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固而精確的氣壓傳感器 可穿戴設備的理想選擇

2021-02-14 Rutronik

智能手錶和可穿戴設備通常用於惡劣的環境中,並且其運動和活動跟蹤等功能要求具有高精度、快讀取和低功耗的特性。為了實現精確的高程增益、垂直速率和運動檢測,氣壓傳感器因此而被集成在這些設備中。

英飛凌新型DPS368氣壓傳感器非常適合這些應用,因為與其他防水壓力傳感器相比,該器件可以節省多達80%的空間。另外,與壓阻技術相比,DPS368氣壓傳感器的精度為±2 cm,可以節省多達50%的功率。這款數字式氣壓傳感器堅固耐用,其膠墊和隔膜均有凝膠保護(圖1),可防止水、溼氣和灰塵進入。DPS368通過了IPx8認證,可以在水下50 米環境承受長達一小時。DPS368壓力傳感器組件採用電容傳感原理,可在溫度變化期間保證高精度。它基於久經考驗的DPS310器件,並且帶有非常堅固且防水的封裝,因此非常適合惡劣環境下的各種應用(圖2)。目標應用是智能手錶、可穿戴設備和智慧型手機(例如健身追蹤、步數統計、跌倒檢測、導航、高度檢測);家用電器(例如暖通空調/真空吸塵器中的氣流控制、洗衣機中的水位檢測、入侵檢測);無人機(例如飛行穩定性、高度控制)和醫療保健(例如跌倒檢測、氣流監測)。

DPS368氣壓傳感器具有出色的解析度、溫度穩定性、能效和耐用性。這些優點使它特別適用於需要檢測壓力變化很小的電池供電應用,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下也是如此。該傳感器將大氣壓和溫度感應(圖3)功能集成到單一且非常緊湊的8引腳LGA封裝中,尺寸僅為2.0 mm × 2.5 mm × 1.1 mm。壓力測量的平均電流消耗為1.7μA(待機模式下僅為0.5μA)。

圖1:DPS368的ASIC和MEMS晶片在非常堅固的封裝中受到凝膠保護。

圖2:DPS368非常適合經常在惡劣環境中使用的各種行動裝置和可穿戴設備中的精確壓力感測。

圖3:DPS368架構框圖

DPS368氣壓傳感器的精度可達±0.002 hPa(等於±2 cm),可以在–40至+ 85°C溫度範圍測量300 hPa至1200 hPa之間的氣壓,並且具有低於0.5 Pa/°C的溫度敏感度。溫度讀數精確到±0.5°C。該傳感器能夠檢測單樓梯、身體動作或手勢。在生產過程中,每個單一組件都經過單獨校準,校準係數存儲在一次性可編程(OTP)存儲器中。可以使用I2C或SPI接口傳輸原始數據,並且在主機設備中計算補償壓力值。

 

全速運行時,該器件的功耗相比競爭對手產品低50%,這歸功於其電容技術(交流偏置),從而可以延長電池使用壽命。集成的FIFO可以存儲32個測量值,並允許主機處理器在兩次讀取之間的長間隔進入睡眠模式,從而進一步節省了系統功耗。

圖4:其電容式傳感器的單元結構可實現溫度漂移極低的差分測量。

高測量速率(高達200 Hz)和快速讀取可實現快速的傳感器反饋。

典型的小尺寸MEMS(微機電系統)壓力傳感器圍繞壓阻測量技術而構建。在這些情況下,通過應變傳感器來檢測膜片相對於壓力變化的撓曲。但是,壓阻式傳感組件特別容易隨溫度改變而變化,而且它們對於溫度變化沒有線性響應。因此,與電容組件相比,這些傳感器需要更複雜的校準。此外,電阻測量會帶來相對較高的電流消耗,在目標應用設備由電池供電且使用壽命至關重要的情況下,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考慮因素。

由於壓阻技術的局限性,英飛凌為其壓力傳感器開發了一種電容式MEMS技術。圖4顯示了所開發的單元結構和電容式電橋配置。這個氣壓傳感器由四個傳感和參比單元陣列組成。傳感單元具有柔性膜,該膜片可對壓力變化做出反應並提供氣壓測量值。參比單元則具有堅硬的膜,該膜片對壓力變化無反應,並提供穩定的測量參比。這種結構的好處是壓力測量是可以差分的,並且傳感單元和參比單元都暴露在相同的溫度變化下,從而消除了溫度漂移的影響。單元尺寸針對高靈敏度和機械可靠性進行了優化。它基於小型MEMS電池,沒有重力效應。除了在寬溫度和壓力範圍內具有非常好的溫度穩定性之外,其他關鍵特性還包括低噪聲和低功耗。

 


為實現靈活的系統設計,這個傳感器可以針對不同的使用案例配置,以便在平衡能耗的情況下優化解析度。不同的操作模式(高精度、標準、低功耗和超低功耗 ) 協調了不同的精度(2至50 cm)和測量速率(單脈衝和高達200 Hz)。例如,可以針對GPS高度精度配置一次性測量操作,或者使用每秒進行多次測量的選項來滿足手勢識別或跌倒檢測的需求。可配置模式(圖5)還可以優化效率,因為功耗與測量頻率成正比。

圖5:不同的操作模式能夠實現優化的能耗和精度,以滿足相關應用的需要。

(本文作者系 Rutronik產品線經理Ralf Kern和英飛凌科技壓力傳感器產品營銷經理Theresa Möhrle)

相關焦點

  • Dialog藍牙智能控制器和博世傳感器推進可穿戴設備小型化
    可穿戴設備傳感器節點需體積小、重量輕,使得它們能輕鬆整合到手錶、手環、首飾等產品之中。可穿戴設備傳感器節點還需成本低並且只需最少的外部元件,將物料需求降到最低。總而言之,用於活動跟蹤的理想可穿戴傳感器設備,巧妙地將9 軸感測功能和環境傳感器(可實現最佳人類活動跟蹤的)與最低功耗藍牙智能無線技術結合起來,成為全能的小系統。
  • 2015年可穿戴設備晶片供應鏈大起底
    據介紹,Silicon Labs的節能型32位EFM32 Gecko MCU 已被廣泛地部署於可穿戴應用中。「我們也為可穿戴設備提供領先同儕的光學和生物計量傳感器。隨著我們最近收購了芬蘭Bluetooth創新廠商Bluegiga,我們現在可以為很多需要Bluetooth連接的可穿戴應用提供理想的低功耗Bluetooth Smart模組、無線SoC和軟體棧。」
  • Arduino動手做(27)BMP280氣壓傳感器
    - BMP280 是一種專為移動應用設計的絕對氣壓傳感器。該傳感器模塊採用極其緊湊的封裝。得益於小尺寸和低功耗特性,這種器件可用在如行動電話、GPS 模塊或手錶等電池供電型設備中。與上代產品相同,BMP180、BMP280 也基於Bosch 成熟的壓阻式壓力傳感器技術,具有高確度和線性度,以及長期穩定性和很高的 EMC 穩健性。多種設備工作選擇帶來了最高靈活性,可以在功耗、解析度和濾波性能方面對設備進行優化。
  • CES 2016上的可穿戴設備
    可穿戴設備,是從2012年Google Glass誕生而興起的科技產品概念。圖片來源:google2015年,Apple Watch正式上市,更是極大地刺激了整個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的增加;隨之而來的各種智能眼鏡、手環、手錶等具有科技感和未來感的產品離普通大眾越來越近。
  • 傳感器晶片出貨量超100億顆的博世,正在改變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設備行業!
    彼時,如果你在路上攔住一個人並詢問他什麼是物聯網、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大多數人可能都會一臉茫然。然而,二十多年後的今天,同樣的場景不會再發生,智能音箱、智能門鎖、智能掃地機器人、智能手環等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開始在人們的生活中變得稀鬆平常。
  • 盤點 應用在軍事領域的智能可穿戴設備
    如今,年輕人穿戴起了各種各樣的智能腕帶、智能手錶、智能服裝和智能鞋,穿戴電子產品已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潮流。隨著可穿戴在身上的電子產品越來越多,一個新名詞──智能可穿戴設備,和它代表的產品一樣迅速流行並走紅。它們正在改變很多領域,但當它們遇上士兵,軍用的智能可穿戴設備又會怎樣超乎想像呢?
  • 使用Arduino開發板和氣壓、溫度傳感器製作實時氣象站
    氣壓和溫度傳感器可以輕鬆實現類似實時氣象站這樣簡單的小型項目。在生活中,我們使用溫度計來測量溫度,身邊沒有任何可測量氣壓的設備,因此只能依靠新聞得知當前地區的氣壓。因此,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開發一種能夠同時測量溫度和氣壓的設備,測量結果可以輕鬆地實時顯示在LCD中。因此,我們可以使用很少的電子組件來開發自己的硬體,而這些電子組件的成本大約10美元。
  • 一文搞懂MEMS傳感器在各大領域應用(附全球MEMS傳感器產業鏈大全)
    原理:分為變容式或變阻式氣壓傳感器,將薄膜與變阻器或電容連接起來,氣壓變化導致電阻或電容的數值發生變化,從而獲得氣壓數據。應用:GPS計算海拔會有十米左右的誤差,氣壓傳感器主要用於修正海拔誤差(將至1米左右),當然也能用來輔助GPS定位立交橋或樓層位置。
  • 美國大學研究人員研發新款氣壓傳感器 壽命更長可監測車輛胎壓
    Watson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機械工程系副教授兼主研究員Shahrzad "Sherry" Towfighian表示:「該機制與我們過去設計設備所利用的機制一樣,只是應用不同。傳統的傳感器有兩個電極,該傳感器的核心由四個電極組成,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調整系統的屬性。」
  • 電子式氣壓傳感器故障判定及維修
    1、電子式傳感器照片1.電子式氣壓傳感器傳感器,產品正常使用供電電壓4.75V-5.5V;在電源電壓5V,輸入氣壓為:0-1.47MPa
  • Arduino Uno 使用氣壓傳感器
    實現效果元件說明專為測量大氣壓力而設計的基本傳感器,BMP180
  • 【前沿掃描】科技體育系列:Garmin佳明(NASDAQ:GRMN),全球領先GPS設備製造商,智能可穿戴設備打開增長空間
    公司起家航空市場,並逐步將相關通訊與導航技術應用至航海、車用導航、戶外、健身等市場,目前健身穿戴與可攜式戶外設備已成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公司擁有多年健身穿戴設備研發經驗,早在2003年便推出跑步運動腕錶。
  • Maxim光傳感器方案大盤點
    接近檢測傳感器ICMaxim的接近檢測傳感器用於測量目標反射的紅外光,我們的傳感器採用創新的LED脈衝發射架構,即使在陽光的超強照射下也能確保可靠檢測。低佔空比LED脈衝,配合集成的功率控制開關,只需消耗非常低的功率,理想用於手持產品及電池供電設備。‍
  • 六大傳感器原理
    傳感器(Sensor)是指將收集到的信息轉換成設備能處理的信號的元件或裝置。人類會基於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獲得的信息進行行動,設備也一樣,根據傳感器獲得的信息進行控制或處理。不僅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等通信設備,還包括醫療設備、可穿戴式設備、車載、自然環境、基礎設施等,所有物體都能聯網共享信息,從而創造更便利、更安心、更安全的社會。實現這些所不可缺少的是檢測狀態的「傳感器」。
  • 《博世組合環境傳感器:BME280》逆向分析報告
    BME280的技術特性:相對溼度範圍:0至100%溫度區間為:-40℃至+85℃溼度測量響應時間:1S滯後:相對溼度2%壓力範圍:300至1100 hPa絕對壓強精確度:絕對值±1hPa(焊接後)絕對溫度精確度
  • 「品嘗」傳感器小鮮肉 @ 慕尼黑電子展2015
    地磁、顏色、接近和紅外傳感器、傳感器解決方案和壓電MEMS代工 @ 羅姆 羅姆新款地磁傳感器:BM1422GMV,搭載超高靈敏度MI元件,方位檢測精度達到±1°以內,具有快速響應、低功耗等優點,可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和遊戲等領域。
  • 你需要知道的6大傳感器原理
    M2M: Machine to Machine: 指不以人為媒介,通過物體之間聯網,直接通信。<P2M: People to Machine   人向物體通信>,<M2P: Machine to People   物體向人通信>工業網際網路: GE(Generel Electric Company)為中心提倡的工業IoT戰略。
  • 世界最小的9軸傳感器,用於可穿戴終端及VR
    德國博世旗下的Bosch Sensortec公司2016年6月21日發布了一款宣稱「世界最小」的9軸動作傳感器「BMX160」。
  • 螞蟻AR日報|蘋果申請AR/VR設備專利:手指套設計,集成多種傳感器
    據外媒 MacRumors 報導,蘋果已向美國專利和商標局遞交了一份帶有一系列傳感器和觸覺反饋的設備,該設備是為手指設計的,可能用於
  • 你需要知道的物聯網6大傳感器原理
    人類會基於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獲得的信息進行行動,設備也一樣,根據傳感器獲得的信息進行控制或處理。傳感器收集轉換的信號(物理量)有溫度、光、顏色、氣壓、磁力、速度、加速度等。這些利用了半導體的物質變化,除此之外,還有利用酶和微生物等生物物質的生物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