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國建設世界最大真空互聯科研裝置

2021-02-17 材料科學與工程

世界首個集材料生長、器件製備、測試分析為一體的納米領域大科學裝置——納米真空互聯綜合實驗站正在我國江蘇蘇州工業園區建設。這個實驗站相當於在太空建設了一個全真空的納米器件研發平臺。

正在建設中的這個納米實驗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真空互聯科研裝置。其總體方案是:用總長近500米的超高真空管道,將上百臺用於材料生長、器件製備、測試分析的大型儀器設備互聯,實現樣品在不同設備之間傳送時其表面不被氧化、沾汙,不被外界大氣環境所破壞。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常務副總指揮丁孫安說,實驗站通過超高空間分辨、時間分辨、能量分辨、質量分辨等的高端能力儀器設備,對物質的「本徵性質」進行研究,從而實現量子材料的設計、製備和表徵,後摩爾時代器件加工和測試分析,同時開展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和新功能的開發和研究,以及形成第三代半導體工藝包。

  

「這個實驗裝置是在類似太空的全真空環境下的納米器件研發平臺,相當於把現有的加工設備統一搬到太空。」丁孫安說。

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是依託中科院蘇州納米所,聯合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團隊、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團隊建設的。一期建設由中科院、江蘇省、蘇州市和蘇州工業園區共建,預計2018年建成,建設經費3.2億元。一期建成後將連接30多臺設備,形成100米的真空管道。整個實驗站的總預算是15億元。

  

蘇州工業園區是全球納米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八大產業區域之一。中科院納米所所長楊輝說,在此建設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是力圖通過真空條件下的互聯集成和若干重大項目驗證,突破現有儀器設備的功能限制,實現材料製備、測試分析與微納加工工藝等方面協同效應,為科研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先進的、開放性的平臺。

目標:


籌建中的「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包括納米材料生長、器件製備、加工與測試等各功能模塊的真空互聯裝置及個性化用戶站,計劃形成一個獨一無二的材料研究與器件研發環境,建成國際上首個真空互聯的納米科技公共實驗平臺,並在5到10年內產出一批帶動產業深刻變革的重大研究成果,吸引和培養一批國際頂尖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形成一批關鍵的核心技術、重大產品和尖端科學裝備。按照目標計劃,「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將依託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由中科院與江蘇省、蘇州市共同建設,首期投入約15億元,建設規劃用地約150畝,其中先行啟動「室溫超導和III-V族半導體雷射器」、「3D列印」等分項,爭取3年建成。

— END —


相關閱讀:

手機外殼新材料帶來了金屬加工設備的新革命

贊!中國未來高鐵:真空管道+高溫超導磁懸浮

來源:科技日報。編輯:明軒。

*本文系轉載,如有問題請聯繫我們以便處理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討論交流合作

相關焦點

  • 【科普】一文了解世界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真空互聯平臺!
    針對以上幾方面的需求,納米真空互聯大裝置(Nano-X)應運而生。納米真空互聯大裝置(Nano-X)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建設,是一個面向納米領域、真空環境下集多種功能設備為一體的互聯繫統,目前主要用於納米薄膜沉積和外延生長過程的實時監測,表、界面分析,以及後續器件的製作。
  • 世界最大的真空科研裝置,安裝了近3000臺離子泵!
    瑞士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簡稱為 CERN),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學實驗中心,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真空科研裝置。
  • 全球容量最大!我國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啟動建設
    11月18日,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在杭州啟動建設。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建成效果圖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將建設全球容量最大的兩臺離心機,並包含邊坡與高壩實驗艙、巖土地震工程實驗艙、深海工程實驗艙等六座實驗艙。
  • 厲害了我的國!將建設世界最大火車站,相當於30個天安門廣場!
    厲害了我的國!將建設世界最大火車站,相當於30個天安門廣場!
  • 閃耀世界的中國「人造太陽」——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
    真空是為了保障核反應順利進行。雜質過多時,會出現核反應無法發生、對等離子體約束能力下降等問題。磁場由線圈產生,這裡的線圈通常指的是超導線圈。超導線圈內電阻為零,其內部可產生很大的電流,進而利用電磁感應產生很強的磁場,用來約束環形腔室內部的等離子體。目前,所有的託卡馬克裝置只能運行很短的一段時間,無法持續發生核反應。
  • 中國科研團隊向「人造太陽」邁出一步!
    在中國,科研人員正在製造一顆「人造太陽」。ITER是一個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項目計劃。在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的聚變研究所,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正在進行安裝。環流器2M裝置的建成可以使中國的聚變研究,達到世界較先進的水平。環流器2M裝置就好像是「人造太陽」的實驗室版本,先要驗證裝置的可行性。它將來的反應溫度能夠達到1億5千萬度,是太陽溫度的7倍。
  • 上海崛起世界最密大科學裝置群 營造大科學生態
    浦東張江的「超級光源」將閃出更耀眼的光芒:今年夏天,能拍攝「分子電影」的軟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將有望得到第一束自由電子雷射;超強超短雷射裝置,將於年內完成挑戰瞬時輸出功率10拍瓦的「世界紀錄」;上海光源二期線站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  算上已經建成的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已經開工的活細胞結構和功能成像平臺等,上海張江已成為世界上大科學裝置密度最高的地區。
  • 中國核聚變技術多厲害,至今保持世界紀錄
    中國的黑科技到底有多牛,技術水平領先全球,至今保持世界最高紀錄。從能源的角度看,我國可以說承載著全人類的希望。究竟是什麼先進技術這麼重要呢?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向日本扔下的兩枚原子彈,讓全世界都見識到核武器的恐怖,卻也同時打開了人類未來能源探索的大門。依靠核裂變,人類掌握了核電技術,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核武器,但是核裂變存在太多的限制。
  • 科研人員在我國最新一代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探測捕捉高能粒子
    我國最新一代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就選址在這裡。拉索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靈敏度最強的宇宙線觀測站。從2014年開始小規模的預先研究算起,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高能所)的科研人員已經在這裡奮鬥了6個春秋。
  • 國內外典型慣性約束核聚變裝置
    相關裝置主要分為雷射核聚變裝置和Z箍縮核聚變裝置,美歐等國家建設了NIF、Z機器、LMJ等慣性聚變裝置,用於聚變機理研究和核武器管理。美國國家點火裝置(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NIF):該裝置位於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從1997年開始建設,於2008年完成全部建造工作,總建設費用達22.5億美元。該
  • 中國環流器2M裝置建成:問鼎人類終極能源
    其實,中國可控核聚變研究與世界幾乎同步。自1955年錢三強、李正武等老一輩科學家提議開展「可控熱核反應」以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特別是1965年核西物院成立後,先後發展了脈衝磁鏡、角向箍縮裝置、仿星器、超導磁鏡、反場箍縮裝置和託卡馬克等多種類型的磁約束聚變研究裝置。其中,最為典型的是1984年在四川樂山建成的中國環流器一號(HL-1)。
  • 「一帶一路」建設對中國與世界的意義
    「一帶一路」是一個站在全球高度、盤活區域內各種資源、推進我國全面改革開放、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共同發展的戰略安排,到底應該如何把握「一帶一路」這樣一個發展戰略,理解其對中國乃至世界發展的意義呢?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  (一)「一帶一路」有利於形成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建設一個包容性很強的互利互惠平臺。
  • 打破國外技術壁壘,我國真空蒸鍍機取得關鍵突破!
    我國目前已成為了OLED面板生產大國,佔據全球近一半的市場份額。但我國在OLED生產設備真空蒸鍍機技術發展上一直較為落後,不得不受制於日韓。值得欣慰的是我國一直在關鍵裝備國產化的道路上不斷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國最近在真空蒸鍍機關鍵技術上已取得重大突破,擺脫國外技術依賴指日可待!
  • 厲害了,我的國(又一波)
    久等了,久等了上篇的《厲害了,我的國》是不是仍記憶猶新接下來福利來了《厲害了,我的國(二)》
  • 外抽真空包裝機,家用小型真空包裝機
    外抽真空包裝機,家用小型真空包裝機該機適用於食品行業肉類、醬製品、調味品、果脯
  • 2020我國令世界矚目的十大科技突破!背後是這些高校的鼎力相助!
    衛星系統的整體結構設計、信號收發、仿真軟體、星載銣原子鐘、星載氫原子鐘、信號處理等眾多關鍵環節上以中科院為首的科研單位,包括國防科大、清華、西工大、哈工大、北航、南航在內等眾多高校均做出巨大貢獻。七、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於2020年11月24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任務歷時二十多天,於12月17日凌晨在四子王旗著陸場成功著陸。
  • 【論文】無線真空吸塵器「最大吸力持續能力」的數據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國民生活的生活質量普遍提高,對於家中環境要求普遍提升,因此真空吸塵器需求量有了顯著的增大。真空吸塵器按供電方式可分為兩大類:傳統真空吸塵器和無線真空吸塵器。根據當前市場需求,相對於傳統的真空吸塵器,無線真空吸塵器備受關注。
  • 肉類真空包裝機 食品真空包裝機
    熱壓封口裝置與印字裝置該裝置安裝在真空室內,通常有二組,也有一組的,一般單室翻板式的活動部分安裝在下真空室,而雙室往復式的活動部分安裝在上真空室,活動部分裝置主要由以下零部件組成,熱封氣室框固定在上真空室,二頭有導柱、彈簧組成復位裝置,熱壓架座二頭有導套,套在導柱上,熱封氣室框及熱壓架座之間有熱封氣室(也有稱真空室為大氣室,稱熱封氣室為小氣室的)熱封氣室有採用塑膠水管
  • 真空系統的獲得基礎知識與應用,值的一看!
    油位控制 吸入氣體粉塵多,有汙染問題,可在泵入口加一除塵裝置和一過濾裝置 油乳化,吸入氣體水蒸氣太多,可加一氣鎮裝置,或者在羅茨泵排氣加冷凝器(乳化就是一種液體離散為很多微粒分散到另一種液體中,成為一種乳液)。 吸入氣體溫度過高,比如高於50℃,應採用氣冷羅茨泵對氣體降溫。
  • 推力達到35噸,俄最大航發項目靠譜嗎
    全文共3010字,閱讀需要5分鐘2018年5月20日,我國最大新聞通訊社新華社網站報導,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客機發動機驗證機