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中國太大、經濟太強、科技太先進,制裁了也沒用"

2021-02-09 環球時報

儘管美國已經就香港問題對中國實施所謂的制裁,但這次德國依舊不跟。當地時間16日,有意角逐下屆基民盟(CDU)主席的德國聯邦議會外事委員會主席諾貝特·呂特根談到相關問題時認為,制裁中國不會有用,因為中國「太大、經濟太強、科技太先進」。

前一天,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也在接受美媒採訪時表示,考慮到可能的經濟後果,德國拒絕對中國實施「更嚴厲的措施」。自2016年起,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16日,呂特根在接受「德國編輯部網絡」(RND)採訪時,將中國和俄羅斯的情況進行了比較。上月底,歐盟繼續以烏克蘭停火協議沒有得到全面執行為由,將針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延長到明年1月31日。對此,外界評論聲稱,德國在面對中國和俄羅斯問題上具有雙重標準。

呂特根 推特圖

不過,呂特根駁斥了這種說法。「我們必須以合適的方式,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和利益。在外交政策領域,不同國家有著不同(打交道)的方式。對俄羅斯,我們可以合理使用經濟力量,這確實有用。但對中國,經濟制裁只可能讓形勢進一步升級。」


他強調稱:「中國太大,經濟太強,科技太先進了,我們的制裁沒有任何用。」


此前一天,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在接受美國「Politico」新聞網站採訪時,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那些呼籲德國對中國實行更嚴厲措施的人,忽略了這可能帶來的經濟影響。

阿爾特邁爾承認:「我們和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係,其中很多國家在人權方面的理解,與我們德國不同。」

「Politico」在報導中指出,自2016年以來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德國的頭號貿易夥伴。2019年,德國向中國出口了960億歐元的商品。另外,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去年3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德國從中國進口商品總額約為1062億歐元,中國連續四年成為德國最大進口來源國。

值得一提的是,阿爾特邁爾11日在接受德國《法蘭克福匯報》採訪中指出,德國不會在香港問題上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並非每個國家都在按照西方的模式運作。德國不會中斷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同時,他還表示:「我不是世界的道德導師」。

而在9日,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爾在參加美國智庫機構布魯金斯學會與歐盟合辦的線上國防論壇時也表示,在面對中國時,「強硬的態度只是讓自我感覺良好罷了」。

在近期有關香港國安法的問題上,許多國家粗暴幹涉中國內政。除了美國已實施所謂制裁以外,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也紛紛跳出來,在香港問題上說三道四。但作為在歐盟中極具影響力的國家,德國在此問題上的態度卻不如這些國家來得激烈。同時,在英國宣布禁用華為以後,德國方面表示,暫時不會把華為排除在5G建設之外。

自川普上任美國總統以後,美國和德國之間在包括北約的作用、伊核協議、經貿問題、「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等議題上存在諸多矛盾。德國總理默克爾上月26日就給德美關係敲響了警鐘:雖然有「重要的理由」繼續維護跨大西洋國防聯盟,但如果美國自願放棄其作為世界大國的角色,那麼德國就必須「從根本上好好考慮未來的跨大西洋關係」。

而德國外長海科·馬斯也在上月28日表示:即便川普離任,兩國之間也回不到從前了。

來源:觀察者網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or回到文章頂部,點擊環球時報 (微信公眾號ID:hqsbwx)

相關焦點

  • 臺灣當馬前卒 無奈大陸太大美國太遠
    圖取自臺北美國商會  民進黨當局處心積慮想當美國遏制中國的馬前卒,除了在安全和軍事領域頻打擦邊球,近期最大的熱點莫過於力推臺美自貿協定。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於加入美國對華經濟與科技脫/鉤陣營,成為在經濟上孤立和圍堵中國大陸的急先鋒。  近期被臺灣當局津津樂道的一項推進臺美經貿關係的進展是,11月份舉行的「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
  • 中美印太戰略終將對撞
    二、中國必須在新世紀扭轉上世紀以來在西太一直被美國壓制的戰略劣勢,全力將美國勢力擠出第一甚至第二島鏈,在中國家門口建構出一條護城河,東海、南海ADIZ即是護城河的組成部分。 三、中國反制美國核威脅,目前主要靠核潛鑑,南中國海是中國核潛鑑的理想活動空間。
  • 教會"三防"
    腓 3:2  猶太教的律法主義、割禮派是初期教會面臨的嚴重挑戰,他們拘守遺傳、形式與字句,妄圖把人"圈"在律法的"圍欄"裡,切斷與基督的連接。 面對腓利比教會存在的問題,保羅提出針鋒相對的措施,他讓大家防備三種人,"防備"是提醒注意,提前做好思想準備,如同守護在城樓上的哨兵,隨時關注城外的動靜,做好戰鬥防禦準備。
  • [喜訊] 強烈祝賀藍旗魚品牌創始人"藍狼"成功路亞真正的"藍旗魚」!
    以下是中國國慶當天,"藍狼"發自澳大利亞聖誕島的實戰情報。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土豪隨意,精彩圖文附後,歡迎品讀!好大啊!好大好大啊!藍馬林!漂亮極了!身體條紋閃著藍色光芒!太強了…太強了…每個人都是這樣的話!託德也是在船弦邊壓著竿子,表情極其痛苦無助!
  • "重型獵鷹"的成功,溫哥華飛中國只要30分鐘!
    "雖然穿越數萬英裡,但我此刻平靜異常,我想我的飛船知道飛向何方。這次發射的獵鷹火箭成本不是想像中那麼高,只有「德爾塔-4」火箭的五分之一。備註:"德爾塔-4"火箭是之前世界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記錄是28.8噸,被獵鷹打破。埃隆·馬斯克一直在思索,如何才能讓航天技術惠及普通人的生活,而不是國家和政府的"玩具"。如何才能降低航天的成本,讓人類大規模乘坐火箭成為可能?他發現,火箭燃料只佔發射成本的1%不到,火箭發動機和核心部件的花費是最大的。
  • 長途奔襲摧毀伊拉克核基地一一以色列的"巴比倫行動"
    摧毀伊拉克核反應堆,這是以色列的一次最大膽的空襲行動,完成了一次最傑出的任務,這個代號為"巴比倫行動"的空襲,已經被列為外科手術式空中打擊的典範,被所有國家的空軍奉為經典。"巴比倫行動"再次讓以色列空軍名揚四海,以色列人不愧是一個真正的戰鬥民族。
  • 以色列女兵,太逆天了!
    你不要以為穿比基尼就不能打戰。她們和男人一樣,完成各種各樣的戰鬥任務。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她們並不比男人遜色。
  • 川普宣布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川普宣布的"國家緊急狀態"為期一年!什麼意思?就是一年內拜登別想登上總統寶座!川普要呆在白宮不走了!川普說,是民主黨操控了放在德國的計票伺服器。川普派出特戰隊,並要求德國警察配合,一舉端掉了作弊團夥,這可是抓了個正著。接下來拜登該如何接招呢?美國選舉大片越來越好看了。你認頭川普能翻盤嗎?歡迎留言。
  • 美國印太戰略繼續升級,北約也要染指印太
    這些戰艦都比較先進。大鯨級前身蒼龍級曾經號稱世界最先進常規潛艇,總建造11艘。綜合各方面情況,大鯨級的排水量雖然也還是3000噸左右,但綜合技術應該非常先進,可能會搭載美國提供的重型魚雷等。由於美英將為澳大利亞打造核動力潛艇,所以日本日前也開始鼓譟擁有核潛艇。
  • 美國在南海製造"潰瘍面" 中國不必太當回事
    三、戰略上不必太當回事:美國在全盛期尚對華退避三分儘管美國氣勢洶洶,其實色厲內荏。如果南海局勢惡化,「周邊國家利用南海的有利條件加速國家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就只是一句空話。南海是中國「走出去」的戰略通道、與東協國家緊密聯繫的天然紐帶、經濟合作的必然媒介、體現負責任大國形象的政治舞臺、角逐大國地位的地緣依託、海上絲綢之路的初始段……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 民選|誰是百姓認可的"新時代第一大武生"
    武生,戲劇中擅長武藝的角色,武生共分兩大類,一種叫長靠武生,一種叫短打武生。長靠武生都身穿著靠,頭戴著盔,穿著厚底靴子,一般都是用長柄武器。
  • 不是因為毛主席這句話,中國差點沒有原子彈!
    玄靈素急忙輕聲安慰,說道"父親,秦國主答應過我們,可以在天荒公國的學院內傳授我宗的武道奧義,不會讓玄靈宗一脈的傳承就此斷絕。"    玄靈兒也跟著說道"是啊父親,你不要太過難過了,其實這裡也挺好的啊,好多很厲害的武道高手呢!
  • 建立屬靈的"鐵穹"防禦系統
    這幾天,巴以雙方暴發了2014年以來最嚴重的衝突,來自哈馬斯的發射的火箭彈如同煙花般照亮了夜空,旋即,以色列的"王牌"飛彈防禦系統"鐵穹"立即升空
  • 部長會面剛結束,德國政府就頒布《印太地區戰略大綱》
    但這次中國外長王毅來訪德國時,德國外長馬斯還就是社會民主黨的,兩位部長9月1日剛會面結束,9月2日德國政府就頒布了《德國印太地區戰略大綱》。這份大綱(注)長達68頁,分兩大部分:  一、總結(P6-13):政治與經濟利益,基本原則,具體實施倡議。
  • 英政府想瞄準"印太"抗衡中國,一盆冷水潑來
    話音剛落,就有英國智庫出面「拱火」,敦促英國政府將軍事、金融及外交資源向「印太地區」傾斜,以抗衡所謂的「中國威脅」。但英國真的能做到嗎?《衛報》指出,批評人士認為,英國所擁有的資源和能力已不足以支撐這一「雄心」。
  • 川普亞洲行,美國特勤局罕見曝光"野獸"!
    眾所周知,空軍一號擁有先進的防護措施,以及足以抵禦核彈爆炸後所產生的核輻射及衝擊波。另外,空軍一號還有先進的防幹擾雷達、反地對空飛彈系統,在遭到飛彈襲擊時,會發射紅外線誘餌,從而讓飛彈偏離。在總統抵達目的地以後,陸上運輸工具的安全性,特勤局不敢大意。該局罕見地向外界介紹了總統座駕。
  • 中美大博弈 臺灣大風險
    據了解,美軍在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軍事基地即位於查戈斯群島,CNN因此引述分析稱,倘若該島嶼歸還模里西斯,後者或將把這一極具戰略價值的軍事基地租售給中國。這則消息很自然讓人聯想到中美兩強在印度洋剛揭開序幕的大博弈。
  • 成都華太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華太航空擁有各類航空專用測試設備近700臺/套,包括歐宇航ATEC 6 綜合測試設備、TESTEK大流量液壓泵/馬達和附件自動測試系統
  • 中國如何應對美國的印太戰略
    但究其本質上來說,美國提出的印太戰略無非是以』美日印澳』四國機制為依託的印太版『北約』。一山不容二虎。隨著近年來,中國在經濟、軍事上的發展,美國對中國愈發忌憚。對於這個自詡「世界警察」的國家而言,它怎麼能容許在印太地區出現另一個「大國」威脅自己的主導地位。因此川普在任期間推出了「印太戰略」。
  • 中國為何與F16擦肩而過?除了囊中羞澀,座艙太先進反而沒看上
    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逐漸發展成為了一個擁有先進科技和軍事研發技術的大國。隨著中國科研實力的不斷提升,中國空軍戰鬥機的性能一直都在不斷增強,甚至中國還對西方發達國家實現了彎道超車,成功的研發出了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殲-20,在戰鬥機自研領域達到了世界領先的水平。實際上這還是因為中國曾經遭受到了西方國家技術封鎖的原因,否則中國很有可能會更快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