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閱兵日,數萬拖拉機進了城.因為我們,人家把火龍果都改名了!

2021-02-19 華人商機

來源:北國小甜瓜(ID:LoveChina16666)

最近,「印度國慶日拖拉機進城」的新聞,大家估計都看到了。

一印度裔同事隔著口罩義正言辭地糾正:

「這個說法不準確!因為,印度有四個國慶節。

1950年1月1日,印度立國,是國慶日。

1月26日,憲法生效,叫「共和日」,也是國慶。

8月15日,印度從英國獨立,還算國慶。

10月2日,紀念聖雄甘誕辰,依然國慶。

因此,應該說:1月26日,印度共和日大閱兵。」

然後,他又一本正經地說:

「但是,幾萬輛拖拉機進城,是真的!」

然後,小編看到了一張印度媒體拍的圖。

現場實拍

新德裡有條很長的街,叫「國王大道」。

東起印度門,西連總統府,

沿途坐落著國會大廈、國家博物館等政府機構,

可謂是印度的「政治門面擔當」。

從1950年後,每年的1月26日,

印度都要在這條大道上舉行閱兵和遊行慶祝。

閱兵,展現軍事實力,

遊行花車,彰顯印度多元性和人民幸福感。

今年1月26日,第72個共和日閱兵開始。

圖片來自小瓜同事Twitter

受疫情影響,閱兵式沒設主賓,

現場觀眾從12.5萬減至2.5萬,

往年通常要遊行8.2公裡,今年減至3.3公裡。

花車表演方陣從往年600+,減少到401,

特遣隊人數從常規144人,減至96人。

圖片來自Twitter

最IN的摩託車「反重力特技」表演,也取消了。

歷史資料圖

今年閱兵,印度著重展示了軍事實力。

T-90主戰坦克

「布拉莫斯」高超聲速巡航飛彈

首次參加檢閱的「陣風」戰鬥機。

還印度首位女子單機飛行員

此女名為Shivangi,是名中尉。

目前,在印度各大熱搜霸榜。

Shivangi

號稱印度「錦衣衛」的「黑貓突擊隊」

當然少不了展示「印產大疫苗」

圖源 | 印度媒體,名字打不出

印度總理莫迪和一眾政要,

「蓮(龍)心大悅」,頻頻敬禮!

圖源 | 印媒,名字不會打

「蓮心大悅」有出處,後文甜瓜會解釋。

然後,了。

閱兵同一天,

一場史無前例的遊行上演了。

數萬印度農民駕駛著拖拉機向新德裡進發。

印媒報導,拖拉機超過了30000輛,

隊伍總長超250公裡。

還有不少農民步行前往,

路邊還有不少居民聞訊趕到,潑灑花瓣。

有印媒預測:參與人數預計約十萬,

進入新德裡的道路一度被擠滿了。

浩浩蕩蕩,衝向了新德裡。

新德裡城郊部署了數千名警力,還設置了路障,

但農民們手持棍棒,砸毀路障,

圖源:印度斯坦時報


圖源|鳳凰衛視

有人開著起重機拆路障,

還有人開著拖拉機撞向警方……

圖源|鳳凰衛視

據印媒報導:

當日出動了超過4萬名警力,

由於場面失控,

還一度使用了催淚彈和閃光彈。

圖源|鳳凰衛視

印度ANI電視臺報導:

超十萬人湧入新德裡後,

開始破壞市內公交車、打砸警車。

數百農民舉著大棒子,追著警察滿街跑。

來源:觀察者網

成千上萬的抗議者還衝進了世界文化遺產——莫臥兒帝國皇宮德裡紅堡。

農民們爬上歷史悠久的皇宮高牆,

大聲疾呼,揮舞旗幟。

不得已,在200多公裡的路線上,

提前駐紮了40多輛救護車,以應對突發。


據印媒報導:

因道路交通事故、寒冷、衝突等多方原因,

已有數十名參加抗議的農民喪生,多人受傷。

警方稱,至少有86名警察受傷,1人死亡。

圖源:印度斯坦時報

但有參加抗議的農民稱:

「我們不會回去,除非政府撤銷改革法案!」

因為,他們覺得:

政府毀了自己本就半空的飯碗。



事件,在2020年的11月就開始醞釀,

至今,已發酵了60餘天。

2020年9月20日,印度議會聯邦院通過了3項新的與農業相關的法案,放鬆了對農作物價格的管制。

這引發了大量農民的不滿。

新法案對農產品傳統收購方式進行了改革。

農民們則認為:這樣一改,以後將更加受制於農業寡頭,自身利益更無處安放。

於是紛紛提出抗議。過去的60多天,印度政府和農民代表至少談判了9輪,卻依然僵持不下。

終於,到了1月22日,印度農業部長宣布:

不會廢除新的涉農法案,但可延期18個月執行。

然後農民們怒了,紛紛表示要抗爭到底。

於是,印度20個農業大省的農民們集結布局,

他們選出了「領袖」,召集了超3000名志願者。

農民工會還設立了多個「作戰室」,

每個「作戰室」有數十名成員。

到底是老實巴交了一輩子,

抗議前,農民們還向政府提交了「抗議申請」,

政府也批准了:允許5000輛拖拉機參加。

但半路上不知何故,抗議的原定路線偏移了。

竟然有很多來自首度附近村鎮的農民紛紛加入了進來,都開著拖拉機,結果拖拉機超過了幾萬輛,有加入了越來越多的不幸抗議者。

就出現了文章開頭魔幻的一幕。

圖源:AP

發起抗議活動的農民公會還稱:

「沒結束!2月1日,我們還要去議會大廈抗議!」

印度媒體鏡頭前,老頭的目光透著堅毅。

「我們辛苦了一代代!這一次,不會再妥協!

直到新的三個農業法案徹底廢除!」

印度的計劃是:

到2024年成為5萬億美元經濟體。

「導火索」的三項涉農法案,是其中的一部分。

甜瓜不是農業專業人士,只大致了解:

新法案取消了對農產品的銷售方式和地點的限制。

也就是說:

過去只能在政府批准的市場上出售的農產品,

現在可以在任何地方出售(歡迎專業人士拍磚)


此前,多屆印度政府都「有心」頒布,只是接力棒到了莫迪的手裡。

然後很不幸,又趕上了大疫。

不足2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約8.6萬套棚屋,

超150萬人艱難蝸居。

塔拉維:「地獄和天堂的交口」

道那邊,是高樓大廈鱗次櫛比,

道這邊,「鴿籠房」扎堆,暗巷密布,

天堂地獄,一道之隔。

印度塔拉維,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貧民窟。

「眼前的這一片樓,沒有一間廁所」

衛生匱乏,汙染嚴重,

肺結核和哮喘是高發疾病。

根本不可能實現,安全的社交距離。

人口密度之高,絕無僅有。

然後,疫情來了。

不斷的封鎖,對於「手停口停」的窮人,隔離是不可承受之重。

為活下去,清潔工,成了炙手可熱的工作。

實拍塔拉維清潔工

沒有任何防護,僅用廉價的血肉,

支撐著一家老小的生存。

榮光和夢想,在現實的生存縫隙中,太不真切。

「較幸運者」,等到了檢測。


很殘酷,但這也是真實的人間。

疾病、死亡、封鎖、失業,

疫情讓底層百姓的貧困進一步加劇,

而新法案的頒布,終於引爆了脆弱的神經。

就像曾經一位媽媽說:

「我餓,可以忍,但孩子餓,我可能就會去搶。」

甜瓜曾去過印度,當年的疫情還只存在於傳說,但當地貧苦百姓對於恆河水的膜拜,令人驚訝。

很多年後經過冷暖,我才能感受到,

神話和傳說,真的需要,

因為在深不見底的貧苦掙扎中,

這是很多人能堅持下去,唯一的光。

 小編說 


最後,不想說印度政府禁止包括「抖音(海外版)」、微信等59款中國APP的可恥行徑。

咱們就聊聊火龍果。

因為表面尖尖的部分有點像龍的鱗片,

所以它在全世界都叫火龍果(英文:Dragon Fruit),

幾年前開始引入印度並種植。


結果一聽名字,

印度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立馬不幹了!

「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是龍的傳人,

咱大力推行的水果,怎能以中國符號命名?」

然後,他一拍腦門,周二宣布:


kamalam,不僅是梵語中的蓮花,

還與美國新任副總統的印度名相吻合,

豈不美哉?


全網都樂了,

「謝天謝地,只是改了名,

我還以為要把火龍果給禁了呢!

這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以後,

全世界:《馴龍高手》,

印度名:《蓮花爭霸》!

《權力的遊戲》裡,「蓮花媽」好美……

然後,香蕉估計在瑟瑟發抖……

香蕉你別怕!改個名,在印度還算事嗎?

這款航母甲板牽引車,

價值高達千萬,中國花費了好幾年時間才造出。

目前能獨立製造出此車者,只有中美兩國。

其他擁有航母的國家選擇進口,

但是這「凡間操作」,肯定不包括印度。

印度,直接用大馬力拖拉機代替,

燃燒的柴油冒出滾滾濃煙,好一番神仙景象!

還有之前寫過,印度疫苗問世:安全性110%!對變異毒株有效!結果一針下去,衛生部長陽了。
還有之前號稱「世界第一的大壩」,開閘幾分鐘就塌了……


不要笑,

印度人,是無所不能的!

相關焦點

  • 哈哈哈哈,印度人強行給火龍果改名,因為看見「龍」字就想起中國???
    士兵落了面子,政府自然要找回場子嘍,於是印度政府想出了各種辦法:比如在邊境增派軍隊,對內打壓中國科技企業等等。除了這些,印度政府還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來「制裁」中國,那就是——給火龍果改名!結果一聽這名字,印度的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長(該地區的實際管理者)就不幹了。因為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是龍的傳人,所以「dragon」在很多地方就被當成是中國的符號。
  • 新中國第一臺也是唯一一臺18馬力蒸汽拖拉機 創造號拖拉機
    他們先後參加了在印度尼西亞、阿爾巴尼亞、印度、越南、南斯拉夫、阿富汗、緬甸、保加利亞等國舉辦的萊比錫國際博覽會和展覽,並獲得好評。  新中國第一臺也是唯一一臺18馬力蒸汽拖拉機  當時,農業最需要拖拉機,但拖拉機在當時仍是中國的高科技產品。沒有一定的資金和高科技,這簡直是不可想像的。  此外,當時還沒有開發大型油田,如周年油田和勝利油田,該國缺乏燃料。
  • 印度邊境又傳噩耗,數萬大軍彈盡糧絕! 可能全軍覆沒
    消息人士強調,目前最缺乏的是高原防寒裝備,因為再有2個月左右當地就會進入冬季,而印軍部隊大多從熱帶地區調來,沒有任何防寒衣物和裝備,只能使用當地駐軍庫存。實際上軍部設在 列城 的第14山地打擊軍物資儲備早在7月份就已告急,從後方經陸路運送彈藥、糧食和其他物資的周期至少為1個半月,基本跟不上前方的消耗速度。
  • 印度農民鬧翻天,印度想到一個「高招」,又是中國背鍋
    事實上,封殺中國APP這事兒印度都喊了半年多了,從去年6月開始,印度就分批對267款中國APP,下達了封殺令。印度疫情這麼嚴重,底層農民早就積怨已久,就在印度國慶節閱兵的當天,數萬印度農民駕駛1.2萬輛拖拉機湧上新德裡街頭,抗議印度政府的農業改革。
  • 印度國慶閱兵,被拖拉機「方陣」搶鏡……
    1月26日,在首都新德裡的國王大道上,印度第72個共和國日閱兵式正式開場。
  • 印度閱兵盡鬧洋相,大批武器都用模型代替,莫迪的大國夢醒了?
    ,大批武器都用模型代替,戰機害怕墜毀緊急叫停起飛,而新德裡還遭到了拖拉機大軍的圍攻,大量抗議農民齊聚新德裡,看來印度閱兵出盡洋相併且事故不斷,莫迪的大國夢是否也應該醒了?在閱兵方隊前進的同時,另一支特殊的「方隊」也開上了新德裡的大街,數萬抗議的印度農民從全國各地趕來,將自己的拖拉機開上了新德裡的各條主幹道,儘管這些抗議農民沒能闖進閱兵現場,但是密集的拖拉機方隊還是形成了一條別開生面的風景線,硬生生將閱兵式的風頭壓下去一頭,諷刺的是,為了抗議莫迪政府的農業改革法案,原本水火不容的地主和農民兩個階級居然聯合在一起,農民在地主的帶領下前往新德裡進行示威,也是全世界一絕
  • 中國花2000萬造出一裝備,印度卻用拖拉機解決
    印度一直有一個執著的航母夢,不過他們的自主研發技術實在是太差了,雖然有不少國家給印度當助攻,可到現在為止印度都沒能將國產航母成功的製造出來
  • 很可笑,印度國慶閱兵正進行,農民開拖拉機衝入首都衝撞警察!
    【環球網報導】在國慶「大日子」這天,印度首都卻亂了。綜合《印度時報》、新德裡電視臺(NDTV)26日最新消息,在「共和國日」舉行盛大閱兵的這天,來自印度國內多邦的抗議農業改革法案的農民開著拖拉機隊伍,向首都新德裡「進軍」。
  • 20萬拖拉機攻佔印度首都!這次農民起義勝算幾何?
    印度幾十萬農民攻佔了首都新德裡,莫迪檢閱坦克的同時,他們也在檢閱他們的拖拉機軍陣。往年追打印度示威者仿佛趕雞的印度警察,這次被20萬拖拉機追得滿城哀嚎。那篇文章可以看做今天印度亂局的前傳,因為時間過去六十年,印度許多矛盾都沒有解決,反而固化成了頑疾。就拿這次印度農民持續了兩個多月的示威遊行來說,就是農民核心利益與政府現代化改革的博弈,徹底激化成了你死我活的矛盾。
  • 他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我們的國家,看的想哭!
    ▼視頻:我是巴基斯坦人,南海是中國的汶川地震時,他將全國的賑災帳篷全運給了我們,總統來了,是站著來的,因為為了運這些帳篷,他將飛機所有坐椅全拆,只為多放一些賑災物資!北京奧運會,他們沒得獎牌,也沒有多少項目、多少運動員,但他們去了,不僅拿的本國國旗,還拿的五星紅旗,在有天朝人的比賽時,他們在場外吶喊!
  • 印度國慶閱兵,少了摩託車,來了拖拉機.閱兵的英文是什麼?
    每年的1月26日是印度的共和國日Republic Day,也可以說是印度的國慶日了,這一天用以紀念印度在經過長期的自由鬥爭後從英國統治下獲得獨立後憲法生效的那一天。雖然1947年8月15日,印度就已經從英國統治下獲得獨立,但直到1950年1月26日,印度通過了憲法,才算是宣布自己是一個主權共和國。
  • 莫迪老仙大召喚術:大批拖拉機「從天而降」,新德裡的馬路都堵了
    印度最近發生了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件。他們不知道咋想的,不玩摩託改玩拖拉機了。升級了,從兩輪兒變成多輪兒了。
  • 印度大閱兵當日,農民開著拖拉機來砸場
    ,農民開著拖拉機來砸場每年的 1 月 26 日,對印度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日子。這一天,印度會舉行盛大的閱兵活動,以紀念印度共和國的建立。然而今年,印度的「共和國日」過得就沒那麼順利了。由於疫情,人們熟悉的、印度閱兵式中特有的摩託車特技表演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批開著拖拉機浩浩蕩蕩「殺入」首都的印度農民。顯然,他們不是來慶祝節日的,而是來找印度政府算帳的。這些農民究竟遭遇了什麼?他們為什麼要進行抗議?
  • 從拖拉機到坦克 ——戰火中的史達林格勒拖拉機廠(上)
    我們是一個日更公眾號,每日的傍晚18點推送文章,因此我希望大家在下班路上能夠打開手機閱讀我們的文字,你們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謝謝——raingun
  • 美國為何不敢把臺灣拉進亞太北約?因為已經點燃了戰火
    美臺都有意願,臺灣就很急迫,但都不敢再向前一步。不建交也行,臺灣不進亞太北約,也可以,蓬佩奧是不是可以到臺灣訪問?臺灣人還想著川普來訪臺呢。川普病了,來不了,蓬佩奧可是來了日本了,偏一步就來臺灣了。相信,臺灣在美國的蔡美琴在美國不斷地遊說活動,要操作成這件事。可是就被美國拒絕了。
  • 國內爆發三大危機,揚言打贏「2.5線戰爭」的印度突然「收手」
    很多人都認為美國是全球頭號疫情重災國,但其實,印度的疫情比美國有過之而無不及。據衛星網消息,印度衛生部門調查發現,在首都新德裡,每兩人就有1人檢測結果呈陽性,而新德裡有2000多萬人口!印度國內有十幾億人口,感染情況恐怕超出了人們的想像。根據美國專家評估,印度可能有上億人已經被感染。更令人擔心的是,變異的新病毒開始在印度國內蔓延了。按照印度衛生官員的說法,印度各地發現了至少兩百多種變異新冠病毒,急需採取措施應對。印度專家古雷利亞表示,變異病毒具有「很高的傳染性和危險性」,甚至能夠「逃避免疫機制」,就算打了疫苗也有可能再次感染。
  • 拖拉機牽引蘇34 戰鬥民族為啥造不出像樣牽引車
    上世紀90年代初,外國的有些專家對我們的殲擊機不屑一顧,但對我們配套的01型有杆飛機牽引車和1型無杆牽引車卻關注有加。中國引入蘇27時,當俄方專家看到中國配備的飛機牽引車時,非常吃驚,竟稱:「你們要想造出我們蘇-27那樣的飛機還要很多年,但你們的牽引車比我們的要好得多。」何止是好得多,專業飛機牽引車在俄軍不能說沒有,但是數量非常稀少,普通卡車依然是主力。我們則早已實現了普及化,一個讓俄羅斯頭痛的難題早已被我軍成功搞定了。時隔10多年,2005年中俄軍演時,參演的俄空軍人員也發出了同樣的感慨。
  • 兩億人罷工,幾十萬人圍首都,印度這段時間在鬧騰啥
    一開始封鎖交通要道,後來不斷加碼,到了昨天,竟然開著拖拉機衝擊閱兵,要不是坦克攔著,說不定印度農民能搞出個更大的新聞。那問題來了,農民們為啥突然發飆呢?道理也不複雜,反正一說都是印度國情在,誰也沒辦法。這事是這樣的。
  • 加爾各答逐漸衰落的「中國城」,印度網友怎麼看
    我住的地方離加爾各答的中國城很近。周末早上通常會和朋友一起去中國城吃早餐,現在還保持這一習慣。我們加爾各答人喜歡華人,他們是印度社會和文化的一部分 funky Buddhadiscrimination is the main reason why china town is vanishing from Calcutta ..although they spend their entire life but
  • 深夜零下15度,印軍士兵被凍死在哨位:數萬人困守山頂藏進壕溝
    現在在列城深夜已經下降到零下10-15度,東方網日前刊文稱,近期一名印度前線士兵在哨所內被活活凍死。而此時,還沒有到最冷的時候。因為,印度媒體報導,到了11月,在列城地區的降雪量將會到達40英尺,也就是12.2米,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