX感受 XXX受力」,那麼此人在健身和訓練方面,一定是個外行,是個棒槌。 這也是考驗教練的簡單問題。可能,很多新手,或者喜歡看市面上網絡健身文章的人,會覺得很詫異:啊?我經常聽到XX選手XXX運動員XXX高手XXX教練說感受肌肉才是第一位啊。
  • 握力訓練——粗壯前臂,和實際訓練方法
    握力訓練不僅僅是讓你前臂變得粗壯,同時也是幫助你彌補硬拉,農夫行走等短板的必備訓練,握力的提升能讓訓練者更有信心地拉起更大重量。當我帶著我兩三個極其瘦弱的朋友開始力量訓練時,變得強壯成為了他們的主要目標,注意是強壯,而不是線條分明。我承認我有「投機取巧」,為了讓他們在視覺上看上去更強壯,我們在一起練了很多的前臂,斜方肌,頸部肌群,儘管我們也進行很多的深蹲,硬拉,臥推,和槓鈴划船。
  • 力量訓練,並非越重越好,如何選擇槓鈴重量?
    力量訓練中,並非重量越大效果越好,如果選擇超出你的自身能力控制的重量做訓練,不僅會讓你動作效果變差,訓練效率變低還會受傷。而且長期的錯誤姿勢進行訓練,會讓你養成壞習慣,到時候要改也難。如何選擇槓鈴重量?比如:一個訓練動作我用50斤舉了最多10次,那我的10rm就是50斤。
  • 自由重量訓練還是器械訓練你更喜歡哪個?
    關於自由重量和器械訓練,運動科學領域的科學們並沒有進行適時足夠的研究來調查這些問題。那麼我們說一說自由重量訓練和器械訓練的優勢和劣勢。7、可以配置額外的負重,來達到特殊的訓練目的,比如增加彈力帶和鐵鏈8、動作形式更靈活,有大量的動作變式9、對於脊柱穩定性大有裨益10、更適合訓練下肢的運動軌跡(如:蹲跳)11、更適合複雜、難度較高的訓練12、槓鈴訓練會產生更大的身體代謝反應13、相對於從器械訓練轉至自由重量訓練而言,從自由重量訓練轉至器械訓練更容易適應
  • 『棒球科技』這款虛擬模擬器讓你在家也能練習打棒球
    一直以來,EON Sports都致力於使用虛擬實境設備來改變原有的運動訓練方式。日前,一款全新的棒球智能模擬器問世,玩家可以通過這款虛擬模擬器來進行棒球訓練。目前,這款棒球智能模擬器正在2016年度的CES展會上展出。
  • 沒有功率計,如何使用心率表進行自行車科學訓練?
    但是,要如何善用心率信息是門學問,懂得將複雜的資訊化繁為簡成為知識,有助你從過去的悶頭黑練,進而跨入聰明的科學化訓練,達到事半功倍的訓練成果。心率訓練的應用是很廣泛的,鐵人三項、自行車、跑步,都可利用心率表來監控運動強度。
  • 棒球「孤兒」 ·逆襲人生
    這天訓練前,孫嶺峰發現虎子沒有把訓練服收好,還把責任推給其它的隊員,為此孫嶺峰很生氣,他語氣嚴肅地跟虎子指出:犯錯誤不應該逃避,第一時間找別人的過失,應該從自己的身上找問題,因為只有敢於擔當,才能避免重蹈覆轍。虎子聽著,把頭扭到一邊,泣不成聲。
  • 什麼是自由重量訓練?自由重量訓練的好處
    比起大多數的機械訓練方式,自由重量可說是成本效益最高的重量訓練方式:一、自由重量相對無須花費於昂貴的電子儀器或機械
  • 力量訓練需要戴腰帶嗎?如何選擇?
    本章節我們來就力量訓練中的專項腰帶進行學習腹腔核心肌肉猶如一個桶:膈肌為蓋子,盆底肌為底部,四周是我們的腹橫肌、腹內斜肌、腹直肌、腹外斜肌在力量訓練中有別於日常使用,腰帶可以在大重量情況下幫助腹壁增加壓力,預防大重量帶來的急性拉傷,增加在極限狀態下的動作容錯率我們可以選擇性的,根據自己情況選擇是否對於腰帶進行建議,我建議你確保在以下三種情況下佩戴腰帶
  • 健身基礎知識:自由重量訓練和固定器械訓練
    力量訓練的兩種分類  重量訓練主要分為器械訓練(Machine Exercises)及自由重量訓練(Free Weights Exercises)兩大類。動員穩定肌群。在使用自由重量時,你的身體負責構建和支持每個練習的活動度,使得身體的穩定肌群參與運動,而在使用固定器械時這些穩定肌群常常得不到動員。用途廣泛。利用自由重量可以很好地完成既定的全身訓練計劃,可以進行多種多樣的練習來訓練身體不同部位。自由重量是高級訓練者的選擇。一般健美運動員都是大部分利用自由重量訓練
  • 【太空計劃】關於訓練重量的選擇(RM)
    最好是在同伴的保護下進行,直接進行1RM的測試,只能完成一次動作的最大重量就是你的1RM。測試的方法和跳高比賽的規則類似,可以先預估一個你能完成一次的重量,在充分熱身後直接開始測試。如果這個重量成功完成一次,那麼休息一到兩分鐘,等調整好後加一點重量再嘗試,直到一個重量連續三次都失敗,那就是這個重量之前的重量就是你的最大重量,也可以寫成100%1RM。第二中方法是倒推法。
  • 啞鈴健身,如何選重量?!
    ,也不要羨慕別人,大重量訓練需謹慎,不要逞強或參考大神的重量。2、循序漸進原則訓練不可能永遠使用相同的重量,由新手到老手,力量慢慢的增加訓練重量也應循序漸進地相應增加。3、高強度原則在增肌訓練中,訓練強度越高給肌肉的刺激越大,相應的健身效果越好。4、可持續性原則每次訓練的重量要選擇合適,雖然重量越重會一定程度提高訓練強度,但過大的重量會增加受傷的風險。
  • ACE專欄|將反應訓練納入訓練計劃中
    換句話說,它可以:1.在支撐基礎之上保持或者恢復你的重心,為控制或準備下一個動作,或者停止一個動作實現姿勢平衡。2.決定相關肌肉與其他參與肌群相互協調募集的比例,同時為流暢且協調的動作提供必要的力量。3.同時確保更深層的、更複雜的肌肉為必不可少的關節穩定性提供所必須的力量產出與安全。這些運動反應不斷地被感覺系統接收;運動系統使用這些持續的更新信息去調整或產生動作和穩定性。
  • 【硬派健身】健身訓練中,速度不同如何影響效果?
    我將用此作為下一步優化內容的支出……啊,首先套用知乎的一句話。兩者的力量增長沒有顯著的差異。但對比離心收縮時間長的組,向心收縮速度慢(舉起來時候慢)的組,肌纖維發生的適應性變化和激素變化更顯著②。對肌肉維度的增長更有利! 順帶說:健美健身塑形訓練不光是塑形長塊兒,健美訓練者對比普通舉重選手,無氧耐力和重量抗疲勞能力更強。比如讓健身者做80%最大負重的臥推,他可能能做12個。
  • 女生背肌如何訓練,健美女模Jessie背部線條塑形計劃
    如果說有人能夠在背部訓練後依舊可以進行其他部位的訓練,我相信你一定沒有將背部訓練徹底。2.訓練強度在初期,可能增加訓練的動作和訓練的組數而也可以獲得一定的進步。但最顯著的進步速率是當我學到如何使自己進入高強度訓練的精神狀態。
  • 鍛練爆發力要如何選擇重量呢?
    鍛練爆發力要如何選擇重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