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遠航訪巴必要可行

2021-02-14 今天熱點追蹤

據環球網2月5日報導,巴基斯坦主導的「阿曼-2021」 聯合軍演,將於2月21日在巴基斯坦南部的阿拉伯海上正式開始。在軍演開幕前夕,巴基斯坦海軍參謀長M·阿姆賈德·汗·尼亞齊上將接受《環球時報》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歡迎包括中國航母在內的艦艇編隊訪問巴基斯坦,中國海軍現在擁有兩艘航空母艦,巴方樂意與其進行演習。

巴方的表態讓人們不禁聯想——中國的遼寧艦或山東艦是否會抵達巴基斯坦友好訪問?

中國航母有必要遠航和出國訪問嗎?當然很有必要。

一是增強國家海上安全屏障的需要。中國奉行「積極防禦」國防政策,但面對對手咄咄逼人的先發制人軍事戰略,一個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已經不可能再採取誘敵深入的防禦策略。必須利用海洋作為安全屏障,將防禦縱深推向遠海,才能確保國家主權權益安全,最大程度減少己方生命、財產損失。同時,遠海的軍事存在,還有利於對試圖對中國發起軍事行動的戰爭策源地構成一定威懾能力。維護國家統一,也需要在遠海方向上有一定的區域拒止能力。

二是維護海洋權益的需要。按照有關國際海洋法規,應該劃歸中國管轄的海洋面積有300多萬平方公裡,但在南海、東海和黃海方向,我國與他國都存在島礁主權及海洋劃界問題矛盾。特別是在南海方向,存在島礁被侵佔、海域被瓜分、資源被掠奪、安全被挑釁的情況。沒有遠海力量的存在,難以維護海洋權益。

三是維護國家海外發展利益的需要。一要保護貿易發展利益。中國現在不但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還是世界上第一貿易大國、第一大出口國,保衛貿易通道安全,已經成為航母的重要任務之一。二要保護境外投資利益。2019年前,中國連續多年對外投資額在1700億美元以上,中國在海外的資產總規模超過6萬多億美元,境外中資企業達到4.3萬家,租賃、承包經營的港口達50個以上,國家需要對境外資產提供安全保護。三要保護境外中國公民人身安全利益。中國在166個建交國設有157個大使館、60多個(總)領事館,常年在境外的勞務工作人員近百萬,新冠疫情前中國每年出國的留學生有60-70萬之多,每年出國旅遊人數超過上億人次,海外還有將近6000萬左右的華人華僑。他們的安全也需要祖國的關心和幫助。

四是維護東西戰略平衡的需要。長期以來,中國的主要防禦重點是東南方向,海上防衛主要側重東南方向的近海。但美國推行「印太戰略」後,西南方向安全威脅逐漸加大,西南方向的防禦地位在逐步上升,形勢的發展,已經需要在這一方向存在適當海上戰略能力。只有在東南和西南兩個海上戰略方向形成防衛體系,才能構成國家安全的東西戰略平衡能力。

四是開展非戰爭軍事行動的需要。航母既是一個作戰平臺,也可以當作一個機場、一個電站、一所醫院,是一個開展國際人道主義救援、搶險救災、反恐怖、促進國家間友好合作等非戰爭軍事行動的重要平臺。作為一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理應對世界的和平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至於可行性,從現實來看,遼寧號和山東號航母已經具備遠海行動能力。2019年6月,遼寧艦即進行過長達十多天、航程6000多海裡的遠航訓練。說明從訓練水平、技術支撐和後勤保障等方面來看,中國航母航行到巴基斯坦進行訪問,是沒有問題的。

中國航母駛達印度洋,印度肯定會給予特別的警惕,因為印度往往認為這是他們的傳統勢力範圍。但是,印度已經加入了美國主導、主要針對中國的「印太戰略」,還每年到東海、南海參加美日澳等國組織的針對中國的軍事演習,中國為什麼不能派出航母到巴基斯坦進行正常的友好訪問?再說,中國軍艦訪巴已經形成慣例,航母去訪問,只是噸位大一點而已。印度對中國航母訪巴可能不悅,但沒有理由反對,即使反對也無濟於事。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中國航母遠航訪巴是必要、可行的,期待中國航母遠航訪巴早日成行。

相關焦點

  • 巴海軍歡迎中國航母到訪 — 這個態度很重要,預示著一個新方向
    採訪中,M-阿姆賈德-漢-尼亞奇上將肯定了中國海軍在印度洋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為維護印度洋海上安全環境建設所做出的重大貢獻。特別回應了外媒炒作的「中國考慮在巴基斯坦建立海軍基地」的熱點話題,表示深入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建設,巴海軍將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確保巴基斯坦面向海上通道的安全。
  • 印度洋又不是印度的,中國航母憑什麼不能去?
    這一次遠航,「遼寧」號航程超過了6000公裡!這都是實實在在的航母編隊遠航訓練的經驗!在遠洋中闖蕩的經驗多了,去了陌生的遠洋,也就能得心應手!可以說,中國航母的「帶刀護衛」們擁有著更豐富的遠航經驗,陪著航母去印度洋長期部署完全沒有問題,說不定還能給航母上的官兵傳授點經驗。
  • 印度航母起火背後真相,看巴鐵軍艦為何沒來華閱兵就明白了
    「維克拉瑪蒂亞」號又起火了,巴基斯坦作為中國的鐵哥們,為何這次沒派軍艦來華閱兵呢?巴海軍主力艦還是從中國購買的4艘F-22P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3100噸。所以,當得知中國將舉行海軍成立70周年閱兵活動時,媒體報導稱巴基斯坦第一時間確認要派軍艦來。但印度海軍精銳在阿拉伯海北部演習,巴海軍出海口已被堵死,再加上印度不按常理出牌,局勢一直處於緊繃狀態。所以,最終巴海軍沒有派軍艦來華參加閱兵。
  • 外媒:吳勝利上將與中國海軍的戲劇性崛起
    中國海軍「遼寧」號航空母艦編隊昨日宣布完成訓練任務,返回基地,在這次「遼寧」艦首次遠航期間,中國海軍司令員吳勝利上將親自上艦指導,這引起了外媒的關注。吳司令親自上艦視察指導遼寧艦遠航訓練美國《防務新聞》1月13日刊發文章稱,現年71歲的吳勝利上將在2006年8月就職,在他的指揮下,中國海軍迎來了最具戲劇性的發展時期,並且已經崛起成為地區性的海權力量。
  • 杜特爾特昨天登上長春艦,中國海軍竟然這樣對他!
    5月1日下午,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登上了中國海軍遠航訪問編隊長春艦參觀,也成為進入中國新型主戰艦艇作戰室參觀的首位東協國家總統
  • 海軍司令員吳勝利與中國海權的崛起!
    在「遼寧」艦首次遠航期間,即將卸任的海軍司令員吳勝利上將親自上艦指導,這引起了外媒的關注。在他領導下,中國海軍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服役,並組織起了航母特混編隊,在這個星期這支編隊進行了一次展示性的巡航並通過了臺灣海峽。
  • 中國特稿:001A航母完全中國
    在2012年擁有首艘航母遼寧號之前,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當中唯一沒有航母的國家,並以此感到缺憾。隨著國力的提升,中國渴望擁有與其國力相匹配的軍事力量。航母也有提升民族自豪感的作用。李傑說,航母能增強中國人對國家維護海洋權利的信心,中國過去因沒有強大的海軍而飽受西方列強凌辱,「現在有了航母,就可以頂天立地,中國人民從此可以更進一步站起來。」
  • 中國軍艦遠航吃啥?每頓6菜1湯
    2010年,中國軍艦赴索馬利亞護航前,艦員在對蔬菜進行保鮮處理。
  • 一架151噸飛機迫降,巴鐵立即拍案送給中國!
    但是在我國發展初期,由於西方國家對我國的技術封鎖,我國在飛機建設上舉步維艱,但是就在這個時候,與我國關係交好的巴鐵給我們送來了一份大禮。 巴鐵的幫助,讓我們少走20年彎路 在29年前,巴基斯坦的一架波音707客機由於故障問題不能夠支持回國,需要緊急迫降,而迫降的地點就選在我國土地遼闊的大西北地區,隨後,巴基斯坦也派出了相關專家來到中國進行維修,經過各項檢測之後,專家判定該客機已經沒有維修的必要了,所以就將重達151
  • 飛鯊遠航的背後,原來有一群「超級奶爸」
    很多人只看到艦載機高飛遠航的靚麗卻不知道在這「靚麗」的背後有一群人在默默守護著戰鷹託舉它們高飛
  • 阿扎訪臺,美航母也跟過來交流「抗疫經驗」?
    美國衛生和公共服務部部長阿扎9日下午搭乘美國空軍專機抵達松山機場訪臺。
  • 軍營版迪麗熱巴?我們能唱歌跳舞,也能扛槍上陣
    然而,在今日中國,我們需要一個更多元化的社會環境,更開放式的社會分工,性別不是職業的決定因素,我們是時候將鏡頭聚焦於女性身上擁有的無限可能性。誠然,她們是「妻女母親」,但這些身份與她們身上迸發的光彩並不矛盾。高度的責任意識、一馬當先的勇氣和決心、精湛的醫術和細緻的關懷,這些光芒是優秀的人類所共有的品質。先為人,後為女性。
  • 航空母艦發展史與中國航母艦隊的起步
    1930年(民國十九年),當時的中國海軍就第一次提出了要建造中國航母的計劃。1937年,中日江陰海戰慘敗後,前國軍海軍司令陳紹寬上將更提出建造20艘航母的計劃,但苦於戰亂,限於國力,這一計劃終究被擱淺而流產。
  • 馬建勳 │ 中國航母賦
    赤子心胸,浩蕩風雷之氣;家國氣象,輝煌日月之昭。青春融熱血而沸,理想逐彩雲而飄。風採當歌,是為民心共向;昇平久固,不負吾輩今朝。起伏銀沙,盡顯堯疆之旖旎;逶迤金岸,縱觀禹甸之嬌嬈。蓋航母肇溯,英軍首航。隨飛機而問世,逞海戰之艦王。誰主沉浮,英德曾鏖兵碧海;爭鋒成敗,美日亦逐鹿白洋。是故海天之霸器,競效於列強。仁者所為,秉承和平使命;敵酋在握,益縱霸欲兇狂。壯大海軍,何乏航母?
  • 中國大陸找到了統一臺灣的最可行方案
    臺灣前「國安會秘書長」,「九二共識」一詞的發明人蘇起7日表示,「馬英九兩岸的成功,也是馬英九的失敗」,馬英九任內讓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反而讓民眾認為「臺獨」成了可行的選擇這份調查報告可以清晰的看出「臺獨」的核心依據,給了大陸某種深刻的啟示,在對待統一臺灣的問題上指明了一條明確而又唯一可行的路線。  4月7日,臺灣《中國時報》資深北京特派員王銘義出版新書《波濤滾滾:1986-2015兩岸談判30年關鍵秘辛》舉行座談會,邀請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和前「外交部長」程建人與談,分析「5·20」前後的臺海新局。
  • 慫恿川普訪臺的人出現了
    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躥訪臺灣之際,美國政客接連提出涉臺法案。
  • 全國人大代表元茂榮建議:以「衛溫」命名首艘國產航母
    中國開始自主建造航母。國產航母的建造進度長時間引人關注。這是中國幾代人的夢想,也是強國的象徵。它會叫什麼名字?在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台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元茂榮提交了一份建議:    「我建議以『衛溫』命名中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
  • 天山編譯·第3期|川普與南亞:巴美關係的政治透視
    儘管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中國和美國在內的四方協調小組將塔利班帶到談判桌前,但迄今為止並沒有取得任何成果,但從其組成來看,這仍然是最可行的辦法。美國應該參與恢復四方協調小組的進程,因為美國的新戰略暗示了一個地區性的解決辦法,而不是孤立地解決阿富汗曠日持久的的戰爭。伊斯蘭瑪巴德應該不斷要求阿富汗和美國當局交出巴基斯坦通緝的恐怖分子,或者對他們採取行動。
  • 【希臘】中國海軍遠航編隊結束在希臘訪問 中希共慶中國解放軍建軍90周年
    7月25日晚,中國駐希臘使館武官許大壯大校與海軍遠航訪問編隊指揮員沈浩少將聯合舉辦甲板招待會,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暨編隊成功訪問希臘
  • 美上將突訪羅斯福號,10萬噸航母「原地復活」
    美海軍太平洋艦隊上將司令突訪羅斯福號航母,說了一天好話後,10萬噸航母原地復活,這是否意味著亞太地區風雲又起?據美國海軍時報報導,最近幾天美軍羅斯福號航母上被驅散的4000多名水兵開始陸續返回,這意味著這艘因疫情趴窩的航母正在逐步恢復元氣,不過關於被免去職務的前艦長克洛澤上校的處理辦法卻讓軍方高層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