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T50一舉動讓國人唏噓不已 改變五代機市場格局

2021-02-14 利刃號

近日,俄羅斯消息報網站披露了俄羅斯量產型T-50即將交付的消息,觀察者認為如果屬實的話,對俄羅斯不啻一記強心針,為其擺脫現有困境奠定了良好基礎,而更重要的是量產型T-50用何心臟也成為軍事老饕們關注的熱點。

前蘇聯解體後,留裡卡設計局和其下轄工廠分為了兩大陣營,即留裡卡設計局&土星、雷賓斯克、烏法陣營和禮炮陣營。留裡卡陣營先後推出了AL-31FP&AL37FU及117S、117、ITEM20及127,並推出了AT俯仰式推力矢量噴管以應用於AL31FP發動機,並裝配於出口印度的蘇-30MKI戰機,90年代初期烏法還向中國出口過配裝蘇27smk雙座型的發動機,之後基本轉向給印度提供所用發動機,甚至印度的米格-27換發也用上了烏法的AL-31發動機,而禮炮的發動機主要供應遠東和東南亞市場,進入21世紀後留裡卡推出了117S發動機,該發動機不加力推力8.6噸,加力推力達到14噸,並於前年宣告正式定型,期間蘇35開始採用117S發動機,而後留裡卡轉入117&117A系發動機的研製,據外電消息,該發動機不加力推力接近9噸,加力推力達到14.4噸,已應用於T50戰鬥機的試飛測試。而禮炮集團在21世紀後的作為有點不聲不響,但佔盡好處的意味在裡面,除向東亞某國大量供應用於其單發戰鬥機的動力外,禮炮還推出了99M系列發動機,該系列發動機屬於AL-31F第42批次的產品,99是之前AL31F的工程代號,禮炮沿用了該代號,並將新產品以M後綴,99M系列發動機分為99M1、M2、M3,其中99M1和99M2已先後應用於蘇27SM和蘇30SM。

觀察員指出,無論是留裡卡系列的117S,還是禮炮的99M,在核心機無法解決的前提下,都無法實現五代戰鬥機的超音速巡航,由於超音速巡航主要得益於核心機的高流量和內外較小的涵道比,而117S和99M系列的核心機均來自AL-31F,核心機沒有得到充足的改進,有俄羅斯相關資料顯示,AL-31F早期型進口直徑在895毫米,這還是得益於前蘇聯卓越的情報工作,獲得了當時美國第三代戰鬥機主動力F-100的資料,但由於當時蘇聯能力所限,該早期型遲遲無法獲得定型,預期指標也令人失望,最終留裡卡設計局採用了將RD-33結構加以放大,而獲得AL-31F樣機的方案,最終改進也得以成功,但其進口直徑也增加至905毫米,流量有一定放大,而117S和99M均基於這一核心機架構,只是在低壓渦輪和風扇方面做了適當改進,如99M系列進口直徑擴展至924毫米,發動機進口流量也做了一定放大,風扇壓比也增加至4.2,在99M3上實現了風扇級數從四級變為三級的跨越,而117S的進口直徑放大至930毫米,低壓渦輪和風扇做了相應改進。

觀察員認為僅僅改善低壓部分是遠遠不夠的,由於超巡有賴於卓越的高空節流比,而節流比又和涵道比成反比,要實現超音速巡航,必須加大核心機流量,適當縮小涵道比才能實現這一目的,而加大核心機流量,必須改進核心機的高壓壓氣機部分和燃燒室及高壓渦輪部分,不啻於推到重來,而俄羅斯和中國在80-90年代均借鑑了美國的經驗,走核心機發展之路,俄羅斯基於聯盟的R-79平臺搞出了R2000驗證核心機,而新一代的俄羅斯發動機均基於這個平臺而來,據俄羅斯官方軍工綜合體和戰略平衡網站消息,俄羅斯在新一代軍用小涵道加力發動機選型方面,採取了兩家競爭,靜觀其變的方式,留裡卡繼117後推出了新一代小涵道大推力方案ITEM20及其發展型127的方案,而禮炮則推出了type30及其發展型ITEM129的方案,127採用了較為超前的2511結構方案,即兩級風扇+5級高壓壓氣機+1級高壓渦輪+1級低壓渦輪的方案,而禮炮的方案則採用了3611結構,即三級風扇+6級高壓壓氣機+1級高壓渦輪+1級低壓渦輪。

之後的結局相對簡單,俄羅斯成立了聯合發動機公司UEC,禮炮和留裡卡盡數收歸其囊中,俄羅斯用117/117A實現了T50的首飛和測試,而把俄羅斯五代小涵道加力大推力發動機的未來交給了禮炮的type30/item129發動機,有來自俄羅斯相關媒體的消息稱,2015年前後item129發動機已經實現了首臺份的組裝,即將實現首飛,而今年則是俄羅斯item129發動機首飛的關鍵年份。

俄羅斯此時爆料12架T-50量產型戰鬥機即將交付部隊的消息無疑是給本來就紛紜複雜的國際五代機市場以震撼效應,而究竟首批量產型T-50的發動機是先採用117/117A還是馬上採用ITEM129五代發動機也是值得軍事專家和軍事愛好者值得關注的話題,而據信俄羅斯五代發動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7.5噸加力推力,不加力推力11.5噸的高度,其推比也超過了11,更為這種關注訂立了全新的標杆。

俄羅斯五代小涵道大推力發動機究竟是曙光前方還是黑夜依舊?或許不久的將來就是揭開謎底的那一天了!

關注微信公眾號利刃(lirenjunshi)有更多好文分享

我們一直在原創


中國憑什麼能讓美軍退避三舍?白宮曝出內幕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相關焦點

  • 中美俄五代機最短起飛距離對比:美國0米,俄400米,中國是多少
    在由機械化作戰轉變來的現代化作戰中,先進戰鬥機將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如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就是五代機了。由於五代戰鬥機的研製難度不亞於航母,因此世界上成功研製出五代機的國家非常少。對於戰鬥機來說起飛距離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性能數據,那麼你知道中美俄三國的五代機最短起飛距離分別是多少嗎?首先我們來說一說美國。
  • 如果是真的,我說的是」如果「,則:要麼印度的腦子被象又踩了一腳,要麼就是俄羅斯的腦子被北極熊拍了一掌!
    嘮叨】唵嘛呢叭咪哞(259506816)  上午 10:37:30五代機不要了?
  • 中美俄五代機飛行高度對比:美國20000米,俄18000米,中國是多少
    很多外媒稱英國正在研製六代機,且不管真假,但是對於一個連五代機都沒有的國家,突然要研製六代機,能否成功我們不妨拭目以待。在六代機未服役之前,當前服役的五代機仍然是各國空軍的最強主力。作為現代化戰略武器之一的五代機,它的性能將直接決定一個國家空軍實力的強弱與否。我們熟悉的幾款五代機分別是美國的F-22戰機和F-35戰機,還有中國的殲-20戰機以及俄羅斯的T-50戰機。
  • 印度T50五代機還沒到手,中國先給了巴鐵兩款反制殺手鐧!
  • 中美俄五代機飛行高度對比:美國21000米,俄28000米,中國是多少
    我們知道,新時代戰機幾乎都圍繞著五代機的話題展開,像什麼三代機甚至是四代機都已經被人遺忘了。所有人都將目光和希望寄托在了五代機甚至是六代機的身上。很多人都特別在意五代機的飛行高度,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簡單的對比。首先看一下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出五代機的美國,美國的F-22戰機相信是家喻戶曉的一款戰機了,也是美國空軍作為欺負周邊國家的踹門磚。
  • 三大國六代機誰先服役?中國火龍將稱霸20年,國人欣慰了
    美媒指出,雖然俄羅斯蘇57尚未服役,但是中美俄三大國都已經啟動了六代機的研製計劃,中國曝光的火龍六代機戰鬥力是目前殲20的5倍,同時,中國也可能最先研製出六代機,這一消息讓國人欣慰。強大科研能力的背後永遠缺不了強大經濟實力的支持。一旦中國率先服役火龍六代機,那麼中國空軍將至少稱霸20年,這讓美軍無可奈何。
  • 中美俄五代機作戰半徑差距對比:美1100公裡,俄1300公裡,中國呢
    眼下世界上共有3個國家實現了五代機的研發工作,分別是中美俄三個國家。其中美國擁有兩款五代機,分別是F-22戰機和F-35戰機,俄羅斯也有兩款五代機,一款是正在研製的T-50戰機,還有一款是在用的蘇-57戰機。我國有一款五代機,那就是殲-20戰機。其中F-22戰機和殲-20戰機是世界上最強的兩款五代戰機。
  • 火箭軍成立五周年之際,官媒罕見揭底,隱含的信息讓國人興奮不已!
    日前正值火箭軍成立五周年之際,在這樣的特殊時刻裡,中國軍媒「中國軍網」旗下的八一電視推出5個短片,稱「火箭軍建設發展踏上了強軍興軍的徵程」,其中更是罕見公開了多種新型飛彈的罕見畫面。  未來隨著軍事技術的發展,高超音速武器將會成為世界各國發展的重點,在這一領域,中國明顯已經走在了世前列。  本來對於這樣的「國之重器」,按照我國一貫的做法,應該是極其謹慎的,但是這次卻不同。  分析人士指出,單看中國官方媒體公布的信息並沒有太大的攻擊型和針對性,但是如果是結合近期的一些局勢來看,或許就沒有那麼簡單。
  • 美國「稀缺」槍械:美國大兵愛不釋手,槍械精度令眾人唏噓不已
    美國在眾多國家的軍事力量中算是「頂尖」的,研製出的槍械武器都令其他國家羨慕不已。
  • 顛覆性創新與軍品市場競爭格局的重塑
    特別是當前,隨著技術創新不斷提速,由技術因素引發的行業競爭格局演變正呈現出逐漸加快的趨勢。正如時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毛偉明所指出的:「放眼全球,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創新浪潮,正在改變製造業生產方式並重塑全球製造業競爭格局…。」
  • 條件真夠簡陋的:俄五代機T50機炮測試現場
    T-50戰鬥機是一款由俄羅斯聯邦聯合航空製造公司旗下蘇霍伊航空集團主導,在「未來戰術空軍戰鬥複合體」計劃進行下開發、生產的高性能多用途戰機。2012年後,俄羅斯國防部將購買首批10架評估試驗機,然後在2016年後裝備60架標準型號。
  • 甲午戰爭改變20世紀格局
    甲午戰爭改變了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將一個完整的近代中國一分為二,先前相對比較從容的「學習西方」(中體西用)大致結束,一個追趕型、趕超型的「學習東方」由此開始。  實事求是地說,西方列強對日本的默許、支持獲得了回報,它們確實在戰後通過日本獲得了許多新的利益,比如《馬關條約》強行要求中國打開了外國資本自由進出的通道,「日本臣民」可以憑藉這個條約到中國各通商口岸自由辦廠,享受優惠。各國根據「利益均沾」原則,在戰後都相應獲得了這個權利,各國搶佔中國市場的窪地,向中國大幅度輸出資本,均獲得巨大的經濟報償。
  • 落後中美俄羅斯急了,俄單發隱身戰鬥機曝光,自帶五代機標籤
    落後於美國和中國的俄羅斯很著急,俄羅斯單發隱形戰鬥機曝光,自帶五代機標籤。最近幾天,關於俄羅斯新戰機的消息鋪天蓋地,引發了世界各地軍迷和網友的熱議。這也可以理解,近十年來沒有國家推出過新的戰鬥機,俄羅斯在這個時候高調宣布新戰鬥機的亮相時間,自然會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 【國際】俄客機墜落4種可能性分析,世界格局將徹底改變?
    由於那次事件相關分析結論也是在找到黑匣子後分析出其中的錄音數據後才得出的,故若俄客機的墜落也是因機械故障,那準確的結論也需要黑匣子數據被分析後才能做出。鑑於上述,俄客機墜毀機械故障的有較大可能性,但存在太多不合理的疑團,需要更多數據和證據去來找到墜毀原因。另外一種可能性就是飛機遭到了炸彈襲擊。
  • 這個亞洲鄰國卯足勁研發五代機,專家:只不過是痴心妄想!
    KF-X隱身戰鬥機項目進展不順利的背後,折射出五代機技術複雜、研製難度大等現實問題。自美軍F-22戰鬥機首飛以來,隨後20多年,能夠成功研製五代機的國家屈指可數。想要成功研製五代機,需要跨過多道門檻——其一是隱身功能。五代機突出隱身功能,這需要極高工藝製造水平。
  • 經略圖說 殲20:壯志凌雲的中國五代機
    (據說,最近試飛成功的五代機,已經裝備了國產發動機)到那時,國產五代機將整合各項不遜色於美國、甚至凌駕其上的技術,從而有能力壓倒F-22和它的兄弟。要真正理解國產五代機的歷史意義,必須離開純粹的戰機性能比較,探討五代機的戰略價值。很多人指出,五代機可能是噴氣式戰鬥機發展的極致,再往下,一個方向是無人機,但由於人工智慧、戰爭倫理等方面的問題,無人機尚不能完全取代有人戰機。
  • 亞太100架五代機,嚇得了中國?
    除了「美國」號的一個中隊以外,海軍陸戰隊還在巖國基地常態化部署一個中隊的五代機,加起來共20架F-35B戰機。 兩艘航母一進來,亞太的「航母真空期」也就結束了 除了海軍力量以外,美國空軍也「粉墨登場」,向印太地區部署了數量遠超以往的五代機。
  • 韓國五代機真出來了!
    韓聯社發布的KF-X原型機部件    韓國到底有沒有自主研發五代機的實力呢?如果粗略看一架戰鬥機,大致可以分為四部分:機體、動力裝置、機載航電系統、機載武器。首先來看機體,五代機需要隱形氣動一體化技術,還要高效率的結構設計,對外形、氣動布局要求很高,可以說是最核心的技術之一。
  • 小米發布掃地機器人,1699元會改變掃地機器人市場格局嗎?
    雷射測距傳感器運用在掃地機器人上在國外已有數年歷史,不過在國內掃地機器人一直走的是低價市場,雷射測距傳感器會增加掃機器人的成本,因此成為各個掃地機器人廠商不敢觸碰的壁壘。當然,這些掃地機器人的價格基本上在3000以上,因此米家掃地機器人1699元的價格可以說是有機會改變掃地機器人的市場格局。雖然這兩年掃地機器人成為服務機器人中發展最快的消費級機器人,不過在中國掃地機器人的市場滲透率只有1%,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掃地機器人無法進行地圖測繪及路線規劃難以有效率地進行掃地。
  • 俄羅斯第二款媲美五代機的戰機都快交付了 為何正宗的五代機T-50就是不交付?
    俄羅斯有了兩款同五代機媲美的四代機,可五代機還是遲遲無法交付,這讓人無法理解,沒事就整出一款媲美五代機的戰鬥機,這究竟是在搞什麼鬼?    資料圖:俄羅斯五代機T-50  圍觀中美俄三國,發現有意思的一幕出現:  美國最早造五代機,最早服役五代機,最早有兩款無人機,美國從開始到現在一直都在大張旗鼓的整自己的事情,還都實現了,這個得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