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應承認東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首都

2022-02-02 東西新報

提示:點擊上方"東西新報"↑免費訂閱本刊

由57個國家組成的伊斯蘭合作組織峰會,周三(13日)宣布承認東耶路撒冷作為巴勒斯坦的首都,並呼籲國際社會跟隨組織的決定,斥責美國的立場「危險」。與30多年前,東西柏林被冰冷的圍牆隔開不同,分開東西耶路撒冷的是一條無形界線。但這樣無形界線,劃出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住在東耶路撒冷內的巴勒斯坦人,過著確切的二等公民生活。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主席OIC特別會議,希望領導伊斯蘭國家捍衛巴勒斯坦和東耶路撒冷。(美聯社)

現時居於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有35萬,佔了整個城市人口的37%。在這32萬人當中,有近八成人都是生活在貧窮線以下,是以色列政策所造成的結果。美國總統川普本月6日,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激怒了巴人以至整個地區的穆斯林。

巴勒斯坦年輕插畫師Mohammad Sabaaneh就畫了一系列插畫,例如文首的插畫就是指川普的腦內裝垃圾,諷刺他的決定,以另一種手法表達對決定的不滿,廣獲巴勒斯坦人以至其他國家的穆斯林認同。


東耶路撒冷巴人難以安身


在東耶路撒冷居住、已登記為永久居民的巴勒斯坦人跟你我一樣,他們需要每年交稅,能享受醫療及社會福利。即使是永久居民,他們卻沒有公民投票權,不但無法參政或選市長,就連一本護照也申請無門。若要出國,只能每次申請籤證以及臨時證件,手續繁複又耗時。然而,這只是一小撮幸運的巴勒斯坦人。有更大部份的,是被以色列界定為非法居民。

與東耶的巴人談政治權利也許是一種奢侈,因為他們連最基本的「住」,也未能安頓好

自1949年劃下停火的綠線以來,以色列不斷侵佔巴人土地(紅線與白色虛線之間),奪取他們的資源。

生活奔波無助消磨反抗意志

如要歸納以色列政府對待東耶路撒冷巴人的各種政策,就是要以奔波甚至崩潰的生活方式來消磨他們。耶路撒冷的冬天會下雪,有時積雪會破壞屋頂,修葺在所難免。在其中一個最溫和的個案中,以色列政府以僭建為由要求屋主拆卸已修復的屋頂,儘管有相片證明屋頂一直存在。最終,屋主要額外花約9.5萬港元將已修復的屋企拆卸。

政府官僚,對巴人的生活百般阻撓,以色列政府就是希望巴人知難而退,將他們趕入西岸,好讓猶太人社區在整個耶路撒冷壯大。為達到此目的,以色列政府用的招數層出不窮,做任何事也需要政府發出的許可證。上班上學經過由以軍站崗的哨站,搜身查文件,一等可以是數小時,更是生活日常。

看似難以置信,但巴勒斯坦人每天過著的,正是這種生活。

在東耶路撒冷以至西岸,以軍都在多個地方設置哨站,隨時搜查經過的巴人。有些巴人為了繞過這些哨崗,在自己的土地上由伯利恆到希伯倫也要兜大圈。

「強拆」是以色列常用的招數。西爾萬(Silwan)是巴人在東耶路撒冷聚居的村落,這裡的巴人卻每天擔心工作回家後,家中只剩一片頹垣敗瓦。這種強拆一般發生在早上10時以後,此時家中男丁已上班上學,只剩下老弱婦孺。以軍就會在此時以推土機將巴人家園摧毀。

有巴人在東耶路撒冷的家,兩年來被強拆了10次。不斷重建家園,這種折騰,不但使巴人活在貧窮中,更令他們連反抗的力氣也沒有。

以軍在東耶路撒冷巴人聚居的Silwan,以推土機摧毀巴人的家園。(Ma'an News Agency)

以色列單邊霸權從未遵守國際裁決

以色列的做法,從歷史的角度本站不住腳,這些年來,以色列的態度更「得寸進尺」。

將耶路撒冷一分為二,始於1948年的第一次中東戰爭,這次戰爭令到部份巴勒斯坦地區由埃及和約旦託管,並定出了綠線這條停火線。綠線也廣泛被認為是以巴合理的分界線。當時,以色列第一位總統魏茨曼(Chaim Azriel Weizmann)只是承認西耶路撒冷為以色列擁有主權的地方,西耶路撒冷甚至不包括舊城區。

1967年爆發六日戰爭,以色列吞併了東耶路撒冷。聯合國安理會同年通過了242決議,要求「以色列撤出在該次衝突中佔領的土地,換取和平協議」,決議具約束力,但以色列卻從未有理會。直到1980年,以色列議會通過「耶路撒冷法案」,宣布該城為「完成和統一,是以色列的首都」。聯合國安理會隨即通過478號決議,譴責以色列企圖吞併東耶路撒冷,指以色列通過「耶路撒冷法案」的舉動違反了國際法,在5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只得美國選擇投下棄權票。自此,以色列不斷霸佔巴勒斯坦人的土地,興建多個殖民區,奪取巴人原本應享有的資源。


建都立國還巴人歷史公道

讓巴人在東耶路撒冷建都,可還他們一個歷史公道。但建都的前提是立國,讓巴勒斯坦立國,承認她的地位,才是最終的目標。讓巴勒斯坦以國家的身份正式加入聯合國,而非現在只是以觀察員的身份參與。巴勒斯坦1988年宣布建國以來,一直尋求國際社會承認,100多個國家已承認巴勒斯坦國,但美國和不少歐盟國家尚未承認。

今次伊斯蘭合作組織峰會的東道主、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會上呼籲伊斯蘭國家以外交途徑應對,「阻止以色列日復一日地從巴勒斯坦那裡佔得更多土地」,並承認東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首都」。他更說,「伊斯蘭國家永不放棄」這一要求。事實上,承認東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的首都,不止至道義上的責任,也是尊重國際法的舉動。

近20名以軍押送一名年輕的示威者,強弱懸殊造成強烈對比,也比照出以巴關係,令此照片在網上瘋傳。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 東西新報 官網查看更多新鮮資訊

↓↓↓

相關焦點

  • 伊斯蘭合作組織承認東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 國首都
    ,宣布承認東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國首都。此前報導中東多國:美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或引發「危險後果」新華社北京12月6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針對美國總統川普計劃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連日來,巴勒斯坦、約旦、埃及等中東地區國家以及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表示,美方此舉可能引發「危險後果」。
  • 川普真要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白宮官員周二晚間表示,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的「地理位置」不會對中東和平進程談判造成影響;還有一名官員稱在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同時,川普將準備支持巴以共存的「兩國方案」以解決巴以衝突,而美國的政策並不會發生改變。根據聯合國1947年通過的巴勒斯坦分治決議,耶路撒冷被定為國際化城市,由聯合國管理。
  • 歷史溯源 | 耶路撒冷的首都地位需要國際承認嗎?
    ,也就是說把巴勒斯坦分為猶太區、阿拉伯區和國際區(耶路撒冷和伯利恆),猶太人接受,阿拉伯人拒絕任何猶太國的建立;公元1948年,英國託管結束,撤離巴勒斯坦地區,以色列宣布獨立復國;公元1949年,耶路撒冷被宣布為以色列的首都;公元1950年,以色列率先作為第一個中東地區國家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 川普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中東又要亂了?
    承認耶路撒冷為首都,但並不立即搬遷大使館,據說是總統最喜歡的變通方案。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所長孫德剛在近日接受人民日報的採訪時指出:「川普計劃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的行為,實際上是美國國內選舉政治的結果,也是他本人的一種妥協。在他無法兌現承諾後,曾經的支持者向他施加了很大的壓力。
  • 川普正式宣布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 美國國會1995年通過「耶路撒冷使館法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但允許總統出於國家安全利益考慮推遲該期限◆ 從以色列1948年建國至今,歷任美國總統均未承認過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耶路撒冷問題是阻礙巴以和平進程的癥結之一,國際社會普遍擔憂此舉將增加中東地區的不穩定性◆ 點擊了解 → 耶路撒冷地位為什麼重要
  • 美國將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觀察者網綜合據人民日報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12月5日傍晚5點30分,美國白宮召開新聞發布會,稱總統川普將於美東時間周三發布兩項聲明,美國政府將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白宮沒有公布談話內容,但是巴勒斯坦媒體報導稱,川普已向阿巴斯證實美國很快將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川普稱要搬遷駐以使館至耶路撒冷,遭多國領導人警告據CNN稍早前報導,川普正打算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不過,基於「後勤「上的原因,使館不會立即搬遷。
  • 耶路撒冷到底是哪國首都? | TALK一分鐘
    當地時間12月6日,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在白宮講話中宣布,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把美駐特拉維夫大使館搬遷至耶路撒冷。去年大選期間,川普宣稱將把美國駐以色列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這一提議為其贏得了大量美國猶太人和基督徒福音派的支持。歐盟代表6日致電巴勒斯坦國總統阿巴斯,稱耶路撒冷必須既可以成為以色列的首都,也可以成為一個巴勒斯坦的首都。
  • 【國度熱點】57個國承認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首都:以色列200枚核彈已瞄準目標!願和平之君在中東掌權!
    也為阿拉伯國家的和平禱告,與以色列一同站立!也禱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一同回家!釋放加倍的平安和保護臨到以色列!或許你可轉發這條信息給你主內的家人和代禱者!近日,土耳其等50多個國家宣布承認巴勒斯坦是主權國家,承認東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的首都,不承認以色列首都是耶路撒冷。
  • 耶路撒冷到底屬於哪個國家?
    首先需要說明,耶路撒冷屬於以色列還是巴勒斯坦?這是一個存在爭議的問題。特意上我國外交部網站查了查,以色列國情概況中有這樣的介紹:(以色列首都)建國時在特拉維夫(TEL AVIV),1950年遷往耶路撒冷(JERUSALEM)。1980年7月30日,以議會通過法案,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恆的與不可分割的首都」。
  • 新聞早班車丨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將暫停承認以色列國
    巴解組織:暫停承認以色列國 不再視美國為和平進程夥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組織)中央委員會15日宣布,巴方將暫停承認以色列,直至以方接受巴勒斯坦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建立國家,結束對東耶路撒冷的佔領並停止在約旦河西岸建設猶太人定居點。雙方業已達成的和平協議也不再有效。
  • 一座絕無僅有的城市:兩個國家宣布為首都,三大宗教的聖城
    耶路撒冷這座城市很奇怪,它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卻有兩個國家宣布他為首都。城市的東面是阿拉伯人,西面卻住著猶太人。聯合國指定他為國際託管城市,實際控制她的,卻是以色列。兩個國家的首都1980年以色列單獨立法,宣布以色列定都耶路撒冷;1988年巴勒斯坦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的首都,是巴勒斯坦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7年聯合國通過「以巴分治」決議時,規定耶路撒冷為聯合國代管的國際城市。1948年第1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奪取了西耶路撒冷,1967年第3次中東戰爭,又奪取了東耶路撒冷。那麼巴勒斯坦到底算誰的?
  • 趙萱|重建領土觀:東耶路撒冷的領土/土地爭奪 ——批判地緣政治視角下的巴以衝突*
    對於以色列政府而言,1967年「六日戰爭」後猶太人實現了對耶路撒冷的絕對控制,但卻在現代人權、國際公約和法律實踐的制衡下,經歷了從「軍事」到「市政」的治理轉向;而對於控制區的巴勒斯坦人而言,土地成為了他們有且只有的財富,並上升為對抗強權、維繫社會運行與整合的基石,卻也帶來了個人與家族之間的利益衝突。
  • 巴勒斯坦人在東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與以色列軍隊發生衝突
    圖片來源:《耶路撒冷郵報》【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9月9日報導】星期三晚上,在巴勒斯坦囚犯因吉爾博亞監獄的越獄事件而在以色列監獄發生暴亂後
  • 耶路撒冷,一段歷史
    種種條件下,1947年,聯合國通過決議,決定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兩個國家:屬於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國和屬於猶太人的猶太國,而耶路撒冷則成為國際城市,誰也不屬於。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於德軍集中營的六百萬猶太人而建。此為紀念館中某處。
  • 兌現「耶路撒冷諾言」,川普為什麼敢玩真的
    > 12月6日,川普宣布美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並指示美國國務院著手準備將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從這個意義上講,現代以色列國家的建立,之所以能夠在隨後多次中東戰爭中打敗敵國環立的阿拉伯世界,其本質就是阿拉伯國家在與一個組織和社會機制都是「歐洲化」「西方化」的現代國家作戰。 巴勒斯坦民族主義,儘管被今天的阿拉伯和巴勒斯坦學者追述到「千年」之前,但是其實巴勒斯坦人的民族身份構建還是非常現代的事件。直到20世紀中期之前,很多巴勒斯坦人稱呼今天的巴勒斯坦為「南敘利亞」。
  • 【史記】巴勒斯坦以色列簡史
    巴勒斯坦分為約旦河西岸和加薩走廊兩部分。根據巴計劃與國際合作部、1997年10月繪製的地圖,約旦河西岸分為11個省:傑寧、圖勒凱爾姆、圖巴斯、納布盧斯、傑裡科、耶路撒冷、伯利恆、卡爾齊亞、希伯倫、薩爾費特、拉馬拉-埃爾巴爾省。約旦河西岸東鄰約旦,面積5884平方公裡。加薩走廊西瀕地中海,面積365平方公裡,實際控制領土為2500平方公裡。
  • 不平靜的東耶路撒冷 / 與您分享在東耶路撒冷阿拉伯社區
    2018年,東耶路撒冷錫勒萬(Silwan)小區街景。(Credit: Emil Salman)來自東耶路撒冷一名四歲女童於周五槍彈穿過腦部身亡。近期東耶路撒冷阿拉伯小區伊沙維亞(Isawiyah)和舒阿法特(Shu』afat)皆爆發家族之間的械鬥事件。上周三(7/29),一名巴勒斯坦自治府高層官員的兄弟於拉馬拉市(Ramallah)的衝突中中彈身亡。6月期間,另一名來自東耶路撒冷4歲大女童,拉菲芙.卡琳(Rafif Karain),也因頭部中彈身亡。
  • 巴勒斯坦——苦難的猶太民族和獨特的以色列國,從歷史中探索巴以衝突的根源
    【首都】 以色列立法認定耶路撒冷是該國「永遠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大多數國家不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認為耶路撒冷的最終地位尚未確定,有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雙方談判決定。多數國家都將駐以色列大使館設在特拉維夫。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也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國的首都。
  • 川普攪動耶路撒冷風雲:中東又將不得平靜 | 思想界
    上周,美國總統川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又一次在中東掀起風浪,在國際社會普遍不承認的背景下,川普此舉既顯得急躁,也令人費解,甚至和其自身的外交政策也多有矛盾。在這一決定背後,呈現出的是猶太復國主義的幻想和中東和平的未來困境。近日,《傲慢與偏見》、《贖罪》的導演喬·賴特的新作《至暗時刻》正在熱映。
  • 巴基斯坦和巴勒斯坦的區別巴勒斯坦和巴基斯坦的區別?
    1917年11月,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致信英國猶太復國主義者聯盟副主席羅斯柴爾德,宣稱「英政府贊成在巴為猶太人建民族之家,並將為此盡最大努力」。此信後來被稱為「貝爾福宣言」。1918年,美國宣布承認「貝爾福宣言」。此後,猶太人開始從世界各地大批移民巴勒斯坦。    1947年11月29日,聯大通過第181號決議,規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