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中日軍三次塞港行動

2021-02-22 遼寧記憶

  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館藏一通「旅順港口閉塞碑」和一 件曰船「福井丸」上的鐵錨。「旅順港口閉塞碑」花崗巖質地, 縱131釐米,橫60釐米。碑身呈長方形,四邊均有殘缺。碑身 正面文字清晰,只是落款處「戰績」 二字已毀掉。「旅順港口閉 塞碑」所記述的是日軍在1904年日俄戰爭中,為爭奪制海權,採用沉船的方式對旅順港口實施三次封鎖主航道事件。

碑文如下:「福井丸」沉船鐵錨長350釐米,一錨爪殘缺,中間是錨杆柱,杆柱頭部中間有一孔,用來穿鐵鏈。

一、 日軍制訂閉塞旅順口航道的方案

1904年2月8日夜,日本聯合艦隊偷襲俄國駐旅順太平洋 分艦隊。2月9日,俄國對日本宣戰。2月10日,日本對俄國宣 戰,日俄戰爭爆發。俄國太平洋分艦隊雖然遭到日本聯合艦隊偷 襲,受到一定損失,但仍然具有相當實力。日本為了取得制海 權,打敗俄國太平洋分艦隊,由日本海軍中佐有馬良橘和少佐廣 瀨武夫、海軍大尉齋藤七五郎等人,提出了一個堵塞旅順港口的 方案。

旅順口是一座天然良港,港口東側有黃金山,西側有西雞冠 山、老虎尾作屏障。但是,它只有一個出海口,港口寬290米, 中間深水可通航的航道僅有90米左右,如果用船沉入航道,把 出海口堵塞,俄國軍艦出入港就必然受到限制。據日本人計算, 俄國軍艦出港需要30分鐘以上,如果堵塞使其不能正常出入, 出港最低需要兩個小時,同時也會對停泊場內的艦船人港造成極 大的困難。

堵塞港口的作戰行動並非是日本人的創舉,在世界海戰史上 曾有過先例。1854年8月,克裡米亞戰爭中,英、法聯合艦隊 在英國海軍上將鄧達斯和法國海軍上將哈姆林的指揮下駛入黑 海。駐守在塞瓦斯託波爾港的俄國艦隊,為了加強港口的防禦, 不讓英法聯合艦隊衝入港口,自己鑿沉了幾隻船堵在港口。1898 年美西戰爭中,西班牙艦隊駐古巴東南部聖地牙哥港。美國艦隊 司令桑普森將軍仔細勘察了聖地牙哥港的水文地理情況後,決定 在狹窄的入港航道上沉掉一艘貨船,阻塞航道以封鎖港口,把西 班牙艦隊困在港內,遂派海軍上尉豪溫率9人乘貨船「菲利瑪 庫」號,冒著西班牙艦隊的炮火衝向了港口。西班牙的岸炮擊傷 了 「菲利瑪庫」號貨輪的後舵,使其失去了控制,偏離航線而未能沉人航道。1

二、 日軍第一次塞港行動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東鄉平八郎採納了閉塞港口的方案,並 安排艦隊做了充分準備。2月16日下午,日軍徵調「天津丸」、 「報國丸」、「仁川丸」、「武陽丸」、「武州丸」 5艘商船充作堵塞 船到達八口浦待命。

為了完成這次塞港任務,聯合艦隊決定從各個艦艇上招募自 願者(也就是組織一支敢死隊)若干,由有馬良橘、廣瀨武夫、 齋藤七五郎等人聯名寫下了 「成仁錄」或血書,表示了不成功便 成仁的決心。全隊共77人,分乘5船。其部署為:堵塞船隊總 指揮官為海軍中佐有馬良橘,副總指揮官海軍少佐廣瀨武夫。敢 死隊編制完成後,艦隊又命令把堵塞船塗上了和軍艦相同的顏色。

曰軍第一次閉塞作戰的船舶及成員

船 名

總噸位

指揮官

隊員

天津丸(嚮導船)

2942 噸

有馬良橘中佐

16名

報國丸

2766 噸

廣瀨武夫少佐

15名

仁川丸

2331 噸

齋藤七五郎大尉

15名

武陽丸

1163 噸

正木義太大尉

13名

武州丸

1249 噸

島崎保三中尉

13名

2月20日,堵塞船隊從八口浦出發,出羽司令官所率領的 第三戰隊「笠置」、「千歲」、「吉野」 3艘艦艇也隨同出發。2月 22日上午10時在巡威島錨地,東鄉平八郎在旗艦「三笠」號上 召開軍事會議,決定在掩護堵塞船隊封堵旅順口的同時,作第三

1董志正、田久川、關捷:(日俄戰爭始末》,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第165頁。


次攻擊旅順口的部署。塞港作戰方案是:由第四、五驅逐艦隊, 先行作好旅順口的偵察,若遇有俄國艦船要立即擊退,使堵塞船 隊能夠順利突進;要求堵塞船衝進後,隊員要立即撤退;第五驅 逐艦隊在黃金山下,要給堵塞船隊以支援;由第十四艇隊作好堵 塞隊員的收容救護工作。為了擊潰在旅順港外,來自大連灣和雙 島灣方面的俄國軍艦,決定由第一戰隊向雙島灣方向,第二戰隊 警戒黃金山炮臺下的海面,第三戰隊遠離港口,虛張聲勢,從遠 距離對海岸炮臺和俄艦進行攻擊威嚇。部署之後,於當日下午4 時45分,第三、四、五驅逐艦隊先出發。夜19時20分,第一、 二戰隊跟隨著堵塞船隊,駛向旅順口。

2月24日凌晨1時30分,日本船隊來到旅順口外,5艘堵 塞船以每小時8海裡的速度向港口突進。2時20分以「天津丸」 為先導衝向港口,以驅逐艦4艘作為後援駛向黃金山下。由有馬 良橘指揮的「天津丸」突進到老鐵山海岸附近觸礁擱淺。繼而是 廣瀨武夫指揮的「報國丸」遭動炮火的襲擊後,帆檣折斷,舵索 切斷,在前進中衝到了 「列特維佔」號的防護網上,遭到該艦炮 火的打擊而在途中沉沒。齋藤七五郎大尉指揮的「仁川丸」在港 口突進到大約4600米的海面上,觸到一艘沉船而不能前進,被 迫自爆沉沒。正木義太大尉指揮的「武陽丸」,就在距「天津丸」 沉沒的地方約400米處自爆沉沒。島崎保三中尉指揮的「武州 丸」在通過「天津丸」與「武陽丸」之間時被炮彈擊中,在饅頭 山下擱淺沉沒。這樣,5艘堵塞船都沒到達港口航道而沉沒了。

負責收容堵塞隊員的魚雷艇冒著炮火和風浪,當天把「天津丸」、「報國丸」、「武陽丸」三船的隊員救起來。「仁川丸」和 「武州丸」的隊員當天夜裡沒能和收容艇隊相遇,只得在海上飄 蕩。到27日,齋藤大尉、島崎中尉等29名隊員在海上被中國的 帆船救護而得生還。這次堵塞行動雖然遭到失敗,但傷亡並不 大。戰後日本方面還是開足了宣傳機器渲染這次閉塞作戰。專門 為參加這次閉塞戰的77名隊員譜寫了歌曲,歌名為《決死隊》。

三、 日軍第二次塞港行動

由於第一次閉塞作戰未能實現目標,俄國太平洋分艦隊仍然 可以暢行無阻地出海作戰,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東鄉平八郎決定 實行第二次堵塞旅順港口的計劃。這次廣瀨武夫汲取了第一次塞 船裝載煤炭物體鬆散的教訓,改為裝載水泥和石子。這樣船沉入 水後便迅速凝結成一個整體而不易被移開。同時,廣瀨武夫還改 進了導火線一旦被打斷後,用點火爆沉的辦法,並畫了一個圖表 讓各船傳閱,以其奏效。第二次堵塞隊員仍然是來自各艦的敢死 隊員,因為他們已經有了第一次的經驗。

這次堵塞船由「千代丸」、「福井丸」、「彌彥丸」、「米山丸」 4船組成。總指揮仍由海軍中佐有馬良橘擔任,副總指揮仍由少 佐廣瀨武夫擔任。堵塞隊員和指揮官共65名。

曰軍第二次閉塞作戰的船舶及成員

船名

總噸位

指揮官

隊員

千代丸

2707 噸

有馬良橘中佐

16名

福井丸

2943 噸

廣瀨武夫少佐

17名

彌彥丸

2692 噸

森初次中尉

14名

米山丸

2693 噸

正木義太大尉

14名

3月26日凌晨2時40分,堵塞船隊由第三戰隊和第二戰隊 的「常盤」號、「淺間」號6艦作掩護,由巡威島錨地起航,驅 逐艦隊與水雷艇隊也相繼出發,26日傍晚到達圓島集合。27日 凌晨2時30分,由11艘驅逐艦和6隻水雷艇掩護堵塞船隊到達 旅順口外。

27曰凌晨,日艦剛剛靠近旅順港口,就被岸防探照燈所發 現,岸炮和值班炮艦一齊向日艦開火。日本艦隊也發現了俄國的 防禦不像以前那樣馬虎,正如一位驅逐艦長對當時情況所描寫的

大連近代史研究 第8卷

那樣: 「隨著馬卡洛夫將軍的到來,俄國艦隊變得空前活躍,特 別是在港口防禦方面。」1

曰本堵塞船隊冒著彈雨衝向港口,有馬良橘指揮的「千代 丸」在黃金山西側離岸約900多米的地方投錨爆沉。廣瀨武夫所 在的「福井丸」經過「千代丸」的左側,被俄國驅逐艦的魚雷擊 中船身,不能前進,便就地爆沉。海軍中尉森初次指揮的「彌彥 丸」,在「福井丸」的右側,投錨炸沉。正木義太大尉指揮的 「米山丸」將要衝進港內時與俄國驅逐艦的艦尾相撞,其後衝向 航道時被俄國驅逐艦所發射的魚雷擊中,在炸沉中由於慣力使船 衝到航道的左側沉沒。

擔任收容救護任務的日本水雷艇隊,冒著彈雨搶救堵塞隊 員。「福井丸」上的上等兵曹杉野孫七在下船艙準備點爆時,船 被俄國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中。指揮官廣瀨武夫先讓隊員上了救 生艇,卻不見了杉野孫七,他3次下船艙搜索未獲,只好上救生 艇。這時俄國炮火集中射向救生艇,一發炮彈擊中廣瀨頭部,廣 瀨斃命海中。此次塞港日軍僅有一隻堵塞船衝到了航道的左側, 對軍艦的出入港產生一些影響,但漲潮時大艦仍可以自由出入, 第二次堵塞隊員死傷15名。

戰後日本侵略者為了鼓吹「武士道」精神,把廣瀨武夫當做 軍人的楷模,將其亡靈請進了神社,譽為軍神供奉起來。戰死的 廣瀨少佐被追晉為中佐,歌頌尋找杉野兵曹場面的軍歌《廣瀨中 佐》也被廣為傳唱。1910年3月,在東京神田的舊國鐵萬世橋 站(現為交通博物館)前面為廣瀨和杉野兩人豎立了銅像。

四、 日軍第三次塞港行動

為了保證日本第二軍在遼東半島順利登陸,日軍決定第三次 堵塞旅順港口。汲取了前兩次的教訓,這次決定增派12隻堵塞

1[蘇]羅斯圖諾夫主編:《俄日戰爭史》,1982年版,第137頁。

船,即「新發田丸」、「小倉丸」、「朝顏丸」、「三河丸」、「遠江 丸」、「釜山丸」、「江戶丸」、「長門丸」、「小樽丸」、「佐倉丸」、 「相模丸」、「愛國丸」。以「新發田丸」為指揮船,並對「釜山 丸」、「小倉丸」、「長門丸」 3船增加了特殊的爆破裝置。第三次 堵塞隊總指揮為海軍中佐林三子雄,全隊共計244人。

5月1日午後17時,12隻堵塞船與第一、二、三、五、六 戰隊及第二、三、四、五驅逐艦隊,第九、十四水雷艇隊,水雷 母艦及其他附屬艦隻,一起編隊起航。5月2日午後17時到達 圓島。這天風大浪高,東鄉平八郎司令徵求總指揮的意見是否可 行動,林三子雄說:「北風屬地風,我認為旅順港口之波濤必能 靜穩,今夜一定決行!」 19時30分堵塞船隊與艦隊在圓島告別 出發,驅逐艦隊與水雷艇隊全速行駛,夜23時到達旅順口外, 見俄國艦隊與岸防炮臺毫無動靜。第二、第三驅逐艦隊駛向老鐵 山下,第四、第五驅逐艦隊駛向黃金山方向,中間由水雷艇隊進 行戒備。堵塞船隊於夜24時到達港外。這時忽然颳起了東南烈 風,波濤洶湧,船體劇烈搖晃,連船上的救生艇都刮掉了。總指 揮林三子雄對參謀說:「冒此風波若更突進堵塞之後,收容隊員 會很困難,因而徒損人命,雖然本來是不想生還的隊員,然而能 救出的將士,使其徒死,這絕非上策!所以今夜欲終止此封塞事 業,你以為如何?」遠矢勇之助回答說:「此際之進退,一切服從 總指揮之意見。」於是林三子雄下令:「今夜中止行動,各船都須 引退!」1命令赤城艦傳達各船,然而風高浪打,各船分離,命 令沒能全部傳達到,有的即使接到了命令也不肯接受而全力向旅 順駛去。

參與行動的船隻最後共有8艘它們是:「佐倉丸」、「遠江 丸」、「愛國丸」、「江戶丸」、「三河丸」、「小樽丸」、「朝顏丸」、 「相模丸」共計159名官兵。

1海軍勳功表彰會編:《日露海戰記》,第124頁


曰軍第三次閉塞作戰的船舶及成員

船 名

總噸位

指揮官

隊 員

朝顏丸

3550 噸

向菊太郎少佐

17名

三河丸

2320 噸

匝嵯胤次少佐

17名

遠江丸

2380 噸

本田親民少佐

17名

江戶丸

1850 噸

高柳直夫少佐

17名

小樽丸

3000 噸

野村勉少佐

16名

佐倉丸

3700 噸

白石江少佐

19名

相模丸

2108 噸

湯淺竹次郎少佐

25名

愛國丸

1650 噸

犬冢太郎大尉

23名

當「三河丸」看到港外的十四艇隊正受到俄國岸炮發射的炮 火的轟擊,誤認為是前面的堵塞船已突進到港口或闖入港內,就 全速向港口突進,被俄國的探照燈發現,炮彈猛烈打過來。「三河丸」破壞了港口的防禦器材,闖入了航道的中央位置投錨之後 爆沉。「佐倉丸」隨後也衝入到港口的航道,在電巖附近投錨爆 沉,敢死隊員全部喪生。繼而各船都先後接近旅順港口,俄國岸 炮的炮火更加猛烈,所敷設的水雷都漂在各船的前後,而堵塞船 則繼續前進。「遠江丸」被俄國炮艦和老虎尾炮臺射來的炮彈擊 穿了冷罐氣筒,蒸汽外洩,舵機被打壞,羅盤亦被粉碎,發生大 火,不能前進,本田決定就地炸沉。「遠江丸」被炸壞,又觸到 了港口的第一道防禦器材而受阻。俄軍在港口設有兩道防禦器 材,內防材與外防材相距為40—50米,防材是和圓木在一起的。 「遠江丸」炸沉的位置只堵了港口航道的半部。「江戶丸」還沒有 到達港口就被俄軍巨型炮彈擊穿了後部,海水大量湧入,但船仍 然冒著彈雨繼續前進到達了港口航道,找到了適當的位置,投錨 炸沉。「愛國丸」在港口附近觸到俄國敷設的水雷,雖然爆炸受 傷,但仍然向前突進,俄軍炮彈又擊穿了左舷側,命中汽罐室, 因而同時爆沉。「小樽丸」和其餘的堵塞船一起冒著彈雨,以黃金山射來的探照燈光為目標向前猛進。凌晨3時5分突破了港口 的防線,深人到航道,遭到了俄艦的猛烈炮擊。「小樽丸」舵機 被打壞,船舵失去了作用,在靠近航道的西岸,投錨爆沉。「相 模丸」,隨「小樽丸」之後到達港口外,徐行至港口附近,邊沉 沒機械水雷邊前進,凌晨3時30分從港口防線的間隙沿岸闖入 航道,到達「小樽丸」炸沉的幾乎相同地點時,轉向西北,在航 道的右半部爆沉。「朝顏丸」還沒有到達港口,就被俄軍炮彈打 壞了舵機而無法航行,便在黃金山附近爆沉了,此船沒有一個生還者。

五、 日軍旅順港口閉塞作戰述評

旅順港口閉塞作戰是日俄戰爭中,俄國太平洋分艦隊在遭受 日本聯合艦隊襲擊後採取「避戰自保」的政策,而日本海軍在正 面進攻屢屢不能奏效的情況下,採取閉塞戰遏制俄國艦隊的活動 空間。但日軍閉塞戰三次失利恰恰證明了,在沒有強大後援力量 支撐下的閉塞船在俄軍猛烈的防禦炮火打擊下完全達不到預定目 標,缺乏有效炮火壓制和掩護的封鎖是既危險又難以達到預期戰 略目的。

至於作為閉塞船在旅順自沉的17艘商船,全部是調集來的 曰本海軍徵用的商船(通稱「海軍租用」)。除了在艙內裝上自 沉用的炸藥、石塊和水泥外,在船橋等重要部位加裝了防護用的 鋼板。根據戰鬥教訓啟發,後期的閉塞船上還加裝了數門機關炮。

日俄戰爭爆發時,日本最大的航運公司是日本郵船,總計擁 有各種船舶76艘,總噸位約25萬噸。到翌年(1905年)春天 之前,除剩下9艘13000噸船隻繼續為民用運輸外,其餘全部被 陸海軍徵用。其中三次旅順閉塞作戰就動用了 10艘24000噸位,有8艘船隻損失。

六、 旅順港口閉塞隊紀念碑的徵集與研究

1972年經上級決定,駐軍工程兵將旅順港口閉塞碑炸毀。1977年7月22日,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工作人員去老虎尾 考察,發現炸掉在海裡的「福井丸」殘錨已被人切割,僅殘存一部分。經初步調查,鐵錨沉人海裡後被在老虎尾養殖海帶的鐵山 漁民切割運走。於是,博物館經旅順口區委宣傳部和鐵山公社宣 傳部聯繫,到鐵山公社王家村鐵匠爐搶救出了被切割的殘錨杆一段、支撐柱兩塊。

經過博物館與旅順海軍基地的多次溝通,基地同意協助我們 將殘錨從海裡打撈出來。1978年3月8日,旅順海軍基地派一 艘拖船將301浮吊船拖到老虎尾,把海裡的殘錨和一通旅順港口 閉塞殘碑吊上來。次日,部隊出車將殘錨和石碑送到我館。1

關於旅順港口閉塞碑的具體立碑時間中文資料很少,日本原田敬一在《戰爭的記憶一關於戰場上的紀念碑》中提到:我檢 索了防衛廳防衛研修所圖書館收藏的《陸軍省大日記》乙輯,在其中的1911年到1919年這9年期間的文獻中,發現了下列公文:A.1916 (大正5)年5月18日旅順港閉塞戰紀念碑。A是 滿洲戰爭遺蹟保存會會長中村覺給陸軍大臣大島健一的申請書, 題目是「旅順戰爭遺蹟建碑申請」。內容如下:為紀念明治三十 七、八年戰役旅順口閉塞戰,擬建立附頁之紀念碑,祈望批准。專此奉請。附頁中介紹,碑址選在「老虎尾燈臺南面」,「用錨做碑體」。2

由此文可以看出,旅順港口閉塞隊紀念碑是1916年5月18 日,由滿洲戰爭遺蹟保存會會長中村覺向日本陸軍申請修建,在旅順老虎尾燈塔南側用錨做碑體。根據閉塞隊紀念碑的碑文可知,此碑在當年10月建成。同時,日軍將「福井丸」沉船鐵錨 打撈出水,在旅順港口西側修建一座卷錨機式的紀念碑,鐵錨支 撐柱上鑲有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題寫的「閉塞紀 念」銅牌。在日本殖民統治旅順期間,每當日本海軍艦艇出入港 口,都要奏日本海軍軍歌,面向「閉塞隊紀念碑」行軍禮。

1郭富純:《滄桑歲月——旅順0俄監獄舊址陳列館建館三十周年紀念》,吉林 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頁。

2劉廣堂、關捷、[日]中冢明、[日]井口和起:《以史為鑑開創未來一1997年中日關係史大連學術研討會文集》(上集),大連出版社2000年版,第99頁。


來源:《甲午、日俄戰爭研究》第8卷  

圖來源:新浪渡橋博客

相關焦點

  • 在日俄戰爭中,日軍指揮官乃木希典的表現真的很糟糕嗎?
    對於日俄戰爭,很多人都覺得日軍指揮官乃木希典戰術呆板,只知道讓士兵發動人海戰術一波接一波不計傷亡地強攻硬打,那麼他的表現真的很糟糕嗎?    說起日俄戰爭中,乃木希典的表現,最常見的看法,豈止是糟糕而已,簡直就是一頭蠢豬,日本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肉彈將軍」,除了乃木希典,再無別人了。
  • 日俄戰爭中乃木希典
    畢竟日俄戰爭距今已經117年了,好多歷史資料也都很難尋找了。現在人對那段歷史說法多種多樣的,特別國人對那段歷史能夠認真研究的不多,知道者也很少。而我總是想把事情研究分析的接近真相,最起碼能夠符合歷史邏輯。其實日俄戰爭,對後來亞洲地緣局勢影響及其深遠的,一直影響到今天。如果沒有那一場日俄戰爭,今天局勢是什麼樣的,是很難令人推測的。畢竟歷史都是一步步走出來的。
  • 聊聊日俄戰爭
    在我們的歷史教材中,說到日俄戰爭,一般都會強調這是兩大帝國主義在我國土地上爭搶勢力範圍,清政府腐敗無能,旁觀中立、任人宰割等等。但實際上,這些觀點並沒有反映戰爭的全貌。從更宏觀的角度看,日俄戰爭是20世紀第一場大國間的戰爭,更有「第零次世界大戰」之稱,是新興的日本與老邁的沙俄之間的對抗,戰爭的結果對二十世紀世界格局的走勢有深刻的影響。
  • 國內難得一見的日俄戰爭影像集
    「第零次世界大戰」。直到今天,這場發生於20世紀初的戰爭仍然受到中國社會的高度關注。過去一百年中,以交戰雙方日俄及發生地中國為視角的著作已經十分豐富,但遺憾的是,它們往往只注重文獻資料,缺乏照片、圖片等直觀呈現戰爭的歷史影像資料。而以旁觀者視角,尤其是以英國、法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相關著作在國內卻鮮有出版。日俄戰爭爆發後,英法兩國高度關注戰事發展,兩國國內社會同樣對這場戰爭充滿了興趣,並留下了大量的官方檔案、記述。
  • 日俄戰爭,乃木希典,203高地戰場遺址瑣記…
    此張照片是日俄戰爭時期,日軍第三軍司令乃木希典大將。此人在中午戰爭期間,作為日軍旅長,指揮日軍攻陷旅順,並縱容部署對中國人瘋狂屠殺。日俄戰爭期間,作為第三軍司令指揮日軍攻陷俄軍旅順要塞。是個兩手沾滿鮮血的劊子手。日俄戰爭的肇使,可以追溯至中日甲午戰爭。《馬關條約》的條款有中國向日本割讓遼東半島的內容。
  • 世界上第一次以電磁技術分勝負:日俄海戰中的電子戰
    如果說19世紀初幹擾敵方的無線電通信還是一種「正在來臨的思想」,那麼,1904年爆發的日俄戰爭首次在戰爭中使用無線電幹擾則標誌著電子戰正式登上戰爭的歷史舞臺
  • 血戰旅順城:日俄戰爭重大轉折
    本文摘自《日俄戰爭全史》日軍攻陷旅順,使日俄戰爭發生了重大轉折,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使俄軍士氣更低落,戰略上更加被動,同時也加速了俄國國內革命運動的發展。 當日軍第三軍的第三次總攻擊受挫,特別是將203高地得而復失的戰況報告給兒玉源太郎總參謀長以後,平素一貫冷靜的兒玉源太郎非常惱火,立刻把第三軍前來送報告的參謀痛斥一頓。臨時起意發動的旅順攻城戰如同一個黑洞,吞噬了無數的兵員和補給。10月中旬,俄軍在瀋陽南部的沙河地區發動試探性反攻。
  • 一帶一路:日俄關係 慘烈的大海戰
    畫面拉回旅順港,為求一舉獲得制海權,及掩護陸軍的登陸作戰,日本聯合艦隊一連對旅順港發起八次攻擊及三次閉塞作戰,除了不予俄軍喘息的連續性攻擊計劃,日軍也以敢死隊駕駛商船或其他小船衝入旅順港口,企圖堵塞艦隊出海的航道。三月初俄國啟用號稱世界三大海軍名家的馬卡洛夫為遠東艦隊司令,接替無能的斯塔克,雙方交鋒互有損傷,馬卡洛夫誤中日軍水雷陣亡。
  • 日俄戰爭中的「漢奸」公使
    觀摩日軍演習從楊樞寫給外務部和端方的歷史遺墨中,筆者看到了一個弱國駐外公使的無奈與辛酸。到任伊始,除了打探日本政府的走向之外,還有一件大麻煩事也要他親自操辦,即接待國內前來東京觀摩日軍演習的各省武官。日俄戰爭中的奔波者到了1904年12月19日,西方大國都預測日俄兩國終將一戰了,可楊樞還是一無所獲!
  • 國內難得一見的影集像:日俄戰爭中的中國人
    當地人民不甘忍受日俄的野蠻蹂躪,勇敢反抗殘暴的侵略者。他們成立秘密會社,「毀斷電線」,破壞敵人的通訊聯繫;拒絕為侵略者提供食物,逃避抓伕;組織軍事義勇隊,聯合當地的綠林人士,打擊敵寇。日俄戰爭期間,英國、法國兩國派遣了許多戰地記者和戰場觀察員,跟隨交戰雙方的軍隊,他們向國內傳回了大量第一手的戰場報導。更為難得的是,這些報導大多附有印刷精美、內容信息量極大的插圖。
  • 戰鬥民族讓敵方慘勝卻不願提及的大敗仗,日俄在中國發生的戰爭|老照片
    ▲坐沉在軍港裡的沙俄戰艦日俄戰爭是指1904年到1905年間,日本帝國與沙俄帝國為了爭奪中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而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戰爭日俄戰爭以俄羅斯帝國的失敗而告終。戰爭暴露了沙皇帝國的弊端,導致了1905年革命的爆發,動搖了沙俄的根基。日本經過戰爭跨入列強的行列。這次戰爭地區跨度極大,橫跨整個西伯利亞。
  • 【書訊】《侵略的證言:日軍在港戰爭罪行》
    全景披露英國國家檔案館館藏陸軍部珍貴檔案實地採訪日軍暴行倖存者及其後代揭露日軍佔領香港的累累罪行《侵略的證言:日軍在港戰爭罪行》劉智鵬,廣東揭陽人,華盛頓大學博士。本書是揭露日軍在港戰爭暴行的力作,以翔實的資料展現了日軍佔領香港時期,當地居民和來自英國、加拿大等國戰俘被日軍隨意逮捕、審問、虐待的悲慘遭遇。他們不僅要擔負繁重的苦役,還要與白喉、痢疾等傳染病肆虐的居住環境作鬥爭,而等待他們的卻是殺戮和酷刑。從十八日戰爭到深水埗戰俘營、赤柱監獄,從聖士提反書院慘案到銀礦灣慘案,無一不是日軍累累侵略罪行的鐵證。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 奉天會戰裡曾衝破日軍陣列:細說日俄戰爭裡的哥薩克騎兵
    談及日俄戰爭時期的哥薩克騎兵,很多人立刻就會想到的是那個著名的,秋山好古擊敗哥薩克騎兵的故事。正常戰役反倒是日軍險些被俄軍擊潰,所幸當時俄軍指揮官對戰場形勢誤判,認為日軍大規模增援即將到達,因此才迅速撤軍,秋山支隊和其他黑溝臺之戰中的日軍,才就此倖免遇難。
  • 歷史上的今天:1904年日俄戰爭在中國領土上爆發 | 循跡曉講
    而對於俄軍來說,戰爭越拖越有利,所以他們的戰術就是,太平洋艦隊儘量不離開旅順港,以旅順港上的岸上火力為依託不斷消耗日本海軍實力。1904年3月上任的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司令馬卡洛夫很好的利用了俄軍的優勢,俄羅斯太平洋艦隊不在一味躲在港中避戰,而是時不時出港攻擊日本海軍,而當日本海軍準備後撤擺開陣勢與俄軍決戰時,俄軍又撤回港內,俄軍艦隊始終不離開岸上炮火的覆蓋範圍。
  • 日俄戰爭:袁世凱、吳佩孚、張作霖等,為什麼都支持日本?
    吳佩孚,日俄戰爭中成長起來的一位民國重要人物。參加日軍特務連後,吳多次深入東北日俄戰爭後方,曾被俄軍抓獲,被判死刑,拉到哈爾濱去槍斃,半路上跳車逃生。他非常聰明,計謀很多,日人稱之為〝總有辦法〞先生。據日人回憶:有一次,因俄軍封鎖極嚴密,情報無法外送,上下都心急如焚。
  • 日俄戰爭(下)——奉天對馬陸海決勝,新的世界格局,新的戰爭時代
    米先科於1月8日出發,由於天氣惡劣,加上沿途缺乏飼料和物資,進展意外緩慢,1月12日他到達車站時,日軍已經得到增援。在三次攻擊嘗試都沒有成功後,米先科撤退,於1月18日返回奉天。1月19日,庫羅帕特金要求格裡彭伯格出擊,打響了奉天會戰的前哨站黑溝臺戰役。奧斯卡並未派出他的所有軍隊,加之日軍已提前獲悉俄軍計劃,俄軍進攻受阻。
  • 日俄戰爭迫在眉睫,日本海軍戰略如何考量?東鄉平八郎這樣想的
    在回覆中,東鄉將軍顯然認可了軍令部局勢分析中的一部分:即俄軍會主動出擊,吸引他的艦隊離開朝鮮海峽,並使得日軍暴露出通往釜山的航道;同時,在兩支艦隊會合前,他們還會避免決戰。在無法決戰的狀態下,日軍將不能控制黃海,陸軍的運輸也將出現危險。對於上述情況,軍令部似乎認為,只有通過發動傳統的海上進攻來摧毀敵軍艦隊,才能讓日軍對海域的控制程度達到其期望的水平。
  • 日俄戰爭:數萬日軍戰死,屍體堆滿山頭,慘烈程度比數字反應嚴重
    日軍制定好對俄作戰計劃,並做了充足的戰鬥準備後,沒多久,就主動開啟了日俄戰爭的序幕。1904年2月6日,聯合艦隊從日本出發,兩天後達到旅順港,在未宣戰的情況下,日軍偷襲旅順的俄太平洋艦隊,日俄戰爭就此爆發。旅順攻堅戰,日俄勢均力敵戰爭開始之初,日軍就將重兵派駐到了遼東半島,此時的俄軍處於邊戰邊退的情況。
  • 【MAX·諮詢】電影《203高地》中的日俄慘烈屠殺戰
    這場戰爭過程及其慘烈,參戰雙方日本和俄國都付出了慘重的傷亡。反映日俄戰爭的電影比較少見,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部,電影《203高地》不僅反映了日俄戰爭的慘烈程度,也還原了日本侵略者侵佔中國土地的醜惡嘴臉。從電影的角度,勿忘國恥,提醒國人時刻警醒,只有真正強大,才不至於遭致別國軍隊在本國開戰的恥辱。
  • 張小爬筆記--日俄戰爭「奉天會戰」
    因當時的清朝腐敗無能,日俄兩國為爭奪我國東北的歸屬權,於1904~1905年,爆發了日俄戰爭。1905年日俄在奉天一帶開戰,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奉天大會戰」。當時清政府還無恥地宣布「局外中立」。沙河會戰把這的村莊變成廢墟,百姓背井離鄉,文物古蹟損毀。白塔堡的遼代白塔就毀於沙河會戰的炮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