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
殲-20,是世界上除美國F-22A和F-35系列之外,唯一已經批量服役的隱形戰鬥機,是我國航空工業的心血結晶。日前,又一組殲-20高清細節新照公開,機身精湛工藝是再次刷新了認知。
殲-20的機首為菱形,在灰色透波雷達罩內裝有一臺固態主動相控陣雷達,它的天線陣面是以一定斜角固定安裝的,掃描方位可通過切換波束角度來實現(以前火控雷達天線需要一定角度旋轉)。在機首下顎裝有1套EOTS光電系統,可全天候晝夜進行掃描、跟蹤、雷射測距和照射等任務。另一套EODAS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則將傳感器分布在機身的各個部位,在獲取無死角畫面後通過計算機高速處理並將信息圖像投射在頭盔顯示器上。
有分析認為,殲-20的相控陣火控雷達不只是配備了一面前向天線,還在機首兩側也配備了側視天線,從而讓殲-20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態勢感知(結合EODAS)以及鎖定能力。
我國在突破DSI進氣道技術之後,已在殲-20以及改進型第三代戰機上使用該技術。
殲-20的鉚釘、蒙皮之間的契合以及活動部件縫隙的處理都是經得起放大鏡般的審視。
殲-20採用了鴨翼+翼身融合機翼+雙全動垂尾的布局,在電傳系統控制下,結合兩臺大推力渦扇航發和鴨翼/機翼/垂尾聯動,殲-20能飛出很多精彩的超機動動作。
殲-20其中的一面全動垂尾,它能偏轉很大角度。
殲-20裝備有2臺大推力渦扇航發,未來還將配備推力矢量渦扇航發,屆時它的超機動能力將有更大的突破。
殲-20還配備有2具尾撐,裡面可能裝備有新體制的傳感器,幫助殲-20掌控後半球信息。
為了檢修/維修方便,殲-20在機身設置有多個檢修口蓋,為不破壞整體隱形能力,這些檢修口蓋邊緣都設計成鋸齒狀。
在陽光照耀下,殲-20顯得「油光水滑」,其表面處理工藝之精湛讓人點讚。鳴謝:以上/鼎盛hunterchen攝影
殲-20配備有3座內埋彈倉,分別為2座側面內埋彈倉和1座腹部內埋彈倉,空優任務掛載為2枚PL-10格鬥空空飛彈和4枚PL-15中距空空飛彈,內埋彈倉內還可根據任務的不同來掛載空地和空艦智能武器。鳴謝:鼎盛白龍攝影
殲-20還可外掛大容量油箱執行遠程以及低威脅環境下的作戰任務。鳴謝:鼎盛白龍攝影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