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的空中雄鷹,殲八戰機的成長曆程

2021-02-19 彼岸超越者

殲-8戰鬥機是中國瀋陽飛機工業在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設計研製的雙發高空高速截擊戰鬥機(殲擊機),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20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主力戰鬥機種之一,現正逐步退役,被殲-10和殲-11所取代。殲-8設計上參考蘇聯米格-21戰鬥機(殲-7),裝備兩臺渦噴-7甲(WP-7A)發動機,加長了機頭,提高高空戰性能。殲-8原型機1969年7月5日首飛成功,1979年完成設計定型,1980年開始服役;由於早期殲-8不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沈飛於70年代末開始研製殲-8的全天候型,改良火控雷達等電子設備;機艙蓋、座椅、氧氣系統和組合儀表重新設計,改裝武器系統等,成為殲-8Ⅰ

20世紀80年代,沈飛又開發出殲-8Ⅰ的升級型號殲-8Ⅱ。殲-8Ⅱ使用推力進一步增大的渦噴-13A(WP-13A)發動機,進氣道改用機體兩側進氣布局,從而騰出機頭空間安裝更大的火控雷達和更多的電子設備。中國空軍從2011年開始退役部分老舊的殲-8戰鬥機。截止2011年,在中國空軍及海軍航空兵中,仍在服役的殲-8戰鬥機約300架。

殲八Ⅱ自投產以來,已經大量在海、空軍中服役,是繼殲五、殲六、殲七以後的我國第四種主力戰鬥機,也是我國第二代戰鬥機中的最後一個機型。產量大大超出殲八及殲八I,目前的裝備數量僅次於殲七。在遠程、全天侯作戰方面,非前三種戰鬥機所及,只有引進的第-27或殲十一能在性能上超越殲八Ⅱ,而後者在數量與戰術應用上又有獨到的優勢,殲10那就更加不用說了,本身殲八Ⅱ的實踐已給了殲10研製最大的奠基。

在建國50周年的閱兵式上,總共有28架殲八Ⅱ飛越了天安門廣場。其中24架單獨編列,從而成為我軍歷史上最大的機群編隊合成,另外4架殲八Ⅱ受油機與兩架轟六加油機編隊。雖然殲七也有28架,但共有20架單獨編隊,其餘8架是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殲七EB,與長機轟六共同組成第一梯隊。以上事實足以說明,殲八Ⅱ在我航空兵中的重要地位。

殲八永遠的空中英雄——81192 王偉

2001年4月1日,美國EP-3偵察機在中國海南島附近海域上空偵查,中國海軍航空兵派出2架殲-8II戰鬥機進行監視和攔截,其中一架僚機在中國海南島東南70海裡(110公裡)的中國專屬經濟區上空與美軍飛機發生碰撞,中國戰鬥機墜毀,飛行員王偉跳傘下落不明,後被中國確認犧牲。而美國軍機則未經允許迫降海南島陵水機場。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相關焦點

  • 殲八III為什麼下馬?
    下馬的直接原因是殲八III陰差陽錯地盡趕上「好事」了。這項目91年立項以後搞了六年,雖說一路小問題不斷倒也還算馬馬虎虎過得去,孰料97年初,殲八III的04架試驗機從瀋陽轉場到西安試飛院的時候,趕上天氣突變,著陸時沒看清跑道前有條剛挖出的電纜溝,出了二等事故,飛機報廢了,所幸飛行員活下來了。沒辦法只好再造一架新的試驗機,這事故一把就成功耽誤了近兩年的進度。
  • 「霧都雄鷹」展翅翱翔的動力源,來自哪裡?
    旅政委許加平告訴記者,這個文化品牌的靈魂,就是「鍛造一支無堅不摧的精銳空中王牌」的團隊建設目標。該旅官兵在歌樂山烈士墓前宣誓。沒有差不多,追問差多少,極端負責是融入血脈的堅守,精益求精是永恆不變的標準……」這是2017年底旅「霧都雄鷹·強軍尖兵」年度先進人物頒獎典禮上,年度先進人物、代理機械師倪華星的頒獎詞。記者採訪時得知,部隊高原駐訓期間,倪華星檢查飛機時,及時發現排除液壓導管裂紋故障,確保戰機安全巡航。「能打勝仗」,是此次評選強調的關鍵詞。
  • 我空軍「飛豹」戰機實現複雜戰場環境綜合打擊能力
    中國自行研製生產的超音速「飛豹」戰機裝備空軍航空兵部隊後,在強軍目標的引領下,飛出國門與外軍戰機一同展翅礪劍,赴海上、高原
  • 懷念:殲八系列的後期型號們
    我們從上文討論中也能看出,由於升力特性等方面存在問題,殲八系列飛機的水平機動性,特別是在低速狀態下,相比F16一類飛機仍有明顯不足。儘管在本世紀初,我國殲十、殲十一等新一代飛機研製進展順利(這些飛機性能均明顯優於殲八系列,也足以壓制幻影2000、F16一類飛機),但瀋陽廠、所出於穩妥考慮,仍並行研製了殲八ⅡACT飛機,對殲八系列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針對性改進和提高。
  • 「雄鷹-Ⅳ」軍演結束,中巴空軍在今年又碰撞出了怎樣的火花?
    大規模、全要素相比以往的雄鷹演習,在此次演習當中,中巴雙方出動的戰機數量合計達到了40架之多,其中巴基斯坦方面19架(是近年來巴基斯坦空軍對外派出的最龐大機隊),雙方不但出動了包含戰鬥機、預警機、戰鬥轟炸機在內的多型空中力量,甚至還和中國空軍的地導防空部隊與空軍特種兵進行了全要素聯合訓練。
  • 生不逢時的殲八(一)重重危機
    ,為了讓大家對殲八了解得更全面一些,特將這篇關於殲八研製過程的文章分幾部分貼出來。在尋找材料的時候我突出的感受就是:在殲八的發展過程中,這群孤獨的研製者基本上是在赤手空拳與經驗豐富,設備先進的國外同行較量的。但如果不是因為技術基礎薄弱、工程經驗的匱乏和那個特殊年代的幹擾,他們的作品本來是有可能更早地投入使用,對歷史的推動作用也會比實際上更大的。
  • 經國變雄鷹,對岸IDF戰機完成升級,但仍眼瞎腿瘸難以與我戰機抗衡
    雖然對岸防務部門照常的說了一堆模糊的吹捧之語,但是當我們仔細觀察IDF具體的升級內容時就會發現,目前的這些IDF戰機實際上並未完全達到原計劃的IDF C/D雄鷹戰機的標準,而且升級後的性能仍然不足。翔升計劃的產物:雄鷹戰機翔升計劃於2001年正式啟動,到2007年時生產出了兩架原型機,其中第二架10006號原型機才是真正的全新的IDF C/D完全體構型
  • 幼鷹仙人掌下趕,雌鷹空中追,雄鷹最後出手抓住地松鼠
    沙漠中生活著許多地松鼠、林鼠、石雞與野兔,它們都喜歡啃食巨柱仙人掌的果,倒黴的是,空中的慄翅鷹卻瞄上了它們,尤其是肥胖的地松鼠,更讓慄翅鷹饞得直流口水。還別說,地松鼠也不是那麼好惹的,正在外面覓食的地松鼠發現了空中的雄鷹,它用後腿站立起來,用力向上跳,還把爪子合攏到胸口,並發出尖叫聲。
  • 成長專題:年齡特點——被父母忽略的成長密碼(7)非常態的年齡特點
    收錄於話題 #成長護航專題他的一條右臂被炸得只連著一點皮肉,血流如注。為行動方便,他拔出匕首,割下斷臂別在腰間,想著到後方接上。經過簡單包紮,丁曉兵以驚人的毅力,和戰友們押著俘虜,冒著敵人的炮火翻山越嶺近4個小時才撤回來,身後留下了一條3公裡長的血路。當丁曉兵把俘虜交給接應小分隊的一瞬間,他一頭栽倒在地上沒有了呼吸。原本是要送往烈士整理地進行安葬的,但是,戰友不忍心這麼執行,掉頭將他送往戰地醫院。
  • 中國航空史上最具爭議的戰機:殲8讓我們學到了這些教訓
    空中美男子、81192、槍挑F-22....殲八在那個年代曾經帶給我們太多回憶了。
  • 中巴雄鷹演習開打,印度軍機前來窺探!
    參演規模與參演機型咱們先說參演規模和參演機型好了:前面說了,此次「雄鷹-IX」,中國空軍一共出動了八架戰機,包括4架殲-11BH/BS,4架殲-10C,兩個機型八架飛機,不管是機型數量和機隊規模而再比如去年的「雄鷹-VⅢ」,中國空軍更是出動了西部戰區空軍某旅的殲轟-7A、直屬某部的殲-10C和殲-16戰機、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部的殲-11BH/BSH,更有作為預警指揮與控制分隊的空警-500預警機,共有起碼五個機型參戰。
  • 這部隊曾一戰擊落臺3架戰機,被授予霹靂中隊稱號
    近日的一個清晨,南方某海域風平浪靜,剛剛突破對手空中攔截的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一大隊大隊長康鐵原和飛行員彭鑫華,駕駛戰機迅速下降高度
  • 新時代·鐵路榜樣丨陳斌:守護高鐵安全的「空中雄鷹」
    危急時刻,一位中等個頭的青年帶頭爬上高高的接觸網立杆,只見他左右騰挪、動作嫻熟,在高空中猶如一隻展翅的雄鷹。他以最短時間更換被雷擊壞的設備,保障了高鐵列車安全通過。這個身手敏捷的青年就是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南昌供電段共青城接觸網工區工長陳斌。由於業務精湛,他被同事們稱作守護高鐵安全的「空中雄鷹」。
  • 尚武雄鷹《小小特種兵特訓營》開營啦!
    河南省尚武雄鷹第三屆兩天兩夜《小小特種兵特訓營》五一節開營啦!旨在通過活動促進青少年健康快樂的成長,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吸收,在吸收中提升,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互信與溝通,致力於幫助青少年在最短的時間內磨練自信、自律、自強的意志,採用軍事化封閉式管理,培養成能吃苦、遵守紀律、服從命令遇挫不氣餒的良好作風。
  • 《天山雄鷹》第495期
    日軍做夢也想不到前線竟會有中國戰機,更想不到他們來得如此迅捷,如此兇猛,一下子慌了神,紛紛逃散。八一四空戰不到30分鐘就結束了。晚上7時半,日機向海寧、永嘉和金華方向逃竄。       這次空戰中,遠途而來的笨重的九六式轟炸機在美制霍克-3型飛機面前,顯得笨手笨腳。中日空軍主力戰機的這次較量,也以霍克-3型飛機的大勝而告終。
  • 法師攻略丨一名超魔導士的成長曆程
    一起來看看魔法師的成長曆程:以下攻略來自冒險者投稿感謝:liu38897262,月舞星夢,Leo老鼠提供素質點:DEX加到30,其他INT原因相信你們也懂,加快念速,當初掛噬人花的時候希望火箭術可以快一點
  • 虛構的謁陵:1938年國軍戰機空中拜謁中山陵事件之內幕
    1938年5月11日,湯卜生率領戰機從廣東起飛,往南海轟炸萬山群島附近敵艦。6月6日,湯卜生由漢口率領戰機4架,轟炸安徽大通附近敵艦兩次。6月15日,他率領兩架戰機,轟炸安慶附近敵艦,回至彭澤附近,遭遇敵人6架水上飛機並將其擊落一架。1938年8月18日,日軍27架轟炸機自安慶起飛,進襲衡陽。湯卜生率領第25中隊3架戰機從衡陽機場飛天迎敵(另外兩架由劉依鈞、張慕飛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