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 39「鷹獅」(瑞典語:JAS 39 Gripen,英文:JAS 39 Griffin 或 Gryphon,又譯作「獅鷲」)為瑞典薩博公司(SAAB)(Svenska Aeroplan AB)為中心所開發用以取代Saab-37戰鬥機,在世代上屬於第四代戰鬥機。JAS-39首飛於1988年,正向全世界推銷中。現已服役於瑞典、捷克、匈牙利等國空軍,並正於南非空軍中成軍。2007年10月,泰國國會也已批准首批六架JAS-39戰鬥機訂單。JAS-39戰鬥機的「JAS」縮寫為瑞典語中的「Jakt」(對空戰鬥)「Attack」(對地攻擊)「Spaning」(偵察)的縮寫,因此可見JAS 39戰鬥機為一戰鬥、攻擊、偵察兼具的Multirole Aircraft(多功能戰鬥機)。JAS-39在續航距離的妥協、汰換運用上的容易性與高效能低價位的實現使得其成為當今世界最具關注度、最暢銷的戰鬥機之一,且和中國與巴基斯坦共同研製的FC-1戰鬥機定位相同,亦為FC-1梟龍戰鬥機在國際上最大的競爭對手。
上個世紀70年代後期,當瑞典空軍編制鷹獅的技術要求的時候,是準備用它來替代Saab-35「龍」戰鬥機和Saab-37「雷」戰鬥機的,著重強調飛機的「變用途」能力和飛機的空中優勢能力,因此命名為JAS-39戰鬥、攻擊、巡邏多用途機。「變用途」是指飛機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改變用途的能力;「多用途」要求飛機在執行任務之前按照特定的任務進行配置。JAS-39「鷹獅」的目標是截擊接近瑞典海岸的外國飛機,並對入侵的敵機給予還擊,承擔瑞典國土防空任務。當時,華沙條約國和北約成員國的飛機經常進入瑞典的領空。瑞典空軍希望尋求一種能夠對抗蘇聯的蘇-27戰鬥機的飛機。瑞典情報部門預測,在「鷹獅」飛機的服役過程中,蘇-27是它可能遇到的最大的威脅。由於俄羅斯距瑞典的最近點只有200km,鷹獅不必要設計成為一種大型的雙發飛機——這一點不同於同時代的其它飛機。這種輕型單發的設計方案的直接優勢是減少了飛機的成本,出廠成本只有颱風戰鬥機或陣風戰鬥機的三分之一,但同樣具有良好的機敏性和較小的雷達截面。較小的機身也降低了飛機的耗油率。JAS-39是作為空中優勢戰鬥機進行設計的,但在首次進入服役時卻是作為攻擊機使用的。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時候,「鷹獅」飛機可以攜帶多種武器,主要是Hughes公司的AGM-65A/B『『幼畜」(Rb75)空-地飛彈和DWS-39防區外子母小炸彈散布器。「幼畜」飛彈是經過實戰檢驗的電視制導飛彈,射程約3km,攜帶57kg的戰鬥部,用於攻擊坦克和其它裝甲目標。DWS39是不帶動力的,其射程取決於發射條件,投放之前,將目標的數據傳輸給武器,由慣導系統對武器進行制導和控制。子彈藥可以是24枚反跑道炸彈、96枚集束彈、120枚反坦克地雷、504枚SB44小炸彈或1,848枚M42GP小炸彈。非制導武器包括80kg的M50炸彈、600kg的M60炸彈和ARAK70火箭彈。執行反艦任務時,「鷹獅」飛機的主要武器是Saab公司的Rbs-15F反艦飛彈。該飛彈攜帶200kg半穿甲爆破戰鬥部,射程90km,中段採用慣性制導,束段採用主動雷達制導。為了自衛,「鷹獅」飛機裝有電子對抗設備,包括雷達告警接收機和電子對抗系統,電子對抗系統由安裝在翼下掛架內的箔條/曳光彈散布器、拖曳式雷達假目標和幹擾機組成。在執行偵察任務時,所有的傳感器和照相設備都採用外掛安裝。JAS-39 飛機是瑞典研製的全天候全高度戰鬥/攻擊/偵察機。氣動布局採用三角形機翼和全動前翼,結構的大約 30% 採用複合材料,可以減輕重量 25%,可以在所有高度上實現超音速飛行。該機按照一機多用的原則進行設計,同一架飛機可以執行幾種不同的任務。雖然 JAS-39 飛機服役時間不長,但瑞典已經開始對它進行改進。從 2002 年中期開始,2 批飛機安裝彩色的具有夜視功能的新型座艙,採用新的敵我識別設備、輔助動力裝置和新的 CDL39 數據鏈,並具有空中加油能力。「鷹獅」戰鬥機一直以低成本作為發展策略,JAS-39C/D型的報價在4千萬-6千萬美元之間,相對於其他新一代戰鬥機有明顯價格優勢。但JAS-39C/D型以前,「鷹獅」的雷達和機動性只能算中庸水平,難以對大客戶形成足夠吸引力。JAS-39E/F的全面升級,使「鷹獅」的性能有了跨代的大變化,但造價也劇增,出口瑞士的單機報價達到1.48億美元(包含研製費用分攤以及零部件、訓練和修護等費用)。因此,瑞典不得不採用合作方式,以分攤不菲的經費。隨著F-35成本飆升到2-3億美元之上,「鷹獅」、「陣風」等三代半戰鬥機的高價卻已經不那麼扎眼。芬蘭、克羅埃西亞等國都有購買「鷹獅」的意向,另外荷蘭也考慮將「鷹獅」作為F-35出現嚴重問題時的替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