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真夠簡陋的:俄五代機T50機炮測試現場

2021-03-05 講武堂

近日,俄羅斯媒體公開了俄軍第五代戰鬥機T-50的機炮測試畫面。

T-50戰鬥機是一款由俄羅斯聯邦聯合航空製造公司旗下蘇霍伊航空集團主導,在「未來戰術空軍戰鬥複合體」計劃進行下開發、生產的高性能多用途戰機。

T-50作為第五代戰鬥機,其原型機於2010年1月29日進行了首次試飛,於2010年2月6日和2月12日,進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飛行。

T-50截至2010年8月31日,試飛17次,到11月中旬,總共已經進行了40次試飛。第二架原型機由2010年年底開始飛行試驗,但是也被延遲到2011年3月。

2012年後,俄羅斯國防部將購買首批10架評估試驗機,然後在2016年後裝備60架標準型號。

T-50工程被當時工程師稱為飢餓工程,因俄羅斯軍方只能給科研部門提供20%的軍費支持。

蘇霍伊公司當時只提供百分之四十的經費,還有餘下的百分之四十的經費,沒有著落。直到2005年美國裝備F-22後,2006年進入批量生產階段俄軍方才開始著急,2005-2016國防採購計劃,對T-50的投入才有所增加。

俄羅斯第四代戰機研製計劃比F-22早2年,但它的首飛比F22遲15年。

T-50試飛時間原定為2007年,但由於引擎研發及其他技術問題,試飛時間延期為2009年8月,但是在該年5月時,負責引擎的土星公司已暫停研發。

因為國防部資金短缺及合約到期,可能影響T-50試飛時間。

儘管首飛日期多次延遲,但T-50仍然於2010年1月29日進行了首飛,第2架原型機於2011年3月3日進行了44分鐘的試飛。

此兩架原型機都未裝上雷達及武器控制系統,至12年月3日,T-50共進行了100次試飛,其後的9個月再進行多20次。第三架原型機於2012年8月試飛中開始進行對主動電子掃描雷達的測試。

第四架原形機於2012年12月2日首飛。截至今日,俄羅斯已經製造了5架T-50試驗樣機,有一架飛機因發生火災而嚴重受損。

2010年10月,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公司表示在年底前可能與印度籤訂設計草案協議。印度空軍總參謀長表示採購該飛機的費用為250億美元左右。由於印度計劃大量採購西方新型戰鬥機,但是也在T-50合作項目內投入不少資金,是否仍將訂購T50戰鬥機仍然未定。

T-50是俄羅斯空軍操作的首架隱形戰機,雖然大部分有關T-50的資料仍然是保密,俄軍方宣稱T-50擁有隱形性能,超機動性能,能作超音速巡航飛行,配備主動電子掃描雷達及傳感器融合設計,能滿足下一代空戰、對地攻擊及反艦作戰等任務的需要。

T-50機體為翼身融合設計,水平及垂直安定面(尾翼)皆為全動式,該機設有翼前緣渦流控制器(LEVCON),用作控制前緣根延伸面(LERX)所產生的渦流,以調整及改善於高攻角狀態下的性能,包括在需要時(例如向量控制失靈時)於失速裝態下快速改出。當中垂直安定面能大幅度內轉成為空氣制動器。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

相關焦點

  • 美五代機空投測試新型智能炸彈
    據外媒報導,美軍日前首次使用F-35戰鬥機對雷聲公司製造的GBU-53/B「風暴破壞者」滑翔炸彈進行空投測試
  • 獨家|世界最差五代機?西方唱衰伊朗卻缺漏掉關鍵一點
    但熟悉F313技術特點與五代機研發規律的人都能從西方媒體的表述中聽出挖苦的意味。但或許F313與傳統五代機都不同,它的真實用途或許能令最強大的敵人不寒而慄。儘管「閃電」戰機技術落伍,但伊朗卻通過它吃透了第三代(俄標)戰機技術。在伊朗的國產戰機中,「閃電」是最具代表性的機型。儘管該機僅是對美制F5戰機的仿製改進版本,作為第3代戰機性能已經完全落伍。
  • 中美俄五代機飛行高度對比:美國20000米,俄18000米,中國是多少
    很多外媒稱英國正在研製六代機,且不管真假,但是對於一個連五代機都沒有的國家,突然要研製六代機,能否成功我們不妨拭目以待。在六代機未服役之前,當前服役的五代機仍然是各國空軍的最強主力。作為現代化戰略武器之一的五代機,它的性能將直接決定一個國家空軍實力的強弱與否。我們熟悉的幾款五代機分別是美國的F-22戰機和F-35戰機,還有中國的殲-20戰機以及俄羅斯的T-50戰機。
  • 印度T50五代機還沒到手,中國先給了巴鐵兩款反制殺手鐧!
  • 戰鬥機機炮哪家強?這款俄制機炮,中國設計師愛不釋手,5種戰機都採用同款!
    而在機炮上,他們的產品也很受認可,美國人在仔細研究後認為,蘇27幾乎所有設備都要落後於美國同類型產品,除了機炮和座椅。而K36是世界頂尖的彈射座椅,美制16戰機都應用了部分K36的改進型;GSH-301機炮,性能也相當優異,是同口徑機炮中重量最輕的,精準度也十分高。
  • 中美俄五代機飛行高度對比:美國21000米,俄28000米,中國是多少
    我們知道,新時代戰機幾乎都圍繞著五代機的話題展開,像什麼三代機甚至是四代機都已經被人遺忘了。所有人都將目光和希望寄托在了五代機甚至是六代機的身上。很多人都特別在意五代機的飛行高度,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簡單的對比。首先看一下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出五代機的美國,美國的F-22戰機相信是家喻戶曉的一款戰機了,也是美國空軍作為欺負周邊國家的踹門磚。
  • 俄T50一舉動讓國人唏噓不已 改變五代機市場格局
    之後基本轉向給印度提供所用發動機,甚至印度的米格-27換發也用上了烏法的AL-31發動機,而禮炮的發動機主要供應遠東和東南亞市場,進入21世紀後留裡卡推出了117S發動機,該發動機不加力推力8.6噸,加力推力達到14噸,並於前年宣告正式定型,期間蘇35開始採用117S發動機,而後留裡卡轉入117&117A系發動機的研製,據外電消息,該發動機不加力推力接近9噸,加力推力達到14.4噸,已應用於T50戰鬥機的試飛測試
  • 中美俄五代機最短起飛距離對比:美國0米,俄400米,中國是多少
    在由機械化作戰轉變來的現代化作戰中,先進戰鬥機將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如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就是五代機了。由於五代戰鬥機的研製難度不亞於航母,因此世界上成功研製出五代機的國家非常少。對於戰鬥機來說起飛距離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性能數據,那麼你知道中美俄三國的五代機最短起飛距離分別是多少嗎?首先我們來說一說美國。
  • 一款俄制機炮,中國設計師愛不釋手,5種戰機都採用同款!
    ,美國人詳細考察了蘇-27戰鬥機真機,最後給的結論是,這款飛機在任何設備上都差距美國產品不少,除了機炮和彈射座椅之外,大家都知道K-36是全世界救生能力最強彈射座椅,沒有之一,而GSH-301機炮則是三代機中,緊湊射速高,彈丸威力大,重量超級輕的代表,30毫米大炮,全炮重量僅有50公斤,世界最輕!
  • 中美俄五代機作戰半徑差距對比:美1100公裡,俄1300公裡,中國呢
    眼下世界上共有3個國家實現了五代機的研發工作,分別是中美俄三個國家。其中美國擁有兩款五代機,分別是F-22戰機和F-35戰機,俄羅斯也有兩款五代機,一款是正在研製的T-50戰機,還有一款是在用的蘇-57戰機。我國有一款五代機,那就是殲-20戰機。其中F-22戰機和殲-20戰機是世界上最強的兩款五代戰機。
  • 韓國五代機真出來了!
    之後,韓軍方將進行為時5年的地面和飛行測試,爭取在2026年完成所有研發工作。報導稱,該機最大飛行速度1.81馬赫,最大航程2900公裡。KAI公司表示,該機與F-35A在外形輪廓上有相似之處。該戰鬥機的最大有效載荷為7700公斤,有10個外掛點。韓聯社發布的KF-X原型機部件    韓國到底有沒有自主研發五代機的實力呢?
  • 俄五代機T-50飛行視頻首公布 最高時速可達1900公裡
    乘員:1-2人翼展:13.95米~14.2米全長:19.8米~22米機高:4.74米~5.5米空重:17500~18500千克(具體數據仍為機密)最大起飛重量:32000~37000千克(具體數據仍為機密)整備質量:24000~26000千克(具體數據仍為機密)最大內油:11噸(估計值)
  • T-50變身Su-57 美俄五代機空中對壘誰勝出?
    (視頻建議在Wifi環境下打開,土豪請隨意●▽●)俄羅斯空天軍總司令維克多∙邦達列夫上將日前表示,正在測試的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
  • 詳解俄羅斯五代機T-50
    電子設備航電設備一向是俄制戰機的「軟肋」,但在T-50身上有了質的改善。T-50使用PAK-FA SH121雷達系統,當中包括了三部X波段雷達,分別置於正前方及左右兩則。機翼另有L波段雷達,以應付對X波段有低RCS的低可偵測目標(如隱身戰機)。PAK-FA整合了IRST,光學/紅外線搜索與追蹤系統。
  • 美俄主流武直都用30毫米機炮,為何武直10不換30毫米機炮?
    將30毫米機炮更換成更小口徑的機炮/機槍的例子在解放軍三大軍種中例子都不罕見:在研製強-5時,原型機上的2門30毫米機炮便被更換成2門23毫米機炮;海軍在056上拆除了H/PJ-17 30毫米機炮;就連陸軍,也沒在武直-10上使用威力強大的30毫米機炮,而是選擇了23毫米機炮。
  • 亞太100架五代機,嚇得了中國?
    在「卡爾·文森」號航母從聖地牙哥出發前往印太地區,「伊莉莎白女王」戰鬥群抵達橫須賀以後,中國周邊國家部署的五代機數量將首次突破100架,達到了五代機部署的新高峰。 今日強美 當地時間8月2日,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從聖地牙哥海軍基地啟程,前往太平洋奔赴亞洲進行部署。
  • 戰機劃代大戰標準更亂了:美國為何將F-35稱為「五代機」?
    米格19,機炮空戰時代的王者,3門大炮很給力,中國空軍用的滾瓜爛熟米格21,設備簡單到幾乎沒有,內油少到發指,阻力很小,成就了河內超音速爆ju機的美名蘇聯在二代機時代同樣走了高空高速的道路,但是蘇聯發展了一種在實戰中被證明非常有效的超音速略襲戰術,米格21憑藉它聲名大噪,讓米格機的名聲一時無兩。但是這種成功讓蘇聯在米格21的後續問題上變得保守,米格23和25過度追求高空高速,追求飛彈的攔截化自動化,追根究底,還是蘇聯沒有意識到戰鬥機發展的正確理論性方向。
  • 機炮米格15VS機槍F-86:到底誰才是朝鮮天空之王?火力篇
    ■F-86機首正面特寫,進氣口上方塗黑的部位就是測距雷達天線罩。毫無疑問,雷達瞄準具的應用使F-86在與米格-15的格鬥中獲得了明顯優勢,但早期的機載雷達並不完善,存在兩個缺陷:首先,在1800米以下高度,受到地面回波的幹擾,雷達測距將失去準度,因此在低空空戰中毫無用處。
  • 俄羅斯的T50不僅搞垮了自己,還坑了印度
    因此T50的研發也是雙方籤約,印度方面將向俄第五代戰鬥機工程注資60億美元進行研製工作,此後印度空軍還將花費超過200億美元購買150架T-50隱身戰鬥機。如此一來,對俄羅斯來說可真是兩全其美。 2011年8月,在第10屆莫斯科航展中,俄羅斯首次現場展示了第五代戰鬥機——T-50。2012年8月12日,為慶祝俄羅斯空軍成立100周年,俄第五代戰機T-50繼2011年莫斯科國際航展首度亮相後,再度出現在公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