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燃燒的島群」第213篇原創文章。全文共4169字,配圖14幅,閱讀需要12分鐘。
接上篇(第211篇)
圖1. 馬紹爾群島的郵票,反應英軍空襲塔蘭託港
1942年2月1日,從凌晨1時50分起,「企業」號上的廚房就開始忙碌,3時15分,飛行員集合吃早餐,隨後進入待命室等待出擊命令。機庫和甲板上更是像個蜂巢一樣忙個不停,各種飛機按照距離遠近排好起飛順序,按照哈爾西的設想,航程遠的先起飛,航程近的後起飛,以保證儘可能同時攻擊三處島嶼,而且還需要跟斯普魯恩斯少將的炮擊編隊同時開火。
4時43分,負責當天早晨第一批的空中戰鬥巡邏的6架「野貓」首先升空。
5時整,第6俯衝轟炸機中隊(VB-6)和第6偵察轟炸機中隊(VS-6)的36架「無畏式」升空,每架都在機腹下掛載一枚500磅炸彈,同時機翼下掛載兩枚100磅小炸彈,他們的目標是距離155海裡外的誇賈林環礁,需要飛行約2小時。
圖2. 1942年1月,「企業」號編隊前往襲擊馬紹爾群島,注意甲板上SBD的早期塗裝
8分鐘後,第6魚雷機中隊(VT-6)的9架TBD「蹂躪者」式魚雷機和1架因故障推遲起飛的「無畏式」也緊接著升空,TBD魚雷機的掛載能力遠超SBD,每架攜帶3枚500磅航空炸彈,魚雷機中隊的目標是誇賈林環礁洩湖中的日艦,但是因為不能確定是否有足夠大的目標,因此選擇的保守掛載方案即可對地也可反艦。
TBD魚雷機最大的問題是速度慢,跟SBD的405公裡最大時速相比,TBD的最大時速僅有331公裡,巡航速度更是低至206公裡,既跟不上SBD編隊的步伐,更是與日美雙方主力戰鬥機近600公裡的最大時速相差甚遠,一旦遇到攔截,只能靠排列成緊密隊形形成密集的火網來自保,因此在後來傷亡慘重,幾乎成了飛行的棺材。
5時30分,機群完成編組並向目標飛去。
圖3. 馬紹爾群島,注意中部的誇賈林環礁和中部偏右的沃特傑環礁,這兩處是「企業」號的主要目標
6時12分,12架「野貓」分兩批起飛,他們將前往掩護僅有36海裡外斯普魯恩斯的炮擊編隊,有一架「野貓」因為不熟悉黑夜起飛掉入大海,飛行員大衛·克裡斯韋爾少尉未能逃生。到第二批「野貓」起飛時,天空已經開始放亮,連「企業」號上的水兵也能夠隱約看見遠處的沃特傑環礁。
不久,有人看到沃特傑島上升騰起高大的煙霧,接著傳來重巡洋艦「隆隆」的炮火聲,現在輪到美國人開火了。(沃特傑島的戰鬥略微有點複雜,既有炮擊又有空戰,留待下一篇單獨描述。)
圖4. 可能是誇賈林環礁島嶼的照片,可見礁盤很小洩湖巨大
37架「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原定的目標是誇賈林環礁最北端的羅伊島(此島在電影裡有過介紹),他們於7時左右抵達,但在日出時分的薄霧中,帶隊的飛行隊長霍華德·揚少校很艱難地才發現了目標,他安排先VS-6再VB-6的順序依次轟炸羅伊島。
誇賈林的日本守軍早在6時51分就發現了「企業」號機群,等到美國人的飛機用了足足20分鐘才找到目標並開始攻擊時,島上的日本防空炮已經做好了準備。
VS-6中隊長霍爾斯特德·霍平少校率領第1分隊的6架SBD第一個朝著機場俯衝下去,他遭到了猛烈的防空炮火攔截,尾翼不幸被命中起火墜海,霍平少校和他的後座機槍手哈羅德·託馬斯陣亡,他是美國海軍航空兵在二戰中陣亡的首位中隊長。
圖5. 日本海軍的九六艦戰,在1942年初已經顯得非常過時
另外兩位分隊長威爾默·加拉赫上尉(後來成為首個命中「加賀」的牛人)和克拉倫斯·迪金森上尉沒有被霍平少校的死嚇倒,他們分別帶領各自的六機分隊轟炸了地面目標,摧毀了1座軍火庫、2座機庫和1個無線電站。接著SBD又開始攻擊機場上的日本飛機。
羅伊島上還駐紮有千歲航空隊的九六式艦上戰鬥機,這是對美國飛機威脅最大的一股力量,從7時09分到30分之間,10架能起飛的九六艦戰全部升空,揚少校的俯衝轟炸機將遇上硬茬子,他們多數駕駛的只是SBD-2型,特點是後座僅有1挺7.62毫米機槍,火力密度嚴重不足。
圖6. 電影裡的小鬍子機槍手,但是SBD-2型僅有一挺後射機槍
爬升到空中的九六艦戰衝過來與美機糾纏到一起,空戰結果,三架SBD被擊落,六名美國飛行員和機槍手全部陣亡,但日軍也有三架九六艦戰被擊落(未有資料證實)。
對於這個空中交換比也並不很吃驚,因為SBD機體堅固,速度和火力也不差(1挺前射12.7毫米,1挺後射7.62毫米),跟戰鬥機玩纏鬥不是對手,但是在追逐戰裡實現反殺並非不可能,況且這次的對手九六艦戰也遠遠不如零戰,最大速度僅有440公裡,比SBD的405-410公裡高不了多少,最可悲的是僅有兩挺7.7毫米前射機槍,這種過時貨連中國空軍都偶爾能欺負欺負。
圖7. 早期塗裝的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
接下來連美方的戰史記錄都發生了衝突,首先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並非所有SBD都把炸彈扔在了島上,至少有一半多的飛機按照揚少校的安排轉而飛去襲擊礁湖裡的日本軍艦,原因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揚少校認為島上沒啥重要目標,主動叫停了VB-6接下來的攻擊,另外一種說法是VT-6的林賽少校發現礁湖裡有大量目標後,呼叫揚少校前來支援的結果。
不管是哪種說法,由於攻擊的具體時間不可考,已經難以分辨定論了。值得一提的反而是加拉赫上尉在回憶中提及自己只是將100磅小炸彈扔在羅伊島,而把500磅大炸彈用於轟炸礁湖中的日艦上,由此可見當時的戰鬥中每架飛機的投彈情況之混亂。
圖8. 誇賈林環礁裡至今仍能看到太平洋戰爭遺留的兵器,但大部分可能是1944年的戰鬥結果
不管怎樣,揚少校率領尚未在羅伊島扔完炸彈的SBD轉而去攻擊洩湖裡的日艦了,關於他帶走的飛機數有25架、18架和10架幾種不同的說法。礁湖中的日艦本來是VT-6中隊9架魚雷機的菜,但是林賽驚喜地發現這裡的目標很多,也有數千噸的大魚(包括日本第六艦隊旗艦「香取」號、十多艘大中型輔助艦艇和九艘潛水艇,因為此地正是第六艦隊(潛艇部隊)最重要的前進基地),所以他呼喚揚少校的SBD過來支援,這個說法得到了「企業」號官方網站的支持。
圖9. 「香取」號訓練巡洋艦,當時為第6艦隊旗艦,最大航速僅18節,不能參加一線海戰
按照日方記錄,從7時整到7時25分之間,TBD魚雷機以三架或兩架為單位,在2000-2500米高度從不同方向進入,對錨地內比較大型的「香取」號訓練巡洋艦(5890噸)、「常磐」號裝甲巡洋艦/布雷艦(9264噸)、「平安丸」、「靖國丸」兩艘特設潛艇母艦(11616噸)進行了水平轟炸。
林賽少校的魚雷機剛剛完成投彈,揚少校的SBD就趕到了(7時25分),因為此地距離羅伊島的距離只有40公裡,看起來魚雷機已經擊傷了數艘大型船隻。由於日出尚不久,能見度還不高,日本船隻對著天空胡亂放炮,並沒有摸清楚美機的來襲方向。不過揚少校也失望地發現此地並沒有林賽報告說的「航空母艦」。
圖10. 作為日本最重要的潛艇前進基地,洩湖內有大量的潛艇和潛艇母艦
VB-6中隊在中隊長威廉·霍林斯沃斯少校的指揮下同樣分成3個6機編隊,從14000英尺開始俯衝,在大約1500米高度投下第1彈,之後以約70度角度俯衝,在約500米高度再投下1彈。在日本人嚴重,這批美國人的轟炸頗有章法,而且在投下炸彈後,許多美國飛機意猶未盡,繼續掃射小型船隻和大型水上飛機,一時間誇賈林環礁的洩湖成了「無畏」式的樂園。
他們上報的戰果頗為豐富:擊沉1艘2500噸級潛艇、擊毀2架四發大型水上飛艇、重創1艘大貨船、擊傷1艘防空巡洋艦、並使另一艘大貨船起火。岸上目標則有4座建築物和2座倉庫被毀,掃射了另外一些包括潛艇在內的中小船隻。
圖11. 常磐號裝甲巡洋艦,當時已經改造為布雷艦,該艦排水量高達10000噸,是最符合電影裡被襲擊的大艦
戰報中提及的潛艇有可能是伊-23號大型潛艇,當時因為其艇長柴田源一中佐去「靖國丸」參加作戰會議未歸,所以沒有立即下潛,直到美機的掃射產生了輕微傷害後才成功下潛,不過未受到大的損失。
幸運的是,VB-6中隊只有6架飛機被防空火力擊中,無人傷亡,也都不影響飛行。7時45分,VB-6完成攻擊集中返航。同時發出無線電報告,認為「有必要再次襲擊」。
哈爾西中將根據飛行員的報告,派出了VT-6中隊剩下的9架TBD,帶隊指揮官是蘭斯·梅西少校,於7時31分掛載魚雷出擊。
圖12. 本座並非TBD魚雷機,但是向輔助船的衝擊比較符合馬紹爾之戰
9時05分,梅西少校的魚雷機(這次真正是當魚雷機使用了)飛抵誇賈林錨地上空,他們三三兩兩地用魚雷攻擊了日艦船,但是效果非常糟糕,有些魚雷提前爆炸,有些不知道打到哪裡去了(這些在電影裡都有體現,只是把使用魚雷出擊這個事情安排到林賽少校的頭上去了,梅西少校日後改任「大黃蜂」號上的VT-3魚雷機中隊長,也在中途島海戰中陣亡),不過梅西少校的飛行員倒是自信滿滿,認為「攻擊效果不錯」。11時30分,第二批魚雷機也返回到母艦,無一傷亡,僅3架飛機被防空炮火擊中,無大礙。
對誇賈林環礁礁湖的兩次空中襲擊是整個哈爾西特混艦隊這次作戰的亮點,哈爾西對位於馬紹爾群島中央的誇賈林環礁實施了堅決果斷的出擊,投入了最大化的兵力(幾乎所有的SBD和TBD),並且在前線兩位指揮官的臨場發揮下,成功達成了對礁湖內日軍艦隊的襲擊。
圖13. 中途島海戰中向日本航空母艦發起突擊的TBD,注意尾部雙機槍是VT-8的特徵
事後發現,一萬噸的「常磐」號被直接命中1枚,近失彈3枚,亡8人,傷10人。其他包括「靖國丸」、「東亞丸」、「新玉丸」等第六艦隊重要的母艦都需要返回國內維修。
旗艦「香取」號沒有直接中彈,但是不知道哪一架美機投下的一枚近失彈落在了「香取」號左舷附近,一小塊彈片打進了正在艦橋上「指揮」的第六艦隊司令長官清水光美海軍中將的喉嚨,他開始還以為是輕微的擦傷,想把異物吐掉,但是經過軍醫檢查後發現彈片卡在了通往心臟的動脈神經之間,手術的危險性極大。清水不得不於2月9日搭乘「香取」號返回本土,一個多月後的3月16日,第六艦隊司令之職被移交給小松輝久中將。
圖14. 第六艦隊(潛艇部隊)旗艦「香取」號練習巡洋艦
清水光美還不是最倒黴的,駐紮在誇賈林島上的第6根據地隊司令官是一名52歲的海軍少將八代佑吉,也不知道是那一架美機的投下的炸彈剛好在他身邊爆炸,八代當場斃命,成為太平洋戰爭中第一個喪生的將官,八代被追晉中將。「千金買馬骨」的故事日本人深得其髓,直到今天,日本政府仍在負擔存活在世的二戰軍官們的生活費和撫恤金。
詳情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
「燃燒的島群」是一個專注於太平洋戰爭和中日戰爭回顧的軍史網,首創於2000年5月,2005年至今論壇在線,2017年轉戰公眾號和自媒體平臺。本站力求依據翔實準確,點評角度獨到,不吹不黑不噴,已完成作品包括珍珠港11篇、中途島7篇、巨獸之亡12篇、制勝神器3篇等,歡迎新老朋友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