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機炮哪家強?這款俄制機炮,中國設計師愛不釋手,5種戰機都採用同款!

2021-02-16 迷彩虎

俄羅斯人在槍炮方面頗有造詣,著名的AK47步槍遍布全世界,可以說有戰火的地方,就有AK47在咆哮。

而在機炮上,他們的產品也很受認可,美國人在仔細研究後認為,蘇27幾乎所有設備都要落後於美國同類型產品,除了機炮和座椅。

而K36是世界頂尖的彈射座椅,美制16戰機都應用了部分K36的改進型;GSH-301機炮,性能也相當優異,是同口徑機炮中重量最輕的,精準度也十分高。

米格29的副總師評價道,早知道這款機炮打得這麼準,就減少一半載彈量來減輕飛機總重量了。

由此可以看出俄羅斯在機炮方面的造詣有多深,而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一款俄制機炮,我國飛機設計師十分看重它,有五款戰機都採用了這一款機炮。

它就是GSH-23機炮,殲7C、殲-8Ⅱ、飛豹戰鬥轟炸機、殲10戰機、梟龍戰機都裝上了它。

殲7、殲8是二代機,採用GSH-23這款二代機炮正好合適,為何殲10這樣一款先進的三代機,不採用新型的GSH-301機炮呢?

它剛開始研發不久,我國可就得到了蘇27戰機。而且,殲10總師宋文驄先生,在關鍵系統上都是極盡所能追求最好:一流的氣動布局、一流的飛控、一流的火控雷達……為何偏偏在機炮上,卻「退而求其次」呢?

從重量上來看,GSH-23和GSH-301這兩款機炮差不多,都在50公斤左右;從威力上來看,前者口徑為23毫米,彈丸初速720m/s,後者採用的是30毫米口徑,彈丸初速能達到900m/s。

不過機炮威力不能光看口徑和彈丸初速,還得看射速,而GSH-23的射速幾乎是GSH-301的兩倍,能達到3400發每分。

而且它的後坐力只有2.8噸,這對噸位不大的戰機來說很友好,而GSH-301的後坐力在8噸左右,對殲10戰機來說有些大了。

而從設計上來看,GSH-23也十分巧妙,它僅用兩管,就可實現那麼高的射速,而同時期的歐美機炮想達到高射速,就得採用轉管技術或轉膛設計,重量少則85公斤,多的話就上百了,會對飛機造成更大壓力。

不過GSH-23並非全是優點,它炮管、彈箱一體化的設計,導致裝彈過程很麻煩,每次裝彈都要把整個機炮拆下來,重新安裝後還得進行校正,很費時費力。

而歐美機炮安裝彈藥時無需拆下機炮,可以更加快速的再次出動。這也正應了那句話,「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GSH-23有後勤方面的缺陷,我國那麼多戰機還是選用它,除了它其他方面優異的性能可以稍作彌補外,機炮很少發揮作用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從三代機出現以後,機炮幾乎就沒取得空戰戰果,相當於一個「擺設」,或者說是隨身匕首,飛行員沒辦法時才用它來進行「肉搏戰」。

在空戰時,更多使用的是空空飛彈,機炮已經淪為了「雞肋」般的存在,或許在對地攻擊時,可以發揮一定作用。

所以,我國包括殲10戰機在內的眾多飛機都使用了這種機炮,因為它夠輕便、射速快、後坐力小,用的時候也不多,安裝上對飛機整體作戰性能並無太大影響。而殲20從外觀上來看,似乎沒有安裝機炮,這或許就是未來趨勢。

相關焦點

  • 一款俄制機炮,中國設計師愛不釋手,5種戰機都採用同款!
    1億隻,可以說是只要有衝突的地方,就有AK-47在咆哮,除此之外,很少人知道,俄羅斯人在機炮上也有過人的成就,美國人詳細考察了蘇-27戰鬥機真機,最後給的結論是,這款飛機在任何設備上都差距美國產品不少,除了機炮和彈射座椅之外,大家都知道K-36是全世界救生能力最強彈射座椅,沒有之一,而GSH-301機炮則是三代機中,緊湊射速高,彈丸威力大,重量超級輕的代表,30毫米大炮,全炮重量僅有50公斤,世界最輕
  • 狗鬥和機炮真的沒用了嗎?設計師可不這麼想
    這張圖是未來空戰研討會的PPT,說到底也就是個科普講座,這個「未來」也沒有說到底是多久以後的未來,基於目前實用化武器裝備的討論還是雷射技術量子雷達成熟之後的討論?實在不能稱得上嚴謹。這年頭是個軍事節目都想搞個大新聞,整天這個無用那個無用的,有些個節目憑藉下面這張圖,就一口咬定狗鬥無用,機炮無用。
  • 機炮,飛行員的安慰劑?-從J-20取消機炮說起
    大家都知道,武士帶刀劍,戰士揣手槍,戰機有機炮,這是行走江湖的常識。
  • 最經典的空戰武器 航空機槍與機炮
    德國確實在攔截戰鬥機和機載武器方面花費大量心血,戰時共研發16種20毫米以上口徑機炮,20毫米MG151和30毫米MK-108機炮成為標配。50之所以成為絕對主力,除性能優異、拆(轟炸)機任務不重,或許還因為缺少一款靠譜的20毫米機炮,飛行員從未體驗過一發銷魂的快感。美軍並非沒有20毫米機炮,擊落山本五十六的P-38閃電戰鬥機就採用20毫米機炮+12.7毫米重機槍的火力搭配,但其可靠性堪憂,頻頻掉鏈子。
  • 最強戰機哪家強?排名第一是猛禽
    ,大部分現代戰機已具備對地空雙重打擊能力,各種戰機航電系統也不斷更新。最強戰機哪家強?排名第一是猛禽。F-22猛禽,是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聯合研製的單座雙發高隱身性第五代戰鬥機,也是世界上第一種進入服役的第五代戰鬥機
  • 殲-20到底有沒有機炮?機炮位置在哪裡?成飛殲-20新模型引發熱議
    但與殲-20同為制空型的美國F-22A、F-35A和俄羅斯的蘇-57隱身戰鬥機,都安裝有機炮呀,成飛難道真的超前到連機炮都不給殲-20安裝了?殲-20如果有機炮的話,機炮位置又在哪裡呢?】機炮曾經是戰鬥機的主要武器,咬尾攻擊曾是機炮的典型攻擊戰術,不過後來隨著戰鬥機進入超音速時代,再加上近距格鬥飛彈技術的飛速發展,機炮開始退居次要地位,甚至出現了機炮無用論的說法。
  • 【兵器】戰鬥機永遠的朋友——機炮
    但事實上,在後來演變成為F-22的先進戰術戰鬥機(Advance Tactical Fighter)項目裡,機炮就一直牢牢地列在該項目的基本需求項目之下,這說明了即使在飛彈當道的今日,機炮仍然擁有其一席之地。機炮的研製   現代意義上的戰鬥機機炮最早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期的二戰期間。
  • 機炮米格15VS機槍F-86:到底誰才是朝鮮天空之王?火力篇
    米格-15:大口徑機炮重拳出擊蘇軍對戰鬥機機載武器的裝備思路與美軍截然不同,並不追求較多的槍炮數量,較為強調威力和易於瞄準。以二戰後期蘇聯空軍的主力戰鬥機型號拉-5、拉-7為例,僅裝備2~3門20毫米機炮,而雅克-9、雅克-3甚至採用1門20毫米機炮加2挺12.7毫米機槍的配置,上述武器均集中安裝在機首,相比主翼配置的武器,其射擊彈道與瞄準線基本重合,有利於瞄準。
  • 美俄主流武直都用30毫米機炮,為何武直10不換30毫米機炮?
    將30毫米機炮更換成更小口徑的機炮/機槍的例子在解放軍三大軍種中例子都不罕見:在研製強-5時,原型機上的2門30毫米機炮便被更換成2門23毫米機炮;海軍在056上拆除了H/PJ-17 30毫米機炮;就連陸軍,也沒在武直-10上使用威力強大的30毫米機炮,而是選擇了23毫米機炮。
  • 機炮米格15VS機槍F-86:到底誰才是朝鮮天空之王?
    F-86:白朗寧機槍+雷達測距在二戰時期,美軍將高射速和高火力密度作為戰鬥機機載武器的重要指標,因此在各國戰鬥機開始裝備20毫米以上口徑機炮的情況下,美國陸海軍戰鬥機仍堅持以12.7毫米機槍為主要武器,普遍安裝6~8挺機槍,這一做法也延續到戰後美國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的設計中
  • 直-10為什麼裝23mm鏈式機炮?陸炮上機,受制於機體的最優解
    第三個原因,在於我國的作戰需求與美俄都不一樣,這倆貨都研製於冷戰時期,天生就是給坦克開罐頭用的,機炮自然需要強調穿甲性能,為此付出了龐大的重量和備彈的代價,相比之下直-10研製的時代,我們真正假想的對手是對岸那位,那些老坦克用
  • 軍迷圈懸案:殲20究竟有沒有機炮?有的話究竟裝在哪裡?
    打的很歡樂,4管25毫米機炮射擊還是很有趣,當然,美國F22戰鬥機也有機炮,不過還是40年前6管20毫米火神炮的改型,了無新意,不過,美國空軍如此重視機炮,這也造成了中國軍迷的巨大困惑,為啥中國殲20就不裝機炮呢?
  • 2015世界戰鬥機排名,中國戰機,居然在這個名次
    空軍之間的對比,首先,毋庸置疑——戰鬥機是一大標準,而戰鬥機的數量,質量等多重因素比較下,各國空軍更是層次不齊。首先是以美國、俄羅斯、法國等國家為首的第一梯隊,在戰鬥機的數量,質量上,都遠超其他國家,尤其是美國。其次便是中國等實力較強的國家組成的第二梯隊。
  • 二戰德國空軍的航空機槍和機炮
    對戰鬥機、攻擊機來說,機載槍炮主要作為固定式前射武器布置在機翼、翼根、引擎中軸和引擎整流罩上部,有時需要安裝射擊協調器,也有以槍炮吊艙的方式加裝在飛機上;對於轟炸機、偵察機、運輸機來說,機載槍炮主要作為活動式防禦武器安裝在機身各處,比如座艙或吊艙內的活動槍架上,有人操縱炮塔或無人遙控炮塔內。
  • 俄空軍:蘇34越多越好,中國:連買5款蘇27,就這一款不要!
    ,甚至有時候正好相反,最近些年在一款戰機上表現得特別突出,這就是蘇-34戰鬥機。俄羅斯空軍超喜歡蘇-34,但是中國空軍儘管對蘇-27家族愛不釋手,卻死活不買這個飛機雖然俄羅斯人向中國空軍海軍推銷了多年蘇-34戰鬥機,但是10多年來一直沒有成功,並不是中國對蘇霍伊戰鬥機不感冒,恰恰相反,中國空海軍可以算是世界第一蘇-27粉絲,不管是蘇-27原版飛機,還是任何一款改型都積極購買,其中包括蘇-27SK,蘇-27UBK,蘇-30MKK,蘇-35戰鬥機,而且包括蘇
  • 曇花一現的東方綠魔:日本零式戰鬥機,天才設計師的驚豔之作!
    尤其是在入侵中國的戰爭中,空戰並不如日本預想的那麼順利。雖然當時的中國空軍既缺乏飛機、補給、又缺乏經驗、訓練,但中國飛行員的鬥志和英勇毫不遜色於以頑強著稱的日軍,而且中國所用的美制鷹式2型、3型等戰鬥機在性能方面也與日軍飛機不相上下。尤其是後來得到蘇聯制伊-15、伊-16以後,日軍在原本差距懸殊的中國空軍面前佔到的便宜越來越少,甚至在1938年的武漢空戰、成都空戰中損失慘重。
  • 殲10C竟用機炮擊落殲16!超強狗鬥能力刷新紀錄
    那麼,就有網友好奇了,如果殲-10C和殲-16戰機來一場PK,誰更勝一籌呢?近日空軍某部組織的空戰訓練中,殲-10C竟用機炮就擊落了殲-16戰機,這好像說明了什麼。在這場自由空戰中,殲10C和殲16從中距離空戰打到近距離格鬥,雙方戰機持續機動,緊要關頭,殲10C駕駛員員抓住了殲-16駕駛員的失誤,一招制敵。
  • 【講堂122期】長1.79米,重60斤,NTW-20是要讓步槍當機炮使用啊
    因此,很多國家都開始研究了反器材輕型武器,而最有代表的就是反器材狙擊步槍,今天,老白跟你去探索下南非在1990年研製的NTW-20mm大口徑反器材狙擊步槍。▲講堂122期視頻重量超重,長度超長,一般人玩不動當初研發的時候,總設計師是東尼‧尼奧菲圖,這大哥是設計直升機炮塔與後座力緩衝器的專家,所以,就直接用到了戰鬥機機炮的現成零件,花了四個月的時間就就設計出了這款步槍。
  • 二戰德軍火力最猛的單發戰鬥機是哪款?是2挺機槍4門機炮的FW190
    與以往的德系戰鬥機不同的是,FW-190採用了一臺BMW-801D-2十四缸星型風冷發動機。德國航空部的建議是採用風阻更小的直列型水冷發動機,哪怕後者的動力小於前者。也是正因為如此,FW-190項目差點被束之高閣。好在兩個水冷發動機生產大廠產能連當前的德軍戰鬥機生產都無法滿足,因此德軍航空部允許FW-190項目通過論證,正式轉為軍用項目。
  • 德國對世界的又一貢獻:MG 213C航空機炮,美英法繳獲後如獲至寶
    引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戰鬥機(Fighter aircraft)首次出現在戰場上。早期的戰鬥機,其機身和機翼的骨架,一般採用木材製造,外覆有織物(布料)蒙皮。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各國對於制空權越來越重視,加之民用航空技術的飛速發展,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左右,各國的戰鬥機,大多數已經演變為全金屬或以金屬為主,即機身和機翼骨架、蒙皮採用金屬材質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