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誰襲擊了隆美爾:真相直到60年後才為世人所知

2021-02-07 國家人文歷史

經公眾號「點兵堂"(微信ID:WarriorSalon)授權轉載。


埃爾溫·隆美爾,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德軍將領。在北非的漫漫黃沙之中,這位將領運用高超的謀略,指揮德意兩軍與盟軍進行拉鋸戰,為自己贏得了「沙漠之狐」的稱號。不過,盟軍發起諾曼第登陸戰後,隆美爾在乘車視察前線時被盟軍戰鬥機擊傷,這最終為他的自殺命運埋下了伏筆。70多年以來,是誰擊傷隆美爾的這個話題,一直是軍事愛好者們討論的焦點。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到底是誰取得這個耀眼的戰果。

 

埃爾溫·隆美爾,著名的「沙漠之狐」,他在諾曼第的受傷經歷曾經引發眾多軍迷的熱烈討論

 

1944年7月17日下午16點的諾曼第前線,隆美爾元帥剛剛完成前線視察工作,搭乘著自己那輛標誌性的黑色敞篷車,沿著公路趕往位於拉羅什吉永的B集團軍群指揮部。不久之前,曾經有部下建議隆美爾放棄乘坐顯眼的敞篷車,改乘迷彩塗裝的軍車,並且繞道小路前往集團軍群指揮部。但是,這卻遭到了元帥本人的拒絕。隆美爾沒有想到,他很快就會為自己魯莽的行為,付出血的代價。

 

在義大利乘坐黑色敞篷轎車出行的隆美爾,很難想像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居然會犯這麼嚴重的低級錯誤

 

正在進行視察的隆美爾,中間那位眼鏡小哥便是他的助手豪普特曼·赫爾穆特·朗

 

與隆美爾一同乘車的助手豪普特曼·赫爾穆特·朗,記錄下了隆美爾遇襲的全過程:


大約在下午18點,元帥的敞篷車停在了利瓦羅附近,公路上擠滿了被盟軍戰鬥轟炸機損壞的車輛。我們得知,在過去的兩個小時裡,8架盟軍戰鬥轟炸機一直在幹擾著利瓦羅周邊的交通。當我們認為敞篷車沒有被戰鬥轟炸機發現之後,汽車繼續沿著公路從利瓦羅駛往維穆捷。

 

車上負責進行對空觀察的軍士突然警告我們,有兩架戰鬥轟炸機正在逼近。我們立刻要求司機丹尼爾提高車速,並且在300碼外的一個路口轉入小路,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大約在500碼的距離上,第一架敵機朝我們開火了。當隆美爾回頭張望的時候,車子左側被炮彈擊中,彈片切碎了丹尼爾的左肩和左臂。隆美爾的臉部被碎玻璃擊傷,他的左太陽穴和顴骨位置受到重擊,導致顱骨骨折,元帥當場就暈了過去。

 

由於丹尼爾的左手受傷,導致汽車失控,敞篷車一頭撞上了路左側的一處樹樁,然後翻進了路旁的水溝。嚴重受傷的隆美爾元帥則飛出車外,然後重重地摔在地上,失去知覺。

1944年夏季的諾曼第前線和隆美爾座駕遇襲位置(綠色箭頭所指處),位於法萊斯東北的利瓦羅——維穆捷公路

 

隆美爾座駕起火燃燒的照片,來自一本1944年的德國雜誌

 

當盟軍的戰鬥轟炸機離開之後,豪普特曼·赫爾穆特·朗抬著渾身是血的隆美爾元帥趕到了最近的戰地醫院。由於身負重傷,隆美爾的B集團軍群指揮官一職被京特·馮·克魯格元帥取代,這位陸軍名將再也無緣指揮西線地區的大規模地面作戰。經過一番努力,德國醫生把隆美爾從鬼門關前拉了回來,但是他依然難逃一劫:由於隆美爾捲入了著名的「720事件」,他被迫以服毒自殺的方式終結了自己的生命。

 

遭遇飛機襲擊後,隆美爾座駕翻倒的位置(紅三角標記處)注意遠處小房子旁邊的小路,在上一張照片可以明顯地看見這條小路

 

隆美爾座駕遭襲第二天,盟軍偵察機拍下的利瓦羅——維穆捷公路照片,黃框處為隆美爾座駕遇襲位置

 

放大照片後,我們可以隱約看見隆美爾座駕的蹤跡

 

「沙漠之狐」被戰機擊中重傷!這個爆炸性的消息傳至盟軍一方之後,整個航空兵部隊炸了鍋。要知道,一舉敲掉德國陸軍如此有名的一位將領,這個戰果的含金量堪稱空前!執行對敵攻擊任務的飛行員們紛紛站出來,宣稱是自己擊中了隆美爾的座駕。其中,來自美國第8航空隊第352戰鬥機中隊的P-47飛行員——哈羅德·米勒中尉最為亮眼。他拿出了當天執行任務的照相槍膠捲,展示了擊中一輛黑色車輛的畫面,以此證明自己打中了隆美爾的座駕。由於有這份硬梆梆的「乾貨」作為證據,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米勒中尉一直被人們認為是「殺死隆美爾的飛行員」。

 

在戰時報章的頭條中,米勒中尉襲擊隆美爾座車的新聞赫然在列

 

儘管米勒中尉提供了詳盡的照相槍視頻,但是他並不是襲擊隆美爾座車的人

 

不過,戰爭結束後調查得到深入展開,米勒中尉給出的證據開始站不住腳了。首先,米勒中尉上報的襲擊位置,與隆美爾實際遇襲的位置偏差很大。其次,一些親眼目睹這場襲擊的德軍方面目擊者,均異口同聲地表示,襲擊隆美爾座駕的是英軍的噴火式戰鬥機,而不是美軍圓滾滾的P-47。所以,米勒中尉很有可能只是襲擊了一輛剛好路過的敞篷車,而並不是襲擊了隆美爾的座車。

 

由於目擊者的證詞排除了其他飛機襲擊隆美爾座車的可能性,調查的重點於是轉向了當日在戰區上空活動的英軍噴火式戰鬥機中隊。在隆美爾遇襲當天,利瓦羅——維穆捷公路上空共有兩支噴火戰鬥機中隊活動:英國皇家空軍的第602戰鬥機中隊,以及加拿大皇家空軍的第412戰鬥機中隊。而在這兩支中隊中,只有一名飛行員在當天宣稱自己擊中了隆美爾的座駕:來自第602中隊的南非王牌飛行員約翰內斯·雅各布·勒·魯克斯少校。

 

來自南非的第602中隊王牌飛行員約翰內斯·雅各布·勒·魯克斯少校,其個人總戰績為23.5架敵機

 

在7月17日當天,魯克斯少校曾經在下午執行了兩場前往法國的戰鬥巡邏任務,他在任務中飛過了隆美爾行經的利瓦羅——維穆捷公路,並且宣稱在該位置上擊毀了一輛「高級轎車」和一輛摩託車。當獲知襲擊隆美爾的飛機是噴火式戰鬥機之後,很多人將目光轉到了魯克斯少校的身上,經過比對記錄之後,他們認為魯克斯少校才是擊中隆美爾座駕的人。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北非戰役期間,魯克斯少校正站在一輛摩託車前留影

 

1944年8月29日,魯克斯少校在一次轉場任務中失蹤,而他的個人戰鬥記錄也在這次不幸的意外中一同消失得無影無蹤,不過,歷史學家依然可以查詢第602中隊在7月17日的出擊記錄,發現魯克斯少校在當天一共執行了2次飛行任務。在第一次任務中,魯克斯少校在下午的15點40分駕機升空,16點50分返場著陸;而第二次任務,則是在深夜的22點10分起飛,22點30分返場著陸。與之對比,隆美爾則是在下午16點左右駕車從前線出發,直至下午18點才來到遇襲地點——利瓦羅附近。在這個時候,魯克斯少校的座機早已停在機場上加油補彈,根本不可能襲擊隆美爾元帥的敞篷車!唯一有可能襲擊隆美爾座駕的,便是在18到19點之間,出現在公路上空的噴火戰鬥機。

 

駕機襲擊隆美爾敞篷車的加拿大飛行員,查理·福克斯上尉

 

多番尋找之後,歷史學家終於從加拿大皇家空軍第412戰鬥機中隊的作戰記錄上,找到了那名射擊隆美爾座車的飛行員:查理·福克斯上尉。根據作戰記錄,在隆美爾元帥遇襲當天,福克斯上尉曾駕駛著噴火式戰鬥機,在正確的時間——也就是下午18點到19點之間——出現在公路的上空,襲擊了一輛「高級轎車」!

 

查理·福克斯上尉與他的愛機噴火VZ-F合影留念

 

戰後多年,福克斯上尉在採訪中回憶說:


時至今日,我依然清楚地記得1944年7月17日執行的那場作戰任務。在下午時分,412中隊的噴火戰鬥機起飛執行一次武裝偵察任務。當時我們中隊隸屬第二戰術航空軍的126聯隊。在升空之後,12架飛機分成了三個四機小隊,由我帶領其中一個小隊執行任務。

 

我發現了一輛黑色的大轎車正在一條兩邊都有樹的公路上高速飛馳著, 這輛汽車大概在編隊的11點鐘方向,從前方駛來。我要求大家保持高度飛行,並且任由這輛汽車駛過我們的9點鐘方向。然後,我操縱著飛機左轉進入俯衝,從車子的正後方發動攻擊。一架僚機跟隨我進行攻擊,而另外兩架僚機則留在高空提供掩護,避免被敵機偷襲。

 

描繪福克斯上尉駕機掃射隆美爾座車的油畫

 

由於樹叢的阻擋,我不得不精確計算好射擊的時機。在300碼距離上,我扣動了機炮的扳機。儘管這輛轎車在樹叢的間隙中快速移動,但是機炮炮彈還是打中了它,我親眼看著轎車開始失控,並且撞進了路邊的水溝裡。在我看來,這只是一輛擁有亮黑色塗裝的高檔敞篷車,車身上沒有任何的偽裝,我並不知道車上坐的是誰。」

 

福克斯上尉的個人飛行記錄,在7月17日下午的戰鬥中,他記下了一架「高級轎車」,然後又在後面補充道「隆美爾?是的!」

 

得到隆美爾元帥被盟軍飛機擊傷的消息後,福克斯上尉在自己7月17日的個人戰鬥記錄中,寫下了一個標註:「隆美爾?」儘管福克斯曾經試圖確認自己的戰績,但是好大喜功的美國人打消了他的念頭。「後來,一個美國佬跳了出來,聲稱他駕駛P-47戰鬥機擊中了隆美爾的敞篷車。」福克斯氣餒地說,「好吧,對於當時的我而言,這個傳奇故事已經結束了!」

 

在比對記錄,確認是福克斯擊毀了隆美爾的座車之後,加拿大皇家空軍為福克斯舉行一場慶祝活動

 

在慶祝活動中,加拿大空軍甚至特地找來了一架專機,在機身上塗上福克斯上尉當年的座機編號:VZ-F

 

不過,多年以後,整個事件終於水落石出,皇家空軍在2004年以官方身份正式承認查理·福克斯上尉為「擊傷隆美爾的飛行員」。同年4月30日,加拿大皇家空軍決定追贈福克斯「榮譽上校」軍銜,並且由第412戰鬥機中隊牽頭組織了一場盛大的慶祝活動。令人惋惜的是,查理·福克斯——這位曾經襲擊「沙漠之狐」的飛行員,在2008年駕車出席一場老兵活動的時候遭遇車禍身亡,享年88歲。

 

在查理·福克斯因車禍去世之後,加拿大皇家空軍戰鬥機部隊為他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葬禮

 

一句大白話勝過千條槍的紅軍標語:國民黨旅長表示很怕「窮人不打窮人」的口號

雖然時光已經過去了近一個世紀,但今天的人們不會忘記共產黨當年那些充滿革命鬥志和豪情。而在湖南東南部的炎陵縣紅軍標語博物館中,我們更能切身體會到那個激情的燎原歲月。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侵華戰爭日軍何以敢以一挑五?陸軍輕兵器產能竟不如中國地方軍閥!

九一八事變後的中日關係,一直如車行刀刃之上,時有徹底傾覆之險。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點擊圖片查看


相關焦點

  • 美軍B52誤闖華陽礁背後還有不為外界所知的真相!
    然而,不管是「誤闖」還是挑釁,對事件的發生和處理過程總有許多的疑問,事件的背後隱藏著某些不被外人所知的真相。第一個疑問。B52進入華陽礁2海裡事件是發生在12月10,而披露事件的日期則是18日。這8天的時間雙方在幹什麼?
  • 馬航MH370出現重大轉機,6年後真相終於公布?
    馬航MH370出現重大轉機,6年後真相終於公布?一直以來,馬航MH370下落都是世人的關注焦點,時至今日,這起事件已發生了數年之久,然而有關客機的真正下落,許多國家卻對此各執一詞,按照馬來西亞公布的最新說法,MH370可能墜毀在了印度洋海域,而據外媒10月25日報導,針對MH370的調查又有了新進展,世人有希望找到MH370的真正下落!
  • 「沙漠之狐」隆美爾之死
    多年後,隆美爾已成元帥,卻依然有這樣的怪癖:巡視戰場時,如果哪個地方缺少照相機,他就很少去,他更喜歡去那些媒體經常報導的地方。為了榮譽,隆美爾還屢屢抗命、自行其是,多次與同僚、上司反目成仇。結果是,隆美爾當了十多年的上尉,一直難獲升遷。直到他在軍校戰術教官任上寫的《攻擊中的步兵》一書走紅。該書先後再版十餘次,並被譯成多種文字,連後來的美國名將巴頓,當時也以能背誦該書部分章節為榮。
  • 探尋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真相
    歷史上最著名的恐怖襲擊就是2001年9月11日發生在美國東海岸的「911」自殺式恐怖襲擊事件。
  • 「沙漠之狐」隆美爾的一生功過
    1、青雲直上的青年軍官1891年11月15日,隆美爾誕生於德國符騰堡州斯瓦比亞地區的海登海姆;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中學的校長。在這個非職業軍人的平民人家,絲毫也看不出導致他日後顯赫的軍事生涯的跡象。隆美爾幼年時體弱多病,直到10歲才參加體育鍛鍊。
  • 【名將傳奇】第三帝國的鷹狐——隆美爾
    這位為納粹德國南徵北戰的將軍,最終沒有死在戰場,而是死在了他為之效忠的元首之手,他不算長的一生最終以悲劇結尾,但這也可能是他的另一種幸運——沒有目睹德國的潰敗和他所忠於的元首的滅亡。1898年,隆美爾父親當了阿倫中學的校長,全家也搬到阿倫。阿倫沒有小學,隆美爾在上中學前是由家庭教師來指導的。1900年,隆美爾上了中學,但他對於運動和讀書都沒有興趣。到了10多歲後隆美爾突然「開掛」,成績變好,也開始熱衷於體育活動。在14歲時還與朋友共同做了一架滑翔機,雖然飛不起來,但考慮到1906年歐洲才有了真正的飛機,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 「沙漠之狐」隆美爾的崛起之路
    青雲直上的青年軍官1891年11月15日,隆美爾誕生於德國符騰堡州斯瓦比亞地區的海登海姆;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中學的校長。在這個非職業軍人的平民人家,絲毫也看不出導致他日後顯赫的軍事生涯的跡象。隆美爾幼年時體弱多病,直到10歲才參加體育鍛鍊。
  • 如何評價隆美爾?
    另一方面,隆美爾無疑是戰爭史上最出色的戰場指揮官之一。他的早期對手韋維爾1939年時曾在劍橋大學發表過「將軍與領軍藝術」的演講,隆美爾戰時一直攜帶著這份演講稿的德文版,並作了大量眉批和旁註。韋維爾演講的核心內容是什麼樣的將軍才算是一名「偉大的船長」—如果借用韋維爾演講的要點來對照隆美爾的表現,可以輕易地發現他就是一名「偉大的船長」。
  • 二戰德軍的「防禦大師」莫德爾能力絕對比隆美爾強,為什麼卻不出名
    蘇軍元帥朱可戎馬一生唯一的一次敗績就是栽在莫德爾手裡,他的防禦功力可見一斑,讓他聲望達到頂點的戰役是1944年在華沙城下挫敗了蘇軍的進攻。    莫德爾是在戰爭中後期才逐漸展露頭角,特別後期轉入防禦態勢,他出色的指揮才能讓德軍可以在漫長的防線上長穩固防守,在蘇軍強大的攻勢面前堅守長達5年之久,即使是撤退也是有序撤退,而非潰不成軍,一瀉千裡。
  • 英雄末路:沙漠之虎隆美爾的最後一天
    隆美爾一家,中間是他的妻子露西,左邊是兒子曼弗雷德。20分鐘後,電話響起,去接聽電話的阿爾丁格爾第一個聽到了父親的死訊。 所以,在他告別我們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麼,已經很清楚了。後來別人向我們描述了父親死時的場景:當時我家附近有很多待命的蓋世太保,一旦父親反抗,他們就會衝進來控制父親,搜查整棟房子。汽車開出幾百米之後,就停在一處林地邊緣,麥塞爾和司機離開汽車,只留父親和布格多夫在車上。
  • 新書推薦 | 「沙漠之狐」——隆美爾非洲軍團
    ——埃爾溫·隆美爾,1942年北非,一個讓隆美爾和他的非洲軍團登上榮耀頂峰的地方,大英國協拼盡全力試圖摧毀德意聯軍,卻多次損兵折將,難以阻擋「軸心國」向埃及進軍的步伐。從實質上講,1940年至1943年的北非戰役起初並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戰略目標。
  •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魚鷹?
    攝影:子墨對於魚鷹,讓鳥友們比較困惑的是,民間稱之為魚鷹的鳥類有兩種,一種是鶚,另一種是鸕鷀,到底誰才是真正的魚鷹
  • 最專一的二戰名將隆美爾:背叛妻子,就是背叛自己的生命
    青年時代的隆美爾性格堅毅、內向,不嗜菸酒不近女色,過著嚴謹的斯巴達式禁慾生活。直到1911年3月,他在但澤皇家軍官候補生學校學習期間,認識了他未來的妻子,一個十七歲的黑眼睛姑娘。戰爭結束後,露西還保留著北非期間隆美爾給她寫的1000餘封信,這些信後來被美軍搜查走了,也成了研究那段歷史的絕佳資料。
  • 1960年,蘇聯用陰謀擊落美軍U2高空偵察機,五年後美國才知曉真相
    直至過了半個世紀,蘇聯解體後這樁謎案的謎底才被最終揭曉。從1956年開始,美國的U2飛機在蘇聯上空連續飛行了四年,拍攝了很多蘇聯飛彈基地的照片。直到1965年,KGB的一個重要特務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巴託列斯基向美國投誠,才終於將這個謎案揭開。原來打下U2飛機的並不是什麼超級飛彈,而是KGB特務的一件傑作。
  • 16世紀預言家諾查丹瑪斯,他所著《諸世紀》中,2021年哪些發生了
    因此,諾查丹瑪斯也被人們尊稱為16世紀最偉大的預言家,而諾查丹瑪斯的一生,也是充滿了傳奇的色彩,那麼他究竟是如何獲得預言能力呢?而到了10年後,也就是1560年的一天,亨利二世一時興起,決定與一個伯爵比試起了武義,一開始這個伯爵是拒絕的,畢竟是一國之主,贏了吧肯定也不好說,輸了吧也不光彩,總之就是左右為難,但是推脫又推脫不掉,所以只能陪著國王玩耍玩耍。為了雙方都不受傷,他們為自己的武器還做了特殊的防護措施,但是,還是出了意外,伯爵的長矛一不小心就刺穿了國王的眼睛。
  • 究竟是誰掩蓋了731部隊的真相?
    1978年,美國解禁了一部分對731部隊的調查文件,後又於2009年將有關文件和報告全部解密公開。目前有關731部隊的主要信息,幾乎都來自於美國解密的檔案。1945年,美國迪特裡克基地的桑德斯 (Murray Sanders) 中校在東京先後問訊了731部隊重要成員內藤良一、金子順一、增田知貞等人,但他沒有問訊731部隊頭目——石井四郎。
  • 「沙漠之狐」——德國陸軍元帥埃爾溫•隆美爾
    1939年9月,希特勒視察波蘭前線,他的身邊左側是隆美爾,右側是馬丁·鮑曼1940年6月,巴黎勝利遊行中的隆美爾1942年6月,德軍攻佔利比亞託布魯克,隆美爾從盟軍戰俘旁走過在當戰術教官的時候,隆美爾寫的《步兵攻擊》一書被希特勒看中,1939
  • 重溫越戰:屍山血海的「春節攻勢」究竟誰是勝利者?
    在相持了多年後,以遊擊戰起家的北越突然在這一時刻發動大規模的戰略進攻,打到最後,雙方都宣稱自己取得了勝利,國際上對於此役的勝負評價也莫衷一是。那麼,究竟誰才是真正的贏家呢?北越集中了蘇聯和中國為其提供的152毫米加榴炮、130毫米加農炮、122毫米火箭炮以及步兵的60毫米、82毫米迫擊炮等幾乎所有型號的火炮,1天時間內將1500噸炮彈傾瀉到美軍陣地。在炮火的掩護下,北越步兵如潮水一樣撲向溪山。
  • 「沙漠之狐」隆美爾的巔峰之戰
    1942年1月,非洲裝甲集群升格為非洲裝甲集團軍。除希特勒以外,大概沒有幾個人相信,新敗的隆美爾在得到些許坦克和增援後就能立刻轉守為攻。1月20日, 希特勒將第6枚雙劍騎士勳章授予給隆美爾,而後者籌劃的反攻就在次日夜! 反攻開始後,隆美爾命令由第90輕步兵師和第21裝甲師部分坦克組成的「馬爾克斯 (Erich Marcks) 戰鬥群」向英軍靠近海岸的右翼推進,非洲軍主體則向英軍左翼進攻。
  • 誰才是中國特種部隊的NO.1?
    究竟誰才是中國的第一支特種部隊?究竟誰才是中國特種部隊的NO.1?這個問題如何回答?有答案嗎?廣特,南國利劍,與成特,西南獵豹,同是中國在1988年第一批組建的陸軍特種部隊,組建日期相差不了幾天。所以說,誰才是真正的第一支,官方說是南國利劍,成特的兄弟說是西南獵豹,都沒毛病。因為他們都是中國首批真正意義上的特種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