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箭頭處「藍色字」,關注我們哦!!
中評社臺北10月5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美國大選的「十月驚奇」難道就是川普確診新冠肺炎?這件舉世震驚的意外,會如何發展仍有許多變數。川普的病情、美中關係、世界情勢都來到轉折點,一面倒要靠美國的臺灣陷入被動,得自求多福。
川普的病情究竟如何?官方說法和美國主流媒體採訪到的獨家新聞明顯有落差,且參與9月29日川普第一場辯論會籌備的工作團隊、大法官提名記者會者都爆出群聚感染,災情會有多大,尚且不知。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原先預計4日至8日訪問日本、蒙古及韓國,訪日期間將與澳洲、印度和日本外長舉行「四方安全對話」(Quad),現已宣布縮短行程,只赴東京,取消韓國與蒙古的訪問。這一切變化應都源於川普病情的不確定性、與華府高層疫情連環爆。
像美國這樣醫療、科技超強的先進國家元首會染疫,完全出乎外界預料。現在研判接下來的局勢有多種可能,美中是否延續尖銳對抗很難說,會不會影響11月3日的美國大選結果,以及大選會不會如期舉行都無法預估。外界言之鑿鑿說川普染疫是作假、打悲情牌應是不致於,但未來的事沒人說得準。中國大陸應已做好各種沙盤推演以因應變局,臺灣則顯得被動,過去一直依附著美國,現在美國自己出了狀況,應驗了中國俗諺,「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自己最可靠」。
美國出事,臺灣接下來要面對的狀況有兩種可能,第一是,共和黨出險招,為搶救落後的選情,加碼抗中,把川普染疫甩鍋中國。在最後這個月,川普一邊接受新冠肺炎治療,一邊他或副總統彭斯領軍競選團隊絕地大反攻。川普會不會出這招,10月7日副總統辯論的基調即可見端倪。若是如此,美國也可能再度大打「臺灣牌」,在選前有動作,把臺灣推到戰爭邊緣。
第二是,與新冠病毒對抗的川普緩和美中關係,暫緩制裁中國企業,讓大家鬆一口氣。這也不是不可能,主因在於,川普染疫的恐慌導致美股重挫,由於其病情不透明令投資人缺乏信心,共和黨若任令美股在選前崩盤,選舉就必輸,唯一可能的利多或是暫緩中美貿易戰,暫時不再加碼制裁,穩定股市、穩定大局。如果美中關係緩和,美臺關係發展也會先停下來。臺灣則有不少人擔心,大陸會趁美國大亂無暇他顧時拿下臺灣,連勝文還公開在臉書發文呼籲大陸別這麼做。
其實,美臺關係在吳釗燮日前接受美國電臺(NPR)專訪談及「目前不尋求建立全面外交關係、如果兩岸開戰臺灣不會依靠美國幹預」,就已有變化。這些話一方面透露出,蔡政府也知美國無意為臺灣出兵,另也帶有向大陸「求和」之意。川普染疫讓這局整個亂掉,所謂的「十月驚奇」是只有川普得新冠肺炎還是還有其他「驚奇」,還得看接下來的發展,民進黨政府搞到,不論美中關係是更緊繃或暫時緩和,臺灣都會更危險,頗不可思議。
但不論如何,川普染疫都突顯了美國率性、沒有秩序的防疫是美國疫情無法控制下來的主因,包括集會毫無防疫思維、不戴口罩等,這不是甩鍋給中國就能解決問題。川普確診風暴對於主張戴口罩的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可能有利一些,他也在對手染疫後推文自稱他會做美國總統。不過,選舉愈是如此,愈可能有變化,尤其川普是現任「元首」,手握龐大行政資源,一定會力拚逆轉勝,會使出什麼招數就很難說。
從臺灣的角度,應是比較期待川普當選,延續諸多合作項目,但現在也應該觀望,靜待美國變局明朗化,至少等幾天看川普的病情如何,如果暫時無法離開醫院,再看看7日副總統辯論,共和黨會打出什麼牌,再做決定。不過臺灣內部,吳釗燮的話雖已放軟,但其他部門,以及民進黨部份派系看起來還繼續在衝,例如「正國會」推法理「臺獨」「修憲」,以及蘇貞昌鷹派民粹言語等都會干擾大陸的判斷,增加臺灣危險性。總之,川普染疫也給臺灣一個教訓,不能把自己的安危兜在人家的手上,自已人都不想當兵打仗,如何能期待美國為臺灣出兵!
時事社評:
關注你的關心,洞察社會民生熱點,傳遞社情民意,做有溫度的自媒體,人民群眾的知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