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超級航母,是美國維持海上霸權最重要的工具。當今的10艘「尼米茲」級裡,首制艦「尼米茲」號快50歲了(1972年下水,1975年服役),因此美國海軍還得找人接替它們,前兩天,他們的第4艘「福特」級核航母「多麗斯.米勒」(CVN-81)開工建造了。
▲福特級核動力航母想像圖
8月25日,在美國唯一的航母建造廠——隸屬於亨廷頓-英格爾斯集團的維吉尼亞州紐坡特紐斯船廠,多麗斯.米勒的多名後人來到這艘航母的開工現場,隨著後人代表一聲令下,船廠工人開動等離子切割機,切下了第一塊鋼板,標誌著第4艘「福特」級,進入了早期開工建造階段。
▲「多麗斯.米勒」的後人在開工現場
「多麗斯.米勒」號這個艦名,在美國海軍航母歷史上創造了一個先河:首次用一名非裔美國黑人,一名普通水兵,命名一艘航母。這位1919年出生在美國德州的黑人小夥子,1939年9月參軍,作為「一等人」的美國海軍,當時對黑人水兵限制非常苛刻,米勒只是一名艦上餐廳的服務員。
▲米勒胸前的勳章,正是尼米茲上將親自頒發的
而在1941年12月的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中,當時在「西維吉尼亞」號戰列艦上服役的米勒,卻表現出不凡的英雄氣概,操起艦上的機槍,向來襲的「零」式戰鬥機開火,並且在棄艦逃生前,救了很多戰友,因此成為第一個獲得「海軍十字勳章」的黑人水兵。
▲電影中的米勒形象
但米勒沒能活過二戰,1943年11月,在一艘護航航母上服役,依然是一名食堂服務員的他,最終在太平洋吉爾伯託群島被日本潛艇擊沉後陣亡。
二戰後,他的名字曾被用來命名一艘「諾克斯」級護衛艦(FFG-1091,1973年服役),米勒的事跡,《虎虎虎》《珍珠港》等電影中有體現。
▲「諾克斯」級反潛護衛艦「米勒」號
但米勒這樣的水兵,放在以前真不可能命名為航母。
在美國海軍現役的10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中,有7艘都是以前總統的名字命名的,而另外3艘,分別是二戰美國海軍頭號名將——尼米茲上將命名的首艦「尼米茲」號(CVN-68),長期支持美國海軍發展、擔任眾議員50年之久的「卡爾.文森」號(CVN-70),和另一位支持美國海軍的參議院軍事委員主席約翰.斯坦尼斯命名的CVN-74。
普通人名是不可能成為航母名稱的。
▲「卡爾.文森」號,最近剛剛抵達日本
「多麗斯.米勒」號是2020年1月20日「馬丁.路德金日」宣布命名的,而在2020年正是美國「黑命貴」運動的高峰之年,以一名犧牲多年的黑人水兵命名,頗有向非裔黑人示好的意思,畢竟這艘航母造價起碼要100多億美元,而當時,美國還有吉米.卡特、比爾.柯林頓和小布希三位在世前總統,他們都要表示羨慕一番了。
▲前不久的圖片,「福特」和「甘迺迪」,都在紐廠
其實,美國海軍航母的命名,充滿了政治上的算計和平衡,前總統不一定有機會命名。就拿退休後仍時常扮演特使身份的卡特來說,他在臺上實現了中美建交和美蘇SALT II削減核武器條約,海軍不喜歡他,後來直接拿他名字命名一艘「海狼」級攻擊核潛艇,不知是否有嘲諷意義。
▲1998年,吉米.卡特本人出席SSN-23開工儀式
比起這個,約翰.甘迺迪遇刺後繼任的林登.詹森,只撈到一艘隱形飛彈驅逐艦(「朱姆沃爾特」級3號艦,目前剛剛試航)命名,而同樣是理察.尼克森總統因「水門事件」被彈劾趕下臺後繼任的副總統福特,卻成為「福特」級核航母首制艦的名字,當然最慘的是尼克森,連條漁船都沒撈到。
▲「林登.詹森」號
而且,命名一艘航母時,時任的美國總統屬於哪個黨派也很重要。
比如「福特」級的2號艦「約翰.F.甘迺迪」(CVN-79)號,是2011年歐巴馬當政時期命名的,這倆人都是民主黨的,而且「甘迺迪」號已經是第二次命名航母了,如果不是比爾.柯林頓出現過「拉鏈門」事件,估計2012年命名的「福特」級3號艦「企業」號(CVN-80,第3次命名為航母)可能會命名為「柯林頓」號,而共和黨籍的「替補隊員」福特,在他本人過世後第2年,2007年命名為「福特」級首艦,時任總統恰好是共和黨籍的小布希。
▲福特級「約翰.F.甘迺迪」號(CVN-79)
不過,此次開工的「多麗斯.米勒」號,建造還有更長一段路,真正在紐波特紐斯船廠唯一能承建航母、帶有巨型龍門吊的船塢內鋪設龍骨、開啟塢內建造階段,要到2026年,下水要2029年,服役要2030年之後。
這是因為新「企業」號都還沒有鋪設龍骨(預計明年)。不過即使如此,中國仍然要加快速度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