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火巨頭助臺「潛艦國造」獲重大突破

2021-02-15 獨家網

上個月在臺北舉行的「2017臺北航太展」由於展出了很多模型,因此被部分網友諷刺為「模型展」,殊不知這些看似普通的模型卻是暗藏著巨大的秘密。

在此次航太展參展商洛克希德馬丁(簡稱洛馬)公司展區,於F-16、P-3反潛機模型一側,隔板後方不起眼處,擺著一艘由西班牙與法國合作,鮋魚級衍生型的S-80潛艇模型,展示帆罩內的各種伸縮桅杆配置,其所採用的戰鬥系統,即由洛馬所承包。洛馬公司在臺北航太展展出S-80潛艇模型的動機不得人產生很多聯想。

S-80潛艇的作戰指揮系統是由西班牙和美國洛馬公司合作開發的,採用了7部CONAM控制臺,第一套CONAM控制臺已經於2007年底交付使用。該作戰系統由一套多用途陣列聲的組及相關的處理設備、一套指揮控制子系統和一套武器控制子系統組成。其採用了開放式架構,以及在美國海軍維吉尼亞級和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上已經驗證過的現有商用技術,集成了作戰管理、武器控制和聲吶組件,具備極高的綜合控制和響應效能,也因此節約了開發經費。

洛馬公司還為S-80潛艇提供了綜合聲吶系統,該系統主要包括被動測距和搜索聲吶、寬孔徑舷側陣聲吶、水雷探測和規避聲吶基陣、自噪聲監測系統。

上文提到的作戰系統、聲吶系統恰好是臺灣「潛艦國造」亟需的設備。這些系統被臺灣稱為「紅區設備」。

就在臺北航太展舉行不久,據臺灣媒體8月23日報導,「潛艦國造」有重大突破。難以取得戰鬥系統等「紅區設備」,獲得高層首度證實,已經初步敲定商源,部分甚至已經籤約發包,將於明年三月完成,初步設計後,就會「浮出水面」。

「紅區設備」的來源這麼快就搞定了,筆者認為洛馬的嫌疑最大。當然筆者這種說法是有一定依據的,並不是什麼陰謀論。

2016年4月日本《外交學者》分析認為,最可能為臺灣提供相關技術的是美國,例如關鍵的作戰指揮系統很可能直接由洛馬公司為美國核潛艇研製的「潛艇綜合作戰系統」改裝而來,而臺灣希望獲得的MK48重型魚雷,美國改裝起來也毫不費力。不過由於受到當時信息所限被我們的專家否定了。現在看來,洛馬公司極有可能是將S-80潛艇的作戰系統、聲吶通過「商售」的形式賣給臺灣。何為商售,詳見筆者的文章《中國需警惕美國暗度陳倉藉助「商售」大肆武裝臺灣》。

基於目前的信息來看,臺灣「潛艦國造」的第一步是對現有的80年代購自荷蘭的「劍龍」級潛艇「海龍、海虎」進行升級改造。通過對「劍龍」級潛艇的升級改造積累建造潛艇的技術和經驗,同時為臺灣自己造潛艇做相應的技術儲備。

如果正如筆者分析的那樣,那麼我們對臺灣「潛艦國造」計劃推進速度就要做重新考量。雖然潛艇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工程,並不是說採購來零部件組裝之後就可以發揮效果的,但是也必須看到臺灣「潛艦國造」若獲得美國軍火巨頭的支持,進度一定是超乎我們的想像的。正如當年的「IDF」戰鬥機項目,因此我們必須對臺灣「潛艦國造」推進情況並給予足夠的重視,並採取措施阻止這個事情的進一步發展,如果阻止不了,那就要做好未來與臺灣潛艇作戰的準備了。

相關焦點

  • 獲多國技術協助的臺灣「潛艦國造」計劃 英國媒體再次披露引國際關注
    自蔡英文2016年上任宣布啟動「潛艦國造」政策,並在2020年出席自製柴動力潛艦動工儀式後,臺灣與許多國家的技術合作就開始受到矚目。過去幾十年來,臺灣因為特殊的國際地位,在軍購或軍事合作方面幾乎一直只與美國接觸。
  • 臺灣「潛艦國造」發展之路
    採購美國潛艇失敗後,2010年,臺灣隨即啟動了第一次的「國產潛艇」計劃(臺灣稱之為「潛艦國造」),希望只從歐美引進技術諮詢服務,在臺灣自主建造一種1500噸級新潛艇。2014年,臺灣舉行第一次多方參加的「潛艦國造」技術研討會,具體提出了將在未來20年內,編列1500億新臺幣,建造4艘1500到2000噸級的柴電潛艇,潛艇艇體、整合、推進系統在臺灣進行,仍然向美國求購武器系統和指揮系統。
  • 【動態】「潛艦國造」:臺灣新潛艇建造設施舉行動工儀式
    目前,臺灣已開始建造新設施以實現「潛艦國造」(簡稱IDS)。該設施的動工儀式於5月9日在高雄舉行。
  • 【國外艦船動態】「潛艦國造」:臺灣新潛艇建造設施舉行動工儀式
    該設施的動工儀式於5月9日在高雄舉行。「潛艦國造」為臺灣海軍自行研發設計建造潛艇和戰艦的「國防」政策,這項政策在2014年開始規劃,並於2016年正式列入臺灣海軍的財政預算。該設施的建設開始於美國2018年批准技術轉讓後。同時,美國、歐洲、印度和日本的幾家公司也參與了其本土潛艇項目。這將使臺灣能夠在島內研發潛艇。臺灣海軍計劃在2019年完成首艘原型艦設計,在2024年下水,2025年形成戰鬥力。
  • 「潛艦國造」一定能帶來「驚喜」!!!
    據偽政府「中央社」引述路透社報導,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加拿大、西班牙、印度等等7個國家的廠商及專業人士正在暗中幫助臺灣的「潛艦國造
  • 首次展示潛艦外型設計 臺「潛艦國造」廠房動土
    作者:黃順傑兩岸關係惡化之際,臺灣昨天(5月9日)為用於打造首艘自製潛艦的廠房動土,更首次對外展示潛艦外型設計,歷經波折的「潛艦國造
  • 自造軍備 | 臺稱自製潛艇獲重大進展,最快2024年下水成軍 盤點那些年灣灣自造的武器
    這不,臺制潛艇又獲得了重大進展。臺灣潛艇訓練照片臺稱自製潛艇獲重大進展,最快2024年下水成軍 報導稱,在近日臺北航展開幕式上,臺灣「副總統」陳建仁致詞時強調,臺海軍已籤署「潛艦國造設計啟動及合作備忘錄」,預計分兩階段完成自製潛艇的設計與建造,將以8年時間讓潛艇下水、10年成軍服役,「跨出國防自主政策中最具挑戰的一步」。 潛艇被臺軍視為對抗大陸海軍優勢的重要籌碼。
  • 「潛艦國造」還沒影,西班牙杯具已經擺好
    GL公司2017年6月才註冊於伊比利亞半島南端的英國領地直布羅陀,2018年1月就中標臺船顧問。在領英網站上,GL公開職工只有5人,規模顯示11-50人。活脫脫就是個「皮包公司」。此事一出,頓時引得島內一片譁然。 輿論為何對臺船的這個「設計顧問」如此敏感?臺船方面此前坦陳,島內對常規潛艇的大部分關鍵技術沒有研製能力。
  • 臺灣綠營獲勝重抬頭:解放軍重大部署猛扇其耳光!
    臺灣東森新聞還稱,「新境界文教基金會」的董事長正是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所以這份報告應該是其「國防政策」的完整表達。蘇貞昌近稱,「國軍」戰力下滑,失敗主義抬頭,且「三軍統帥」沒有決心,民進黨認為臺灣「國防」預算應儘快恢復到佔GDP3%的水平,同時積極推動「潛艇國造」,研發先進遠程無人攻擊載具。
  • 臺灣偽政權的自製潛艇將於下個月開工,這次造出來能浮起來麼?
    據臺灣方面偽國防部長嚴德發於11月4日在立法院表示,目前臺當局「潛艦國造」項目的產物「自製防禦潛艦(IDS)」已經具備開工條件,並且會在本月找個好的時間開工
  • 2021年中國科技的重大突破!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通過國家驗收啟動運行以來中國天眼設施運行穩定可靠發現的脈衝星數量已達到500餘顆並在快速射電暴等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彰顯了充分合作的理念以及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實踐用液氦造出
  • 向終極能源不斷邁進 中國「人造太陽」核聚變實驗裝置再獲重大突破
    科學家們的實驗結果表明,難題正不斷被突破。11月2日,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下稱合肥物質研究院)對外宣布,該所承擔的國家大科學工程「人造太陽」實驗裝置EAST,近日在第11輪物理實驗中再獲重大突破,獲得了超過60秒的穩態高約束模等離子體放電。EAST也因此成為世界首個實現穩態高約束模運行持續時間達到分鐘量級的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 美軍未來戰機或有八大跨界突破?
    或者說美軍的未來戰機在哪些領域會有重大突破?2016年5月,美國空軍在《2030年空中優勢飛行規劃》中強調,重點不是開發一種新型飛機,而是利用能力在多個域(空中、太空和賽博空間)實現空中優勢。筆者認為,這與美軍提出的馬賽克戰新概念一脈相承。其中,有五大關鍵詞需要深入研究分析。
  • 「臺造潛艦」宣布開工第二天,臺船氣爆1死1重傷
    據臺灣中時報導,臺船公司11月24日甫宣布「臺造潛艦」開工,未料11月25日下午4時25分許,高雄廠區竟然爆發重大工安意外。
  • 軍情前哨站|臺軍「國艦國造」花錢如流水 為何進度如烏龜?
    臺「中山科學院」宣傳片所示模型「震海專案」是臺灣當局計劃在島內自產的相控陣雷達防空艦(下文簡稱盾艦),是所謂「國艦國造」項目其中之一,就和「潛艦國造」項目一樣,是臺灣當局所謂的「國防自主」的迷幻夢境。2014年,時任臺「海軍」司令的陳永康打出了所謂的「國艦國造」方案,計劃在15到20年內搞出各種新一代艦艇,其中包括12個項目:「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多功能人員運輸艦」、「高效能艦艇後續量產案」、「潛艦國造案」、「兩棲直升機船塢運輸艦」、「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新型救難艦」、「快速布雷艇」、「新型海洋測量艦」、「新一代主戰艦」、「新式港勤拖船」和「陸戰隊特戰裝備」。
  • 中國戰區飛彈防禦獲突破,HQ-29防空反導系統誕生,性能高於S500!
    最近,中國戰區飛彈防禦體系(CTMD)獲重大突破,取得了「像飛針滑翔一千公裡刺穿另一針的針眼「的成就。
  • 又一卡脖子技術獲突破,中國2.5米大型雷射陀螺儀試製成功
    小的雷射陀螺一般邊長在幾釐米到十幾釐米量級,許多海陸空天武器裝備及相關民用領域都用雷射陀螺儀作為核心導航部件,如美軍F-35、F-22戰機、波音、空客等,都是用雷射陀螺作為核心導航部件。現在小型雷射陀螺的研發和生產已經相對成熟,我國在2010年左右已經成為全球可以自主量產小型雷射陀螺的第四個國家。
  • 小火箭 | 對工業巨頭通用電氣公司近期重大事件的分析
    2017年1月25日,道瓊指數首次突破20000點,當日收市報20068.51。從上圖可以看到2008年近似瘋狂的變化。這些對人類文明的進程有著重大的影響。上圖為愛迪生的發明的重要誕生地:位於新澤西州的門洛帕克工作室。該工作室是世上第一個專門用於技術革新和改進現有技術為目的的現代化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