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超高清細節:機身精湛工藝再次刷新認知

2021-02-25 講武堂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

殲-20,是世界上除美國F-22A和F-35系列之外,唯一已經批量服役的隱形戰鬥機,是我國航空工業的心血結晶。日前,又一組殲-20高清細節新照公開,機身精湛工藝是再次刷新了認知。

殲-20的機首為菱形,在灰色透波雷達罩內裝有一臺固態主動相控陣雷達,它的天線陣面是以一定斜角固定安裝的,掃描方位可通過切換波束角度來實現(以前火控雷達天線需要一定角度旋轉)。在機首下顎裝有1套EOTS光電系統,可全天候晝夜進行掃描、跟蹤、雷射測距和照射等任務。另一套EODAS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則將傳感器分布在機身的各個部位,在獲取無死角畫面後通過計算機高速處理並將信息圖像投射在頭盔顯示器上。

有分析認為,殲-20的相控陣火控雷達不只是配備了一面前向天線,還在機首兩側也配備了側視天線,從而讓殲-20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態勢感知(結合EODAS)以及鎖定能力。 

我國在突破DSI進氣道技術之後,已在殲-20以及改進型第三代戰機上使用該技術。

殲-20的鉚釘、蒙皮之間的契合以及活動部件縫隙的處理都是經得起放大鏡般的審視。

殲-20採用了鴨翼+翼身融合機翼+雙全動垂尾的布局,在電傳系統控制下,結合兩臺大推力渦扇航發和鴨翼/機翼/垂尾聯動,殲-20能飛出很多精彩的超機動動作。

殲-20其中的一面全動垂尾,它能偏轉很大角度。

殲-20裝備有2臺大推力渦扇航發,未來還將配備推力矢量渦扇航發,屆時它的超機動能力將有更大的突破。

殲-20還配備有2具尾撐,裡面可能裝備有新體制的傳感器,幫助殲-20掌控後半球信息。

為了檢修/維修方便,殲-20在機身設置有多個檢修口蓋,為不破壞整體隱形能力,這些檢修口蓋邊緣都設計成鋸齒狀。

在陽光照耀下,殲-20顯得「油光水滑」,其表面處理工藝之精湛讓人點讚。鳴謝:以上/鼎盛hunterchen攝影

殲-20配備有3座內埋彈倉,分別為2座側面內埋彈倉和1座腹部內埋彈倉,空優任務掛載為2枚PL-10格鬥空空飛彈和4枚PL-15中距空空飛彈,內埋彈倉內還可根據任務的不同來掛載空地和空艦智能武器。鳴謝:鼎盛白龍攝影

殲-20還可外掛大容量油箱執行遠程以及低威脅環境下的作戰任務。鳴謝:鼎盛白龍攝影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

相關焦點

  • 蘇-35戰鬥機的做工有多精湛?遠觀美麗動人,近看慘不忍睹!
    蘇-35戰機的高清照片也被陸續發布,很多人覺著蘇-35戰機異常漂亮。有媒體認為,如果僅從顏值比較,那麼蘇-35戰機應該是最美的第四代戰鬥機。尤其是座艙下面黑色的座艙框,從遠處看,非常漂亮,座艙蓋與機身連接處的局部處理,這就像是戰鬥機眼睛,周圍塗黑一圈就像是美女畫了眼線。不過,那個地方真的是畫出來的眼線,近處仔細看就露餡了,蘇35的鈑金手藝是很差的。
  • 殲-10C高清細節曝光 未來改進路在何方?
    近日,網際網路曝光了殲-10C戰機的高清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該型戰機的細節。雖然此前也有不少網友拍到了殲-10C戰機的畫面,但是由於該機和殲-10B戰機幾乎沒有多大差別,所以很多人無法從外形識別。與此同時,還有網友拍攝到殲-10C戰鬥機和轟油-6編隊飛行的畫面。
  • 世界最大壓機鍛造鈦合金機身框,殲20壽命獲巨大突破
    圖:F22中機身彈倉的整體鈦合金大框,五個凹陷區分別對應四個彈倉和機炮對於戰鬥機的結構製造來說,機身的大框是最重要、最耗時、也是最昂貴的部件,同時還是限制戰鬥機產能和性能壽命的關鍵環節。而這個水平,是完全不足以完成殲20這樣的雙發重型戰鬥機的鈦合金大框一體化鍛造的。在這種限制下,殲20的鈦合金大框,只能在設計上先分成幾個鍛件,分別鍛造好以後,再用電子束焊接工藝連接成一個整體。這個工藝源於中國引進蘇27時獲得的全套技術體系,同樣是當年蘇聯大型鈦合金件鍛造能力遠不如美國時搞出來的變通辦法。
  • 老舊F-16C戰機高清組圖,已服役近30年,性能不俗鉚釘鉚得工整
    作為單發中型戰鬥機,F-16的體型並不大。可以說這些服役近30年的老飛機,做工依舊精湛迷人。這個水平要遠遠高於俄羅斯製造的戰機。圖片可以看到F-16戰機的中部機身,以及機腹的細節。圖片為F-16戰機前機身。可以看到外形非常酷。
  • 殲20黑科技:共形天線、吸波、隱形、相控、火控、光電孔徑、飛行頭盔.....
    ,其高清圖像也越來越多地湧現。在8月1日的建軍節裡,4幅殲-20的高清新照片出現在網際網路上,讓我們獲得一個難得的機會來更好了解這款「遊戲規則改變者」隱身戰鬥機的一些設計細節。  這架殲-20是最新出廠的黃皮機,機身表面尚未塗上灰色偽裝塗裝,裸露著黃色防護底漆和翼面前後緣的灰色吸波材料結構,凸顯樂許多之前無法觀察到的設計細節。
  • 中國建世界最大壓機鍛造鈦合金機身框,殲20結構壽命獲巨大突破
    ▲F22中機身彈倉的整體鈦合金大框,五個凹陷區分別對應四個彈倉和機炮對於戰鬥機的結構製造來說,機身的大框是最重要、最耗時、也是最昂貴的部件,同時還是限制戰鬥機產能和性能壽命的關鍵環節。然而鍛造出來的產品,還要經過數百工時的加工,去掉多餘的部分,使之完全符合設計形狀尺寸,並進行熱處理等後續工藝,通過質量檢驗才算生產完成。
  • 殲10-B、殲20等重磅機型華麗亮相,中國戰機為何這麼牛?
    -B、殲20等重磅機型亮相。有了這項技術,戰鬥機的機動能力,特別是高機動能力和超機動能力就會大幅度的提升,它就可以做出很多普通戰鬥機難以實現的一些機動動作。殲-10B試驗機進行了推力矢量驗證,表演了眼鏡蛇等超機動動作。傅前哨表示,殲10-B矢量發動機的成功表明我國飛控系統和發動機控制系統已經成熟,飛行員在短期內掌握飛行動作,也需要過硬的技術。未來帶有矢量噴管的戰鬥機,也會更多。
  • 臺灣宣布自研隱形戰機 欲與殲20一戰?
    單從時間上來看,臺灣空軍對隱形戰機性能優越性的認知與渴求不可謂不早,與大陸方面可謂不相上下。而在大陸先後曝光了殲-20和殲-31兩款隱身戰機後,臺灣「自行研發」隱形機的呼聲可謂更加高漲。那麼,經過多年的發展後,臺灣究竟有無能力打造出一款堪與殲20對抗的隱形戰機?
  • 外媒稱殲20或使用等離子體隱身:飛機表面可變絕緣體不反射信號
    2014,殲-20戰機的更多細節照片被曝光,外國媒體的關注點也從那些顯而易見的「大改」處轉移到了更為細節的地方。一張殲-20進氣道外側的神秘六邊形裝置的圖片,就引起了不少外國媒體的高度關注,被西方認為是等離子體發生器,也被看作是殲-20隱身技術的一個核心部件。
  • 殲-20高科技飛行頭盔高清照片首曝,一頂能買一輛奔馳大G
    據中國空軍消息,在「紅劍-2018」演習期間,10名院士和11名空軍高層次科技人才走進西北大漠某試訓基地,現場參觀了殲-20、殲-16、殲-10C
  • 國產殲20隱身戰鬥機模型,超酷炫變形機甲玩具,中國航空工業授權,神機工業聯合打造
    以國產殲20隱身戰鬥機為原型設計的超酷炫變形機甲玩具 殲20黑閃合金成品變形戰機 ▼點擊進入商城直接購買 機身上的接縫是因為要考慮到變形機器人時的分解,也儘量都是貼近殲20實物的外表狀態,儘量還原。在一些殲20特有的細節之處都是儘量地還原,比如這個機頭下放的菱形裝置。。。
  • 雄克:精湛為高效工藝的關鍵詞
    源自德國的工具機精密夾具和自動抓取系統生產商雄克以精湛的工藝貢獻於工業領域,其產品在金屬切削加工領域的應用中詮釋出卓爾不群的表現
  • 【花熊原創】殲20正式服役?光憑機身編號是否能證明一切
    然而,此次網上曝出的殲20尾翼塗上了空軍傳統的五位數編號,花熊卻並不認為這代表該型裝備已經服役,過分欣喜恐怕還尚早。那麼,對於殲20來說,這串編號代表了什麼?此時的殲20應該處在服役前的何種階段?在此,我們不難將其套用至下圖:(圖中第一數列為機身編號第1位,第一橫排為機身編號第4位)81192這個編號,從第1位的「8」可看出,這是海航部隊的打頭數字,
  • 殲20新型超隱材料曝光,隱身性遠超美國F22,一舉成為空戰之王!
    說起我國軍工業的新產品,許多軍迷朋友肯定會想起,我國自主研發的渦扇-15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的出世,將使得我國殲20戰鬥機獲得更加強大的作戰力。但是除了渦扇-20發動機外,還有一款新材料即將用在殲20戰鬥機上,這款材料能夠幫助殲20真正的成為「隱身之王」。據悉,這款隱身材料叫做「超穎材料」,是由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發明發出來,那為什麼超穎材料在軍事武器方面會有這麼厲害的作用呢?
  • 殲20這項指標世界第一是怎麼煉成的?
    殲20採用了基於渦流控制技術的升力體機身、鴨翼、邊條、機翼、後機身邊條、外傾雙腹鰭和外傾全動雙垂尾。鴨式布局的阻力係數比常規布局小10%左右,同時殲20機身長細比較大,截面積較小,也利於減阻。殲20還有較大面積的後機身邊條、外傾雙腹鰭和外傾角較大的全動雙垂尾。
  • 殲-20戰機全解析!
    在國產第四代戰鬥機選型時,雖然不同的競爭方案在技術細節上存在大量差異,但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裝備兩臺大推重比渦扇發動機的重型隱身戰鬥機為總體方案。由於需要兼顧超聲速巡航和大航程,機身部分難免會顯得頎長,但過長的尺寸不僅會影響重量控制和部署條件,還會影響飛機的機動性能。最終勝出的殲-20方案之所以採用鴨式布局,除研製單位的設計習慣外,控制其機身長度(不大於蘇-27)也是一個重要目的。
  • 殲20技術有多難?一塊玻璃20年造不出,中國攻克只用2年
    殲20是中國目前最先進的戰鬥機,那麼這款戰機的技術難度有多大? 有人號稱一塊玻璃中國20年也研發不出,稱全球只有美國能造,結果卻被中國用實力打臉,這塊玻璃就是殲20的一體式座艙蓋,當時中國攻克這項技術只用了2年時間,從而打破了全球只有美軍能造的神話。
  • 鑄就殲-20超越基石,系列獨創設計冠絕全球
    殲-20之所以能夠在隱身能力上技高一籌是因為應用了一項堪稱未來技術的超材料隱身薄膜,這是一種在2平方毫米區域內聚集上萬個人工微結構的特殊材料。氣動布局的優勢顯而易見,從俯視角度看殲-20對比F-22、蘇-57等戰機,機身顯得更加修長,使其機身橫截面積更小超音速飛行阻力更低。
  • 從殲20看戰鬥機隱身的秘密——雷達隱身技術
    殲20機頭(圖源:網易)殲20採用尖頂拱形機頭,其垂直截面基本呈稜形。機身上下部由兩個傾斜平面結合,一條細細的稜線縱貫前機身。設計原理:一般飛機的機身呈圓柱形或接近圓柱形,電磁波無論從機身四周哪個方向照射,雷達散射截面都比較大。
  • 細節超多!直20近距高清照曝光,駕駛艙內多塊液晶顯示屏很矚目
    直-20型直升機是中國自行研製生產的首款戰術通用型直升機,也是我國第一款中型運輸直升機。座艙採用並列式布局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