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敗退臺灣後,一大批久居大陸的人員客居異鄉,久而久之,心中生起對故鄉的思念。為了阻止敗退臺灣的人員產生這種「鄉愁」,蔣介石甚至一度禁演《梁山伯與祝英臺》,理由無他,只因《梁山伯與祝英臺》有「大陸景物」,又採用了的「黃梅調」,容易讓觀眾產生親切感,臺灣的媒體當時對「黃梅調」的流行,形容為「使人有霸王困於垓下,四面楚歌之感」。
大陸與臺灣本就是不可分割的一體,兩岸人民亦是同胞,禁演電影,禁用「黃梅調」這樣的手段,又哪裡能夠阻得住「血濃於水」的故鄉情?多年以來,起義重返大陸的人屢見不鮮,臺灣空軍地勤、傘兵、雷達兵、通訊兵等6000餘人起義,尤其是空軍起義者,高達200餘人,駕駛著145架飛機「回家」。空軍飛行員駕機起義影響力重大,每一次駕機起義都會引起強烈的反響,比如1963年徐廷澤駕機起義,蔣介石當時極為憤怒,立刻將空軍「總司令」陳嘉尚給調了職,並且開始了全軍範圍內的檢查。說起徐廷澤駕機起義,過程跌宕起伏,好在最終有驚無險,成功返回大陸。清晨的機場,忙亂的飛行員與地勤人員穿梭不停,他們都在準備著各自的當天飛行任務。飛機跑道上一前一後兩架飛機正在起飛,處於前方飛機的飛行員正是徐廷澤,他今天的訓練科目是帶新飛行員進行單機攻擊,徐廷澤擔任長機,新飛行員擔任僚機。單機攻擊對徐廷澤來說沒有任何技術難度,他在軍中可是有著「天之驕子」的稱號,此時此刻,擺在他面前的難題是,如何擺脫他身後的僚機,然後直飛大陸。是的,他打算趁今天的訓練機會駕機起義!隨著一陣轟鳴聲,徐廷澤與新飛行員各自駕駛的飛機已經衝入雲霄,起飛之前,徐廷澤早已暗中將炮彈推入炮膛,他打算伺機甩掉緊緊跟在後面的僚機,如果一旦無法甩掉,遭到僚機阻攔,則不惜利用上膛的炮彈將它擊落。長、僚機即將飛入指定空域時,徐廷澤剛要採取行動,耳邊卻意外傳來僚機飛行員的聲音,「報告長機,飛機的油料表失效。」徐廷澤聽見僚機的聲音,立刻改變甩掉僚機的方案,他立刻以此為由,向機場指揮臺申請返航,當耳機裡傳來指揮員發來的「同意」時,僚機立刻開始返場,徐廷澤趁機駕駛飛機快速升空,調轉機頭,直奔大陸方向飛去。徐廷澤為避免有人追擊,將飛機直接提升到15000米的高空,並且快速飛離他平時訓練的空域,升空、丟掉副油箱、調轉航向一氣呵成!儘管徐廷澤的操作極為順暢,卻還是在飛離訓練空域的瞬間,被地面指揮員發現異常,當指揮員發現徐廷澤的飛機在雷達上消失後,立刻通過無線電對徐廷澤隔空喊話:「請注意,方向錯了,方向錯了」,指揮員發現徐廷澤沒有反應後,又疾呼:「立即返航,立即返航!」徐廷澤當然不會回話,為了避免指揮員的話讓他分心,他已經將通話開關關掉,指揮員還不知道,他的疾呼沒有一個字落在徐廷澤的耳中。指揮員多次聯繫徐廷澤無果,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將情況報告給上級,臺灣機場立刻4架戰鬥機緊急升空,前往尋找徐廷澤駕駛的編號為6272的F-86F型美制佩刀式噴氣戰鬥機。徐廷澤在飛行過程中居高臨下,很快發現了前來追擊、攔截的4架戰鬥機,徐廷澤的位置也很快暴露,他不想與這4架戰鬥機發生戰鬥,一旦陷入纏鬥,駕機起義的計劃將會落空,他駕駛的飛機內油料並不多,如果不能快速甩掉他們,很快就會耗盡。徐廷澤在臺灣空軍號稱「天之驕子」,飛行技術極高,他故意增加飛機直線飛行速度,吸引追擊飛機加速跟上,即將被圍追堵截之際,刻不容緩之時,徐廷澤將飛機突然急轉90度飛行,遠遠拋開了追擊飛機。徐廷澤將磁羅盤的指針調到福州航向上,他事先已經通過地圖尋找過附近的大陸機場,福州機場正是他此行選定的降落目的地。徐廷澤飛行過程中,發現雲層越來越厚,原來大陸的天氣與臺灣的天氣有差異,大陸今天的天氣顯然不如臺灣的天氣適合飛行,徐廷澤此刻哪裡還顧得上惡劣天氣的影響,他一頭扎進了厚厚的雲層之中,萬幸的是,追擊的戰鬥機或許是因為天氣原因,也或許是此刻徐廷澤所在的空域已經接近大陸,他們最終沒有再繼續追擊。追兵雖退,危險卻依然存在,由於雲層太厚,嚴重遮擋徐廷澤的視線,他在飛機中無法確定到福州機場的具體位置。迫不得已之下,徐廷澤選擇降低飛行高度,打算從海面低空飛行至福州,天公不作美,就在徐廷澤將飛行高度降低至接近海面時,大雨從天而降!第一,他不知道福州機場導航臺的波長,無法確定福州機場的位置;第二,天氣情況惡劣,飛行難度大,視線受阻,空中俯瞰發現福州機場的難度增加;第三,徐廷澤飛的是訓練項目,燃料並不足以支撐他在空中長時間盤旋。徐廷澤面對困境,並沒有喪失冷靜,他曾被授予「克難英雄」稱號,獲得過「宣武」、「雄鷲」 、「翔豹」、「飛虎」、「雲龍」、「復興」六種獎章。徐廷澤首先穩住飛機在雨中艱難飛行,同時降低飛行速度,減少燃料的消耗。他利用有限的視線去尋找福州機場的同時,也積極尋找有利於飛機降落的開闊地,一旦尋找不到機場,需要緊急迫降,可以降低迫降的危險。徐廷澤無論是飛行經驗、意識、技術都屬於一流,他對自己處境的判斷極為準確,應對的策略也妥當,只不過即便他表現得足夠優秀,卻還是漏算了一點。就在徐廷澤按部就班地按照計劃實施時,一聲炮響讓他吃了一驚。原來,他此時已經進入福建上空,由於徐廷澤事先未與大陸方面取得聯繫,福建前線部隊還以為這架臺灣飛機要竄犯大陸,所以對他發起炮擊。徐廷澤飛行的空域,瞬間被地面部隊的防空炮覆蓋,險些將其擊落。徐廷澤迅速拉起飛機,再次鑽入雲層之中,脫離炮擊範圍以後,才逐漸下降到緊貼著雲層的高度飛行,這樣可以觀察地面情況,繼續尋找機場,又能避免地面部隊發現他。徐廷澤在空中盤旋很久,依然沒有發現福州機場的影子,顯然,他的運氣並不好。徐廷澤深知此時燃料已經不多,必須要儘快迫降才行,否則會有墜機危險。無奈之下,徐廷澤調轉機頭重新飛向海灘的方向,沒有尋找到機場,他準備在海灘尋一處開闊地迫降。飛機迫降,無論採取任何措施,根本就沒有100%安全著陸的辦法,任何的準備都是提升成功的機率而已,失敗的風險一直都會存在。徐廷澤飛行經驗豐富,他深知迫降的危險,他打算先在海灘觀察一番,如果尋找不到合適的著陸地點,他就準備在海面迫降,甚至已經做好了跳傘的準備。就在此時,徐廷澤卻意外地發現地面出現一條隱隱約約的白帶,這一發現令他內心十分興奮,因為他對這樣的白帶再熟悉不過,很可能就是機場。徐廷澤降低飛行高度再三確認,最終可以肯定,這就是福州機場,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徐廷澤立刻著手準備降落。徐廷澤降低飛行高度後,機場的防空炮也開始對他進行炮擊,這次徐廷澤早有準備,慌不忙再次升空,他繞到海面上空,儘量貼近海面低飛,以此避免防空炮對他的威脅。他駕駛飛機超低空飛行,並早早地將起落架放下,對準飛機跑道的方向,急速飛了過去。1963年6月1日9時零5分,徐廷澤在飛機停穩後推開座艙蓋,短短的飛行過程,卻好像經歷了多少個春秋,當徐廷澤踏在大陸的土地上那一刻,內心才真正的踏實了,他的心頭上不禁浮現起駕機起義前的生活,仿佛噩夢初醒,恍如隔世。徐廷澤為何棄暗投明,下定決心選擇駕機起義?這件事情還要從他的一個老同事說起。徐廷澤在第三兵團時,有一位擔任通訊兵的同事趙某,二人分開以後再沒什麼聯繫,本以為兩者之間再不會有什麼瓜葛,卻在1962年再一次相遇。1962年,臺灣軍隊發動「忠貞」大檢查,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徐廷澤與趙某再次相遇,趙某此時已經是新竹空軍基地的「保防官」。從趙某對徐廷澤的言談來看,徐廷澤能清晰感受到,趙某來者不善。趙某確實有意要在徐廷澤身上敲一筆,因為徐廷澤當年在淮海戰役中做過人民解放軍的俘虜,後來因為解放軍優待俘虜釋放了,這些事情趙某知道的非常詳細。本來是陳年往事,此刻卻正值臺灣軍隊「忠貞」大檢查,如果趙某將此事捅上去,即便是號稱「克難英雄」的徐廷澤恐怕也很難吃得消,趙某就想利用這個機會,逼徐廷澤就範。徐廷澤自然明白趙某的意思,但他認為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根本不理趙某那一套,趙某惱羞成怒,將徐廷澤的這段往事給捅到了空軍聯隊的特務機關。從那以後,徐廷澤的處境每況愈下,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惶惶不可終日,並且會經常受到一些排擠。比如空軍配合地面高炮部隊的射擊訓練中,點名讓他飛有生命危險的拖靶任務,要知道,他可是軍隊裡的「克難英雄」,更是首屈一指的飛行技術尖子,如果是在「忠貞」大檢查以前,如此危險的任務無論如何也落不到他的頭上啊。還有一次,天氣狀況非常糟糕,天空中濃霧瀰漫,可見度極低,這種肉眼可見的惡劣天氣狀況,就連普通百姓也知道不適合執行飛行任務,徐廷澤的長官卻一反常態,執意令他升空,徐廷澤雖然僥倖平安歸來,卻心有餘悸。此刻的徐廷澤雖然沒有直接被處理,但是徐廷澤明顯能夠感受到,自從趙某將他的那段往事捅上去以後,他的處境已經非常危險了。筆者以為,臺灣軍隊此時已經對徐廷澤不信任了,沒有對他立即採取措施,是因為有所顧忌,畢竟徐廷澤身上滿載榮譽勳章和稱號,如果直接處理他,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所以,才採用強行命他執行高危任務的方式,希望以此將他解決。徐廷澤經過幾次危險任務以後,對自己的處境已經瞭然於胸,一直這樣執行危險任務,任他技藝再高,也總有一次任務會失誤。徐廷澤很沮喪,他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自己出生入死十七年換來的今天,憑什麼因為趙某的一句話,就淪落到今日的處境呢?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徐廷澤在寂靜的深夜中,終於被委屈壓垮了淚腺,等到他有所察覺之時,已是淚流滿面。徐廷澤徹夜未眠,他想了很多很多。人在困苦的時候,往往會想到家鄉,徐廷澤這樣鋼鐵男兒也不例外,他懷念起老家四川黔江,眼前浮現出阿蓬江和熱情的父老鄉親們。徐廷澤決定駕機起義的想法,就是在此刻下定決心,他要回到自己的家鄉生活,趁著沒有將他停飛之前,借著飛行訓練的機會,駕機直飛大陸,即便是刀山火海,也絕不選擇客死異鄉。徐廷澤準備了大陸地圖,找準了福州機場的方向,1963年6月1日清晨,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徐廷澤成功抵達福州機場以後,臺灣機場亂做一團,臺灣媒體沒有如實報導此事,而是聲稱徐廷澤因氣候惡劣失去聯繫。香港《響尾蛇》卻如實刊登了此事:「一個臺灣空軍上尉,突然駕駛了一架佩刀式噴氣戰鬥機逃往大陸了。」「原蔣軍空軍第二聯隊十一大隊四十三中隊上尉飛行員徐廷澤,駕美制F-86F噴氣戰鬥機起義,飛返祖國大陸,於今日上午在華東某機場安全降落。徐廷澤棄暗投明歸來,受到當地軍民的熱烈歡迎。」6月4日,也就是徐廷澤抵達大陸的第四天,國防部在福州為他舉辦了一場規模盛大的歡迎會,時任空軍總司令的劉亞樓上將親自出席,代表國防部授予徐廷澤解放軍空軍少校軍銜,並發放2500兩黃金的獎金證明書。劉亞樓上將對徐廷澤的行動表示了敬佩之意,徐廷澤聽後心情無比激動,他在大陸感受到之前從未感受過的溫暖,首長的肯定,同事的熱情,家鄉人民的熱烈歡迎,無一不讓他心潮澎湃。歡迎會結束以後,徐廷澤與自己起義時的飛機合影,此刻,他身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制服,站在F-86F型美制佩刀式噴氣戰鬥機前威風凜凜,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6月22日,葉劍英元帥在張治中、傅作義、蔡廷鍇的陪同下,親切接見徐廷澤,並與其共進午餐。席間,葉劍英元帥對徐廷澤表達了肯定、歡迎和信任,並堅定地對徐廷澤說:「你現在還年輕,前程是光明的。」6月25日,周恩來再次親切接見徐廷澤。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對每一位國人,都熱情親切,他除了對徐廷澤表示歡迎以外,對徐廷澤個人生活更是噓寒問暖,關心備至。周總理了解到,徐廷澤還有兩位哥哥在老家四川黔江,便囑咐徐廷澤,一定要先回老家看一看,「你離家也快20年了,這次先回去看看,同親人見見面。」周總理的關懷,令徐廷澤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親切,他能夠感受到周總理對他發自內心的關愛,心中頓時溢滿感激之情。(其實筆者寫到此處,又何嘗不是熱淚盈眶,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啊,對別人總是面面俱到,卻從不為自己考慮半分,讓人心疼。)臨別之際,周恩來又再三叮囑徐廷澤,如果遇到任何問題,可以隨時給他來信。徐廷澤離開時,忍不住回望,一雙眼睛立刻被淚水充滿,已經遠去的徐廷澤,看到站在門口的周恩來,依然在不停地向他揮手告別……徐廷澤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時,感慨萬千,如同一位流浪多年的浪子,重投母親的懷抱,親人團聚,鄉親們熱情招待,他終於感受到家的溫暖。隨著親情的圓滿,徐廷澤的愛情接踵而至,徐廷澤在空軍招待所居住期間,結識了年輕俊美的賈秀君,徐廷澤對她一見鍾情,二人很快就墜入愛河,走入婚姻的殿堂。婚後,二人育有一子,徐廷澤為了表達自己對祖國大陸的感激之情,為孩子起名叫明恩,寓意著徐家永遠都記得這份恩情。徐廷澤是這樣想,也確實是這樣的做的,後來他受到弟弟的牽連,被送到農場勞動,期間他多次鼓舞動員一起勞動的人努力勞動,因為他始終堅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果然,他沒有失望,1978年9月26日,他獲得組織批准,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並成為第四至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徐廷澤一直在祖國大陸歡欣的度過餘生,2005年逝世於北京。離家的遊子又有哪一個不想回到家鄉呢?浪子回頭金不換,徐廷澤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回家」,始終是每一名中國人最深的情結,徐廷澤用行動證明,他的選擇沒錯,他得到了嚮往的關愛,也得到了一個圓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