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紐約君。
話說大家應該都清楚,
最近這一段時間,我國與印度在邊境線上發生了多起衝突事件,印度士兵數次越境與我邊防戰士大打出手。
但印度軍人的戰鬥力,大家也是了解的……
憑這戰鬥力,印度士兵自然是處處吃虧。
士兵落了面子,政府自然要找回場子嘍,
於是印度政府想出了各種辦法:
比如在邊境增派軍隊,對內打壓中國科技企業等等。
除了這些,印度政府還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來「制裁」中國,
那就是——給火龍果改名!
慢著……
這火龍果改名跟俺們又有啥關係呢?
事情是這樣的,
實際上,印度在最近幾年才剛剛開始引進、種植火龍果。
而火龍果這種水果,
原產地是中美洲,因為表面那些尖尖的部分有點像龍的鱗片,
所以得名「Dragon Fruit」,翻譯過來就是火龍果了。
結果一聽這名字,印度的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長(該地區的實際管理者)就不幹了。
因為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是龍的傳人,所以「dragon」在很多地方就被當成是中國的符號。
(但其實dragon多指西方龍哈,中國的龍有個專門的詞loong)
這個部長估計是覺得,
「我一邊跟中國衝突,一邊還大力推行跟龍有關的水果,而且因為火龍果的數量少,賣的還很貴……這不是打我自己的臉麼!」
於是他一拍腦門,在周二宣布,火龍果正式改名了:
「火龍果這個名字不太恰當,因為這個名字會讓人想到中國。所以我們給它換了個名字,叫做『kamalam』。」
這個「kamalam」在梵文中是蓮花的意思。
所以說火龍果現在有了兩個名字,
在全世界,這種水果都叫「火龍果」;
唯獨在印度古吉拉特邦(下圖標紅),這玩意叫「蓮花」……
在這條新聞被報導之後,
全世界的沙雕網友們都笑瘋了,
中國印度邊境衝突,而作為反擊,印度就給火龍果改了個名???
國外的沙雕網友自然紛紛開啟了嘲諷模式:
(註:以下網友留言中存在「中國侵佔」的說法,是出自印度媒體的報導,與事實情況有偏差,大家看調侃就好。)
「全世界的軍事歷史學家都應該注意到,印度對於中國的開創性的應對方式:正式命名泰國水果(糾正:不是泰國)。
這強烈表達出了印度的態度:
不要惹我們。我們可以給很多東西改名字!」
「古吉拉特邦政府將火龍果更名為『蓮花』,火龍果被別的果蔬嘲笑了。」
「香蕉現在肯定已經慌了!」
「謝天謝地他們只是給火龍果改了名,我還以為他們要把火龍果給禁了呢。」
(印度以「安全」為由,禁用中國59款APP)
另外還有一些經典的梗圖,
比如《權力的遊戲》裡面的「蓮花媽」……
或者是《馴「蓮」高手》啦,美國的高通驍「蓮」處理器啦,
李小「蓮」的《「蓮」爭虎鬥》啦……
另外還有網友結合了一把時事:
「今天是川普在白宮的最後一天。
出於尊重和紀念,我希望將黃瓜更名為DoLaand(Donald諧音)。」
「這是我今天看見過最逗的故事了!我剛看完川普離開白宮的鏡頭都沒這個逗!」
好吧,
笑過之後還是給大家解釋一下,
這事兒雖然看起來蠢到不可思議,但真的是印度政府的一貫操作……
因為這個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長,是印度人民黨(BJP)的一員,
而這個黨派的人,對改名字這件事有著謎一樣的執著……
比如在2018年,印度北方邦政府(BJP)就把阿拉哈巴德(Allahabad)改名叫做普拉亞格拉(Prayagraj)。
事實上,這個阿拉哈巴德真的不是什麼小城市,
這裡不僅是印度北邊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還是恆河和亞穆納河這兩條聖河的交匯處,
每隔12年,這裡都會吸引上千萬的信徒來集會。
就這麼個地方,說改名就給改名了,
而原因就是,這個城市的名字,是400多年前一個穆斯林統治者起的,這個城市作為「印度教的中心」,名字就顯得丟人了……
(理由跟漢城改首爾差不多?)
類似的情況還有不少,
「Faizabad」地區在2018年改名叫做「Ayodhya」;
官員還想把古吉拉特的城市「Ahmedabad」改名為「Karnavati」;
把喜馬偕爾邦城市「Shimla」改名為「Shyamala」;
甚至還想把古籍泰姬陵所在的阿格拉也改一個更好聽的名字……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名不正言不順」吧……
這回大家大概能明白,為啥印度政府會做出這種操作了,
不過想一下,既然是印度,那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
網友神評:
天天吃獼猴桃拌花生醬配咖菲:那他們的蓮花叫啥,叫火龍果嗎?
賢良寺內一閒人:所以新出爐的美國VP應該叫火龍果•哈裡斯
林深時見麋鹿興於左:韓國人:脫敏這事交給我
toldointer:予獨愛蓮之出印度而不染,濯恆河而不髒。
本-穆達赫德_Troyes:蜻蜓瑟瑟發抖
銀河四月遊記:哈哈哈哈哈哈哈臥虎藏蓮哈哈哈哈哈哈
十夜譚-狐狸先森:這改完你都分不清「蓮花三太子」是說哪吒還是敖丙了,瞬間合體
破罐子破摔的加菲貓:哈哈哈 ,火龍果能有什麼壞心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