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紙堆裡的11780型「伊萬.塔拉瓦」兩棲攻擊艦

2021-02-23 HSH發燒友網

上世紀80年代,冷戰高峰期,美蘇爭霸的海戰場上,幾乎是你有我跟進,你無我領先的態勢。蘇聯紅海軍艦艇裝備建設全面盯緊美帝海軍,尤其是大型戰艦一對一列裝、抗衡!

美國海軍從1976年開始列裝「塔拉瓦」級通用兩棲攻擊艦,接近4萬噸級排水量的全通甲板型大艦,可以搭載大量艦載直升機、垂直/短距起降戰機,此外為實施傳統兩棲灘頭登陸突擊作戰,還設有一座塢艙,可以攜帶數艘通用登陸艇或氣墊登陸艇。整體而言該艦完全可以遂行直升機攻擊艦、兩棲船塢登陸艦、兩棲指揮艦等各艦種任務,是一種高效、高作戰能力的大型兩棲戰艦艇,理念先進、裝備齊全、威力強大。

進入1980年代後,前蘇聯著名的大型載機艦、大型登陸艦專業設計局涅瓦設計局,奉命對標美國海軍「塔拉瓦」級通用兩棲攻擊艦,展開型號為11780的蘇聯版通用兩棲攻擊艦設計。有趣的是,當時該型設計方案也立刻獲得了「伊萬.塔拉瓦」的綽號諢名。當時的蘇聯海軍總司令、蘇聯海軍元帥戈爾什科夫要求該型艦能夠擔綱主導紅海軍未來的兩棲作戰編隊,配有平直飛行甲板、右側設艦島、艉部設塢艙的總體布局。全艦飛行甲板佔據約4/5艦長,除了艦艏部的一些錨泊設備外,剩餘長度皆可用於飛行作業。在左舷半區從前往後一共設有6處垂直起降點,而幾乎等於1/3艦長的艦島偏於右舷側,上頭布置了主要的武器和電子裝備。

至於最最主要的兩棲輸送能力方面,11780型「伊萬.塔拉瓦」級的塢艙內設計可容納4艘24.5米級的1176型登陸艇;也可以換裝裝載2艘1206型小型氣墊登陸艇,用於執行從母艦到岸灘登陸場的兩棲突擊輸送任務。11780型艦還可以裝載70臺技術裝備、或40輛主戰坦克外加15輛裝甲人員輸送車,最大的登陸病員裝載量為1000人,應該說其裝載能力還是非常強大的。

11780型通用兩棲攻擊艦擬搭載的1176型登陸艇,滿載排水量107.3噸

11780型的航空運用能力方面就比較有趣了,原始設定的兩棲登陸航空能力是以12架卡-29型艦載突擊/運輸直升機為主力的航空兵團為核心。安好每架卡-29最多搭載16名全副武裝登陸兵計算,每一波次空中突擊可以投送近200人的兵力。大家知道除了運人之外,卡-29型直升機還可以在機身兩側短翼掛架上掛載各種火力支援武器,諸如反坦克飛彈、80毫米火箭彈、機槍吊艙等。如前文所述,11780型全艦設有6個垂直起降點,每一波次空中突擊行動只需要將全部12架艦載直升機分兩批放飛即可,效率還是挺高的。

方案模型上一水的卡-29艦載突擊/運輸直升機

1980年代的蘇聯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元帥在審查11780型艦設計方案過程中提議,為了在平時提高大型軍艦的利用率,希望涅瓦設計局考慮將該艦稍加改進以便執行反潛作戰任務。為此改進設計後的「伊萬.塔拉瓦」級艦還有一種反潛作戰編組,即將12架卡-29換成25架卡-27型艦載反潛直升機。另外元帥還要求設計一種變型艦,在艦艏設置滑躍起飛甲板,那樣的話11780型艦就可以搭載6-8架米格-29K型艦載戰鬥機,完全可以勝任有限的海上防空掩護作戰任務了。由此可見,11780型確實是一款名副其實的通用型兩棲攻擊艦,雖然相比老美的「塔拉瓦」噸位偏小些,但作戰運用反倒更加靈活。

其實11780型艦設計中,最最值得回顧的是其主動力配置方案,前後搞過兩個不同的版本:高功率版本採用蒸汽輪機方案,4臺KNG-4型艦用鍋爐為主構成兩套GTZA-74蒸汽輪機主推進系統,再搭配輔機等,全套動力系統最高輸出功率達到了驚人的18萬匹馬力,足以使11780型艦獲得30節的最高航速。這樣的高功率不僅便於航空運用,也非常適合於高速追擊並殲滅敵方水下目標的反潛作戰運用。

而另外一個低功率版本則採用了艦用燃氣輪機方案,2臺GGTA M-36燃氣輪機主機,單臺最高可持續輸出4.5萬匹馬力,這一版本的11780型艦最高航速為23節,算是達到正常水平的兩棲作戰艦艇航速指標。

最終,躺在繪圖板上的11780型艦方案一直沒有等到自己的機會,由於艦體平臺龐大,當時的蘇聯唯有烏克蘭加盟共和國尼古拉耶夫的第444黑海造船廠巨型船臺可以承擔建造任務。不過上世紀80年代該廠連續不斷承擔1143系列「載機巡洋艦」的總裝任務,完全無暇顧及這樣一個次級型號的建造。隨著蘇聯解體,在勉強建造完後來成為我海軍遼寧艦的1143.6重型載機巡洋艦艦體之後,黑海造船廠的巨型船臺再無機會迎來11780型的分段,一代兩棲巨艦就這樣埋入了故紙堆裡。

進入新世紀之後,隨著俄羅斯從紛亂中漸漸甦醒,重建遠洋海軍的夢想再度浮出水面。在2003年的第一屆聖彼得堡國際海軍沙龍上,涅瓦設計局就把11780型的方案模型拿出來展示,意圖告知全世界俄羅斯海軍對未來的雄心與壯志。後來幾經波折,俄羅斯與法國籤訂了建造兩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合同,再後來所發生的故事大家已經很熟悉了,折騰了多年結果還是一場空!「伊萬.塔拉瓦」生不逢時,兩度錯失從圖紙走上船臺的機會,實在讓人扼腕。不過我們相信,涅瓦設計局正是有了當年11780型的設計經驗和基礎,現在才可以順利地描畫出一型又一型的新一代大型兩棲戰艦,供俄羅斯海軍今後挑選列裝。

性能數據:

設計標準排水量2.5萬噸,滿載排水量約3萬噸;

設計最大艦長196米,設計水線長180米;

飛行甲板最大寬度35米,水線最大寬度25米;

吃水約8米;

主機最大功率18萬馬力,最高航速30節;

續航力18節時可達8000海裡;

主要武備包括:

1座雙管AK-130型艦炮

6個單元「匕首」垂直發射艦空飛彈武器系統(48發9M330型待發飛彈)

2座「卡什坦」彈炮結合近防武器系統等

【轉載請註明本文出處】

如對我們的推送文章感興趣,請長按下方的二維碼添加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紅色故紙堆:923型遠洋掃雷母艦(上)
    今天我們來翻一翻「故紙堆」,聊一聊當年紅海軍幾乎就要列裝的一型遠洋水雷戰艦--923型遠洋掃雷母艦(代號「手雷」)。後期的923型設計方案模型之一最初在1960年代,前蘇聯海軍提出需要一型能夠在遠海大洋遂行水雷戰的專用艦艇,她們可以組成小型編隊率先前出,為後續的紅海軍遠海作戰編隊清掃出安全的航道和任務海區。
  • 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當代立體化登陸作戰的開山鼻祖
    60年代服役的 硫磺島級兩棲攻擊艦於是,新的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便橫空出世。近從命名來看,就知道美軍對其賦予的期待。發生在40年代的塔拉瓦戰役,是美軍兩棲作戰史上的最慘痛教訓。在此之前,他們還對類似任務抱有很多天真浪漫的臆想。在此之後,相關的操作規範與戰術條例便修訂出來,成為「跳島戰術」的執行力關鍵。從某種程度而言,70年代的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也肩負著地位相似的使命。
  • 盤點075型兩棲攻擊艦
    除了裝備有登陸氣墊船、兩棲坦克、坦克登陸艦、船塢登陸艦等這些裝備之外。還缺乏一款登陸沿岸縱深打擊和兵力投射的艦船——兩棲攻擊艦。如今美國已裝備多種兩棲攻擊艦,美國級、黃蜂級和塔拉瓦級,日本也有出雲級、法國也裝備有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等。在兩棲攻擊艦建造方面我們起步較晚,一直在摸索中前進。
  • 簡析美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曾擁有一項世界紀錄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黃蜂級是在塔拉瓦級的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一級兩棲攻擊艦,相比於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黃蜂級能搭載更先進的飛機和登陸設備。在美利堅級出現之前,黃蜂級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兩棲攻擊艦。黃蜂級以塔拉瓦級為基礎進行了修改。
  • 細說前沿部署日本的美國海軍最強兩棲攻擊艦:美國號(LHA-6)兩棲突擊艦
    2019年12月6日上午7時40分,美國號兩棲突擊艦攜同紐奧良號登陸運輸艦經過長途跋涉正式抵達美國海軍駐日本佐世保艦隊基地母港部署。根據綜合設計,美國級美國號兩棲突擊艦的綜合作戰能力要遠遠超過黃蜂級兩棲艦,這是美國海軍最新型的兩棲攻擊艦,其前沿部署日本的戰略目的不言自明,那就是針對近年來暴髮式強軍的中俄兩軍。
  • 中國第三艘075兩棲攻擊艦下水,令人振奮的還不止這些!
    、也意味著中國海軍「十三五」造艦計劃基本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更意味著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搶在年關前」達成了這麼一個重點產品的建造節點,可以安心回家過年了。,舾裝和試航又花了2年多,到2014年10月才正式加入美國海軍;而二號艦「的黎波裡」號拖的時間更長,2014年1月開工、2017年5月才建成下水開始舾裝,去年年中的7月15日正式服役,從下水到服役足足花了三年時間。
  • 聊聊075型兩棲攻擊艦
    075型兩棲攻擊艦是超過36000噸的排水量,主動力為9000千瓦16PC2-6B柴油發動機機組,擁有四座近防武器系統
  • 美展示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馬金島」號強大攻擊力,這國狂喊我要!
    美國攻擊力強大的「馬金島」號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作為美國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第八艘——馬金島號,由美國英格爾斯造船廠於2006年建成下水,海試後於2009點10月24日正式服役,母港是美國海軍聖地牙哥海軍基地。至此「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全部8艘都已經建造完畢。
  • 075型兩棲攻擊艦可媲美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卻存在一致命缺陷
    兩棲攻擊艦是除了航母之外最大的水面艦體,不僅可以搭載艦載機,還可以同時完成多項任務,對未來中國建造深海強國邁出了重要的一步!075型兩棲攻擊艦如果已經開建,那麼不出意外的話,2019年就可以下水,2020年肯定會正式服役。
  • 世界十大兩棲攻擊艦:中國075型排名喜人,日本卻是掛羊頭賣狗肉
    那麼世界上有多少種兩棲攻擊艦呢?十大兩棲攻擊艦是哪幾艘,中國的075型兩棲攻擊艦排第幾呢?聽筆者細細道來!兩棲攻擊艦顧名思義是用於兩棲作戰的艦艇,能夠搭載各種直升機或垂直起降戰鬥機,運輸坦克、裝甲車和登陸部隊,通過機械化登陸艇、氣墊登陸艇以及直升機來轉運登陸部隊。
  • 075型兩棲攻擊艦戰力到底如何?
    075兩棲攻擊艦作為我國首代兩棲攻擊艦,它的戰力如何?
  •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建造背景是什麼?答案揭曉:一切為超地平線
    其時美軍的塔拉瓦級雖然排水量和尺寸都與後來的黃蜂級相當,但因為設計緣故,無法使用LCAC氣墊登陸艇,其艦載機的搭載能力也不足以滿足美軍的需要。而入役時間最晚也是在1980年的塔拉瓦級,是不可能為了這兩者的使用而事先在設計上就進行優化的。因此塔拉瓦級的登陸船隻還是只能局限於的登陸艇,而艦載機也以直升機為主,在後期勉強能夠搭載6架海鷂II而已。為此,新型號的兩棲攻擊艦勢在必行。
  • 中國海軍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下水!與美國的兩攻有多大差別?
    該艦是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型兩棲攻擊艦,具有較強的兩棲作戰和執行多樣化任務能力。下一步,該艦將按計劃開展設備調試、系泊航行試驗等工作。上個月曝光的圖,這個速度也太快了在大概情況都逐漸明朗的情況下,我們今天就專門來談一談中國將會如何使用這艘「兩攻」,是更像法國還是更像美國?
  • 075兩棲攻擊艦的定位是什麼?未來能不能作為輕型航母來用?
    作為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可搭載兩棲裝甲車、多型直升機、氣墊艇及坦克裝甲車,可以完成兩棲作戰,人道主義救援,海上巡邏等多種作戰任務。就在6月22日,央視放出了一段075的採訪視頻,近距離地體現了075的方方面面。在慶賀中國海軍終於有了一型大型兩棲攻擊艦的同時,我們不禁要問,075在中國海軍中的地位如何?與美國的兩棲攻擊艦相比,誰好誰壞?未來能不能作為輕型航母來用?
  • 俄羅斯將造兩棲攻擊艦,比法國航母大,多虧印度培養團隊還給外匯
    唯一的航母庫茲涅佐夫號也因為一直維修不好,趴在造船廠裡面積灰。但是俄羅斯被稱為戰鬥民族,普京更是以鐵腕手段治國。面對美國來自海上的頻繁挑釁,俄羅斯準備給予回擊。根據媒體報導,最近俄羅斯正在建造23900型兩棲攻擊艦,排水量達到了46000噸,能與戴高樂號媲美。說到俄羅斯的造船技術,那真的就是一把辛酸淚。在前蘇聯時期,蘇聯的造船能力那可是與美國相比肩的。
  • 俄羅斯造不出兩棲攻擊艦上的氣墊船?AK47的老東家,正在努力
    圖片:俄文字母Х相當於英語裡的Kh作為俄羅斯「 2013-2030年海上領域開發的造船和技術開發」國家計劃的一部分,Khaska-10在2018年1月由雷賓斯克造船廠開始設計,它定位於軍民兩用的氣墊船,由於俄羅斯現在的兩艘國產兩棲攻擊艦剛剛在克裡米亞刻赤市的「海灣」造船廠開工建造,其也有希望成為它們標配的氣墊船。
  • 075型兩棲攻擊艦艦艏前甲板厚重 未來垂降戰機或上艦
    從網絡上流露出的清晰圖片來看,這艘巨大的戰艦,艦艏既非一般兩棲攻擊艦的尖頭型,也非法國西北風級的那種長麵包造型,而是類似美海軍最新兩棲攻擊艦美國級包括先前大黃蜂級的那種方方正正的艦艏外型。  075型兩棲攻擊艦,直通的甲板,不但寬大,而且長直,艦身側舷外飄十分誇張,線條非常優美,造型也極為美觀,漂亮的艦艇,一般都具備較強的戰鬥力。
  • 兩棲攻擊艦是幹什麼的?
    075大型兩棲攻擊艦在上海舉行下水儀式  9時20分許,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始,軍地領導共同為兩棲攻擊艦首艦下水剪彩。剪彩後,香檳酒瓶在艦左舷舷臺自動敲碎,艦艏彩球打開,飛行甲板噴射出的彩帶隨風飄舞,現場船舶鳴笛。與此同時,塢門注水口開啟,向船塢內注水。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該艦是中國自行研製的首型兩棲攻擊艦,具有較強的兩棲作戰和執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該艦是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型兩棲攻擊艦,具有較強的兩棲作戰和執行多樣化任務能力。下一步,該艦將按計劃開展設備調試、系泊航行試驗等工作。
  • 燈火通明,075型攻擊艦即將入列,中國兩棲戰力爆棚!
    075型兩棲攻擊艦是中國人民海軍成立近數十年來,第一款兩棲攻擊艦。不是中國沒有建造兩棲攻擊艦的能力,而是缺乏先進的艦載直升機。
  • 075型兩棲攻擊艦最新照,艦首一細節令人興奮,或在本周下水?
    075型後,這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就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而通過075型兩棲攻擊艦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國的網友們發現075型兩棲攻擊艦的建造可謂是速度驚人,並且還有更勁爆的消息傳來。  9月23日,來自滬東船廠的最新照片,075型兩棲攻擊艦再度引起了關注,人們發現075型兩棲攻擊艦的最新照片中有一個小細節,在艦首處掛著一個大大的紅燈籠,而這一細節也令人興奮,因為這極有可能是為075型兩棲攻擊艦的下一步大動作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