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史大事年表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鞏固時期1949—1953年
1. 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海軍——華東軍區海軍建立。
2. 1949年9月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召開,通過《共同綱領》。
3.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 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司令員彭德懷。
5.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6.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廢除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被消滅,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農村生產力大大解放,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7.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意義標誌著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二、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1953—1956年
1. 1953—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一五計劃的完成使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後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2. 1953年底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基本準則。
3. 1954年起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逐步發展為公私合營,實行贖買政策;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寫入憲法,成為我國的基本制度
4. 1954年4—7月中國第一次以五大國的身份,參加日內瓦會議,關於解決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的國際會議。
5.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6. 1955年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亞非國際會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農業、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掀起高潮。
7.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標誌著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三、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6—1966年
1. 1956年中共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使文學藝術創作出現了嶄新的局面。
2. 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分析我國形勢新變化)這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
3. 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
4. 1958年提出「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始。這是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一次嚴重失誤。
5. 1959年大慶油田建成,石油自給。
6. 1959—1961中國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
7. 20世紀60年代初西藏地區完成民主改革,廢除了封建農奴制度,百萬農奴翻身當家做了主人,進入社會主義階段。
8. 1961年春黨和政府全面調整國民經濟 ,恢復發展生產。
9. 1964年6月,中近程地地飛彈飛行試驗成功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
來源 | 網絡
我們尊重原創,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