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隆美爾?

2021-02-13 戰爭事典

另一方面,隆美爾無疑是戰爭史上最出色的戰場指揮官之一。他的早期對手韋維爾1939年時曾在劍橋大學發表過「將軍與領軍藝術」的演講,隆美爾戰時一直攜帶著這份演講稿的德文版,並作了大量眉批和旁註。韋維爾演講的核心內容是什麼樣的將軍才算是一名「偉大的船長」—如果借用韋維爾演講的要點來對照隆美爾的表現,可以輕易地發現他就是一名「偉大的船長」。韋維爾認為「偉大的船長」的首要品質就是強韌性,必須能經受戰爭的震撼與衝擊,具備足夠的膽量和強悍的身體來抵擋戰爭對身心造成的重壓。韋維爾還認為一個卓越的將軍必須具備能承受更大職責的精神與情感能力,必須能長時間地經受起起落落,能承受預期勝利卻遭受失敗時的巨大壓力,並能從容地吞下失敗的苦澀。韋維爾自己在北非接受檢驗時他的缺陷暴露無遺,而隆美爾則表現上乘:不僅身體上強悍無比,神經也足夠強韌,能承受政治領袖常常沒有道理的壓力,而且,韋維爾缺乏的正是隆美爾所擅長的—有足夠的勇氣和口才向主子清晰地抗議。隆美爾從來不畏懼面見墨索裡尼和希特勒,也總是在高層面前直陳戰場態勢和應對方略。第三帝國風雨飄搖之際,他直面元首的方式既會讓多少同僚膽怯,又會令多少在邱吉爾面前只會唯唯諾諾的英軍將領汗顏。隆美爾到非洲前,奧康納 (Richard O』Connor) 將軍曾將義大利人打得望風而逃,這位將領在達到生涯頂峰時曾對下屬說:「經過一場大敗和漫長的撤退,而後通過反戈一擊又恢復了戰場局面,我認為這才算是一個將軍的真正成功。」奧康諾無論如何也難以預計到,他的一番自謙之詞用來形容1941至1942年初的隆美爾確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韋維爾認為,一個偉大的將軍必須能倖存於戰爭,必須能夠活得足夠長才會在戰史上留下印記。總在第一線的隆美爾多次負傷,但總能逃過死神。即便在最致命的事故中,頭骨骨裂的隆美爾還是硬挺了過來,令人不得不承認他似乎受到了天的庇護。韋維爾說一個偉大的將軍必須對其職業有真正的了解,對官兵有真正的興趣和理解。隆美爾的專業經驗與技能鮮有人能及,巴頓之所以與隆美爾並稱,主要是因為他對裝甲部隊的領導和個人魅力,但在專業知識方面巴頓恐怕也無法與隆美爾相提並論。法國戰役中,隆美爾以少將師長之尊跳入河中幫助工兵架橋或清理路障;北非期間,他憑藉自己對技術的了解和直覺,創新性地使用了一些戰法;他不僅乘坐或親自駕駛飛機進行偵察,還就如何清理雷場或布雷向工兵們提供建議;當下屬們都在大漠中迷失了方向之時,隆美爾更是親自駕車帶隊從敵後逃脫。對普通官兵而言,隆美爾就是一個有著各種技術訣竅的「現場大拿」。為什麼在失利時他也能贏得普通官兵的信賴與尊敬?這與他是一位真正的行家裡手是分不開的。

 

韋維爾強調說偉大的將軍必須懂得士兵,而這是隆美爾最引以為榮的地方,他也始終視自己為士兵們的將軍。他雖然對參謀和士兵的要求很高,有時甚至苛刻,但他律己更嚴,對奢侈享樂毫無興趣,他呈現在每個人面前的生活方式就是斯巴達式的。士兵們每天看著隆美爾與自己同甘共苦,總是出現在戰鬥最激烈的前沿,自然而然就會把他視為自己中的一員。牛氣沖天的巴頓、自負得連美國人都受不了的蒙哥馬利能做到隆美爾所做的嗎?梅林津戰後曾說:「隆美爾和他的部隊之間存在一種難以剖析的相互理解,這是上帝賜予的禮物。非洲軍跟隨隆美爾去任何他帶他們去的地方,不管他們被驅使得多麼嚴苛,非洲軍永遠是那三個師組成的同樣的非洲軍……官兵們知道隆美爾最後一個放過的人就是他自己;他們看到隆美爾就在他們中間,他們覺得『這是我們的領袖』。」有從軍經驗的人絕不會把這番話當作阿諛奉承,它無疑是普通官兵對指揮官的最高禮讚。

 

韋維爾對偉大的將軍應出現在戰場的什麼地方也有精論,雖然毫不懷疑將軍們在後方的指揮部裡也能運籌帷幄和取得重大勝利,但他也指出:「在現代機械化戰爭中,我們會再次看到將軍們幾乎總在前沿帶領部隊,他們也可能從空中進行偵察和指揮。」這些正是隆美爾的風格,他的原則就是「從沒有一位海軍上將待在岸上就能贏得作戰」。隆美爾是一個信賴偵察、願意在最前沿領導部隊的將軍,當然這個做法帶給參謀們的並不總是愉快的體驗。相比之下,英軍將領更願待在遠離前沿的後方,但他們通常出現決策延誤或不能有效地掌握部隊。隆美爾對戰場有著天生的直覺,似乎總能感覺和嗅出最關鍵的地段,特別是對手防線的薄弱地段。

 

韋維爾認為卓越的將領必須重視後勤保障,而這一條似乎是隆美爾得分最低、最常為人詬病的所在。蒙哥馬利總是在戰役發起前把將所有行政後勤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而隆美爾似乎總是準備接受最低限度的補給,似乎總是在冒險,而其他指揮官在類似的補給狀況下無疑會拒絕發起攻勢。隆美爾並非不重視後勤保障,但控制船隻、港口、運輸和補給分配的是義大利人。另外,沙漠戰的特點之一就是雙方輪流猛攻和推進,一旦攻方的戰線拉得過長就會出現補給困難,戰線也會顯得十分脆弱。後人不應忘記,北非和中東曾是大英帝國的主戰場,邱吉爾可以說是舉帝國之力保證北非,而對希特勒來說,東線才是兵力和資源最優先的戰場,北非只是細枝末節。希特勒曾多次明確告訴隆美爾,

 

不要指望獲得更多的增援補給,而且希特勒還總是試圖束縛他的攻擊性,不像邱吉爾那樣不斷地敦促他的將軍們進攻。隆美爾也許會因補給問題大罵不止或痛恨義大利人,但他從未將其當作不作為的藉口,他寧願賭博般地積極行動,也不願坐等或死守。另外,隆美爾也在戰爭中學習,他在北非的後期也越來越重視儘可能多地儲備彈藥油料。1942年夏的阿拉姆哈爾法之戰之所以一推再推,還是因為他需要等待彈藥油料,但控制補給的除了義大利人外,還有不肯配合的英國皇家空軍與海軍。

 

隆美爾的最大弱點在於不善於與盟友義大利人共事。他從「一戰」中獲得的印象左右了他的一生,他至死都認為意軍軍官貪圖享受、懈怠無能,但士兵們如果得到適當的領導和激勵,會像德國人一樣勇敢善戰。與義大利人的緊張關係在某種程度上使他失去了及時獲得充足補給的機會,當然也使他的一些作戰功敗垂成。

 

相關焦點

  • 【名將傳奇】第三帝國的鷹狐——隆美爾
    1898年,隆美爾父親當了阿倫中學的校長,全家也搬到阿倫。阿倫沒有小學,隆美爾在上中學前是由家庭教師來指導的。1900年,隆美爾上了中學,但他對於運動和讀書都沒有興趣。到了10多歲後隆美爾突然「開掛」,成績變好,也開始熱衷於體育活動。在14歲時還與朋友共同做了一架滑翔機,雖然飛不起來,但考慮到1906年歐洲才有了真正的飛機,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 「沙漠之狐」——德國陸軍元帥埃爾溫•隆美爾
    1942年時候的隆美爾埃爾溫•約翰內斯•尤根•隆美爾(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1891-1944),德國陸軍元帥,是德國極少數以中產階級出身以及未進入過參謀學校而獲此頭銜的軍人,史稱「沙漠之狐」。
  • 最專一的二戰名將隆美爾:背叛妻子,就是背叛自己的生命
    鮮為人知的是,隆美爾不僅是個優秀的將領,更是個感情專一的優秀丈夫。為了妻子的生日而遠離指揮前線,這是隆美爾被人詬病的一大敗筆。圖為隆美爾為妻子慶祝生日的老照片。圖為隆美爾隆重的葬禮。隆美爾擁有過人的軍事素質,出色的軍事指揮藝術,他反對納粹的屠殺和滅絕政策,更沒有參與屠殺暴行。他的才華與人品,贏得了敵國的尊敬和歷史的客觀評價。
  • 「沙漠之狐」隆美爾之死
    他事先已通知隆美爾,稱要準備談一談他「未來的職務」問題,結果卻帶來了蓋世太保。顯然,這一次,希特勒讓人送來的不是委任令。作為納粹秘密警察,蓋世太保的出現,就意味著隆美爾將被逮捕或處死。事實確是如此,他們包圍了隆美爾的家——一輛大卡車擋在隆美爾外出的必經路口,連周邊慕尼黑和斯圖加特之間的公路也被封鎖。
  • 「沙漠之狐」隆美爾的巔峰之戰
    由於英軍撤退非常快,隆美爾圍殲英軍第1裝甲師的意圖只得到部分實現,但非洲軍在頭五天的戰鬥中就擊毀了近300輛坦克和裝甲車,以及近150門大炮,自身僅損失了3輛坦克、陣亡3名軍官與11名士兵。1月24日,隆美爾在初戰告捷的喜悅中成為德軍歷史上最年輕的上將。希特勒的信任與獎賞,無疑為隆美爾這臺高速運轉的機器添上了新的燃料。
  • 人物:「沙漠之狐」——隆美爾
    埃爾溫·隆美爾,納粹德國陸軍元帥、軍事家。1891年11月15日,隆美爾出生於德國布倫茲的海登海姆。他的父親是一名中學校長,母親是當地政府官員的女兒。小時候的隆美爾個子不高,身體也很虛弱,還特別不喜歡運動。由於當時的德國是一個軍國主義國家,軍人在社會上的地位非常高,有很多特權。德國的平民通過軍功可以獲得貴族的稱號。
  • 新書推薦 | 「沙漠之狐」——隆美爾非洲軍團
    ——埃爾溫·隆美爾,1942年北非,一個讓隆美爾和他的非洲軍團登上榮耀頂峰的地方,大英國協拼盡全力試圖摧毀德意聯軍,卻多次損兵折將,難以阻擋「軸心國」向埃及進軍的步伐。從實質上講,1940年至1943年的北非戰役起初並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戰略目標。
  • 「沙漠之狐」隆美爾:西線戰場上的幽靈,生前享榮譽,死後受尊重
    生前名聲顯赫,死後享有殊榮,無論是敵我陣營,都對他高度評價。邱吉爾說他是「冷靜狡猾的敵人,一位偉大的將軍」,希特勒的宣傳部長戈貝爾說他是,「一個傳說裡的形象」。他就是陸軍元帥隆美爾。一、火力壓制,速度致勝,對法作戰成巔峰之作1891年,隆美爾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中學校長。在這樣的家庭條件下,隆美爾從小的心願是當一名工程師。
  • 「沙漠之狐」隆美爾的一生功過
    1910年7月19日,18歲的隆美爾開始他的軍旅生涯, 加入了第124符騰堡步兵團;此時,他的學歷只是中學六年級。次年3月,隆美爾進入但澤皇家軍官候補生學校。就此點來說,隆美爾是幸運的,因為當時德國軍校很少招收非貴族血統的平民子弟。同年11月畢業時,校長給隆美爾的評語是:「性格堅強、有極大的意志力和高昂的熱情。守紀律,時間觀念強,自覺、友善、智力過人,和高度的責任感。」
  • 「沙漠之狐」隆美爾的崛起之路
    1010年7月19日,18歲的隆美爾開始他的軍旅生涯, 加入了第124符騰堡步兵團;此時,他的學歷只是中學六年級。次年3月,隆美爾進入但澤皇家軍官候補生學校。就此點來說,隆美爾是幸運的,因為當時德國軍校很少招收非貴族血統的平民子弟。同年11月畢業時,校長給隆美爾的評語是:「性格堅強、有極大的意志力和高昂的熱情。守紀律,時間觀念強,自覺、友善、智力過人,和高度的責任感。」
  • 「沙漠之狐」隆美爾之子:父親輸掉戰爭勝過贏得|人物
    隆美爾(1891.11.15-1944.10.14)埃爾溫·約翰尼斯·尤根·隆美爾,陸軍元帥,著名軍事家、戰術家、理論家,綽號「沙漠之狐」、「帝國之鷹」。與曼斯坦因、古德裡安被後人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二戰期間,隆美爾元帥被卷進了密謀推翻希特勒的計劃中,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爾被迫於1944年10月14日在卡車上服毒自盡,時年52歲。
  • 馬恩河戰役152萬人殊死決戰,隆美爾排長負傷航母傳奇:二戰時期日本航母一覽
    隆美爾所在的部隊第27師第6步兵團此次正是趕赴西線作戰。8月6日天很晚的時候,火車終於停下了,部隊抵達靠近法國邊境的但登霍芬車站。下火車後,隆美爾跟著隊伍又一路疾走,來到魯克斯維勒。法、英兩國原本也研究過如何防止和阻擋可能發生的德軍從比利時進攻法國的問題,但直到戰爭爆發也沒有採取什麼措施。所以,德軍的進攻一路暢通。8月23日清晨,隆美爾所在的排在比利時戰場上與法軍交上了火。這是隆美爾生平第一次參加實戰。上司交給他的任務是率領這個排對朗維附近濃霧繚繞的百裡村進行偵察。
  • 究竟是誰襲擊了隆美爾:真相直到60年後才為世人所知
    埃爾溫·隆美爾,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德軍將領。在北非的漫漫黃沙之中,這位將領運用高超的謀略,指揮德意兩軍與盟軍進行拉鋸戰,為自己贏得了「沙漠之狐」的稱號。不過,盟軍發起諾曼第登陸戰後,隆美爾在乘車視察前線時被盟軍戰鬥機擊傷,這最終為他的自殺命運埋下了伏筆。70多年以來,是誰擊傷隆美爾的這個話題,一直是軍事愛好者們討論的焦點。
  • 俄羅斯普京對史達林有客觀評價,他如何評價赫魯雪夫
    不韶過在俄羅斯歷譚史上有一個爭酆議人物,普京戚很少評價他,郎此人就是赫魯辛曉夫。赫魯曉季夫執政後,他諸打開了蘇聯解柯體的「潘多拉寧魔盒」,在俄水羅斯既有人稱鄧贊他,也有人懷否定他。在蘇暨聯時期也是這甘樣。如果站杜在西方的角度賴,赫魯雪夫是施一個「功臣」裴,那為什麼普祝京對其評價不茅高呢?
  • 二戰德軍的「防禦大師」莫德爾能力絕對比隆美爾強,為什麼卻不出名
    ,為什麼卻沒有隆美爾那麼出名?圖1:有「防禦大師」和「救火隊長」之稱的莫德爾元帥    莫德爾全名奧託·莫裡茨·瓦爾特·莫德爾,作為德軍的後起之秀,最後第二個晉升陸軍元帥,在戰爭後期表現非常出色的莫德爾,有著「防禦大師」和「救火隊長」這稱,是戰爭後期德軍最優秀的將領,多次挽狂瀾於既倒,能力遠遠比隆美爾搖滾強,為什麼卻沒有隆美爾那麼出名?
  • 隆美爾能力那麼強,為什麼卻總被其他德國軍官排擠?| 軍武問答
    ————回答者:叫我司寇大人軍武菌:隆美爾作為德國著名的將領之一,為什麼卻不受其他德國軍官待見?原因超級多,首先他不是典型的容克貴族軍官,沒有過硬的軍事學院背景。在那些貴族軍官眼裡,隆美爾就是類似那種泥腿子出身,憑什麼和我們貴族站在一起?
  • 李奇微如何評價中印戰爭和韓戰?
    李奇微如何評價中印戰爭  李奇微是一位有名的將領,他因在朝鮮戰場上拯救了聯合國軍而名聞天下,
  • 如何評價《三體》中的面壁者雷迪亞茲?
    承接上回如何評價《三體》中的面壁者泰勒?雷迪亞茲的計劃: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曼努爾·雷迪亞茲是委內瑞拉總統。如何評價雷迪亞茲的面壁?在四個面壁者中,雷迪亞茲的計劃最具震撼力,充滿了狂徒一般的狠勁和暴力。計劃的實行過程中,雷迪亞茲的表現可謂是粗中有細。他巧妙地利用了自己的背景(小說中委內瑞拉的核能開發遭到了國際遏制,類似現實中的伊朗),對核武器表現出一種偏執的狂熱,以此來掩蓋自己的真實意圖。
  • 當年金大中如何評價金正日?
    【當年金大中如何評價金正日?】據韓國總統府青瓦臺記者會公布,今天上午9時30分左右(北京時間8時30分),韓朝首腦將舉行會談。金正恩會步行從板門店朝方一側跨越軍事分界線進入韓方一側,文在寅會在軍事分界線處等候。值得注意的是,這將是韓戰後朝鮮最高領導人首次踏上韓國土地。
  • 美國評選世界五大元帥,這些戰功赫赫的將軍結局如何?
    駐歐洲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將軍在戰後評價巴頓說, 在巴頓面前,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和不可逾越的障礙,他簡直就象古代神話中的大力神,從不會被戰爭的重負所壓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次戰役中,沒有任何一位高級將領有過象巴頓那樣神奇的經歷和驚人的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