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高走出的唯一一位將軍,是他......

2022-02-04 新微上高

說起汪祖美將軍

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熟悉

甚至會有陌生的感覺

的確

在將星閃耀

璨若星河的1614位開國將帥中

汪祖美將軍知名度並不是很高

但在江西省上高縣

作為上高縣至今為止走出的唯一一位將軍

汪祖美將軍的知名度那可就高了

汪祖美將軍是江西省上高縣野市鄉河裡村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參加紅軍的背景是1930年由毛澤東、朱德率領的紅一軍團,從江西奉新出發前往萬載途中,抵達上高縣,並住在縣城永和隆雜貨店----很可惜,這一處毛澤東舊居沒能保留下來。毛澤東在上高期間,召開了直屬隊幹部會議,具體說明了不打南昌、九江,西進和紅三軍團會合的道理,並積極開展打土豪劣紳,分財產、建農會喚起民眾等運動。在毛主席的號召下,上高全縣各鄉各村都有群眾報名參加紅軍,這其中就有汪祖美。

在上高縣檔案館保存的一冊參加紅軍登記名冊中,我們可以看到,該名冊登記了1930年上高縣江南鄉(現屬田心鎮)33人參加紅軍的基本情況,其中除了3人為高小文化程度外,其餘均為文盲。年齡最大的已有58歲。

毛主席、朱德總司令的一次路過,讓年僅15歲的汪祖美跟著紅一軍團離開了家鄉從此開始了南徵北戰、戎馬一生的革命生涯。

汪祖美,1915年10月出生於一戶貧苦農民家庭,從小飽受剝削壓迫之苦。因此,當紅一軍團來到上高的時候,少年汪祖美毅然決然地加入到了這支為窮人謀幸福、打天下的隊伍。他在這支隊伍裡成長、進步很快,從戰士起步,先後擔任紅1軍團第3軍7師19團連長,江西第一補充師三團營長、補充8團副團長,甘肅獨立2團團長,陝北紅29軍3團副團長兼參謀長,一團團長。參加了保衛中央革命根據地的歷次反「圍剿」鬥爭和舉世聞名的長徵。

抗日戰爭時期,汪祖美任八路軍留守兵團385旅7團參謀長,主要擔任保衛黨中央機關的重要任務。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24旅70團團長,第三師10師330團團長,遼吉軍區第2分區116團團長,獨立第3團團長。為鞏固和發展東北根據地,率部執行清匪反霸、作戰訓練及籌措糧款等任務,做出了優異的成績。

1948年7月,汪祖美任東北野戰軍鐵道縱隊第三支隊副支隊長,參加了遼瀋戰役遼,並在遼瀋戰役勝利後,入關沿線搶修北寧、津浦等鐵路,為東北野戰軍入關作戰,奪取解放戰爭勝利作出重要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11月率部參加抗美援朝,任鐵道兵團副師長、師長。回國後於1954年7月任鐵道兵第1師師長,率部參加鷹廈等樞紐站鐵路的建設,為我國鐵路建設事業做出了貢獻。1961年6月任第2鐵道兵學校校長,1963年4月---1976年6月任鐵道兵副參謀長。後任鐵道兵司令部顧問。1982年10月以副兵團職離休。

汪祖美將軍參加革命早,沒上過學,是從槍林彈雨中衝鋒陷陣、出生入死中打出來的將軍。在任鐵道兵副參謀長期間,他曾任鐵道兵司令部黨委副書記,長期分管軍務、機關事務工作。他處理工作既堅持原則,又靈活變通。文革開始,機關幹部貼大字報,需要麵粉熬漿糊,但食堂不給,因為麵粉是憑軍用糧票購買的,給了會影響食堂生活。於是機關幹部們找到汪將軍家,要將軍表態。他知道文化大革命是一場浪潮,不支持群眾貼大字報,就是逆潮流而動,過不了關的。他立即要食堂管理員給麵粉,同時要管理處買紙,供機關幹部寫大字報。還讓食堂多做玉米發糕和窩窩頭,既支持了革命,又安排了生活,效果很好。

在那個特殊年代裡,汪祖美將軍主持過一段時間司令部黨委的工作。每次開黨委會,他都非常謹慎,儘量避免敏感問題,不提兩派群眾組織的事,不支持一派打一派,儘量保持平衡。所以,兩派群眾組織都不批鬥他。1975年開展反擊右傾翻案風時,司令部有人鬧得厲害,為防止他們找麻煩,將軍在開部黨委會時,特地讓秘書在他的工作本上寫下他的發言稿,以備有案可查。

汪祖美將軍一家人對身邊的工作人員都非常好。他的夫人趙阿姨知書達理,善解人意,樂於助人。她教育子女有方,兩個孩子好學上進,各有專長,都幹出了一番事業。她還做得一手好菜,經常叫秘書到家裡去改善生活。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國家剛出彩色電視機,憑票還難買到。秘書的妻兄單位要一臺彩色電視機,以改善職工文化娛樂生活。汪祖美將軍聽說後,想盡辦法幫秘書搞到一張彩電票,幫他在北京買了一臺大彩電。讓秘書久久難忘。

那時住房緊張,機關幹部很多都住宿舍。有一次汪祖美將軍的秘書因同宿舍同事的家屬來北京探親,秘書在汪將軍辦公室住了一個多月。1978年8月,秘書轉業離京前,將軍還舉辦家宴為之餞行。

汪祖美將軍離休後定居北京,但桑梓之情猶在。每每家鄉來人,將軍都會接見。對家鄉提出的請求,只要是合情合理能幫到的,將軍都不遺餘力予以幫助。家鄉人對將軍的稱呼為「汪軍長」,估計是以為鐵道兵副參謀長這個官職,相當於軍長吧。

汪祖美將軍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以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年7月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3年2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

汪祖美將軍的女兒汪璇,後來嫁給了江西省委宣傳部部長彭加倫的兒子彭寧。彭寧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導演,也是電影《苦戀》的導演。可惜這部爭議很大的電影終於沒有公映的機會,至今已40年。

相關焦點

  • 江西上高:共和國第一位將軍汪祖美
    說起汪祖美將軍,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熟悉甚至會有陌生的感覺。的確,在將星閃耀、璨若星河的1614位開國將帥中,汪祖美將軍知名度並不是很高。但在江西省上高縣,作為上高縣至今為止走出的唯一一位將軍,汪祖美將軍的知名度那可就高了。
  • 上高會戰史記
    抗日名將,民族英雄羅卓英  第19集團司令羅卓英將軍,決定首次「天爐戰法」。在上高會戰首次實戰!  3月24日援軍第49軍(劉多荃),第78軍(夏首勳)達到攻擊陣位;羅卓英將軍下達反攻命令。守軍也全部轉守為攻,迅速將日軍合圍。
  • 【上高會戰】羅卓英上將檔案
    何應欽題《羅卓英將軍紀念集》(內含大量羅將軍生前活動及國民黨高級黨政官員為其送行默哀等影像資料,少見)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羅卓英將軍著《呼江吸海樓詩》詩集開戰以來最漂亮之仗--上高大捷總指揮羅卓英,消滅日軍2.4萬人。軍委會參謀總長何應欽高度評價,稱之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 3. 最具國際影響之戰役--仁安羌大捷 時遠徵軍司令長官羅卓英上將命令孫立人師長馳援仁安羌被困英軍,救出七倍於己之盟軍,轟動國際。
  • 活著走出野人山的唯一女兵,遭下放三十年終獲平反,今年96歲!
    而當僅存的這寥寥無幾的官兵奇蹟般走出野人山的時候,迎接他們的人們此時無比驚訝地發現,這其中竟然還有一位女性,在所有生還者的名單當中,他們第一次在性別那一欄裡填下了一個女字。這位奇蹟般活著走出「野人山」的女兵叫劉桂英,在走過了野人山,走過了數十年劫難重重的人生之後,如今96歲的她依然健在。
  • 上高會戰——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
    第十九集團軍的羅卓英總司令是一個喜歡寫詩的將軍,但他沒有一點兒文人的迂腐。他有一句名言:軍人事業在戰場,軍人功罪也在戰場。近期不斷有消息傳來,日軍將要組織一次規模較大的進攻。江西已經有一年多沒有戰事了。羅卓英派往九江到南昌的情報人員,不斷地送來了日軍的作戰情報。日軍將要進攻贛西北一帶的上高地區。
  • 媲美臺兒莊大捷的上高會戰
    吳鳶、黃仲模在《上高會戰紀實》中載文:為挽回這一影響,國民黨最高決策機關作出迎敵決戰計劃,攻擊軍由蔣介石反覆考慮後圈定。另外,上高乃贛北重鎮,對於中國軍隊和日軍來說都是必爭之地。「如果日軍佔領上高,不僅嚴重打擊了中國主力軍,而且可西向湖南,側擊長沙,造成九戰區全線動搖或崩潰」。同時,上高周圍地區盡屬山地,日軍機械化部隊很難施展威力。正如湯恩伯所言:「上高是殲敵的好地方」。
  • 從六甲走出去的科技將軍——周建生
    六甲古鎮那厚重的文化底蘊孕育了大批志士能人,周建生就是其中傑出的一位。他猶如一隻雄鷹,從六甲起飛,憑藉聰穎和勤奮的雙翼,展翅翱翔,搏擊長空譜寫了一曲追星攬箭的人生樂章。他由此也成長為一位功勳卓越的科技將軍!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到1961年。周建生如願以償地考取了他心儀已久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系,立志投身於祖國的航天事業。
  • 被遺忘的抗日大捷——震驚中外的上高會戰
    以羅卓英為總司令的國民革命軍第19集團軍,下轄第70軍,49軍,74軍及第30集團軍下轄第70軍,49軍,74軍及第30集團軍之間72軍、江西保安隊近10萬將士,在其內部中共地下黨員和以黃賢度(合法身份為上高縣長)為首的中共上高地下黨的策動和密切配合以及上高民眾的全力支持下(據史實記載:當時上高有四分之一的百姓冒死支前捐糧、運送給養、彈藥、傷兵等,
  • 虎賁師和他的將軍們(下篇)
    74軍和第57師在上高會戰中給予日軍重創並獲得極大榮譽,但日軍也將74軍視作「勁敵」,欲消滅而後快。 1941年的第二次長沙會戰中,由於日軍破獲了第九戰區電訊情報,第74軍行動幾乎是完全暴露在日軍視野之下。就在74軍呈一字長蛇向西挺進時,日軍以第3,6兩個王牌師團對74軍實行腰斬和堵截行動,特別是行進中的中間部隊第58師,遭遇日軍花谷旅團的側擊,損失極為慘重。
  • 將軍百戰死
    第2次長沙會戰中,時任第74軍第57師步兵指揮官李翰卿將軍是抗戰期間該部犧牲的最高職務軍官。李翰卿將軍,字墨林,山東濮縣人。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時任第57師342團團長。在淞滬會戰中,曾率所部堅守軍工路四晝夜,日軍雖猛攻但未能得逞。
  • 【江西抗戰】 震驚中外的上高會戰
    上高會戰指揮舊址1.誘敵深入(1941年3月15日至19日)。北路、中路阻擊部隊是第70軍及第74軍一部;3月15日北路日軍第33師團從安義出發,與中國軍隊第70軍預9師、第19師在奉新與其開戰,打響了上高會戰第一槍。
  • 【抗戰精彩一戰——上高會戰】
    3月21日,羅卓英令新14師、新15師、58師堅守上高城,以實現對大賀茂、池田的四壁包圍。鑽進羅卓英網中的大賀茂猶作困獸之鬥,以期殺開血路,退回巢穴。餘程萬跳進一處機槍掩體,挽起袖口,替下一名機槍射手,熟練地進行射擊。3月22日,大賀茂出動30多架飛機,進攻57師防守的雲頭山陣地。雲頭山為上高東北面的最高山峰,它與西北面的白茅山互為犄角,共同構成上高城的天然屏障。
  • 鐵血崑崙關——崑崙關戰役中的鄭洞國將軍
    為保障我西南大後方的戰略安全,當時中國唯一的機械化部隊第5軍奉命由湘北火速南下,在各路友軍的配合下對盤踞於崑崙關之日軍展開猛烈反攻,經二十餘日浴血鏖戰,終於將守敵第12旅團及臺灣守備隊一部全殲,斃敵旅團長中村正雄以下五千人,取得震驚中外的崑崙關大捷。在這次戰役中率部擔任主攻任務的第5軍副軍長兼榮譽第1師師長鄭洞國將軍,也因指揮果斷、功勳卓著而一戰成名。
  • 一位土耳其將軍,兩位哈佛經濟學家,一場神秘的政變
    丹尼·羅德裡克的這起事件,或許可以讓我們一窺土耳其政治博弈的概貌,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位經濟學家如何運用其所學,來應對他在事件中遇到的種種挑戰,以及他對欠發達國家謀求發展和轉型的種種思考。它有關一個推翻政府的陰謀,涉及恐怖主義,其頭目則是一名叫切廷·多安(Cetin Dogan)的退役將軍——那是皮納爾的父親。幾周之內,將軍就要被投入監獄。而他的案件將顛覆羅德裡克的生活,把這位著名經濟學家變成刑事偵探和政治鬥士。政治權謀並非羅德裡克所長。這位低調的學者一直致力於研究經濟改革中,是什麼因素在起作用。
  • 從東北抗日聯軍走出的十位開國將軍,你知道都是誰嗎?
    抗聯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14年的艱苦鬥爭,牽制76萬日軍,消滅侵略的敵人18萬從東北抗日聯軍走出的十位開國將軍你知道都是誰嗎來源|非常歷史85年前的今天,1936年1月28日,東北民眾反日聯合會軍政擴大會議在黑龍江省湯原縣舉村。會議決定建立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部,將原東北人民革命軍等抗日武裝統編為抗日聯軍。
  • 他是美國的「鐵錘將軍」,歷史上前無古人的特級上將,此人是誰?
    那就是被後世稱為「鐵錘將軍」的潘興。說起潘興,對於一戰不了解的人,或許對這個名字沒有太大的印象。這並不稀奇,因為潘興在一戰結束之後,就選擇了退伍了,而且其本人也常常用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因此在戰後也不是經常拋頭露面,走上政壇。但是他的低調,並不代表他沒有足夠的戰功。就連在二戰當中,大放異彩的巴頓將軍,也曾經是他的手下高徒。
  • 一位美國將軍的演講.
    日本認為美國是阻止其實現在亞洲的「神授」命運的唯一障礙       出於這種理由,日本對駐紮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進行了精心策劃的偷襲一位日本陸軍軍官團體發起叛亂,試圖截獲並銷毀天皇向日本人宣布投降的詔書。
  • 上高會戰,12萬百姓沒有一個漢奸,源於國民黨縣長還有個特殊身份
    一、黃賢度的身份是國民黨縣長,他還有一個特殊身份是共產黨員黃賢度是江西上饒人,29歲的時候在湖南加入了國民黨,兩年後的1938年,在他的老師黃道介紹下又加入了共產黨。他加入共產黨的時候,沒有舉行任何儀式,也沒有頒發黨章、黨徽之類的東西,黃道說同意他加入共產黨了,他就是共產黨員。在共產黨組織中,也只有黃道一個人知道他是共產黨員。那時候入黨形式很簡單,情況特殊。
  • 美媒:考古學家在俄境內發現拿破崙帝國一位將軍遺骸
    近日科學家藉助DNA試紙成功確定了其準確的年齡——遺骸屬於拿破崙帝國時期。負責挖掘工作的皮埃爾·馬林諾夫斯基將骨骸的一部分裝入行李箱並帶回法國,進行DNA的比對後發現,這是拿破崙帝國的將軍查爾斯·艾蒂安·古丁的遺骸,1812年他在瓦盧蒂諾戰役中去世,時年44歲。法國《觀點報》稱,從遺體上提取的DNA與他的母親和兄弟相匹配。
  • 任榮——戰火中走出的開國將軍(中)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