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波瀾壯闊的海戰場上,航空母艦日益成為了海軍關注的焦點,但它本身缺少反水面攻擊的能力,需要將水面威脅遏制在艦炮射程外,才能確保安全。
但當偵察出現漏洞時,敵人的重型水面平臺也可能逼近航母發動炮擊。最典型的就是雷伊泰灣戰役中的薩馬海戰,美國6艘護航航母組成的編隊被日軍戰列艦和重巡洋艦本隊偷襲,多虧了3艘驅逐艦和4艘護航驅逐艦的奮力拼殺,才阻止了日艦攻擊,艱難脫險。
美國海軍驅逐艦隊,一直有海上拼刺刀的傳統,早在瓜達康納爾島海戰中美國驅逐艦就勇於向日本重巡洋艦隊抵進開火,而在薩馬海戰海戰中,美國驅逐艦們更是打出了自己的精氣神。
1944年10月25日,美軍登陸菲律賓的戰役正在進行。由於日本海軍實施了誘餌戰術,美軍強大的正規航母戰鬥群和戰列艦群都被日本空殼航母組成的誘餌艦隊吸引,駛離了預定防區。而留在登陸場附近進行支援作戰的只有6艘艘商船規格改裝的護航航母,以及主要用於反潛的很小一支驅逐艦力量。
當天黎明時分,避開美軍偵察,悄悄溜進戰場的日本海軍戰列艦隊在薩馬島附近發現了美國護航航母編隊。此時,日軍艦隊中,擁有「大和」號、「長門」號、「金剛」號和「榛名」號4艘戰列艦,外加6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和12艘驅逐艦,火力強勁到極致,是日軍準備攻擊雷伊泰灣內登陸部隊的主力。
美軍脆弱的航母和驅逐艦看到海天之間突然冒出來的日本戰列艦特有的寶塔式艦橋,以及飄揚的「旭日旗」,都驚呆了!「大和」號強大的460毫米巨炮已經開始向美軍艦隊轟擊了,瞬間水柱沖天。
情況萬分緊急,美軍航母立刻向東後撤,緊張的電報員甚至直接用明碼向遠離戰場的美軍主力艦隊發出求救電報。而在一陣愣神後,美國驅逐艦艦長們馬上清醒過來,如果不擋住日艦,那麼整個編隊和登陸場都將被毀,就算螳臂當車也得上。這些年輕的艦長們眼中冒出毅然決然的目光,僅有的3艘弗萊切級驅逐艦和4艘更小的護航驅逐艦一邊釋放煙幕,一邊如脫韁野馬般勇敢地衝向日軍龐大的戰列艦本隊。
在煙幕屏障中,「約翰斯頓」號驅逐艦一馬當先,在10000碼距離上向日本重巡洋艦群一口氣發射了10枚魚雷,其中一枚擊中了「熊野」號重巡洋艦。而隨後,「約翰斯頓」號就被日本戰列艦發射的3枚356毫米炮彈貫穿了主甲板和輪機艙,接著傳動裝置、發動機和鍋爐都被毀。很快,該艦又被日本輕巡洋艦發射的炮彈命中,後部3門127毫米艦炮也無法使用。
失去動力漂浮在海上的「約翰斯頓」號只能聽天由命,突然海面上突起一片積雨帶使該艦得以喘息,並修復了部分動力和火炮。該艦本可以躲在雨霧中儘快修復動力再撤離戰場,日軍也已經不再注意這艘失去動力的小驅逐艦,而將目光緊盯海平面上的航母。但「約翰斯頓」號決定以自己的犧牲,換取航母的脫線。雨霧中視線較差,艦長遂決定通過仍然能夠工作的雷達測距儀,指揮剩下的火炮向附近的日本「金剛」號戰列艦開火,很快命中目標。不過火光也再次暴露出「約翰斯頓」號的艦影,很快日軍暴風驟雨般的炮擊就襲來了。而這艘在海上隨波逐流的驅逐艦在被徹底摧毀沉沒前,竟然糾纏了日軍戰列艦隊長達2個小時,為航母撤離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另一艘功勳驅逐艦是「霍埃爾」號,該艦直接面對龐大的「金剛」號戰列艦,戰鬥開始後就被一發炮彈命中了艦橋後部的無線電室。失去與艦隊聯繫後,該艦在9000碼的距離上,用5枚魚雷向「金剛」號打了一次扇形齊射,迫使對方放慢速度躲避魚雷。而「霍埃爾」號進一步逼近到日本艦隊6000碼的距離,用剩下的5枚魚雷向「熊野」號重巡洋艦進行了一次齊射。雖然兩次齊射都沒有命中目標,但卻徹底打亂了日軍編隊。該艦艦長不斷命令火炮開火,以吸引日軍戰艦火力。很快,「霍埃爾」號就被命中了40餘發炮彈,其中甚至有「長門」號的406毫米主炮炮彈,整艘驅逐艦水面以上被打成了篩子。從第一發炮彈命中,到最終沉沒,「霍埃爾」號堅持了90分鐘。
第三艘驅逐艦「赫爾曼」號躲過了大多數向它射擊的炮火,並多次用不完全的魚雷齊射與3艘日艦抗衡。為了躲避魚雷,日艦不得不打散自己的隊形,鬱悶的「大和」號戰列艦被兩條平行的魚雷逼迫不得不背向而行,無法轉身,空有一身本領無法施展,損失了足足10分鐘的時間。後來,「赫爾曼」號還是被一發大口徑炮彈擊中前部艙壁,導致大量海水湧入,在距離日艦編隊僅1000碼的距離上緩緩沉沒。
跟在三艘驅逐艦後面的是4艘更加小,速度更加慢的護航驅逐艦。這些小艦也毫不畏懼地衝向敵群。「羅伯茨」號向日本重巡洋艦發射了3枚魚雷,由於護航驅逐艦航速較低沒有來得及脫離,被多發炮彈直接命中,一發戰列艦的356毫米高爆彈將其船體舯部整個炸毀。10分鐘後該艦不得不被遺棄。對這艘小船的壯舉,日本人也驚呆了。
值得慶幸的是,另外3艘護航驅逐艦奇蹟般的倖存了下來。「雷蒙斯德」號和「丹尼斯」號成功發射了魚雷,使本已混亂不堪的日軍艦隊散得更開。幸運的是「丹尼斯」號雖然被2枚巡洋艦穿甲彈擊中,但好在該艦幾乎沒有裝甲,大炮彈僅僅在上層建築上開了個洞就打穿過去,可謂有驚無險,上帝保佑。
而第4艘「巴特勒」號護航驅逐艦離戰場相對較遠,緩慢的航速使其來不及衝向日艦進行雷擊。在戰友們都慷慨赴死的情況下,最後是該艦獨自邊開火邊釋放煙幕,掩護航母撤退。當時戰鬥實在太激烈了,交戰一個小時候後,該艦炮彈就被打光,這艘護航驅逐艦還不放棄,仍然在海面上來回釋放煙幕,幹擾日軍射擊。
驅逐艦的犧牲衝亂了日軍編隊,大塊頭的戰列艦不得不在廣闊的海面上亂打轉,喪失了統一戰術指揮。同時,驅逐艦們還為航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艦載機得以起飛。這些飛機沒有時間裝穿甲炸彈,裝彈員手邊有什麼炸彈就給這些飛機掛什麼炸彈,有的甚至帶著反潛用的深水炸彈就撲向了日艦。
隨著美軍艦載機的起飛,戰爭的天平終於開始向美國人傾斜。三艘日軍重巡洋艦在美機打擊下沉沒。9時20分,望著遠去的美軍航母,日軍只得望洋興嘆,不得不下令北轉整理隊型,放棄炮擊任務,撤出戰場。進入戰場的戰列艦到回到日本時,只有「大和」號還有作戰能力了。此役,美軍付出了3艘驅逐艦、1艘護航驅逐和1艘護航航母沉沒的代價,但卻守住了登陸場,挫敗了日軍強大艦隊的攻擊。
年輕的驅逐艦艦長們沉著應戰,慷慨赴死,展現了軍人本色。
科羅廖夫的軍事客廳 微信號:keluoliaofucn
溫馨提示:
聯繫郵箱:gaosga@163.com。
歡迎來稿,選題、內容、題材不限,文章、漫畫、視頻均可。
關注國際時事熱點,致力愛國主義國防教育。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