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成為軍區司令後第一次回鄉,見到母親不敢相認,後下跪磕頭

2021-03-02 落雲書館免費

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許世友當上第一次司令回到故鄉後所發生的一系列事情。

1952年,已經成為山東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將軍第一次回鄉探親,這次回鄉明顯有一種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感覺。當時,新縣縣城到許世友的老家沒有通汽車,在車子抵達縣城後,許世友一行人就只能騎著馬回老家了。在騎馬的路上,許世友想了很多,他想到了自己的老娘,想到了自己當年離開家參軍鬧革命的場景——多少年不見了,老娘還好嗎?想到這裡,許世友巴不得飛到家裡,看望一下多少年未見的親娘。

許世友騎馬騎了四個多小時,當他的戰馬走下山坡的時候,老家村子已經近在眼前。從遠處望去,許世友的老母親白髮蒼蒼,搭著涼棚在村口望著從遠方到來的客人。此刻,老母親一定想不到——多年未見的兒子會突然出現在她的面前。

很快,兩人相遇了。面對眼前這位看起來有些熟悉的老人,母子之間一時間不敢相認,許世友心裡在想,她就是自己的母親嗎?然而,眼尖的老太太首先發問:"你是不是有德娃?"有德是許世友的小名。看到眼前這個老太太這麼問,許世友當即恍然大悟——這就是自己的母親。許世友當場喊了"娘娘",隨即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頭。就這樣,母子兩人在一起抱頭痛哭!

看到眼前的母親,此時的許世友感慨萬千,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盡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用實際行動向母親盡了孝心。俗話說,忠孝不能兩全。而許世友用實際行動做到了——忠孝在某些時候是可以兩全的。要知道,許世友在很小的時候就離開家鄉進入少林寺練功夫,隨後,他又懷揣著夢想參加了紅軍。在隨後的戰爭年代裡,許世友的職位越來越高,其先後擔任八路軍副旅長、解放軍縱隊司令,山東軍區司令等職務,從一個無名小兵成長為共和國戰功赫赫的開國上將!對國家,對人民,他是合格的共和國軍人,他所做的一切問心無愧。

然而,在指揮部隊打仗的同時,許世友一刻都沒有忘記自己的親娘。他多麼希望有機會能回到老家看看老娘!終於,等到新中國成立後的1952年,許世友以山東軍區司令的身份回到老家。其激動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看到自己的兒子為了革命奉獻這麼多,如今功成名就,許世友的老母親也是打心眼裡高興。

的確,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成大才!許世友的母親如此,今天的母親亦如此。許世友回老家探望母親的事情告訴我們,忙事業的同時,抽時間回去多看看爸媽吧,爸媽不圖我們做出什麼大貢獻,只求有人能在身邊多陪他們說說話。當然,我們自己也要在事業和工作上幹出成績,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讓老人的以最優秀的我們為榮,讓我們以最優秀的我們為傲!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許世友去世後突現兩個異象,醫學至今都無法解釋,不愧是奇人
    許世友將軍一生參加了無數次抗日戰爭中的各種戰役,為祖國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來,許世友將軍以傑出的戰績授予將軍,並被任命為南京軍區司令。在許世友打仗期間,他就經常說:「他死後不要火化,要和他的母親葬在一起。」
  • 山東軍區此人盜走許世友的龍爪虎頭鉤,結果也成了大英雄!
    他是山東軍區和膠東軍區的一等戰鬥英雄;他犧牲後,膠東軍民專門編了一個頌歌《戰鬥英雄任常倫》,來永遠紀念這位戰鬥英雄。任常倫成為大英雄,除了作戰勇敢外,據說還與他盜取了許世友的一件寶物——龍爪虎頭鉤有關。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一次,任常倫所在的排請來了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專門講如何打鬼子。由此,任常倫認識了許司令。
  • 許世友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期間,參謀長換了5位,他們都是何軍銜?
    因為其貢獻,1955年,張才千被授予中將軍銜,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中將。同年,成為南京軍區首位軍事參謀長,許世友不在的時候,就是由張才千主持大局。為了抗擊國民黨的圍剿,紅軍不得不踏上長徵的路線之中。然而,紅軍的主力撤離後,林維先留了下來,在紅二十八軍中開展了艱苦卓絕的三年遊擊戰。後來,因為其在遊擊戰中的出色表現,成功了牽制了敵人的力量,極大的減少了紅軍主力的壓力,主席稱林維先為「遊擊專家」。因為其出色表現,1955林維先被授予中將軍銜,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中將。並在1961年擔任南京軍區的副總司令兼參謀長。
  • 從八大軍區司令對調,看那位前輩
    第一部分:1973年12月22日,根據導師的提議,對當時十一軍區中的八個軍區司令員進行了調動:北京軍區司令員李德生與瀋陽軍區司令員陳錫聯對調,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志與武漢軍區司令員曾思玉對調,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與廣州軍區司令員丁盛對調
  • 氣的許世友臺下摔杯子 !
    許世友將軍不僅打仗很厲害,而且脾氣特別大,別說一般的人他不服氣,起初就連主席他都敢頂撞,許世友因此成為了軍中幾乎無人敢惹得角色。
  • 唯一在世中國「飛虎」閱兵後回鄉:生為中國人,死為中華魂
    國家蒙受災難,陳炳靖毅然選擇進入從軍報國,並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筧橋空軍官校,成為第十二期學生。1942年初, 22歲的他隻身赴美,到美國亞裡桑納州空軍飛行學院深造。回國後,陳炳靖被編入美14航空隊75中隊,成為叱吒風雲、令日寇聞風喪膽的「飛虎隊」一名準尉飛行員。  陳炳靖回憶說,回國後他被安排駕駛轟炸機執行任務。1943年夏,那時他剛回國不久。
  • 六十年代後的軍區體制
    ——人民解放軍大軍區體制歷史回顧(五)陳 輝文革時期兩次微型調整六十年代,進行了兩次微型調整:1967年5月,將內蒙古軍區調整為省軍區,歸屬北京軍區領導;1969年12月,將西藏軍區調整為省軍區,歸屬成都軍區領導。此外,1979年5月,將新疆軍區改稱為烏魯木齊軍區。
  • 海軍司令談西沙海戰:蔣介石沒支援,只是不敢幹涉
    再一個,魚雷艇回不來榆林,但可以去永興,他們到了,我們的油船也能到永興島了,所以油的問題完全可以解決。我給陳、蘇、葉帥報告,他們都同意了。於是,17日(海戰當天),我就給榆林基地司令打電話,讓他們做好準備,1個半小時,我們的快艇隊就準備好了。海戰當天晚上派去6艘快艇,後面還有5艘快艇。2小時後,快艇已經開出80海裡的時候,被廣州軍區司令許世友叫回去了。
  • 鄧政委落魄,尤太忠買5條煙看望,鄧問:你還敢來啊?
    由於父親早逝,母親做針線活累壞了眼睛,尤太忠很小就幫地主放牛,討口飯吃。12歲那年,因為不小心把牛弄丟了,尤太忠不敢回村,偷偷跑到附近村子的紅軍駐地。炊事班的宋班長在門口看到了他,就把他領進屋,還給他盛了一大碗米飯。尤太忠體會到這支隊伍的好,想加入紅軍。老宋班長跟連長極力爭取,把他留下當了「小火頭軍」。
  • 江上的母親
    這是一篇縈懷於心而又一直不敢動筆的文章,是心中繃得太緊以至於怕輕輕一撫就砉然斷裂的弦絲,卻又恍若巨石在喉,耿耿於無數個不眠之夜,在黑暗中撕心裂肺,似乎只須默默一念,便足以砸碎我寄命塵世這一點點虛妄的自足。  又是江南飛霜的時節了,秋水生涼,寒氣漸沉。
  • 王近山手下三劍客有多牛,合在一起,當過六大軍區首長
    建國後,王近山雖然成就不大,可是他帶出的三劍客,後來卻都成為國之柱石,中流砥柱。他們都成為大軍區的首長,驚人的是,他們三位加在一起,居然當過六個大軍區的首長,就此而論,完全可以與開國上將中的「三楊」相媲美了。那麼,王近山手下的三劍客都是誰呢?
  • 中越戰爭前許世友命兒子打造棺材,稱戰死就用
    廣州補文許世友調到廣州後,按照毛澤東的指示,開始靜下心來閱讀《紅樓夢》、《天體運行論》(在南京軍區時,毛澤東曾託他給紫金山天文臺捎過一冊合譯本的書,包括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等,並囑咐許世友:「你也要認真看一看這類自然科學書籍」)以及《漢書·周勃傳》。當時,毛澤東給他帶了30本《天體運行論》,他發給了軍區常委,還發給身邊的工作人員人手一本。
  • 安徽夫婦棄子,19年後找回卻不相認:隱情曝光後,網友炸了
    他聽完後,張大嘴巴「啊」了一聲,給爸爸豎起大拇指。 他可能不知道,這場風波對韓家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他只知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不開心了。 爺爺想讓他留在這裡,不要走。 他到車間轉一圈後就表示不幹,然後走了。 韓平軍無奈地說道:「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的。」 在此之前,全家的生計,就靠韓平軍和兒子幹苦力活。 每月收入大約1萬元,養活全家人。 如今,韓全新的心思早就飛走了。
  • 合在一起,當過六個大軍區首長
    建國後,王近山雖然成就不大,可是他帶出的三劍客,後來卻都成為國之柱石,中流砥柱。他們都成為大軍區的首長,驚人的是,他們三位加在一起,居然當過六個大軍區的首長,就此而論,完全可以與開國上將中的「三楊」相媲美了。那麼,王近山手下的三劍客都是誰呢?
  • 南京軍區6位副司令員先後升為大軍區司令員,有5位輔佐過許世友
    而很多司令員在成為正職之前,多少從副職提拔上去的,大家知道哪一個軍區走出來的大軍區司令員最多嗎?這個軍區就是南京軍區。看看都是哪些人轉為了司令員。葉飛,在解放時期,一直是陳毅麾下的戰將,他擔任過縱隊司令員,兵團司令員。解放後,他擔任了新成立的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福建省軍區司令員。
  • 李顯斌駕機叛逃,到臺灣後窮困潦倒,26年後回鄉探親被判15年
    聽說在老家山東的母親病重,決定不遠萬裡回國探親,辦理了相當複雜的證件後,李顯斌的飛機從加拿大起飛,經過香港轉機回到山東。也就是說,在別人看來註定不會成材的李顯斌不但當了兵,還成了飛行員,在那個時代,能夠成為飛行員,開著飛機在天上飛,絕對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村裡的人都說李顯斌是窮鄉僻壤裡飛上天的「金鳳凰」。穿上軍裝後的李顯斌格外神氣,但是從小嬌生慣養的他,壓根就適應不了部隊的生活,每天的生活除了學習就是訓練,這可把李顯斌給累壞了,要不是嫌跑回村子裡丟人,早就做了逃兵。
  • 南京軍區十任司令,不是上將就是中將,唯有他只是個少將
    但是,軍銜與軍職之間還是存在對應關係的,比如,大軍區正職通常對應中將-上將軍銜,大軍區副職和政委的軍銜通常為少將-中將。  凡事皆有例外,南京軍區就曾有過一位「低銜高職」的少將司令員,他就是開國少將丁盛將軍,全軍僅此一例,別無他人。
  • 【新縣名人】許世友魂歸大別山,出現神秘事件?乍一聽神奇,科學分析不難解釋
    許世友接見部隊1979年10月22日,許世友將軍給長子許光寫了一封家書,並匯寄了50元錢。信中說,我死後:"埋在父母身邊,活著精忠報國,死後要孝敬父母。"誰也沒有料到,過了6年後,這封家書竟成了一封遺書。
  • 海軍司令回憶西沙海戰:哪是開炮那麼簡單!
    再一個,魚雷艇回不來榆林,但可以去永興,他們到了,我們的油船也能到永興島了,所以油的問題完全可以解決。我給陳、蘇、葉帥報告,他們都同意了。於是,17日(海戰當天),我就給榆林基地司令打電話,讓他們做好準備,1個半小時,我們的快艇隊就準備好了。海戰當天晚上派去6艘快艇,後面還有5艘快艇。2小時後,快艇已經開出80海裡的時候,被廣州軍區司令許世友叫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